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与历史的思想交汇: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术沙龙辑录(第2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美文化差异漫谈

时间:2011年4月17日下午3:00~5:00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主楼201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施雨,女,1988年福建医科大学毕业,1989年赴美,先从事医学科研工作,曾在达特摩斯医学院、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下城医院等地工作。现专业从事文学创作,在海内外诗歌、散文和小说征文中多次获奖;为美国《侨报》《明报》《星岛日报》副刊专栏作家;并组建海外文学创作团体“文心社”,现任总社社长;《文心》季刊总编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诗集《施雨诗选》等。


梁景和(主持人):

今天我们请到了刚从美国回来的施雨老师,施雨老师和鲁迅先生一样,都是弃医从文的作家。施雨老师曾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医生,现在是创办近十年的文心社的社长,写了著名的如《纽约情人》《上海归来》等小说。我们请她谈谈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情况,以及在美国的生活体验,请同学们踊跃提问,机会难得,下面就请施雨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

施雨(主讲人):

我1988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1989年由于我爱人在美国,所以我就去了美国。我从高中时代就一直想当作家,但是我父母都坚决反对,他们让我从医,所以我就选择了从医这条路。最初到美国的时候,我也是从医的,开始是在大学里做科研工作,后来又考了医师执照,美国人把它叫“MD”,就是医学博士。在美国必须要通过严格的笔试和口试,通过后才会被承认为美国的医学博士。

一 宗教信仰带来的一系列差异

(一)医学观念的差异

美国是个很自由的国家,医生如果有一点儿不符合他们国家所认同的医德,那可能就要打官司的。这就涉及中美文化的冲突。比如在我们中国,来了个急诊病人,如果血压很低,需要输血,我们医生就会给他输血,这看起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美国,遇到同样的情况,如果这个病人是有信仰的,他可能会不允许医生输血,这个时候作为医生你会怎么办呢?我开始的时候,肯定会选择给这个病人输血,救活病人是一个医生的职责。但是在有信仰的美国人眼里,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他们会认为你剥夺了他们选择不输血的权利。这件事说明,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是对的,他们很可能认为是错的。

梁景和:如果病人因为没有输血去世了,他的家属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施雨:家属会认为这个事情和医生没有关系,这是病人自己的选择。病人选择在输不输血的时候是有意识的,他自己选择了放弃输血,因为他说自己有信仰,就意味着选择死亡。如果医生没有听病人本人的意愿,给他输血,即使把他救活了,医生也可能被吊销医师执照,医院还得给病人赔款。在中国人眼里,医生救活病人,才有医德;而在美国,不尊重病人的选择,即使把病人的生命救活了,也被认为是没有医德。当然,如果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没有意识进行选择是否输血的时候,我们医生可以帮他进行选择。

谭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施雨老师,您刚才说的那位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输血的病人是什么信仰呢?

施雨:比如基督教,它内部有很多分支,我对宗教不是非常了解,但是病人会告诉你他的信仰是什么,甚至有的信仰都不能做手术。我遇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是他父亲送过来的,我们给他确诊是阑尾炎,应该马上给这个小男孩做手术,否则很危险。但是他父亲说“主会保佑他”,不让做手术,就把孩子带回家了,也不知道最后这个孩子怎么样了。医学观念的不同也说明了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

(二)宗教信仰与国家利益

王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施雨老师,如果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时候没有信仰,当他到了美国以后,为了和美国的文化相融合,是不是会参加一些宗教组织呢?

施雨:其实都不用主动参加,很多牧师和宗教人士会主动找到你,美国的教会组织非常发达,在一些大学就有教会组织。中国的学生进了这些大学以后,很多的美国学生就是基督徒,他们可以带你到适合的朋友圈子中聚会。我觉得基督教带给人最大的好处是教会你谦卑和感恩,我觉得很多犯罪的人就是缺乏了谦卑和感恩的心理。如果你懂得谦卑和感恩,即使你职位再高,赚的钱再多,你也会懂得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的人,你的心态就会很平和。虽然每个国家所尊奉的神都不一样,但我认为这个神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信仰还是要有的,但是信仰不要过于极端,走向盲目崇拜就不好了。

张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施雨老师,刚才听您谈的这些,我很受启发,虽然信仰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力量,但是我个人觉得美国的信仰是否会有双重标准,美国打着人权和宗教问题的旗号对外进行一些侵略和干涉活动,如最近的干涉利比亚事件,您如何看待美国的这种双重标准?

