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培育河南比较优势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乃至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的比较优势。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出现了新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从河南省基础条件分析入手,提出新比较优势的培育思路、方向路径和任务措施,希冀推进河南省现有比较优势持续向更高级别转换,进而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一 现状分析
(一)新比较优势的内涵
传统比较优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机会成本的优势,是一种静态的、外在的低水平优势,容易在产业分工中被固化在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甚至可能陷入“资源魔咒”或“比较优势陷阱”。本文中培育新常态下的新优势,强调的是在国际国内市场变化、要素资源流动、新技术突破、产业结构调整等条件下,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营造优良环境,对影响范围广、带动能力强、颠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进行选择性干预和适当扶持,不断推动资源、要素禀赋、劳动力等已有比较优势向资本积累、知识技术进步等更高级别转换,突破对传统比较优势的依赖,从而获得内生、动态、可持续的动态比较优势。
(二)经济新常态对构建新比较优势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的换挡,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率不断下降,不是说明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不再需要基本的生产要素支撑,而是要求我们着力加快培育和捕获新的比较竞争优势,从注重生产要素数量扩展向质量提升上转变,通过改良生产要素、提升生产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率,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对于河南省来说,要注重区位交通优势的巩固、能源资源优势的延续、资本市场的培育、信息网络的完善等生产要素体系的优化提升。通过生产要素体系的优化提升,培育新的区域竞争优势。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优化,要求我们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入手,推进“四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效率的提高和集约型增长,注重存量调整与做优增量的紧密结合。对于河南省来说,要推动经济发展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向质量效率型发展转变,推动产业发展从工业主导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从产业链中低端占主体向中高端占主导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新常态下发展动力的转换,要求我们加快培育和积累能推动创新发展的各种要素,促进技术、体制、管理、模式等全面创新,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替代生产要素的规模扩张,以创新驱动替代主要依靠基本生产要素驱动,以经济发展的内涵式增长替代经济发展的外延式扩张。对于河南省来说,在创新导向阶段构建竞争优势,要着力推动发展动力的转换与培育,以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培养、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渗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推进、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培育,替代传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传统产业优势,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构建区域竞争优势,驱动新阶段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新常态下的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我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工作重心放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宏观经济调控上,完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做好不适合由企业做和企业做不好的事,由促进或抑制某些产业发展转向制定普惠性、普适性的产业政策。对于河南省来说,要加快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完善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需的公共服务和公共支撑体系,改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公共生产条件,弱化对具体产业进行强干预的思路,选择性干预和适当扶持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强化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等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
(三)河南省构建新比较优势的基础条件及现状分析
河南省构建区域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但在国内外竞争中存在弱化的风险。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也是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核心区域之一,承担着东西经济互补、南北资源流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实施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着力打造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多式联运一体化运输,不断提升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综合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系统性和结构性问题,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与此同时,随着全国新一轮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码头建设步伐加快,全国综合交通呈现网络化格局,武汉、西安、合肥等周边中心城市均在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河南省在战略规划和重大项目布局上,面临与周边省份的激烈竞争局面,河南省交通区位优势有相对弱化的趋势风险。需要我们在加强米字形快速铁路网、货运干线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通信枢纽、基础服务平台等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间的联动协同、服务质量和服务功能,奠定培育新比较优势合集的基础。
二是产业规模大但结构欠优,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等科学发展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开放招商、承接产业转移为“一举求多效”的关键手段,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成长服务业,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战略性、结构性、前瞻性的积极变化。总体来看,河南省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等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分别高于全国水平2.7、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11.3个百分点;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型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7.6%,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大部分产业处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这需要我们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由要素驱动为主向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并重转变,进一步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培育河南智造产业发展,打造河南服务品牌优势。
