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在仁、义、道、德、礼、智、忠、信等关键词中,义字出现早,社会认同度高,历史延续性长,内涵也极为丰富。在中国古代社会,“义”与“不义”既可以作为个体行为的评价标准,也可以作为判断整体国家行为正确与否的准则;它既是心理上的潜在行为准绳,又是判断是非的现实尺度。先秦时期,义形成了包括观念和思想两大部分的综合性范畴,对中国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秦义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产生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大多数成果集中在义利和仁义问题研究方面,部分成果是对礼义、道义、忠义、信义和侠义问题的研究,也有少数关于义的独立性的研究成果。整体上看,基于哲学和伦理学方法的研究较多,基于历史学方法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不少成果是对义观念或义思想某些侧面的“萃取”式研究,对二者的过渡、转换、融汇和各自发展、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还很欠缺;另外,对义范畴的独立性研究也不够深入,基本上是将其作为一个依附性概念去认识和看待的。因此,弄清义在先秦不同时期和不同层面的发展规律,明晓义在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另外,微观案例研究也许会引导我们提出惊人的宏观命题,通过先秦义范畴生成这样一个具体的研究,还可以一般化地深入探究观念与制度、观念与道德、观念与伦理的关系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深入和深化将有可能从微观的角度入手,揭示中国古代政治史、思想史和社会史研究中那些被忽略了的东西,甚至颠覆某些长期以来已经成为经验性论断的认识。
整体而言,义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综合性先秦思想范畴,需要更多基于历史学方法的深入研究。
义作为三代文明的准则,对先秦政治文明、道德文明和制度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最本质、最深层的文化心理。义观念自殷周时期生成以后,就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控制着古代社会的诸多层面,甚至控制着所有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都不可避免地为义的精神所形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义沉淀为我们民族的潜意识,成为国民性的一部分。
即便在今天,义范畴仍然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我们需要历史地辩证地去认识。一方面,义范畴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公、正、善、节、分等优秀的思想成分,衍生出仁义、德义、礼义、道义、忠义、信义、民族大义、见义勇为、义重如山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观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精神维系力,弥合了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冲突和分裂,使其得以长久延续;另一方面,当我们的物质文明进一步取得巨大成就,已经从确定的意义上进入现代化的时候,义之亲亲尊尊的、带有宗法色彩的负面精神因素仍然大行其道,这就会出现一个势所必然的结果:以落后的观念面对现代的文明,就如同一台高速动车靠几匹马驱动。这种反差必然会深刻地反映在现实的政治生活、道德生活、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必然会对我们的现代化发展形成制约,甚至会导致矛盾和梗阻的产生。对此,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认识。
因此,对先秦义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弄清它在先秦时期究竟有着怎样的生成过程,又有着怎样的内在结构和实质,从而在批判的基础上弃其糟粕、存其精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