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决策参考(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微文化”:基于互联网革命的新文化

李极冰李极冰,北京天智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自古以来,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从未中断过,今天,它正在对文化的形态和传播方式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并通过新的文化形态,影响着人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经济交易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人类正在从前互联网时代加速进入“微文化”时代。

“微文化”是基于互联网革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革命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相对于传统文化的权威性、系统性,“微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从传播到消费,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从微博的出现,到“微电影”“微摄影”“微公益”“微信”的兴起,“微文化”的内涵不断扩张,并在快速普及应用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质。它的出现与发展,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客户端软件程序的功能研发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微文化”的特征

1. “微文化”:形式特征

当前,“微文化”的具体形式包括“微博”“微信”“微表情”“微电影”“微摄影”“微视频”“微游戏”“微广告”等。“微文化”的内容形式完全不同于前互联网时代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印刷媒介为载体的文化,通常是以文字或图像的简单组合呈现的。而“微文化”则是文字、图像、视频、图表、音乐、图片、动画、游戏、互动游戏、社区论坛、即时评论等形式的随机结合。在这种随机组合、无界交换中,它跨越了媒体形式的阻碍,以多媒体的方式表达人的感情需求(见图1)。

图1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产品的兴起

“微文化”在形式结构上也不同于传统的电视、电影和文学巨著,具有微小、通俗、易传播、易接受的特点。以微博为例,它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发布140个字符以内的文字,同时可附加作者自主添加的话题、图片、视频和音乐,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微文化”的这种多媒体特征和微短化特征,使它的传播极为迅捷。成千上万的人可以迅速在互联网上形成各种意见,甚至可以形成一个影响政府决策的舆论场。“微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就在于其形式的多媒体化和微短化特征。

2. “微文化”:内容特征

在传统文化环境中,被最大范围传播和接收的信息,基本上都来自大型媒体机构,也基本上都是符合“上层社会”要求的信息。相对于这种大叙事、大传播,“微文化”是一种个人参与式的、微叙事的文化形态。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微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参与者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思想、每一种观点,都能通过移动互联网得到即时表达,并与无数人进行即时的分享互动。这种个人化的信息采集与传播方式,满足了个体对自我认同的需要,使每一个人都有参与“微文化”的强大动力。个体的参与促进了“微文化”的繁荣,创造出不同于以往社会只有一种或几种声音的传播格局。举例来说,公民记者与自媒体在“微文化”环境下的崛起,对传统的新闻媒体机构产生了巨大冲击。就内容方面而言,他们提供了更为丰富、更为多元的新闻来源和解读视角。这一方面引起社会对个人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微文化”的个人信息还具有自采集意义和自述意义。这既为个人带来了自我表达的途径,也有助于新的社会文化圈层的形成。由于个人的独特性在“微文化”环境中得到放大,互联网的文化生态变得更加多元、更富个性。共同爱好者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中找到彼此,形成群体,而群体的影响力又反过来扩大了个人的传播力量。移动互联网技术环境与“微文化”的生态环境交叉渗透,相互借力,使得“个人—群体”成为一个新的互动整体。“微文化”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其另一优势就在于,它的内容信息的个人采集与个体叙事特征。

3. “微文化”:传播特征

“微文化”是一种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文化。它的传播同样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移动终端的市场占有率飞速上升,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使“微文化”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传播特征。

首先,移动终端是一种个人数字多媒体终端。它以个人为传播中心,成为人的生命的一个外化的延续。著名的媒介技术论学者保罗·莱文森曾多次提到“媒介演进的人性化趋势”,其含义为:人类技术发展的历史说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像人,越来越有利于人,甚至开始模仿人体的感知和认知功能。当今的移动终端的硬件与软件进化,都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的。从“触屏”的体验功能,到多媒体的内容呈现方式,都关注到了人的感官体验,即如何利用技术为使用者带来更为丰富的直接感知和生活体验。不可忽视的是,技术的这种普及应用,对人类社会与人类文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技术革新的背后,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即怎样提升每一个人的自主传播权。

其次,移动终端的使用,加速形成了文化的多样化传播。对于个人而言,每一个人既可以实现点对点的、精准的、针对个人环境与传播对象的内容传播与互动;也可以通过对大众的宣传性喊话,实现大范围的社会化传播与互动;更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网络化信息互动能力,使一个人可以同时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与接收者,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人类传播史上革命性的改变。在过去,文化信息的传播方式往往具有单向的、从上而下的结构性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往往只能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个人一方面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也无法对社会事件产生影响。“微文化”的传播则不同,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被彻底打破,“全民皆媒体”,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向大众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能得到对方的及时反馈。作为普通人的每一个人在传-受地位方面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中,在“微文化”的传播中找到自己新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传播不再局限于从前一对一、面对面的单向方式,而是形成一种网状格局。在这个传播网络中,你连接我,我连接他,当信息开始传播后,整个社会网络就开始实现一种此起彼伏的自激反馈和连续振动。“微文化”的这种自激反馈振荡,使得信息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以更有效的渗透能力、更广阔的覆盖能力传递出去。

