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伊犁赴北平
我从伊犁赴北平,是与白受之、宫碧澄二位同学结伴同行的。我们搭乘了三匹马拖拉的四轮“台车”起行,还有一位曾在南疆当过小学校长的马文藻同路。马文藻也是湖北人,在新疆多年,正想回内地,余校长就向杨飞霞处设法,为马文藻要了一张“护送委员”名义的护照,就便陪送我们到北平去。
由伊犁到迪化一共有十八驿站,我们在途中必须经过乌苏县,乌苏因为土质良好,出产丰富,又有一个小湖,湖中长有荷花,这在新疆因气候关系,原不多见,故又称“西湖”。乌苏坐落于迪化到伊犁城的三岔路口,不但商业上有其重要地位,在军略上亦为必争之地。按照新疆当时官场惯例,我们这一行原应到乌苏游击衙门挂号,但我们少不更事,未加理会,只是在晚上游击衙门的稽查队查店时,出示路条而已。次日继续东行,又走了五天,行至离迪化仅九十里的昌吉县,马文藻便与我们发生了不同的意见,我们主张就便到迪化,观光一下省城,但马文藻却拿一派正经的话来开导我们,他说:“这样贪图游玩,不但拖延行程,达到北平考学的日期也会错过的。”他主张绕过迪化直赴迪化以北的阜康县,然后直奔哈密,我们只好听从他的建议。新疆的长途马车每到春夏时候都在夜间行路,我们自昌吉于向晚时候起程,翌日日升三竿时到达阜康县,车子刚滑进一个车马客店子里,就有一个自称为迪化县衙门班头的人,满面风尘,跑了一头大汗来找我们,原来他也是从迪化赶夜路刚才到来的,他说:“奉了迪化县长张华龄大老爷的命令,邀请你们去迪化一谈。”这事虽使我们纳闷,不知怎么回事,可是私心也很愿意到迪化去走一趟,不过我们的委员“大人”马文藻听了这个消息,却有点儿神色慌张,手足无措,一面向班头说情,稍稍休息过后就上路,一面催我们赶紧卸下行李吃饭休息,他一个人特别地占了一个房间,随即把门闩上,将在箱内的烟土急忙取出来,埋藏到土坑的火道里去,然后才又故作镇静地出来应酬班头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