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史综述
隐逸思想及隐逸诗的接受和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先秦至近代,是隐逸思想研究的古典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现当代时期,其中可分为20世纪前50年,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
古典时期隐逸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隐士身上,《后汉书·岑彭传》云:“招聘隐逸,与参政事。”设“隐逸传”,世人才逐渐并广泛地使用隐逸这一名词。在中国古代“隐逸”这个群体的“隐士”众多,表现形形色色,出现了一批记载有关隐士事迹的书籍,如范晔的《后汉书》,首创《独行列传》《逸民列传》。随后,《晋书》《宋书》《魏书》《北史》《南史》《隋书》等群起效之,均辟有《隐逸列传》。除了官修的正史为之立传外,私修的野史为之立传的就更多了,而且时间也在正史之先。《隋书·经籍志》就记载了多家私撰的《高士传》《高隐传》。而刘义庆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也辟有《栖逸篇》,记载了17个隐士的言行事迹。六朝是隐逸文化的一个高峰,大量赞颂和企慕隐逸生活的作品出现。嵇康作《高士赞》,袁淑作《真隐传》,潘岳作《许由颂》,陆机作《幽人赋》,陆云、谢灵运作《逸民赋》,等等。六朝以降,隐逸思想的研究在史学和文学中逐步形成风尚。
与隐逸思想的产生一样,隐逸诗的创作有悠久的历史,但从先秦到魏晋都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隐逸诗歌类型,隐逸诗的流派、风格等是和玄言、山水、游仙诗等结合在一起的,直至梁代萧统《昭明文选》收录招隐诗与反招隐诗,隐逸诗的分类才确立起来。《昭明文选》对收录诗歌做了系统的分类,在23类诗歌类型中,隐逸类虽只录招隐诗两首(左思、陆机各一),反招隐诗一首(王康琚),但在隐逸诗学研究史上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三十六、三十七,“人部”二十、二十一,特辟隐逸上下两篇,搜罗材料,按诗、赋、碑、铭等体裁分类,是唐前隐逸文化的总汇,记录隐士事迹及隐逸作品,共计收录隐逸诗37首,其中魏晋12首,宋、齐、梁、陈四朝共17首,北周5首,隋代3首。《艺文类聚》与《文选》相比,扩大了隐逸诗的收录范围,不仅从题名上筛选隐逸诗,更注意根据诗歌内容甄别。此外,《艺文类聚》虽只是节录了一些诗文片断,但保存了不少隐逸诗歌资料,对于研究唐前隐逸诗是很有价值的参考。
自唐以来,直到近代,隐逸诗创作数量持续增长,但对隐逸诗歌的批评和研究没有形成系统,材料零星可见,如明朝名士陈谟所著的《陈聘君海桑先生集》,此诗集共十卷,附录一卷,成为研究隐逸诗人的宝贵资料。
从20世纪以来,隐逸文化及隐逸诗学研究逐渐引起关注。20世纪前50年,研究隐逸思想及隐逸文学的人数较少,著述不多。蒋星煜的《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43),是20世纪第一部专门讨论隐逸文化的专著,否定隐逸的立场,从隐士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文化创作方面进行论述。但他将隐士的形成完全归结于个人主义和失败主义,不免流于偏颇。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从政治对文学的影响的角度来论述,论及陶渊明,认为“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 ‘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所以,陶渊明“总不能超于尘世的”。王瑶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集》,讨论中古魏晋六朝一些文学上的重要问题,诸如文与酒、文人与药、山水诗的发生与发展、声律对诗歌的影响等,第三篇为《希企隐逸之风》,对东汉以降隐逸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动机及其表象做了阐述,是较早论述隐逸文化的单篇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汉魏六朝隐逸思想和文学研究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即以陶渊明研究为核心,围绕“人民性”的政治标准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标准两个点展开。自1949年至1980年,可见的有关隐逸诗研究论文有16篇,基本上以研究陶渊明的隐逸为主,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及政治斗争的需要,对陶渊明及其所代表的隐逸思想基本上持阶级分析法,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结论草率。