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创新动力不足。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总人口位居全国第一,城乡适龄劳动人口全国第一,但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较低,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专业技能人才较少。创新能力不足,表现在2014年,河南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14%,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左右,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在中部六省处于落后地位。把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人力资本优势,不断增强创新动力、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是河南省构建新比较优势的核心议题。
四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但发展基础不稳固。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申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开展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开通了郑欧国际货运班列,引进了富士康等一批大型出口型生产企业,内陆开放大通道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2014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达到3994.36亿元,居全国第12位,比2010年位次前进4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9.27亿美元,在内陆十三省中排名第一。但快速发展中也存在隐患,河南省开放领域相对不足,开放层次尚待提升,开放招商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服务业、农业、社会事业、科技、人才和基础设施领域开放相对不足,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不高;外贸结构单一,外资企业技术含量不高,龙头企业富士康一家独大,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其他外向型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出口产品结构不优,工业品中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服务贸易中交通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的比重较大。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开放平台与载体,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开拓好两个市场,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升新的开放优势,以开放倒逼改革促进发展。
二 重点培育方向
(一)培育思路
在产业分工日益深化、要素流动更加频繁、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以动态的视角、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河南省的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发展环境的变化,把握比较优势从要素资源、劳动力向资本和技术转换变迁的趋势,着力推进用新理念、新技术改良、提升资源禀赋优势,着力推进劳动力资源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化,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强化技术积累来捕捉培育未来潜在优势,着力推进各类发展载体体制升级来提升巩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优势;通过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努力推动既有比较优势持续向更高级别转换,从而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切实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二)方向路径
1.不断改良、提升资源禀赋优势
强化区位交通、资源、劳动力在培育内在动态比较优势上的基础性作用,把巩固扩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放在突出位置,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强化互联互通和协同联动,切实将资源禀赋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和区域发展新优势。
2.加快积累适应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人力资本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推进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二次人力资源开发,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破解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制约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创新活力激发的体制机制,注重创新创业与人力资本的融合,以人力资本积累弥补人口红利的弱化,推动劳动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变。
3.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放合作优势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省策,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机遇,统筹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口岸布局建设,扩大郑欧班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等开放品牌效应,积极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各类开放平台功能集合和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开放合作优势能级。
4.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捕捉,培育未来潜在优势
发挥技术创新在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中的核心和关键作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抓好创新主体、平台、载体、机制、专项、人才等关键环节,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创新驱动力,逐步实现由跟踪、跟跑向引领、引跑转型,持续保持动态竞争优势。
三 重点任务措施
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和区域竞争,需要改良提升资源禀赋,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增强创新创业驱动,深化开放合作带动,在关键环节、潜在领域不断突破创新,扩大立体多元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一)推动创新融合,培育产业持续竞争优势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档、动力转换,传统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突出技术创新、融合创新和发展模式、投入机制创新,培育产业持续竞争优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河南省培育新常态下新优势的重点和关键。
1.突出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逐步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当前,国际产业格局加快调整、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两化”融合纵深发展,产业链由简单线性关系向多维立体网络发展,生产方式由单纯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生产与灵活个性化定制互补转变。河南省在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进程中,面临两个突出问题和双向市场挤压。从问题表征看,资源、人力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弱化,占工业产值比重超40%的钢铁、有色、建材等资源,原材料产业产能总量过剩与结构性过剩并存,主导产品多集中在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竞争力较弱,安钢、能化等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缺失,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驱动力不足,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自主高端新兴领域的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等大多依赖进口或到沿海采购。从市场环境看,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巩固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领先优势;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抢占制造业的中低端。