由此可见,“微文化”的传播,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它将个人与社会在文化的意义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 “微文化”:技术特征

“微文化”是技术革命的新产物,它只能在互联网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从1844年电报发明开始,世界通信产业已经走过了160年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在全球IT技术的风起云涌下生活,与此同时,信息产业也沿着四个方向向前奔流:一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计算技术,它带动了ISDN、XDSL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数据交换的需求和网络计算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应运而生;二是以电话为应用代表的通信技术的发展演进,从最初的电话技术、传真技术到数字电话交换机、软交换,形成了成熟的固定通信网络;三是以广播为代表的广电技术,广播电视逐渐成为近代交换传播的主流形式,形成了广电网络;四是以移动电话(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2G、GSM、3G(WCDMA、CDMA2000、TD -SCPMA)的革新演进,在今天走向TDD-LTE、FDD-LTE和TD-LTE的4G移动通信时代。以上描述的四个支流(见图2),在今天开始走向融合。

图2 通信技术历史演进图

“微文化”的诞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移动通信技术与固定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技术时代,即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从其技术体系结构来看,还是从产品应用环境来看,或者是从人类社会演进的“源动力”来看,这个时代都完全不同于传统互联网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芯片计算能力提升而形成的硬件(终端)革命,与基于算法计算能力提升而形成的软件(应用程序,即客户端)革命,又发生了二次融合。这些伟大的融合(不是结合),产生了系统论中的涌现现象(immergence),使移动互联网成为滋养“微文化”的肥沃土壤。

5. “微文化”:消费特征

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开始从大众市场转为分众市场。移动互联网使得产品(包括信息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21世纪,中国消费群体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长大,而新消费群体的兴起则是最近10年的事情。新消费群体具有四个特征:(1)消费心理:感性消费趋势上升;(2)消费心态:重视和突出个性化;(3)消费过程:对价值的关注超过对价格的关心;(4)消费决定:受品牌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消费者的分众化,是现代传媒去“中心化”在消费领域中的重要体现。在这种消费趋势下,大众媒体地位衰落,小众媒体和个性化媒体地位提升。“微文化”产品的特点是强调个性、灵活多变,并能提供“去中心化”的内容下载,而这正适合当今消费群体的分众特点。

“微文化”的消费特征还体现在消费对象的抽象化。在真实的市场中,人们交易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可触摸、可感知的商品;而在“微文化”中,人们更多的是在消费抽象化的事物,如意义和情感。人们花费时间和金钱消费“微文化”产品(如微博、微电影、微游戏等),并不在于对某件事物的购买和占有,而在于获取一种意义。这种意义可能是社交性的,比如扩大人脉;也可能是娱乐性的,比如使心情愉快;还有可能是知识性的,比如获得新的学识。而情感消费则来源于人们对情感宣泄与分享的诉求,人们可以在“微文化”语境下表达情感,也可以倾听他人的情感,一方面消费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在消费他人的情感。

6. “微文化”:社会特征

“微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个人生活到社区建构、社会经济,我们都能看到“微文化”的影响。

就个人日常生活而言,“微文化”的影响首先在于对接收信息习惯的改变。“微文化”的微小化与碎片化,一方面适宜于分众化的市场转变,另一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快餐化、速食性特征。当今互联网社会中,信息不断膨胀,各种“微信息”的创造与发布更提升了信息爆炸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下,微小的新闻和信息更容易被看到、被消化。阅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开始从长篇大论的文章转向移动客户端上的微小信息板块。

从社会群体结构的角度讲,分众化消费促成了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在时间碎片化的背景下,消费者开始重新聚合,拥有相似生活形态的消费者重新聚集,形成分众群体。这种分众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称为社交网民。