施雨:你问得非常好,其实这是个国际问题,这不仅是宗教问题,背后还有国家利益问题。宗教有它自己的局限,就是它的排他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立法和外交政策,美国这个国家就是要保护自己的国民,我觉得一个国家的政策和它的文化有关,而文化的形成又和这个国家民族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很多政策是从下往上的。而中国的政策是从上而下的,我们中国很多人对民主的理解就是自由,其实民主的含义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在美国即使是总统,权力也不会凌驾于法律之上,普通国民还是有法律保障的。美国是一种理性文化,而东方是一种感悟文化,我们中国即使有法律,我们还讲人情,而美国人在法律面前不讲人情,这也是一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处理同一类问题的时候方式也不一样。

梁景和: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当然不能用好坏简单地判定。以宗教为例,从国家利益讲,一个国家利用宗教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个人信仰宗教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利益,希望自己的来世能生活得更好。宗教的益处,就像刚才施雨老师说的那样,能让人学会谦卑和感恩,个人在获取个人利益的时候,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但是目前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可能有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没有了道德的底线。刚才谈到中国是个讲情面的关系社会,关系社会的问题在哪里呢,我觉得就在于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因为讲人情关系是一种不公平的行为,其实你在获取个人利益的时候同时可能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我们如果不是按人情关系而是按照法律制度来处理问题,这样就会显得公平了。

李慧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施雨老师,我想问一下如果一个基督教徒和一个天主教徒结婚的话,他们将如何处理宗教问题?美国在赡养老人方面有什么和中国不一样的地方吗?

施雨:他们在结婚之前可能就会协调好宗教问题,一般不会在结婚之后再处理信仰不协调的问题。或者同是基督徒结婚,或者很多基督徒会找一个身份清白的,就是以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结婚。关于赡养老人问题,昨天我才听说中国的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美国法律规定父母要养育孩子到18岁,但是没有法律规定子女要赡养父母,美国有社会福利,国家会给低收入家庭补贴。

张弛:美国很多人都信仰基督教,美国人对未婚先孕、堕胎的行为都是怎么看待的?

施雨:美国从国家政策来讲,其实是希望堕胎的,因为小孩生下来以后,如果年轻的父母没有能力养育这个小孩,国家要负责养育这个小孩,所以国家的负担会很重的。国家的法律并没有禁止堕胎,但是有一些宗教人士的保守派因为信仰问题会反对堕胎。

二 教育与性教育问题的差异

梁景和:谈到教育,涉及目前中国的高考制度问题,如果按照美国的高考方式,恐怕在中国行不通。目前中国的高考制度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公平的平台。

施雨:美国的高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SAT,相当于中国的高考成绩;第二部分是高中四年的成绩;第三部分是领导才能。像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主要就是培养国家领导人的大学,所以这类大学要求学生做义工,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如医生、律师都要免费为社会做一些事情。有很多人问为什么美国一流的大学对成绩不重视,为什么二流的大学反而对成绩很重视。所谓不重视,就像哈佛大学不需要学生SAT满分,即使SAT满分,如果学生没有做义工,没有奉献精神和领导才能,哈佛大学也不会录取。如果这类有奉献精神和领导才能的学生被哈佛大学录取,那二流的大学就只能选择成绩好的学生了,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就是想将来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教授。

梁景和:请问施雨老师,美国如何看待“官本位”?