要避开“比较优势陷阱”,逐步塑造新竞争优势,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迁,建议实施三方面措施。一是抓智能化改造,巩固增强现有主导产业优势。加速装备智能化更新,在汽车、机械、电子、冶金、石化、轻纺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仪器仪表、节能环保装备等重大装备。推进智能研发设计,推动研发设计与生产联动协同,开展众包设计与定制服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研发设计体系。推进智能生产,应用自动识别、在线监控诊断、自动报警、数据挖掘等智能化技术,提高在线监控、故障诊断和分析水平。推进智能服务,推动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集成,构建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主动营销与服务平台,推行以客户行为分析为基础的小批量定制生产模式。二是抓前沿先导,培育未来潜在竞争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密切跟踪潜在的影响范围广、产业带动能力强、颠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创新,持续超前谋划布局,将优势创新资源集聚到移动互联网终端、可穿戴设备、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及基因检测、3D打印、动力电池、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力求在核心环节技术上取得突破;强化产业链图谱拓展完善与先进技术掌控储备,逐步实现由跟踪、跟跑向引领、引跑转型,保持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动态竞争优势。三是抓产能合作与增值服务拓展,化解过剩产能。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产能布局,瞄准具有市场需求、合作愿望和资源优势的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东欧、非洲、南美洲等重点区域,推动河南省钢铁、有色、建材、装备制造、食品、轻纺等重点领域优势企业走出去。推动龙头企业加快由生产制造商向系统服务商转型,拓展系统成套、工程承包、维修改造、设备租赁等领域的延伸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运营管理的全方位服务,实现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
2.突出发展重点,推进服务业提质升级
当前,河南省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的中期阶段,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仍是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任务。在“十三五”期间提前做好培育发展服务经济的谋篇布局,实施服务业高端化发展战略,对于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等服务业仅占1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8个百分点;创新要素投入不足,2014年河南省R&D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1.14%,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5%;城乡二元体制壁垒,特别城乡户籍、身份等二元体制性障碍弱化了新型城镇化与服务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效应等。
为加快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拉动增长、扩大投资、增加财力、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建议强化三方面措施。一是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引导企业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集中优势资源要素加快物流、金融、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培育河南服务品牌。大力发展航空、快递、冷链三个优势行业物流,提升物流园区功能,完善城市配送中心、终端配送网点。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壮大“金融豫军”,提升国际金融服务功能,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打造全国期货交易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遵循需求导向,积极培育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以及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二是充分挖掘生活性服务业的市场潜能。以共享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旅游、养老、健康三个产业,使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发展主体,提升生活服务便利化水平。重点推进品牌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提升、乡村旅游规范发展、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强化电子商务、大数据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作用。积极推进养老以及健康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发展,以跨界融合催生新业态,以信息技术开创新模式,以个性特色开拓新空间。三是将服务业“两区”的楼宇经济发展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对空置楼宇进行摸底调查、统一整合,引导新建楼宇明确方向、提升功能,通过完善道路、网络、节能、水电气暖等基本设施,对入驻定点创新创业楼宇的“四新”小微企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或创业者在房屋租赁、设施设备使用等费用上给予适当补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举办电子商务营销、信用评价、融资等公共创业创新平台,建立创新创业的“一站式”商事服务平台,实行“一个窗口”受理、限时办理、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力争培育一批创新工厂楼宇、众创空间楼宇、科技孵化楼宇,既盘活商务楼宇存量、优化增量,又提振城区经济、增强创新驱动力。
3.把握动态比较优势变迁脉搏,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在当今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分工日益深化、要素流动更加频繁的新形势下,要将培育比较优势的注意力从资源、劳动力转向资本、知识、技术上来,以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发展需求为导向,把握产业发展、技术变革、需求升级的前沿动态。短期通过“干中学”,长期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来不断积累技术和资本优势,突破对传统比较优势路径的依赖。建议突出以下三方面措施。一是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将平台经济作为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郑州国际商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进,力争在优势领域尽快培育出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型平台。明确发展重点,发挥郑州商交所、粮批等优势,在粮食、棉花、白糖等大宗农产品,动力煤、钢材、有色、化工等大宗工业品领域,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结合中心城区批发市场外迁整合提升,培育特色商业现货交易平台;结合各地智慧城市、数据城市建设,培育一批政务、医疗、养老、教育、旅游等益民服务平台。创新发展模式,在不同业态的组合中发现新模式、新机遇,通过细化领域寻找空白区域(如社区快递投送柜平台),或引导龙头企业在其优势领域进行“裂变”,通过引入和拓展服务逐步发展成专业服务平台(如引导河南省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发展专业设备研发设计的众创众包平台)。二是持续创新商业发展模式。加快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创新和运用,推动商业企业加快服务化转型,创新商业业态和模式,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发展线上业务,网络零售企业拓展线下功能,促进线上线下业务、品牌、渠道、顾客等多方面资源整合。大力运用信息化改造提升制造业,实施产业“补链”行动,围绕制造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以及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融资租赁、检测认证、电子商务等服务。三是持续创新企业服务营销。推动商业企业从静态定位向动态定位转变,适应消费需求变化,不断创新营销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等科技手段进行精准服务营销,锁定和扩大忠诚客户群体。探索会商旅文体联动新形式,带动综合消费不断增长。
