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诚然,冷战国际格局解体后,东亚地区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空前活跃。东亚民族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历史文化纠纷时有发生,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韩两国之间围绕着高句丽等问题的历史文化争论,一度曾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引起剧烈的反响,对两国关系的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日本国内一部分人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认识和不当言论,经常引发他们与周边邻国之间不愉快事件的发生,甚至招致部分民间人士过激的反应;历史上长期积压的领土和边界问题很难得到合理解决,由此而导致的邻国之间的纠纷和摩擦不断,这方面典型的事例就是南中国海问题、日俄之间的领土争端、日韩之间的竹岛(独岛)之争等。

值得注意的是,后冷战时代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空前活跃,不仅局限于东亚地区,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综观冷战后的国际形势,民族主义倾向在世界各主要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民族主义运动正方兴未艾,成为冷战后引人注目的重大国际政治现象。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概而言之,两极格局的崩溃、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冲击等,成为冷战后时代民族主义泛滥的最主要的时代动因。具体说来,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冷战体制长期压抑和控制了民族矛盾,使其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和调整,冷战后这种矛盾以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形式突发性地表现出来。冷战时代的两极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分歧掩盖了所有的问题,历史上遗留的诸多民族问题在强权政治的压力下受到抑制并逐渐积累、发酵。苏联解体导致国际秩序中原有制约机制的消解,意识形态凝聚力显著下降,民族国家利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原来被压抑、掩盖的民族矛盾纷纷暴露并尖锐起来。与此同时,新的国际秩序尚未建立,从而使民族问题在失控状态下迅速蔓延。

第二,加速发展的全球化给世界各地,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经济震荡,也刺激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中跨国界的人口流动给民族保守主义者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并由此而滋生了对外来文化和一体化运动的抵抗情绪,其极端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泛民族主义的盛行。

第三,多民族国家的诞生总是以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条件为基础的,一旦民族国家赖以依据的这些基本条件发生变化,这种多民族国家得以建立的基础必将随之坍塌,从而助长民族分离倾向,甚至导致多民族国家的分裂。因此,冷战格局崩溃后,冷战时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一些多民族国家也就随着冷战格局的结束而分崩离析。

总之,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在国家关系与民族关系上造成的深刻矛盾是导致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泛起的深刻历史原因,冷战后民族主义的高涨是对历史所遗留的民族矛盾的重新调整。冷战后爆发的民族问题客观上是长期以来在国际关系和民族问题上所积累的矛盾的总爆发,并将通过对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再调整形成新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关系格局。一句话,后冷战时代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的空前高涨,正是人类为改变民族主义被压抑的冷战时代所遗留的民族问题而不得不付出的沉重历史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