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找准方法经络养生很简单
按摩
按摩作为传统的中医保健和医疗手段,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按摩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在临床医学领域里也发挥了极佳的治疗效果。从理论上讲,按摩实际上是通过对手法的运用,来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进而直接或间接发挥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神奇功效。
1.按摩的分类
(1)保健按摩 保健按摩是指医者运用按摩手法,在人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操作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保健按摩施术手法很多,如常用的表面按摩法、棉布摩擦法、背腰部拍打法、四肢抽抖法等,它动作轻柔,运用灵活,便于操作,使用范围甚广,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有无病症,均可采用不同的施术手法进行保健按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人们的健康需要,各种保健按摩服务行业应运而生,如国内的保健按摩、小儿保健按摩、美容按摩、减肥按摩等,国外还有旅游按摩、情景按摩、宠物按摩等。
(2)医疗按摩 医疗按摩又称推拿疗法、伤科按摩,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也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主要应用按摩以达到治病目的的物理疗法。
较之保健按摩,医疗按摩有着与其不同的效果。医疗按摩借助于适当的手法,通过直接的力学刺激和间接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循环对局部乃至全身产生影响,可以起到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关节功能、促进体液循环等作用。而保健按摩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疲劳,包括精神疲劳和身体疲劳,使患者从心理和身体上得到充分放松。
2.按摩的适应证
按摩的适应证十分广泛,包括骨伤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中的多种疾病。它不但适用于慢性疾病,对一些疾病的急性期也有较好疗效。
现常用按摩疗法治疗的疾病范围如下。
(1)各种疼痛性疾病 疼痛是运用按摩进行治疗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各种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所致的疼痛以及人体各部软组织、骨关节等慢性病症引起的疼痛,如落枕、肩周炎、网球肘、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神经性疼痛,如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等;外科手术后引起的疼痛,如伤口疼痛、瘢痕疼痛和麻醉引起的腰痛等。
(2)各种炎症性疾病 按摩对各种急慢性炎症性疼痛有较明显的疗效,被广泛运用于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胆囊炎、胃炎、肠炎、关节炎和心肌炎等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3)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单纯性肥胖症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内分泌功能紊乱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运用按摩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和糖尿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大多治疗周期偏长,疗效较慢。
(4)妇科疾病 按摩对慢性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5)儿科疾病 按摩对小儿泄泻、小儿斜颈、小儿遗尿、小儿哮喘、小儿营养不良等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为不用药,所以可以避免用药给小儿带来的副作用,方便快捷、经济实用,深受家长的欢迎。
(6)其他类疾病 按摩还被广泛运用于中老年保健、美容、减肥、运动损伤等方面,对近视、鼻炎、耳鸣、暴聋等五官科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3.按摩的禁忌证
