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春秋:我与文学所六十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文学研究动态》

毛:20世纪80年代您在《文学研究动态》,那时的情况怎样?

尹:开始叫《中外文学研究》,后来改为《中外文学研究参考》,是20世纪80年代作为内部刊物出的。开始也没想到要出刊物,只是想编一个东西作为资料。70年代没有搞研究,80年代国内研究逐渐恢复,大学教学也刚恢复,大家不知道该搞些什么,也不知道搞得怎样了,感觉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很闭塞。国内情况我们自己也不了解,大家都很希望交流,很想回到学术研究上来,所以当时的重点在国内,不在国外。荒煤来后主张多交流,要编动态,把我从图书室调了出来。他的眼界比较开阔,看得远些。他觉得当时国内的研究比较闭塞,积极主张出一个情况交流的东西。他主张要有国内的,也要有国外的,所以叫“中外文学”。当时还成立了各种学会,发展得很快,感到情况交流很重要,就想到编刊物,于是成立了编辑部。

当时比较注重国内学术研究情况,不大重视国外的,但读者感兴趣的还是外国文学部分。后来觉得国外还是有很多东西,介绍了一些以后很受重视,就把它作为一个部分。当时的国外文学介绍着重在英国、欧洲和美国,特别是美国研究中国文学的人比较多。这时的苏联研究界不行了,几乎都是老一代学者,如费德林等,他们也已经不研究中国文学了。美国的这批学者是从台湾去的,他们中最著名的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李欧梵,还有早期写中国文学史的那个人(夏志清)。他们的研究,他们所用的理论,他们的思想完全不同于我们,研究方法也不一样。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国内来讲都是新鲜的,对于思想界可以作为参考。对于他们的观点不一定都同意,他们也不是完全那么客观,但他们作为从台湾去的美国学者比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学更深入一些。他们这批人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当时美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比较多,日本学者的研究更注重资料,美国学者的文艺思想、学术观点用的是现代结构主义等方法,这些在当时的国内文学研究界引起注意,特别是大学教师对这部分很感兴趣。当时国内大学教学刚刚恢复,中文系教学也中断了好多年,彼此不了解,不知道应该搞什么,对国外西方、日本的学术研究更是闭塞,所以当时我们这个小小的刊物还很受重视。

毛:当时稿件是怎么组织的?

尹:《动态》当时着重于国内学术界的交流,那时国内部分由研究室提供稿子,给我们提供国内的研究情况,多是参加会议的情况报道。国外方面当时资料也不多,研究人员也是刚刚开始在做,国外学术研究只是附带着介绍一下,附在刊物后面。当时和国外联系不多,所里订了几份刊物,开始完全是介绍情况,带有资料性。是作为资料,作为情况交流的。日文方面好找一些,通过杂志去找。孙歌与一个日本学者(竹内实)联系较多,他一直和中国有联系,他是搞鲁迅研究的。当时资料很困难,我们思想上也有些顾虑。20世纪80年代整个学术界思想还不是很放开,介绍多了也怕出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内部刊物一方面国内发行,另一方面作为资料来出。

毛:作为内部刊物《动态》当时是什么编制?

尹:《动态》先是编辑部,由所长直接领导。开始组内人很少,只有我、尹慧珉、傅德惠和另一个搞俄文的,后来调走了。英文部分尹慧珉负责,又从研究生院调来陈圣生、周发祥;想让陈圣生侧重法文,但当时法文方面的研究很少;日本研究中国文学的比较多,由高鹏负责,后又调来孙歌、程广林;李珃负责俄文;付德惠负责中文这一块,主要是与研究室联系。当时英文比较强,对象主要是美国那批汉学家,俄文很少。工作基本上是大家先碰头,看看英文的出什么,日文的出什么,我整理好后把稿子交给许觉民,由他审核签发后付排。高力生负责发行。当时刊物很受欢迎,因是内部刊物,是直接到编辑部来订。当时销路很好,所里怕出事,院里也怕搞太宽出问题,还牵扯到港台问题。那时香港还未回归,但也不能算作国外,因此只作为内部刊物来发行。随着文学所的扩大,编辑部成为研究室,我1986年退休,那时还是编辑部。有关《动态》的情况也可以问问傅德惠,她一直在搞,这方面比较熟悉。

毛:“文革”后您曾在图书室待过一段时间,可以谈谈在图书室时的工作吗?

尹:干校回来后,我到图书室当了一段主任。当时图书、资料在一块,汪蔚林、王韦、张正也在。汪蔚林主要管图书,负责买书等,特别是古代的版本他比较熟悉,20世纪50年代一些比较珍贵的版本书都是他搜集来的。王韦基本是管资料。开始我是想搞外文的图书资料。那时还没成立《文学研究动态》,我和尹慧珉在图书资料室负责搜集资料,我搞俄文方面的,她搞英文方面的。那时我们曾去北图书库找资料,编了一个书目资料,附在西北大学中文系学刊的后面。还编了一套外国文学的资料和外国研究鲁迅的资料。当时图书、资料在一块,有几个人搞图书编目,有楼肇明、谢蔚英、朱静霞、赵桂芳;谢蔚英编外文书目。王韦一直负责资料室,专门搞资料,李宗英、李凤林、叶莑她们也是一直搞资料,当时搞的资料还是很不错的,李凤林后来一直在编,出了专辑。

毛:谢谢您接受采访,祝您身体健康!


注:第一稿经过被访者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