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年第3辑 总第20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整体性视域中人的存在

张军张军,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内容提要】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活动中的人和社会关系中的人是现实的人的两大基本规定。其中,实践存在的人表明了人的存在本质,社会存在的人表明了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存在之所以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是由人的存在本质和人的存在状态两方面所具有的整体性特质所决定的。同时,人的存在本质和存在状态相互融合、相互印证,二者在本体论意义上的有机统一便构成了现实的人的完整存在。

【关键词】 整体性 人 存在


把现实世界视为统一的整体,把万事万物“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哲学立场。将这一哲学立场贯彻到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上,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孤立的、部分的、片面的存在,而是以实践为存在本质、以社会为存在状态的整体性存在。人的存在之所以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是由人的存在本质和人的存在状态两方面所具有的整体性特质所决定的。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本质,具有整体性的特质。这种整体性特质具体体现在实践所具有的三大基本功能方面。

(1)实践是自在世界和属人世界实现统一的基础。实践既是分化世界的活动,在人类产生和人类实践作用以后作为自在世界的自然界分化产生了人类世界或者属人世界;同时,它又是在不断分化基础上建立世界更高统一性的活动。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人将自己提升到主体的地位,同时也就把自然存在变成“为我而存在”,具体而言,一是人通过实践过程创造人类社会;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影响并改造自然界,从而将自然界打上人类意志的烙印,使得人和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属人关系。从人类自身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的矛盾自始至终都是现实存在的人所必须面对的基本矛盾。而这个基本矛盾的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即只有人的实践活动才能促使自在世界向属人世界转化,不断实现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的统一。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现实的属人世界,就没有人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

(2)实践是主观与客观实现统一的基础。人的思维包含着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它们构成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大内容。从总体上看,主观世界表达的是人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观念、信念、思维等方面的内容,是人的知、情、意的统一体;而客观世界则是人的主观世界所反映的对象世界,是人的认识所反映并把握的一切客观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总称。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统一的基础。

首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生成建立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主观世界并非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先验的世界,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时,它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是实践所接触到的客观的对象世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使客体对象的内容实现向主体的内化;而现实存在的客观世界则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所实现的主体对客体的外化,从而获得客观与现实的内容。没有人的实践活动,就无从理解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

其次,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现统一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方面,人运用自身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观念、信念、思维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外化、对象化并创造出现实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人们又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己获得客观与现实的确证,从而扬弃单纯的主观性。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现了统一,同时,人的实践活动的目标指向也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所以,实践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的世界观。

最后,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现相互联系、转化的唯一途径和中介。通过人的实践,人的主观世界不断地趋近客观世界,随着人的实践的不断深化,其主观世界的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充实。同时,通过人的实践,客观世界也在不断地趋近人的主观世界,人的主观世界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而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性又不断地内化为人的规定性。

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只有通过实践这个途径和中介,才能得到实现,这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了实践的整体性特征。人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持续的、整体性的过程,现实的主客观双重世界就是在这种持续的、整体性的过程中不断地分化与统一,由此构成了全部人类思维发展史。离开了整体性的实践,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就失去了现实基础。

(3)实践是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实现统一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两大方面。一方面人在实践中要遵循客体的尺度,与客体对象的存在方式、结构方式及发展规律相一致,并通过实践合理地认识与改造客体对象;另一方面又要遵循主体内在的尺度,与人的需要、目的等内在规定性相一致,从自身需要、目的出发来评价、选择和改造客体对象。

人的实践活动的主客体两大尺度内在地统一在人的整体性活动中,任何割裂两大尺度相统一的选择都必然导致错误。片面强调主体的尺度,只注重主体需要和目的的意义和作用,其结果必然导致唯意志论;而只注重客体的尺度,贬低甚至否认人的需要和目的的意义和作用,最终将陷入绝对决定论的泥沼。由此决定了人的实践的整体性特征。也就是说,人的实践活动趋向的是一个既要遵循客体尺度的必然性,同时又要发挥主体尺度的内在作用,从而不断实现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必然与自由的统一,并趋向于完美的理想状态。人的实践活动始终是遵循着人的主客体两个尺度进行的,一部人类的实践史,就是实践的这两个尺度不断矛盾、不断协调的历史。同时,实践的整体性还表现在,人的实践过程是一个连续、永恒的由“应是”向“是”的过程,亦即由主体的意愿向现实转化的过程,而人生的精彩与魅力恰恰就体现在其不断趋近实践的整体性统一的过程之中。

社会作为人的存在状态,也具有整体性的特质。这种整体性的特质是通过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样态呈现出来的。

社会被视为人的共同体,已经被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们所反复论证。英国当代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被围困的社会》一书中对历史上“社会”一词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概述:“(1)‘由共同兴趣或目的结合在一起的许多人’,这种说法出现于1548年;(2)‘在与同类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出于和睦共处或共同利益和防卫等目的,由一个群体所接受的生活状况或生活条件’(1553);(3)‘具有一个明确居住地的人的总体’(1588);(4)‘生活在一个大体上有序的共同体中的集合体’(1639)。”〔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23页。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将社会共同体划分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他认为,“血缘共同体作为行为的统一体发展为和分离为地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直接表现为居住在一起,而地缘共同体又发展为精神共同体,作为在相同的方向上和意义上的纯粹的相互作用和支配。地缘共同体可以理解为动物的生活的相互关系,犹如精神共同体可以被理解为心灵的生活的相互关系一样。因此,精神共同体在同从前的各种共同体的结合中,可以被理解为真正的人的和最高形式的共同体”〔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65页。。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更是通过其社会契约论主张建构一种使社会成员能够实现相互结合的共同体。他说:“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方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第23页。将社会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共同体,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社会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有机联系、共同发展的整体。