施雨:如果你现在去问美国的学生将来愿意当官吗,他们会说不想当官,他们要赚钱。有钱也并不是不好,关键在于你赚钱和使用钱时的品质。在美国,如果你富有,但是你为富不仁,那这种行为会让人觉得很可耻。美国人很推崇富有的人去做慈善。当然,并不是有钱就是坏事,有钱也代表着人生的一种成功,能赚到钱,证明你有本事。但目前中国有些父母很有钱,他们的孩子就会追求小孩子本来不应该追求的事情,如高消费和穿各种名牌,在美国社会,小孩是排斥这种行为的。

王唯:施雨老师,像您这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中国人到美国以后,在性教育方面和本土的美国人是否会有差异,还有在性教育方面您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施雨:其实对于性教育,我们那一代人确实是很缺失的,学校也是不教关于性方面的知识的,很多父母也是很禁忌性这个问题的。我们的父母对性的禁忌对我们是有影响的,我们也会觉得提这个问题很羞耻,而且当时中学男女同学之间一般是不说话的。在性教育方面,我的小孩问我的时候,我也会给他讲一点,美国有很系统的性教育,有动画片演的就是很可爱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是很形象的。在美国,性和其他问题一样,都是经过科学的宣传和教育,并没有什么禁忌。美国的学校会教育,这样我们做父母的会觉得减少了负担。我觉得我们中国好像很缺乏性方面的教育,其实这对一个人以后的成长,处理夫妻关系和性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很多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王红旗(首都师范大学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我来说一下关于目前中国的一些大学生,甚至高中生未婚同居的现象,他们有的人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觉得是在试婚,但是我一直对这个问题有看法。我觉得同居这个问题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不知道施雨老师在吸收了美国文化以后,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

施雨:从生理上讲,高中和大学这个年龄段也是人的性需要最强的时期,比如男孩子性欲最强的时候是15~18岁,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中国的男孩子一般是没有女朋友的。美国和欧洲国家没有这个限制,但是欧美国家会教育孩子,年龄太小不适合过性生活。即使要过性生活,也教育孩子要戴安全套,一是防止得性病,二是防止女生怀孕,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年轻人。

王红旗:虽然您刚才提到从生理上讲,可以理解青年男女未婚同居,但是我们毕竟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的环境中,单纯要求女性的贞操观对女性其实是极不公平的,在封建社会,很多女性会因为贞操丢了性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女性也得学会保护自己,这一点还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这样一个男权文化的社会,女性在将来真正走入婚姻的时候,会面临很多的困惑,不会保护自己会面临很多的不幸。

施雨:现在中国都开放很多年了,在对待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意贞操吗?人们的观念没有淡薄吗?

王红旗:年轻人淡薄了,但是他们的父母——我们这一代人——不会淡薄啊!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

梁景和:贞操这个问题,从五四起就开始讨论了,这其实也是文化建构起来的。胡适说这和撞车时把手碰坏了,把腰扭伤了一样,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同居这个问题,我觉得要注意几点,一是别怀孕,二是别得病,三是别伤害对方的感情。

三 中国的国家形象问题以及未来年轻人的发展

张弛:目前中国大力进行国家文化建设,在国际上塑造国家形象,如在美国纽约的广场上播《中国形象》的纪录片。美国其实也很重视国家形象建设,他们将他们的文化产品比如电影、歌曲、食品等进军中国。中国如何在国外树立比较好的形象,到底什么能代表中国呢?其实这是个大问题,您对中国在海外树立国家形象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施雨:以我自己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文化和历史进程的问题。我们中国其实一直很着急想在海外树立好的国家形象,像孔子学院的设立其实也是一种宣传的方式。我们国家为什么会对奥运会、世博会这么重视,因为我们就想借这样的国际活动来推广我们的形象,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

梁景和:我想能代表中国的不可能是单一的形象,还应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物,包括历史人物、当代人物;风光,包括历史名胜和自然风光;艺术,包括美术、建筑、音乐、绘画、雕塑等;观念,包括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它应该是一个多方面、多元化的形象,都得有代表性。