(1)月经期和妊娠期的妇女。不可在下腰部和下腹部进行按摩,以免受到刺激后发生大出血或流产。
(2)急性软组织损伤且局部肿胀严重的患者。在急性期按摩会加重出血和体液渗出,需局部冷敷数日,待肿胀消退后才能进行按摩。
(3)骨折患者,不管是开放性骨折还是闭合性骨折。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如果按摩容易导致骨折或感染扩散。
(5)有严重心、脑、肺病的患者,尤其是重度高血压者。有些按摩易引起剧烈疼痛,使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卒中(中风)。
(6)诊断尚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尤其伴有脊髓损害表现者,按摩会加重病情发展,甚至导致瘫痪。
(7)局部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的患者,按摩容易导致损伤加重或感染。
(8)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特别是血小板减少者,按摩可造成大面积出血,应绝对禁止。
(9)可疑或已明确诊断有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的患者,按摩可引起肿瘤破裂、扩散。
(10)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4.按摩的手法
(1)指按法 用手指指端或指腹适度用力按压机体特殊部位或穴位。受力时应紧贴皮肤表面;按压时不要移动,得气后需停留5~10秒钟,再将手慢慢抬起。按压时用力需由轻到重,切忌用力过猛对肢体造成意外伤害。
(2)摩法 将示指(食指)、中指、环指(无名指)的指纹面或手掌面,贴附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环旋移动摩擦。运动时肘关节略微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以腕关节为轴,带动整个掌指进行运动,动作需缓和且自然、迅速且持久;环旋速度为每分钟120次左右为佳。
(3)拇指推移法 以拇指指腹适度用力着位于一定部位,进行单方向的向前向后或向外的直线推移。指腹要紧贴体表,顺着手部骨骼走向进行移动。推动时要用力平稳、速度缓慢匀称;放松上肢,肘部微屈,肩部自然下垂,腕关节自然悬屈,肘关节放松略低于腕部。
(4)拿捏法 将拇指与另外四指自然弯曲成弧形,在所确定的穴位或肌肉部位进行一紧一松地拿捏,可以选择三指拿捏法,也可选择五指拿捏法。拿捏法对身体刺激性不大,操作时要平稳有力,动作需持续连贯、节奏统一,由轻渐重,不可瞬间过度用力。
(5)揉法 用拇指指腹,或示指(食指)指腹,或手掌面、掌根或大鱼际(手掌内、外侧缘由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拇指一侧称“大鱼际”,另一侧称“小鱼际”),贴附在选定的体表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轻缓柔和的旋转揉动。揉动过程中腕部要保持放松状态,以肘部作为支点带动前臂自然摆动,再由前臂引导腕部和手指进行运动。揉动时用力要轻柔具有节奏,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20~160次为宜。
(6)擦法 将除拇指外的四指指腹,或小鱼际,或手掌一面,着力于身体某一部位,进行反复摩擦或推擦运动,从而使皮肤产生一定的热量。摩擦时手腕要伸直,前臂与手掌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运用摩擦手法前,可先稍微用力下压,再进行反复擦动;擦动时以肩部为支点,让上臂引导手掌做自然运动。
(7)法 术者躯体保持正直,不可弯腰弓背,不得晃动身体,肩关节自然下垂,上臂与胸壁保持5~10厘米的距离,上臂千万不要摆动。腕关节要放松,屈伸幅度要大,约120°(屈腕约80°,伸腕约40°)。法突出一“”字,手背不可随意摩擦移动、跳动、顶压及用手背撞击体表治疗部位。各个手指均需放松,任其自然,不要有意分开,也不要有意握紧。腕关节要伸展,以第5、第4掌骨的背侧为着力部位。如此在体表部位上产生持续不断的反复滚动。其滚动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8)叩法 用指端用力,或握空拳状,或以小指一侧部分发力,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进行叩击动作。叩击时臂肘、手腕放松,以腕发力,要用力平稳,轻稳而有弹性,要有节奏,亦可虚实交替,力度轻重有序,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0次上下。
(9)掐法 是以指端(多用拇指端)甲缘处用力按压穴位,而不弄伤皮肤的方法,也称切法。施以掐法时用力由轻及重,不应抠动,以免损伤皮肤。掐后需继以轻轻按揉,以舒缓刺激,缓解局部疼痛感。掐法不适合在短时间内反复应用。
每个人的肢体比例不尽相同,穴位定位要准确,按压时有酸、痛、麻等感觉,即使穴位定位不太正确,那做到离穴不离经即可。
5.常用按摩工具
经络按摩大部分是靠手指在身上推、按、捏、揉,因此只要有一双结实的双手就可以了。但是,有时候也需要一些辅助工具。
