1 印度“阿卡什”防空导弹
概况
“阿卡什”(Akash,在印度语中意为“天空”)防空导弹是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ef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 DRDO)与印度电子公司联合研制的一种制导武器系统,是印度“导弹武器综合研制计划”(IGMDP)研制的导弹系统之一。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本国导弹自给。
“阿卡什”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设计蓝本为苏联“萨姆”-6防空导弹(苏军称为“立方体”,北约代号为SA-6),在其研制过程中广泛使用了“萨姆”-6导弹系统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1990年—1997年完成了第一阶段测试工作,1998年9月开始试射(每年3~5次),2006年交付印度陆军试用,但问题颇多,印军领导人多次表示拒绝装备该导弹系统。
经过一系列的改进,“阿卡什”防空导弹在2008年11月成功进行了全面试验,试验结果得到印度空军的认可。2009年,印度空军正式装备该导弹系统,但数量不详。
2010年6月,印度相关部门开始了被称为“Mark-Ⅱ”的新一轮改进计划,改进后的新“阿卡什”导弹最大射程将达到60千米,是原有射程的两倍多。据印度国防部官员透露,改进后的“阿卡什”导弹还提高了飞行速度与拦截高度,不仅可作为防空武器系统,还具有反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将成为印度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一部分。
苏联萨姆-6防空导弹
印度“阿卡什”防空导弹
印度“阿卡什”Mark-Ⅱ防空导弹进行试射(2014年5月28日)
特点
“阿卡什”导弹弹长7.5米,弹径为400毫米,作战距离为27千米,作战高度达25千米;采用冲压-固体火箭组合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为3马赫;采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和近炸引信,制导方式为半主动雷达引导+主动雷达寻的。
导弹起飞发动机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巡航发动机为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4个进气道沿弹体布置,位于翼面之间)。起飞发动机可在4.5秒内将导弹加速至1.5马赫。此后巡航发动机开始工作,工作时间为30秒。“阿卡什”自行防空导弹系统采用BMP-1步兵战车底盘,上面装有导向发射装置和3枚导弹(360度全方位瞄准,高低角8~60度,瞄准速度9度/秒),发现目标后反应速度为15秒。自行发射装置可部署在距防空导弹连控制站500米以内的地方。
“阿卡什”导弹系统的控制引导核心是“拉金德拉”(Rajendra)三坐标相控阵雷达,负责对目标进行探测、分类、跟踪和截获,该雷达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下属的电子研究与发展组织研制。其空中目标探测天线(4000个接收发射元件,工作频段为4~8兆赫兹)、导弹控制/引导天线(1000个接收发射元件,工作频段为8~20兆赫兹)和敌我识别装置安装在同一个可升降装置内。据称,改进后的“拉金德拉”雷达最多可同时跟踪64个目标,并对12枚导弹提供目标指示(以前公布的信息是同时跟踪20个目标,同时射击4个)。对空中目标最大探测距离为60千米,搜索方位角为±45度,对目标距离的分辨误差为30米,高低角分辨误差为2度。
此外,装备“阿卡什”防空导弹系统的分队还将配备两套雷达系统:主雷达系统为机动型三坐标雷达,用于搜索远距空中目标以及为防空导弹系统的其他雷达预先指示需要探测的区域(确保提供目标的方位角、距离和飞行高度,最多同时能跟踪200个目标);机动型连用空情通报雷达的任务是发现和跟踪中距敌空袭兵器(最多可同时跟踪40个目标)。
印度“拉金德拉”(Rajendra)三坐标相控阵雷达
“阿卡什”导弹发射车(BMP-1步兵战车底盘)
装备
据印度媒体的报道,印度将组建8个“阿卡什”导弹营(中队),其中多数将用于保护边境地区的空军基地。每个“阿卡什”导弹营的总成本约为70亿卢比(约合1.5亿美元),大大低于外购费用。
1个“阿卡什”防空导弹营下辖4个连、1个营指挥所(包括1辆指挥车,1部三坐标对空探测雷达,作用距离150千米,探测高度30~19000米)、若干战斗值班技术保障车和通用电源保障车。此外,营技术保障大队配备以下车辆:压缩装置和压缩空气贮存罐车、运输装弹车、导弹运输车、检测设备车、机动修理车、自行发射装置检测与修理车、雷达检测与修理车。
“阿卡什”导弹的标准作战单位是防空导弹连,包括4辆履带式发射车(陆军型)或轮式发射车(空军型)、1部“拉金德拉”三坐标相控阵雷达(履带式)、1辆装有伸缩式桅杆天线的指挥车、数辆运输装弹车(轮式,通常每辆发射车配备1辆导弹运输车)、1辆电缆铺设车、1辆技术保障车、1部双坐标目标探测与指示雷达(在连与营指挥所脱离、自主战斗值班时开机)。“阿卡什”防空导弹连可在距营指挥所25~30千米的范围内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