徐晨光(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施雨老师您好,最近看报道关于中国留学生到欧美的情况,中国80后、90后的留学生和60后的留学生相比,他们表现得好像更理性,他们不太关心政治,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反而更关心欧美的时尚文化。为什么中国的留学生到美国之后,接受了欧美的文化,却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不太关心,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会是一种什么后果,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施雨:我觉得80后、90后相对于50后、60后、70后,他们的个性更独立。你提的这个问题还是很复杂的,60后出去留学的人其实是带着一种理想出去的。90年代中国的经济腾飞,结构的分化逐渐开始了。其实目前,欧美国家的年轻人也不太关心政治,这也许都和利益相关,因为刚到国外留学的学生必须首先融入所去国家的文化之中,否则没办法立足。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刚到美国的时候,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学会用最纯正的英语发音,融入美国文化之中。年轻人总是会关心新鲜事物的,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王红旗:刚才听了施雨老师的谈话,我很受启发,我感觉中国现在的80后、90后孩子的生活能力在下降,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来说比较弱一些,这个问题很复杂。

梁景和:改革开放前,全国人民好像都很关心所谓的政治,改革开放头十年,实际上是一个过渡,过渡时期的思想观念有个转化的过程,所以那个时候国内的变化其实是很大的。我觉得青年人是否关心政治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不能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社会越文明、越发达,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就越多元。另外,我想问个小问题,目前美国的家庭一般是几个孩子?不要孩子的家庭比例大吗?

施雨:目前美国的家庭一般是2~3个孩子,不要孩子的家庭也有,但不要并不代表着永远不要,也可能到40岁、50岁的时候还会要孩子的,即使自己不生孩子,他们也可能会去领养孩子。一般来讲,有孩子、有狗才是一个正常的美国家庭,狗也算家庭成员。刚才谈到的美国的福利问题,一般来说,对于老人来说,一种是60岁以后给你的福利,一种是给穷人,他不需要依靠孩子,可以靠政府来保障。一般老人还会去做工,还可能去做义工,和其他老人在一起发挥余热,还觉得很高兴。

王红旗:2008年,美国的复婚率和结婚率都占50%以上,很多人都愿意回归家庭,这种回归和美国的文化也是相适应的,因为他们开放过,经历过了就要回归。中国在“文革”和改革开放的时候都有转弯的时候,但是为什么转弯,这里面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因素,需要我们多方面的思考。

梁景和:保守和开放,其本质是文化“否定之否定”特征的表现。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要否定传统的文化,而再到了一定的时期,可能又要回归传统的文化。施老师,您在美国生活二十多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中国文化的问题在哪儿,美国文化的问题在哪儿,您感觉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各有哪些正向的地方,谈谈您的感受。

施雨: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中美文化的差异太多太多,一时还举不过来,但是我只能说,中国文化有80%是适合中国的,对中国是有积极意义的,欧美文化80%是适合欧美国家的,没有积极意义的就会被淘汰。但是如果把中国文化放在美国,很可能是行不通的。同样,把美国文化放在中国,也可能是行不通的。还有在文化之上制定的各种法律制度必须适合本国的国情,各自都会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关键是在国际社会的平台上,双方是否能够有协调性,这背后也是一种文化差异。

谭君:中国经历了“文革”以后,很多知识分子教育子女不要从事文学创作,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有很多人还是从事了文学创作,这是一种文化回归,还是文化“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知道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施雨:我想有些人是专业创作,有些人是业余的。其实我不太了解国内的作家为什么会走这条路,甚至很多作家在“文革”时吃了很多亏,但是“文革”结束以后,我们看到他还会重新写作,也许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说到海外的作家,有些海外作家是业余的,他们有的人写作是觉得文化的差异在心里憋得难受,一定要表达出来。其实移民的过程也是一个“拔根”的过程,很多文化伦理、审美等都会重新解构。但是在国外的时候,我还是喜欢用中文写作,这样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其实在国外反而会更爱国,所以在国外的人都写乡愁,是一种对家的怀念的感觉。

王红旗:现在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美国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很多出国的人都是大学生,他们都是为了寻求自我发展的更好的空间。所以80年代出去的留学生写的作品和以前移民到唐人街的人写的作品是不一样的。

梁景和:今天非常感谢施雨老师给我们作讲演,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再次感谢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