此时的文学史,大多把对隐逸思想及文学的评价和政治掺杂在一起,审美体验被阶级斗争所取代,作家的阶级出身论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一味强调阶级和政治路线,忽略了魏晋隐逸思想和佛教的兴起,以及道教兴盛的原因,割裂了六朝隐逸之风与传统隐逸思想发展的关系。20世纪最后20年,对隐逸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六朝隐逸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据统计,这20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近50篇,研究的角度和方法都有新的拓展,有进行隐逸诗人比较研究的,也有进行隐逸心理研究的,虽然这20年研究仍然以陶渊明为主,但是像谢朓、庾信、潘岳等人的隐逸诗作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在专著方面,张立伟的《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是较早对隐逸进行文化剖析的书籍。徐清泉的《逍遥尘世边——中国文人的隐逸》,则从文化史的角度研究文人的隐逸行为。诗人群体研究和诗体研究上也有两部专著值得注意,前者为鲁金波的《隐逸避世的名士集团——竹林七贤述评》,后者为陶东风、徐莉萍的《死亡·情爱·隐逸·思乡——中国文学四大主题》,把隐逸诗歌作为文学四大主题,提升了隐逸诗的地位。
进入21世纪,隐逸文化研究的视角越来越新,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从20世纪的零敲散打,变为系统性的研究,对隐逸文化做整体性的透视。近10年,有关隐逸的论文颇多,在研究专著中,有几部作品值得注意,何鸣的《遁世与逍遥——中国隐逸简史》,从隐逸简史、隐逸的形态、隐士与方士的创造、隐逸的奇行与变态等几个方面研究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杨朝云的《中国隐逸文化史》提出隐逸文化产生的三种理论基石,即老子“和光同尘”思想的提出,到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奠基,以至孔子“无道则隐”的理论,展开了中国隐逸文化形成的基本理论分析。周淑兰的《狂与狷——放达与隐逸的中国名士》,是一部隐士个案研究专著。吴小龙的《适性任情的审美人生——隐逸文化与休闲》,对中国历史上的隐逸传统做了系统的考察,并通过解读隐逸文化所留下的优美篇章,揭示了中国古代隐士们在其隐居生活中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孙适民、陈代湘的《中国隐逸文化》对整个隐逸文化的发生历程及审美特质做了梳理和阐释。
在隐逸诗学研究方面,四川大学肖玉峰的博士论文《先秦隐逸思想及先秦两汉隐逸文学研究》,把隐逸思想与隐逸文学结合起来,按儒道两家剖析隐逸思想的实质,隐逸诗学在先秦部分主要有《诗经》,而汉代部分主要是赋和传记文学,较少涉及诗歌。上海师范大学周银凤的硕士论文《东晋隐逸诗研究》,根据诗歌的形态、内容,将隐逸诗分为五类,按类别依次考查各个阶段的隐逸诗创作。复旦大学许晓晴的博士论文《中古隐逸诗研究》,对中古隐逸诗的界定、思想渊源及时代背景做了清楚的阐述,并做了较细致的中古隐逸诗的分期研究、专题研究和文本分析,重点是隐逸诗在中古的发展演变轨迹及文本特征,特别分析了招隐诗的产生与消亡的原因,以及集体创作隐逸诗的情况。首都师范大学于春媚的博士论文《道家思想与魏晋文学——以隐逸、游仙、玄言文学为中心》,以文学主题为核心,认为隐逸思想是道家自然、社会、人生思想的全面表现,隐逸避世是道家自然道论的直接指向,从哲学的角度寻找隐逸诗歌的本源。
在台湾地区的隐逸诗学研究方面,洪顺隆的《论六朝隐逸诗》是较早的单篇研究论文,把隐逸诗分为隐逸生活和企慕隐逸两类。台湾政治大学沈禹英的博士论文《六朝隐逸诗研究》运用文本解读法,重点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许尤娜的专著《魏晋隐逸思想及其美学涵义》,从美学的角度论述隐士的特征,揭示隐逸思想所蕴含的审美含义。
在海外汉学方面,澳大利亚文青去的《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是一部对东汉末年以前的中国早期隐逸文化和隐逸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以大量第一手史料为依据,追本溯源,探究隐逸文化及其思想依据的来龙去脉,对隐士与政治权力之争的关系,对遁迹山林、栖居岩穴者,极端主义者和沽名钓誉的江湖骗子,做了甄别和解析。另外,日本的松枝茂夫与和田武司的《隐逸诗人——陶渊明传记》,是日本较早系统研究陶渊明及其隐逸诗歌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