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学刊(2016年第3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若干启示

当前,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十三五”时期是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全市深入推动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条件下,学习借鉴台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有益经验,对于杭州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一步适应与把握经济新常态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根据杭州的实际,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长远发展,支持创意创新

多年来,台湾大力完善政策规划,加强法制构建,鼓励创意创新,通过各类文案创新、设计创新等,将创意及生活美学赋予日常事物,不断引起消费者共鸣。与台湾相比,杭州的创意创新,特别是内容的原创能力尚有差距,作品同质化倾向还比较明显。鉴于此,笔者认为,杭州应在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的进程中,进一步打造品牌活动,鼓励创意创新。例如,可以以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等大型文化创意展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金猴奖”原创动漫大赛、国际纹样设计大赛等原创性赛事活动的水平,扩大影响力,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台湾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部门应根据产业发展阶段,通过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不断对政策扶持的方式、方向进行优化与调整,重点加大对原创产品和服务的支持力度。同时,应加大对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围绕版权的“确权、评估、抵押、交易、变现”等环节,创新理念与思路,办好杭州文化产权交易所,积极探索文化产权发展新路径。要以探索建立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数字备案制度为重点,加快提升杭州版权保护管理中心服务市场、服务企业的能力,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发及利用。

(二)挖掘在地文化,讲好杭州故事

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与发展环境彼此依存。强调保存传统和地方魅力,发掘地方的创意与特色,是台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制胜法宝。台湾的三义木雕、美浓纸伞、白米木屐等地方传统手工艺,以及元宵节的“放蜂炮”和“放天灯”等地方节庆民俗活动,均是对传统、创意与个性的整合,显示了地方的文化魅力。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充分挖掘地方性传统文化,坚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统筹发展、特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吴越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国古都之一,杭州独特的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杭州的文化创意阶层应进一步提高对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程度,在研究和创作中,认真扎根于杭州土壤、地方经验,坚持古为今用、创新发展,围绕女装、丝绸、茶叶、陶瓷等传统优势行业,鼓励特色文化元素、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相结合,讲好杭州故事,大力发展创意生活业,形成在地化“在地化”(Localization)一词属于舶来词,是相对于全球化而言的另一种趋势和潮流,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任何一种经济或商品流动,必须适应地方需求,才有可能加速发展。“在地化”可视为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应用能够为某一特定文化或语言地区所接受的情况。简言之,即客观(外来者)融入当地。、全球化文化艺术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

(三)做好跨界文章,促进融合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拉近民众与文化的距离,提升美的生活品质,通过文化、艺术和产业的结合,让艺术家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让生活与环境有更多的文化内涵,进而强化文化生活与地方产业优质化的发展。与台湾相比,杭州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笔者认为,下一步,杭州应继续大力实施“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战略,围绕重点领域和行业,充分做足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三篇文章。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及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为契机,聚焦VR/AR等重点领域和共性关键技术,大力促进“文化+科技”,打造全国一流的数字媒体基地、数字阅读基地和数字出版基地,带动千万级终端服务,实现数字内容、技术、产品、服务和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融合,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内涵性、多样性、趣味性与互动性,提高旅游业文化附加值,着力推进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型。同时,通过积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推广科学有效的中医药医疗、养生、保健服务,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

(四)重视人才培养,营造创意氛围

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人才培育和服务的重视,离不开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与台湾相比,杭州文化创意人才队伍的培养,需要政府进一步落实举措,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校开设相应的学科专业,不断壮大本地的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师资队伍,为培养高端、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做准备。下一步,应全面落实“人才新政27条”,继续实施“杭州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等,加大对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力度,加快聚集一批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应进一步抓好“杭州青年设计师发现计划”“文创企业家孵化工程培训班”“成长型文创企业高端培训班”等人才项目,积极培育本土优秀文化创意人才。可依托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和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建设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智库,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队伍。同时,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提升完善原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建立艺术馆、美术馆、纪念馆群和艺术家村落,支持音乐节等街头艺术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杭州城市的文化包容性和广大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兴趣爱好、欣赏能力和消费习惯与意识,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浓厚的氛围、良好的基础和内在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15)》, 2015。

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两岸文化创意耀环宇——2013两岸42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调查报告》, 2013。

陈泽远:《台湾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分析》,《现代台湾研究》2015年第3期。

徐信贵、陈伯礼:《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推动与法制构造》,《亚太经济》2010年第5期。

管宁:《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台湾经验》,《艺术百家》2011年第5期。

李跃乾:《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统一论坛》2014年第3期。

(责任编辑 王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