(二)加强二次人力资源开发,培育提升人力资本优势
河南省人口规模大,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高,劳动力资源丰富,比较优势明显。但新常态下,创新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依靠简单劳动力投入无法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加之人口老龄化显现,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简单廉价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将逐步消失殆尽。在这种倒逼形势下,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二次开发,以超常规方式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变人力资源比较优势为动态竞争优势,以人力资本积累弥补人口红利的弱化,推动劳动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变。
1.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自身发展能力,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一是抓好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基础教育环节。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二期工程,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普通高中改造为抓手,以“多样化、特色化”建设为突破,不断完善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范围,有效缓解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二是发挥高校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主导作用。强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在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关键领域科技攻关等方面谋求新突破。加强特色骨干高校建设,推动一批基础较好的高校尽快提升综合实力。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发挥其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生力军作用。加大专科层次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鼓励若干所师范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院校转型发展,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建立行业需求与高校科技资源及时有效对接制度。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鼓励高校探索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研发为重点的创新活动。三是把职业教育作为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关键环节。发挥河南省职教强省优势,进一步提高发展实力,强化战略地位。持续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扩面提质增效”。加快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沟通衔接,职业教育体系与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加快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开放兼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建立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推进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开展集团化办学。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办职业培训学校。
2.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力资本有效配置
河南省现有人才在地域和社会各部门之间分布不均,过多集中于郑州、洛阳等大城市和行政事业单位,人才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严重束缚了现有人才创新创造能力发挥。需要进一步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打通人才双向流通通道。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事业单位和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并轨,破除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用时打通”的原则进行改革,变革专家教授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保留一定比例的编制,支持专家教授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完善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管理政策。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
3.创新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创新与人力资本投入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形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正”激励和“强”激励环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挥市场决定劳动力要素价格的作用,加大人力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的力度,充分体现人力资本价值,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所在。一是制定河南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按照国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要求,尽快研究制定河南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二是加大人力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人力资本报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等多种分配办法,保障技术成果在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对用于奖励科研创新负责人、重要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完成人和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不受单位工资总额限制,在单位工资总额基数以外单列。三是优化工作和发展环境。为人才创设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强化人文关怀,帮助人才搞好职业发展规划,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满足人才的合理要求,提供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
(三)改良提升综合交通体系,培育支撑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的基础优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和变革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运输需求规模和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河南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在新形势下承担起服务全国和推动河南发展的双重任务,综合交通优势亟待改良提升。
1.进一步完善提升综合交通硬件设施
