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论劳动与劳动分配
第一章 分工
第一节 劳动分工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进步,以及在所有劳动指向和应用的地方展现出的熟练程度、技能和判断力的提高,似乎都源于分工。
考察一些特殊制造业中的分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工在社会一般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人们习惯认为,越是微不足道的小制造业,分工反而越细。
作为一种微小制造业,制针业的分工屡屡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我们就将其引为例证来分析。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过这种职业技能的培训,又不懂得操作相关的机械,那么即使他倾尽全力,恐怕一天也难以制造一枚针,更别提20枚了。但是,按照现行的生产模式,制针不仅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还派生出了许多部门,而这些部门中的大多数工作也同样是专门的职业。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针尖,一个人磨圆另一端以便装上针头。仅装针头这一项就包括两三道工序。装针头,把针涂白,甚至加上外包装,都成为专门的职业。如此一来,制针的流程就包含了大约18项操作。这18项操作在有些工厂中分别由18人完成,当然也有些是一个人包办两三项。所以,假如让他们在没有经过全程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况下独立工作,别说一天制造20枚针,恐怕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
图1-1 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因
由于分工的存在,各行各业的产量大幅增加,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连最下层的民众也能普遍过上富裕的生活。工人的劳动成果,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外,还能有剩余大量的产品可供出售;同时,因为处在相同的环境中,其他的劳动者也都拥有大量自己生产的物品可以拿来与他人交换。也就是说,大家都能换得其他劳动者持有的相同价值的大量产物。别人所需的物品,自己有能力供应;对于自身的需求,别人也能给予充分的满足。这样一来,社会各阶级的民众都普遍富裕。
图1-2 导致分工的因素
第二节 市场范围限制分工
有些职业,哪怕是最低级的职业,也只能存在于大城市。像搬运工,就只能栖身于大城市。小村庄空间太狭小,自然不用说;即便是中型城市,亦不够大,不能提供给搬运工稳定的工作来源。散布在苏格兰高地一带荒凉孤寂的小村庄里的农户,无论哪一个,都不得不为了自己和家人而包揽屠夫、面包师甚至酿酒师的工作。在那种地方,方圆二十里内都找不出第二个铁匠、木匠或泥水匠。远在这班工匠八九里之外居住的零零星星的农户,就只好亲自动手去应付这些许许多多的小事情。而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这些小事情照例是请专业的工匠来做。在农村里,一个人兼顾几项性质类似、用材接近的业务的情况相当普遍。在农村,木匠要制造一切木制品,铁匠要制作一切铁制品。一个农村木匠不单单是木匠,同时还是细工木匠、家具师、雕刻师、车轮制造者、耕犁制造者,甚至二轮、四轮运货车的制造者。木匠的工作已经够繁杂了,铁匠更是如此。
图1-3 市场范围限制分工
由于水运开拓出了比单一陆运更为广泛的市场,因此各行各业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最先出现于沿海沿河一带。一辆由8匹马牵引、2个人驾驭的广辐四轮运货车,运载重约4吨的货物,在伦敦和爱丁堡之间往返需要6个星期左右;而一艘由6人或8人驾驶的船,运载200吨重的货物,往返于伦敦和利斯之间,也只需要同样的时间。也就是说,需100个人, 400匹马和50辆四轮运货车运送的货物,借助水运,只需6~8人。而且,将200吨重的货物由伦敦运往爱丁堡,即使按照最低的陆运费用标准来计算,也需得负担100个人3个星期的生活费以及与此数目几近相等的400匹马和50辆四轮运货车的消耗维持费。而水运要负担的费用,充其量也不过是6~8人的生活费,载重200吨货船的消耗费,和比陆运多一点的保险费。
既然水运提供了这么好的便利条件,工艺和产业的改良自然先从水运便利的地方开始。这种改良在内地得到普及一般都是许久以后的事情。远离河海的内地生产出来的产品,长久以来都只能在附近区域销售,而无法远销各地。所以内地的产品销量,一直以来都是和附近区域的财富与人口成比例。这就致使它的改良步伐总是落后于邻近河海的区域。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开发的大种植园,几乎都位于海岸和河岸边,很少扩展至较远的内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