(1)刮痧板 刮痧板的角端可以弥补手指力度的缺失,可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提高按摩效果。
(2)捶捶乐 捶捶乐的圆锤上散布着许多细小的圆头齿,而且大多是以橡胶制成,弹性较好,敲打身体时可产生很好的反弹力,既可将力度深入皮肤腠理,又可以减轻疼痛感。
(3)其他工具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物件亦可作为按摩器具,如数根绑在一起的牙签、竹筷、发卡(弧形的一端)、圆珠笔、擀面杖等,它们非常适合在面积较小、穴位较集中或深层的穴位区域使用,而且容易找准穴位、集中施力。
在按摩前最好穿上简单舒适的衣服,这样有利于肌肉的放松和自由活动。
按摩时建议选择比较宽敞的地方。从时间上来说,如果在晚上睡觉前按摩的话,不但睡得快,睡得香,而且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身体也会感到异常轻松。但是注意一定不要在饭后30分钟以内按摩。
6.取穴方法
(1)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实际就是将人体的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五官以及骨节凸起或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的标志,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例如,张口时呈凹陷处取听宫穴,在鼻尖处取素髎穴,第7颈椎棘突下取大椎穴,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取膻中穴,卷足时足前凹陷处取涌泉穴,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穴,这些标志对于腧穴的定位十分有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取穴操作方法。
(2)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在古代称为“骨度法”,实际是指以人体骨节为重要标志,测量身体各部位的长度和宽度,测量出固定的分寸,用以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寸”并非长度单位“寸”,而是一种比例关系,在使用时应根据身体部位不同灵活掌握。
常用骨度分寸表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亦称指量法或指寸定位法,它是在骨度分寸法的基础上,以本人手指对腧穴进行定位的取穴方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艾灸
艾灸是中医最古老最传统的治病养生手段之一,流传到现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艾灸具有药源广泛、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等特点。
艾灸作为一种神奇的治疗方法,为无数患者以及养生人士带来了福音。艾灸常用于外科、内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等疾病,尤其对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前列腺炎、乳腺炎等疾病具有特殊的疗效。
利用艾炷和艾条对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熏灼,进行局部温热刺激,就可以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起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效果。
1.艾灸的功效
艾灸疗法是通过温热性刺激和药性,作用于经络、腧穴,从而激发经气,调整经络脏腑、机体阴阳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的功效可以归纳为以下5点。
(1)温经通络 气血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艾叶的药性生温熟热,点燃后散发的热力可深透肌肤表层,“溶解”已凝固或半凝固的气血,使气血通畅全身,达到温经行气、祛湿散寒的目的。
(2)升阳举陷 艾灸性温和,临床上属于补法,对局部施灸可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的作用,使阴阳恢复平衡,回到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的状态。
(3)回阳固脱 阳气为生命之根,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气虚欲脱。使用大艾炷施以重灸,能祛除阴寒、恢复阳气,从而收敛固脱,对元阳虚脱引发的病症有改善或治疗作用。