加快完善运输通道,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强化综合枢纽功能,统筹区际、城际、城市、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建成高效的铁路网络、发达的航空网络、便捷的公路网络,构建更高效、更安全、更集约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一是打造现代综合交通网络。铁路网方面,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速铁路网,有序推进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和“四纵六横”货运干线铁路网建设,实现所有省辖市通快速铁路。航空网方面,有序推进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提升洛阳、南阳机场功能,建成信阳明港、商丘、豫东北、鲁山机场,建成林州、西华、登封等通用机场,有序推进长垣、淅川等通用机场建设。二是推进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依托高速铁路、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内河航道,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互补性,建设连接东西、纵贯南北、辐射八方的综合运输大通道。以高速铁路为重点,优化提升新亚欧大陆桥、京港澳通道,加快建设郑渝、郑合、郑太、郑济通道,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主通道格局。拓展完善大广、二广、晋豫鲁、沪陕通道,形成“井”字形侧通道格局。三是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建成郑州南站枢纽,完善提升郑州站、郑州东站和郑州机场三大客运枢纽站功能,打造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服务全球的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鼓励地区性中心城市依托高铁站、城际站、机场、港口及公路运输场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完善集疏运通道,打造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
2.推动“四港联动、多式联运”发展
立足河南省优势,突出航空港主体地位,提升国际陆港支撑作用,提升公铁集疏能力,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形成以陆空联运和空铁联运为主导、以公铁联运和铁水联运为重要支撑的多式联运发展框架体系。一是立足航空港,完善提升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功能。重点突破空铁联运,提升发展陆空联运,打造以航空运输为主体的多式联运中心。空铁联运方面,依托郑机城际铁路,研究开发旅客空铁联运产品,逐步扩大业务规模;陆空联运方面,扩大卡车航班辐射范围,推动河南省相关企业尽快组建郑州卡车航班公司。二是立足国际陆港,坚持东联西进战略导向。扩大郑欧班列影响力、吸引力,大力发展铁海联运,增强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多式联运中心的支撑作用。完成郑欧班列南线开行计划,拓展郑州—海港班列—日韩地区的铁海联运业务,推动常态化运行,实现陆海统筹。三是统筹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口岸共建、信息共享、场站配套、交通互联,实现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海港便利互通,构建四港联动、多式联运的支撑保障平台。四是强化资源整合。推动规划建设、货源组织、通关通检、对外合作等工作,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形成省市和部门合力,构建有利于推动四港联动、多式联运的体制机制。
3.强化航空港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
以全球化视野研究和实施物流战略布局,坚持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把握趋势、保持态势、构筑优势,完善综合枢纽功能,加快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提升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一是打造航空经济产业基地。加快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航空维修、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产业发展,建设国内重要的航空维修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全球性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和国内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形成高端产业引领优势。二是提升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围绕构建航空、铁路、公路三网融合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统筹推进机场和铁路网、外围公路网建设,完善以航空港为中心,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尽快形成公铁集疏、陆空衔接新优势。三是提升全球物流网络布局优势。围绕加快建设国际物流中心,拓展以航空港为中心、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尽快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发展优势。四是提升口岸开放平台功能优势。围绕建设内陆对外开放重要门户,进一步完善口岸体系,统筹推进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陆空口岸建设,尽快形成全要素、多功能叠加的综合口岸优势。
(四)完善口岸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布局与功能,提升开放合作优势能级
近年来,河南省把口岸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作为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关键抓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出口加工区等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显著增强,进口汽车整车、肉类等指定口岸相继建成运行,郑欧班列、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稳步推行。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方案的通知》等措施文件,在“三互”大通关、“单一窗口”建设、口岸布局优化、综合保税区整合申建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河南省解决口岸和特殊监管区域在数量少、支撑辐射带动能力弱等问题方面提供了重大机遇。
为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增强口岸及开放平台的门户和基础性作用,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用好两个规则,建议突出三方面措施。
1.完善对外开放窗口平台布局及功能
围绕建设“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内陆对外开放高地,加快口岸及特殊监管区域申建发展,拓展提升服务功能,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立体化的开放平台支撑体系。一是加快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申建工作进程。深入研究沪津粤闽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区位范围、战略定位和其在行政体制改革、外商投资、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措施,高起点研究划定河南省自贸区的初步范围及所包括的功能片区,科学确定战略定位,区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确定先行先试内容,打造内外流通融合、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对外开放高端平台。二是完善综合保税区布局。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工作部署,今后逐步将现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及符合条件的保税区整合为综合保税区,并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符合条件的大中城市设立综合保税区。建议根据《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审核办法(试行)》和相关硬性条件要求,评估河南省各地区位交通条件、经济贸易环境、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等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支持全省符合条件的大中城市、省直管县(市)有序申建设立综合保税区。建议整合郑州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优先支持郑州经开区和南阳、鹤壁、洛阳等省辖市申建。三是提升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顺应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区内集聚,积极引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外向型项目,特别推动智能终端整机及部件、高端装备、药疗设备、生物制药、新材料等研发制造项目入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推动区内制造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促进与制造业相关的销售、结算、物流、检测、维修和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序发展。支持区内企业积极开展期货保税交割和仓单质押融资等业务,建设一批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力争形成一批能够引领全省转型升级的外向型现代产业基地。