马克思同样坚持了社会的共同体本质的观点,他认为,社会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487页。,“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93页。。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一个“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43页。,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它“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37页。。马克思将社会理解为人的共同体或社会有机整体,是指社会是人们在一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群体化特征的存在方式,它是由社会整体的相互依存的各个环节和部分构成并相互作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整体性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这种社会整体性具有巨大的决定力和统摄力,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全方位的影响。

首先,社会整体性影响和规定着社会个体的存在和发展。社会整体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社会整体中的任何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都具有特定的位置,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使自己具有社会整体性所赋予的社会规定牲。譬如,个体的利益诉求往往是经过社会整体的修正、认同的利益诉求,个体的思想观念受制于社会整体的文化价值观念,个体的行为模式必须与社会整体的规范和制度要求相符合,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社会个体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个体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整体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因此,它必然影响和规定着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性质和水平。也就是说,任何个体都是在社会整体中生存和发展的,他只能在社会整体允许的条件和范围内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要求的实现,离开或者超越社会整体条件和范围的个体生存和发展要求都不过是人们主观和抽象的幻想,无法在现实的社会整体发展中获得真正的实现。

其次,社会整体性影响和规定着社会部分的存在和发展。人类社会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活在内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一个开放的整体,是不断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内部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的整体。人类社会的整体存在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活等社会各部分的共同支撑,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均衡与协调发展;同时,社会的整体存在与发展又不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活等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一个新实体的各部分的独特安排和相互关系的结果,这种新实体存在和发展的特征、结构和规模,影响和规定着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和发展的特征、结构和规模。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作为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无不依赖于社会整体而存在,每个部分无不是通过与其他社会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和相互依赖而存在和发展的,任何脱离社会整体的孤立和封闭的社会部分既没有存在的现实性,也没有发展的可能性。

再次,社会整体性还表现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整体性上。人类社会的整体性不仅指空间的整体性(普遍性交往和联系),而且也指时间的整体性(历史、现实和未来不可间断的延续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整体性把绵延不断的历史过程区分为历史、现实和未来。人类社会自始至终处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生生不息的整体互动之中。人首先是历史性的存在,因为人类社会过去的整体存在规定了我们现实存在的可能性,并通过人以往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今天人类生存的现实条件,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2页。因此,历史是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得以存在的条件。以人类社会的文化传统为例,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历史存在,是以往历史所造就的一个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整体,任何新一代的主体进入社会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这种历史文化的整体浸染和影响,这种历史文化的整体浸染和影响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又成为新一代主体从事新的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意义上说,不了解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本质,就无法准确与全面地认识其当代的文化特征。

同时,当下的社会现实存在同样以整体的方式影响着未来社会的整体走向。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生态等物质和精神生产、生活方式,构成了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整体风貌和特征,而这种整体风貌和特征又具有指向未来的开放性,当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交互生成、交互建构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以及相应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思维方式的集合,又都将成为未来社会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如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一样,脱离了现在,就无法想象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条由历史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永不间断的时间之河,在这条时间之河中,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整体不断实现着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这种客观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不断印证着社会整体性对于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力。

实践存在的人表明了人的存在本质,社会存在的人表明了人的存在状态,二者在本体论意义上的有机统一便构成了现实的人的完整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所谓现实的人就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2页。人。“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2页。在这里,实践活动中的人和社会关系中的人成为现实的人的存在的两大基本规定。现实的人首先是实践活动中的人,它不是指现实的人的现成存在状态,而是指进行着生命活动和感性对象性活动的人;现实的人同时还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不是抽象的、孤立的、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社会条件和发展过程中的人。实践活动中的人和社会关系中的人作为现实的人的两大基本规定,并不是相互隔绝、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印证的,它们共同反映与表达着现实的人的整体性存在内容。

首先,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并决定着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部内容。

现实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基础和发源地,“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7页。。正是通过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才被现实地创造出来。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内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所有这些社会生活的内容都是人的具体的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其中,物质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开展其他生活活动的基础;同样在物质生活中,既发生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发生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由此形成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还是在物质生活中,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人的实践活动向社会关系的更深层、更广阔的领域不断迈进。因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关系“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是个人的自主活动的条件,并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产生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23页。。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人的社会存在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质得以体现的基础。

现实的人以实践活动为存在的本质和根据,但人的存在本质不是抽象的实践活动,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必须存在于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之中。这是因为,实践本身“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8页。。对此,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4页。这就是说,人们的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是相互满足需要的交往活动,而交往活动本身又必然造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关系的客观存在。在马克思那里,人的“交往”所造成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人获得感性存在的基本方式,“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0页。。因此,人的存在及其本质力量的发挥,只有通过各种交往所展示的社会关系才能得到具体而客观的呈现。交往和社会关系既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现实的人的存在条件,又是其存在本质的反映。离开了现实的人的交往和社会关系,人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赖以体现其本质的前提与基础,现实的人的存在和发展就失去了客观的条件与环境。

现实的人作为一种整体性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与社会关系状态的统一。这种统一不仅是现实的统一,而且是历史的统一。现实的人并非封闭、静态、自足的存在物,而是在现实和历史中活动与生成着的存在者,他既不断实现着人类历史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无缝勾连,又实现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一同开放,而正是在这种人的实践活动所造成的开放性的境域中,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呈现为不断生成的历史过程。

人的实践存在与社会存在所具有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人是一种向真、趋善、达美的整体性存在。马克思这样描写“整体的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23页。在马克思那里,作为“整体的人”是人的本性全面实现与复归的人,是实现全面的发展的人,“所谓全面的发展,是人成为全面关系的占有,是一切需要和一切创造力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36页。。从现实的人向真、趋善、达美的本质出发,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目标,是马克思终极的价值诉求。换句话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出发点是整体的人,实践目标也是整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