(4)拔毒泄热 灸法对脏腑实热也有宣泄作用,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提出:“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灸肠痈方: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瘥”,以热引热,使热毒外出。
(5)保健强身 艾灸能温阳,无病自灸可强身益寿。如常灸足三里穴可使胃气常盛,五脏六腑皆受益。再如灸命门穴,可令人体真火不灭。而灸气海穴、关元穴、大椎穴等,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使“病邪难犯”,起到延缓衰老、防病保健之功。
2.艾灸之物的制作方法
艾灸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通过艾叶加工而成的。最好选用在野外生长且向阳处的5月间长成的艾叶,将艾叶风干后再放置1年后方可使用。这就是所谓的陈年熟艾。
然后将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碎后过筛,去掉尖屑,之后取白纤丝碾轧成绒。亦可取当年新鲜艾叶,将之完全晒干后,进行反复碾轧,直至其揉烂如棉方可。
(1)艾炷的制作 取适量艾绒放于平底瓷盘里,用示指、中指、拇指揉搓成圆柱形即可,此即为艾炷。将艾绒尽量捏压得牢固。根据需要,可将艾炷制作成拇指大小、麦粒大小或蚕豆大小,分别称为大、中、小艾炷。
(2)艾条的制作 取适量艾绒用双手揉捏成长条形,软硬适中,以利于点燃为宜,而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将其卷成圆柱状。最后用糨糊粘纸边,将两端纸头压牢,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艾灸时,根据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间隔物,如蒜片、葱片、鲜姜片等。这些物品在施灸前均应提前备齐。将蒜、鲜姜洗净后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蒜片、姜片中间用细针或毫针刺成筛孔状,以便施灸时通气导热。
3.施以艾灸的方法
艾灸时根据施灸的方式、手法的差异,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灯火灸以及药物灸等方法。
(1)艾条灸 艾条灸根据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太乙神针以及雷火神针5种方式。
① 温和灸 点燃艾条的一端,距离施灸部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灸。患者感到灼热时需远离一些,没有灼热感时则需靠近一点。当火力不旺时,可以用嘴将之吹旺。对于皮肤不敏感的患者而言,为了防止灼伤,术者可将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根据两指所感到的热度来调控施灸的距离。
② 回旋灸 手持点燃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进行顺时针、逆时针多次旋转,称为回旋灸。
③ 雀啄灸 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像麻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熏灸,称为雀啄灸。
④ 太乙神针 三七100克,人参50克,山羊血25克,钻地风125克,肉桂125克,千年健125克,川椒125克,乳香125克,没药125克,小茴香125克,炮穿山甲100克,苍木125克,蕲艾500克,甘草25克,防风500克,麝香少许。将以上药材研成粉末。以桑皮纸1张,摊平,先取艾绒2千克,均匀摊于纸上,再将21克药末均匀掺在艾绒里,然后卷紧如爆竹状,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一层桑皮纸,两头留空3厘米,捻紧即成。此即称为太乙神针。使用时,将一端点燃,以粗布包裹数层,趁热按压在患部或指定穴位上即可。本方法可治疗风寒湿痹以及各种痛证。
⑤ 雷火神针 取艾绒150克,木香、乳香、沉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研磨成细粉,再加入少许麝香,将药末卷于艾绒之中,制成中药艾条,即为雷火神针。雷火神针的施灸方法同太乙神针的方法相同,其疗效亦同。
(2)艾炷灸 艾炷灸时将艾炷置于施灸部位上,点燃艾炷上端,之后吹灭明火,待艾炷烧至2/3处时或完全烧尽时移去。即每烧尽一根艾炷称为1壮。施灸时,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来加以判定。按照规律而言,凡是体质强壮且初病者,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体质虚弱且久病者艾炷宜小、壮数宜少;不管是何种患者,都不宜在头部、面部、胸部施以大炷多壮灸法,在四肢肌肉肥厚处则可施以大炷多壮灸法。
艾炷灸又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直接灸时艾炷宜小,间接灸时灸炷可略大。
① 直接灸 直接灸又称“明灸”,可分为化脓灸与非化脓灸。
