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始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在400多年的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人类全面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超过过去几千年总和的巨量社会财富,并且从根本上完成了社会的重大转型,政治、经济、文化、精神以及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然而,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在大规模排放污染物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矿产和淡水等自然资源。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步入工业化进程,全球能源、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国际舆论开始高度关注“能源危机”问题。自1973年开始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明显放慢。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再次引发了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由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据估计,按照1995年世界石油的开采量,当前全球石油储量将在2050年左右宣告枯竭。与此同时,淡水危机日益严峻。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的问题,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全球将有35亿人为水所困。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水的争夺战将越演越烈。淡水危机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问题。
气候变化问题也是重大全球性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据观测,地球温度的升高(见图1-1)与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曲线(见图1-2)是一致的。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未来100年还可能上升1.1℃ ~6.4℃(见图1-3)。世界银行2012年11月公布的报告指出,到21世纪末,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全球气温将上升4℃,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人类将面临这样的局面:沿海城市被淹没,食品短缺,干旱加剧,洪涝增多,很多地方尤其是热带地区将遭遇史无前例的热浪,很多地区缺水程度加剧,热带气旋强度增强,生物多样性丧失,珊瑚体系丧失且无法逆转。任何国家对全球变暖都没有免疫力,而其带来的食品短缺、海平面上升、飓风、干旱等问题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尤甚。
图1-1 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曲线(1860~1990年)
图1-2 工业革命之后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基林曲线)
图1-3 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高度变化(1850~2000年)
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到20世纪中叶,大规模的污染和掠夺性的资源开发导致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冲突越演越烈,并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下去,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人们开始向工业文明的“向自然宣战”“控制自然”等传统理念发起挑战,敲响了工业文明不可持续的警钟,并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寻找“另外的道路”。经过近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实践和艰苦谈判,2012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多哈大会上完成了巴厘路线图谈判,也形成了只有绿色低碳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共赢的共识。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逐步深入,世界各国开始大力倡导和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和科技竞争的新领域。同时,各国都通过发展绿色科技、节能减排、使用绿色清洁可再生资源与能源、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等手段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大规模的工业化给中国带来了全面的资源环境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中国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状态、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沿袭传统的、粗放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种快速发展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以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支撑,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物的高排放,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①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浙闽区河流水质为轻度污染,西北诸河水质为优,西南诸河水质良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见图1-4)。②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仍较重。在被监测的477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52个,占52.8%;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的城市有164个,占34.4%;酸雨发生频率在75%以上的城市有55个,占11.5%(见图1-5)。《2006年环境统计年报》显示,“十五”期初以来,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长,废气中SO2排放总量和工业SO2排放数量呈现逐渐增长态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现上升趋势,酸雨在全国范围内有向东部扩延的趋势(见图1-6和图1-7)。这促使我国不断地对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积极寻找新型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图1-4 中国重点湖(库)营养状态指数
图1-5 中国不同酸雨发生频率的城市比例年际比较
图1-6 中国废水排放量年际对比
图1-7 中国SO2排放量年际变化
图1-8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处理及排放年际变化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1994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召开之后,我国政府立即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指导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主要指导文件。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今后的国家发展战略,全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2000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对策与措施。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江泽民首次提出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国选择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图1-9 中国SO2排放量的地区分布
党的十七大正式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胡锦涛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是对以往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理论的总结和提升。生态文明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从此,中国正式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征程,也开启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江西省生态环境优良,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基础好,在“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过程中,弘扬生态文明是推动江西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时期将是江西省战略机遇与矛盾并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使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重要进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原赣南等中央苏区”等国家级项目的立项建设,为“十二五”时期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江西省的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明显,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增长态势。但是,由于其结构不甚合理,治理设施不完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水污染、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全省的环境质量也呈恶化趋势。据统计,2010年该省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总量分别为7.25亿吨、9812万标立方米和9407万吨,均处于全国省区的平均水平,但与2000年相比,它们分别增长了39.77%、327.76%和78.19%,并且由于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差,江西省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和退化(见表1-1)。
表1-1 江西省污染排放变化比较(2000~2010年)
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01~201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1年。
