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 研究目标
本书试图在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理清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根据课题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及我国其他各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展开量化分析,探索生态文明发展规律,为实现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优势转化的目标提供参考。具体来说,本书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梳理生态文明和生态优势转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第二,梳理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优势转化的经验并给出启示。
第三,根据已构建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选择科学合理的算法,量化分析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状况和现状;建立生态转化率模型对江西省生态效益转化率进行了时空动态分析。
第四,基于江西省的生态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提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思路、重点领域、实现途径以及生态优势转化的具体途径。
第五,从建立协调机构、调整考核办法、健全法律法规、创建环境交易市场、健全控制型和激励性政策、提高生态转化效率六个方面提出政策支持建议和国家政策支持。
二 主要内容
报告共分七章,主要包括:
第一章是引言。阐明本项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提出本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优势转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更替等角度,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历史背景。在阐释十八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吸纳了国家环保部周生贤部长的观点,界定了本课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方面,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对生态优势转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进行阐述。
第三章是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转化的经验与启示。从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背景出发,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优势转化理论和实践梳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优势转化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以欧美、日韩、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相关省份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优势转化的经典模式和经验。
第四章是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状况出发,定位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中的地位,建立SWOT -NPEST分析框架,分析江西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条件;建立指标体系静态比较我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态势,进一步动态分析各个地市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人居环境、生态制度等方面具备的优势。
第五章是江西省生态效益转化的动态分析,根据生态足迹方法构建了生态效益综合变动系数模型,利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耦合的概念定义了生态效益转化率,并从需求(生态足迹)、供给(生态承载力)和供需平衡(生态赤字)三个维度对江西省2007~2012年生态效益转化率进行了时间序列动态分析,并研究了影响生态效益转化率的经济水平、生态足迹/承载力、生态指数等因素。
第六章是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优势转化的实现途径。从转变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编制总体规划、健全体制机制、转变生活方式五个方面提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思路;从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培养生态文明文化五个方面提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从功能导向、产业导向、园区建设、示范创建、文化创建和制度导向六个方面提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生态补偿和涵养四个方面提出江西省生态优势转化的具体实现途径。
第七章是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优势转化的政策支持。从建立协调机构、调整考核办法、健全法律法规、创建环境交易市场、健全控制型和激励性政策、提高生态转化效率六个方面提出政策支持建议和国家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