从社区建构的角度讲,“微文化”形成一种线上与线下交互作用的互动社区。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参与的社区包括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现实社区基于人们的固定居所,并以此辐射到周围的邻居、街道、城市乃至省市,人们的交往范围受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地区、接触范围和人脉广度的限制。对比之下,“微文化”提供了虚拟公共社区。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文化”平台上,人们聚合形成新的社交空间,构建出超越日常生活限制的话题,将眼界、观点、思想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新的社交空间的产生,是“微文化”的重要社会特征。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讲,“微文化”还带来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微支付”,即将购买的商品单位微小化。举例而言,读者在阅读移动客户端时,可以实现单篇文章乃至单章节购买。这一方面是对创作者版权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是用户消费“微文化”产品时的“微支付”模式。“微支付”的诞生和推广,最初集中在移动阅读领域,以后还将进一步延伸至音乐产业、游戏产业、广告产业等方面。

7. “微文化”:交互特征

“微文化”的另一大特征是信息与人的无缝连接。有了移动互联网,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信息,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微文化”的这种互动特征,具体体现在与信息互动、与人互动两个方面。

在获取信息方面,移动互联网可以帮助媒体实现纸媒原本无法提供的全媒体服务,即在传输信息的同时带来内容互动,为用户提供直觉化、个性化、互动化的阅读体验;在与人沟通方面,人与人的互动更为灵活。以微博为例,首先,关注与被关注的功能就为信息交流双方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关注者可以不征求被关注者的同意就获得对方信息,从而可以实时评论并转发,这种方式为微博上的个体提供了从“点”到“面”、从“面”再到“网”的网络化机会,从而形成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灵活交流。

在信息互动、人际互动中,还有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值得关注:自媒体传播。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自媒体发展如火如荼的一个例子是微信平台。除了传统媒体的官方公共账号外,媒体人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开设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在自媒体平台上,关注该平台的微信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主办方的信息推送。这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接收者对个性化信息的定制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朋友圈的转发,实现与自己圈内人的信息互动。主办方也可以通过后台控制的方式与微信订阅方实现互动。如果说微博带来了人与人之间互动沟通的变化,那么微信自媒体则带来了媒体信息与受众沟通的变化。人与人、信息与信息、人与信息的三重交互关系,在“微文化”环境下催生了许多更具基本意义的问题:人的存在、人的多重存在、人的价值存在、社会形态的虚拟存在等。

哈佛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戴安娜·塔米尔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际交流是人作为高级生命的基本需求,为了实现这种交流和自我表达,人们愿意放弃金钱并投入时间。由此可见,“微文化”的交互性特征,有助于实现人类对于自身基本价值的追求。

8. “微文化”:数据特征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形成了大量基于网络行为的数据,这些数据将为人与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改变。人们在“微文化”环境里的每一个细微的行为,包括社交行为、消费行为、广告浏览行为、阅读行为等,都能产生用户数据,这些数据又进而被应用于媒介、搜索、电子商务、政府政务等多个平台。数据的广泛采集与应用,还渗透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发挥着信息交流之外的另一种作用。

“微文化”的数据,可以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改变,“微广告”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传统广告中,广告一经设计完成便有了固定的播放内容,它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一个播放周期内,用户的意志不会对广告的内容产生任何影响。广告主如果想更换广告信息,也只能等到下一期。在移动互联网中,“微广告”作为一种新型互动式广告,给用户提供了数据反馈能力,使广告后台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数据即时调整广告内容。这种由用户反馈数据来主导播放内容的特性,可以称之为“自迭代特性”或者“自适应特性”。在“微广告”这种新型交互式广告中,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主动影响广告的主体信息,广告平台也可以根据用户反馈的数据调整广告的内容,从而随时、自动化地对广告进行强化,达到双向信息交流的效果。

如图3所示,在广告主制作了初始广告内容并投放以后,“微广告”便进入了一个由用户点击浏览、反馈数据回送、广告内容智能调整三部分组成的自迭代过程。首先,“微广告”在投放到终端之后,用户会通过点击和浏览产生可计量的反馈数据(比如,在某一个视频页面的停留时长、超链接的点击次数、互动节点的活跃度等)。这些数据反映了用户的偏好和兴趣。之后,当反馈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触发了广告后台的智能控制程序后,就可以基于新的数据实现广告内容的即时调整(比如,如果用户喜欢点击明星的蓝色唇彩,而原广告页面默认投放的是红色唇彩,当点击达到一定数量,超过事先设定的阈值时,广告程序便可以自动将默认图片切换至蓝色唇彩,使广告更能吸引眼球)。实现“微广告”的这种自迭代特性的关键,在于设置一个可以实时采集数据的后台程序,同时基于这个实时数据对广告内容进行程序控制(参见图4)。