2.积极推进通关和贸易便利化
加快以电子口岸为载体的大通关建设,形成电子口岸跨部门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拓展进出口相关企业通过一次登录办理报关、报检、退税、结汇等业务,全面实现全省口岸、海关监管区域之间、各查验部门、有关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优化监管执法流程,全面推行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逐步由串联执法转变为“并联执法”,推进“一站式”作业,推动查验部门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动“单一窗口”共享数据标准化,完善和拓展“单一窗口”的应用功能,逐步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及国家的互联互通。
3.提升口岸经济质量规模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依托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跨境经济合作区形成的口岸经济将在河南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一是进一步发挥郑欧班列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的重要平台纽带作用。加快“多出境口岸、多线路运行、多货源组织、多式联运”发展,完善运行运作机制,开通出境新线路,加强货源尤其是回货组织,将集货范围扩大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保持进出货物平衡,加密班列班次,实现去返程高密度、常态化运营。二是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积极申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高标准建立集信息查询、数据交换、跨境支付、政府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培育本土跨境电商,支持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形成有影响力的大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和国际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三是完善产业发展载体。依托现有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落实出口配套政策,进一步扩大纺织、服装、家电、家具、箱包、制鞋等优势产品出口份额和服务贸易规模。推动优势企业在有条件的国家建设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园区,利用国别政策和进口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重点引进河南省需要的棉花、纸浆等大宗亟须商品。
(五)推动科学发展载体创新提升发展,培育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优势
目前,河南省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专业园区、乡村经济“一区一群”的科学发展载体体系,在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开放招商承接转移、助推产城融合扩大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示范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转移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开始向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拓展,转移方式由单个企业项目向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变迁,河南省在持续巩固放大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优势的空间巨大。在这个过程中,需有效应对国内外需求总体不足、优惠政策清理规范、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减弱和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趋紧的制约。建议突出以下三方面措施。
1.以引导工业企业分离外包或发展生产性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优化
针对部分集聚区用地粗放和用地紧张并存、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等问题,统筹推进建成区、发展区、控制区功能布局的调整,是提升集群竞争优势、服务功能能级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对中心城区及城市拓展区内的老工业集中区,引导技术含量低、投入产出效率低的制造企业外迁,重点招商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展示营销等高端服务业。另一方面,鼓励工业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分离外包,或依托自身在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兴办自营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或组建独立运作、单独核算、具有行业特色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同时,用足用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工业企业兴办生产性服务业的土地、税收、直供电和水电气价格优惠政策。
2.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集约节约提质升级发展
聚焦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产业领域,选择改革意愿强烈、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突出、经济发展较快的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在建立推行政府权责清单、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企业投资管理负责清单、行政事业收费清单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配置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在全省推广。一方面,探索推进新增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根据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特点和培育产业集群方向,对入区项目分别设定10~50年不等的弹性出让年限,分别实行一次性出让和“建设期+投产期+剩余年限使用期”分阶段评估管理模式,实行分阶段考核验收,验收未达标即按照合同约定退出,既能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又可以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建立倒逼“腾笼换鸟”的要素价格改革机制。综合考虑项目亩均产出、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单位排放等指标,建立分类分档、公开排序、动态管理的综合评价机制,将企业分为重点扶持类、整治提升类、落后淘汰类,在价格相关法规权限内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电价、污水处理费、用能权和排污权等政策,推动高耗能低效益企业关停转退或转型提升,实现投资导向向效益导向转变。
3.扩展服务业发展载体内涵和外延
建议将服务业“两区”、物流园区、文化改革试验区、旅游景区、电子商务园区、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广告产业园区、知识产权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和健康养老等其他服务业专业园区,以“服务业园区”或“服务业集聚区”进行规范,加强统筹布局、规范提升和考核评价,力争培育形成一批支撑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创新转型的高端商务服务平台和区域辐射的特色服务业集群。
执笔:张长星、王琪、盛见、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