发展经济要与环境相协调,经济发达地区如此,经济不发达地区更应该如此。江西省作为欠发达地区,现在它需要快速持续发展,既不能走别人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像六七十年代那样砍伐森林、垦荒种地、拦河筑坝,而应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维护山川河湖的生态平衡,又能够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西省生态环境优良,建设生态文明有比较扎实的基础。江西省是革命老区,国务院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出台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的意见,实现江西省生态文明既符合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愿望,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江西省是欠发达地区,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绿色崛起、进位赶超”,推动江西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获批是中部地区推进科学发展的一个崭新机遇。然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主要表现是能耗高、污染重、技术含量低,应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另外,相对于沿海省区,中部地区的企业国有化程度比较高、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经济总量明显偏低。因此,要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完善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体系。显然,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针对中部地区的未来发展和比较优势,探讨江西省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进位赶超和绿色崛起是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规划批准实施一年来,江西省展开了一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具体实践,旨在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最大淡水湖区域建设一个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一是着眼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二是着眼于从江西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路子;三是着眼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龙头的江西省生态经济发展,就是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14年8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将江西省等57个地区纳入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并指出江西、云南、贵州、青海的实施方案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实施。国家发改委文件精神指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是搞政策洼地,而是以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推动先行示范地区围绕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等瓶颈制约,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发挥对全国的示范带动效应。对江西省而言,就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省情,从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领导干部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完善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四个方面入手。
随着江西省的生态经济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如何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将是考验江西省科学发展能力的“试金石”。研究如何采取科学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将江西省既有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取得经济上的成效与收益,是江西省生态经济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本书着重研究的内容。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进江西省全面、科学地发展。
江西省推进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有着其自有的需求和现实基础,具体表现为目前江西省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与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目前,江西省的森林覆盖率已由60.05%上升到63%,“五河一湖”断面Ⅲ类以上水质达标率由76.3%上升到80.3%,SO2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和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目标,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崛起与赶超,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江西省将以鄱阳湖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建设绿色屏障、增强环境容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到2015年,江西省将在鄱阳湖区恢复湿地植被60万亩,治理五大河流入湖口湿地30万亩,建设2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60个省级湿地公园,鄱阳湖天然湿地面积保持3100平方公里。
在生态农业方面,江西省着力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截至2012年,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由1752个增加到2166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第2位,“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得到广泛推行。同时,2012年粮食总产量突破205亿公斤,达205.28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在新型工业方面,两年来实施循环经济、节能工程、清洁生产等重大项目500个以上,总投资超过450亿元,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光电、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在有着这些生态优势的同时,江西省作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后发优势的省份,是可以在未来的建设中大有所为的,是可以在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方面有所突破、值得其他省份借鉴的。对江西省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发展路线进行探索研究,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 研究意义
加快实现江西省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促进江西省率先崛起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客观上要求我们分析省情、发挥优势,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为载体,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为江西省进位赶超和绿色崛起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面临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资源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显然,只有积极主动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生态资源优势的绿色发展道路,才是江西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正确选择。
加快实现江西省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是落实“两个规划”、建设美丽江西的重要使命。江西省跨江临湖,青山叠翠,平原辽阔,水网密布,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条件。同时,江西省又是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出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并将正式批复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实现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江西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实现江西省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目前,江西省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中期加速推进的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刻不容缓。加快实现江西省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有利于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加快实现江西省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加快实现江西省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是与造福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文明工程相一致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放心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顺应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盼、新要求,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做到既有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又有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加快实现江西省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为欠发达地区丰富和深化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特色发展道路的内涵建设提供理论素材。二战后,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第一阶段,西方学者在传统的和现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体系和框架内,研究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并建立模型,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第二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一大批出生于不发达国家的学者,开始提出有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依附论”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目前是第三阶段,与同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相适应,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在其研究立场、方法、视角、内容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江西省是中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研究其在新经济背景下如何做大经济总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特色发展道路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