图3 “微广告”的自迭代特性

图4 “微广告”基于元素和元素组的解构与重构

二 “微文化”的社会影响

1. “微文化”对新闻生产模式的影响

“微文化”的兴盛,对传统新闻媒体而言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一方面,在“微文化”信息的膨胀下,读者对新闻的整体需求大量增加,信息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传统新闻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新闻网站等,都在从物理媒介转向数字媒介,从固定端口转向移动终端。“微文化”下新媒体群体的兴起,无疑对传统新闻媒体提出了挑战。

“微文化”对新闻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闻的生产模式上。过去,新闻是通过传统新闻媒体内部的一条流水线生产的,经过选题、采访、编辑、校对到最后的付梓,可以说,专业化使新闻生产呈现一种封闭状态。“微文化”的诞生则带来了更加开放与共享的新闻生态。站在新闻生产者的角度看,新闻来源变得更加广泛了。在微博上,许多第一手信息并不是出自专业媒体,而是出自普通公民。传统新闻媒体开始在“微文化”语境下寻找自身新的定位。在当今环境下,争发第一手新闻变成一种无力的抗争,传统新闻媒体因为有着自身专业化的采编队伍和媒体人,开始转向一种深度与广度并存的内容生产方式。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可以从事件、背景、追踪、分析、预测等多个维度报道新闻事件,并收集“微文化”环境中读者与网友的反应、观点等,与之进行互动,使新闻内容从原本的静态模式转为动态模式。由此可见,在“微文化”条件下的新闻传播中,传受双方的职能和地位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单一的你说我听,而是相互作用和依靠。

2. “微文化”对社会行动模式的影响

“微文化”建构并强化个体与集体关系的能力,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在传统的信息传播中,传统媒体发布信息,受众只能接收,无法彼此连接,更无法参与信息所指向的事件本身。调查表明,即便是在像“厦门PX”这样的危及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的事件中,向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反映的读者也仅有1.4%,而通过网络、短信、私下交谈等“非主流”渠道的意见表达,竟高达70%左右。

“微文化”弥补了大众媒介的不足。“微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彼此连接与分享,既可强化原有的社交强关系,也可延伸拓展弱关系。在基于社交关系的扩大与巩固中,人们的信息参与能力也得到增强。以“微博”为例,此前如火如荼的“随手拍拯救乞讨儿童”“免费午餐”“大爱清尘”等公益活动都是通过“微文化”平台进行的,其传递出的理念在人群中得到迅速扩展,进而转化为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的线下活动,使得虚拟空间的影响力扩散至现实社会。“微文化”对于微小力量的会聚,成为社会行动力的推动器。

3. “微文化”对语言认知模式的影响

“微文化”营造了一个与以往书面语、短信语不同的交流氛围。其中包括:(1)语言符号的扩展。文字、语音、视频都能成为交流的符号,并且可以在不同平台、不同社交圈之间传输。(2)语言交流的非线性。传统的书面阅读与人际交流,通常需要以线性的逻辑来进行;而“微文化”的语言传播则更偏重于多样化,不同信息以相互交替的方式呈现,使人们的信息处理获得即时、即地、多条支线的特点。

在“微文化”平台的交流过程中,人们使用的不再是传统书籍里那些规范统一的文字,而是从单向、非动态的符号系统转化为多向、非静态的超文本方式。在“微文化”社交环境下,人们的语言使用更趋于口语以及心理语言,因此,分散式的构成、成分的省略、思维的跳跃、语言的变异等,都成为“微文化”下的语言符号特征。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亚当·安德森近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在人体中有一种特别的基因,在情感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关注。人类的基因同周围的文化、环境、个人经验产生深度联系,进而对大脑产生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认知、影响人类的行为。根据安德森教授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微文化”与语言、记忆、基因之间的互动进化——“微文化”的产品设计产生符号含义与情感含义,进而影响人类记忆。这种基于文化符号情感的记忆又进一步促使人体中ADRA2B基因分泌甲肾上腺素,使人体的基因发生变化。

在“微文化”语境下,最为盛行的产品是移动客户端应用。有学者提出,当下时代不应该被称为一个信息化时代,而应该被称为一个应用程序时代,即APP Economy,这个时代赋予每一个人在移动状态下的新功能、新能力。毫无疑问,“微文化”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意义正在加速影响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三 结论

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即人的进化,如果文化不进步,那么人的进化就会滞后,“微文化”正是文化进步的一个表现。“微文化”是一种形态微短、传播迅速、接受广泛的文化,与传统的文化形态相比,具有与众不同的形式特征、内容特征、传播特征、技术特征、消费特征、社会特征、互动特征和数据特征,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微文化”正在日渐渗透人们的生活,并对社会的新闻生产模式、社会行动模式、语言认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微文化”将有助于我们对文化意义和人类进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