a.化脓灸 用黄豆大小且加有芳香性药物的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为防止艾炷掉落,可先在穴位上放置凡士林或蒜汁,再放以艾炷,使其充分燃烧后再移去,如此反复连续灸7~9壮。壮数灸满后,再敷以药膏,每日1贴即可。数日后,施灸处会呈现出无菌性化脓反应,即所谓的灸疮,经过大约1个月后,灸疮结痂自然脱落。此方法多用于严重虚弱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肠胃炎、肺结核等疾病。
b.非化脓灸 将艾炷置于穴位上方点燃,等到患者感觉微热灼痛时移去,换炷再灸,一般连续施以3~7壮,皮肤出现潮红时即可。本方法适用于轻度的虚寒之证。
② 间接灸 根据间接灸时所隔物不同可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隔黄土灸、隔黄蜡灸、隔胡椒灸等灸法。
a.隔姜灸 切厚度约0.6厘米的生姜一片,用针刺出数个孔眼,把生姜片放置在穴位上,而后将艾炷放置于生姜片上施灸,皮肤出现潮红时方可。本方法适用于虚寒之证。
b.隔蒜灸 用蒜片或蒜饼做隔物,施以灸法。施灸前,将独头大蒜去皮,切成厚0.2~0.3厘米的薄片,用针刺穿孔;也可以将大蒜捣成泥,制成同样厚度的饼状,针刺穿孔。将蒜片或蒜饼放在皮肤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本法适用于腹中积块、未溃疮疡、瘙痒等,在蒜片下涂少许麝香灸之,对类风湿的康复有良效。
c.隔盐灸 用食盐填满脐孔,再放上姜片进行施灸。本法对于急慢性腹痛、痢疾、四肢厥逆、呕吐、虚脱等症有奇效。
d.隔附子灸 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为间隔进行施灸。由于附子性温大热,所以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因此本法常用于治疗各种阳虚证。
(3)温针灸 先将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留针,之后将一段长约1.5厘米的艾条插在针柄之上或将适量的艾绒放在针柄上点燃,并使其充分燃尽,此方法即为温针灸。为防止艾绒燃尽后掉下烫伤皮肤,可在施治位置垫上纸垫或其他阻热物品。温针灸主要针对风寒湿痹等病症。
(4)灯火灸 灯火灸亦称灯草灸、神灯照。将灯心草蘸上麻油,点燃后快速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的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焠之声可重复一次。灸后皮肤发黄,偶尔也会起小疱。主要治疗小儿昏迷、惊风、抽搐等症。
(5)药物灸 药物灸亦称发疱灸、天灸。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灸法。
① 蒜泥灸 将蒜泥贴附于鱼际穴,使之发疱,此法可治疗喉痹。
② 毛茛灸 取新鲜毛茛叶子,将之捣烂后贴敷于寸口,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可治疗疟疾。
③ 芥子灸 将芥子研成粉末敷于患处,可治疗痰核、阴疽以及膝部疼痛等症。
4.艾灸的体位
根据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勿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由此可见,古人对施灸时的体位十分重视,应选择有利于准确选穴和安放艾灸材料的体位,且应使人体保持舒适自然,以完成施灸全过程。
(1)俯卧位 适用于背腰部及以督脉、太阳经为主的穴位。
(2)仰卧位 适用于胸腹部及以任脉、足三阴经和阳明经为主的穴位。
(3)侧卧位 适用于侧身部及以少阳经为主的穴位
(4)仰靠坐位 适用于头面、颈前和上胸部的穴位。
(5)侧伏坐位 适用于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操作。
(6)屈肘拱手位 适用于上肢伸(背)侧(手三阳经)的穴位。
(7)屈肘仰掌位 适用于上肢屈(掌)侧(手三阴经)的穴位。
(8)俯伏坐位 适用于头顶、后项、背部的穴位。
(9)正坐屈膝位 适用于下肢内外侧和膝关节的穴位。
5.艾灸的禁忌证和禁忌部位
艾灸以火攻治病,如果灸之不当,容易引火上身,造成阴血损耗,平添症状,适得其反。故应在施以灸法之前,多加了解艾灸的相关禁忌。
(1)艾灸禁忌证
① 实热证、阴虚发热,如阴虚痨病、咯血吐血、中风闭证、肝阳头痛、高热神昏、多梦遗精、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等。
② 脉象数疾或极度衰竭,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伤寒、猩红热、传染性皮肤病、肥胖症、高度贫血、严重高血压病等。
③ 酒醉、身心极度疲劳。
(2)禁灸部位(穴位)
① 血管表浅部位、头面五官部位、关节筋腱部位不宜施化脓灸(又称瘢痕灸)。
② 重要器官周围、肌肉浅薄处、乳头、睾丸、阴部、眼周,以及女性经期、妊娠期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③ 关于禁灸穴位,《针灸甲乙经》最早记载24个穴位禁灸,即“头维穴、承光穴、风池穴、脑户穴、哑门穴、下关穴、耳门穴、人迎穴、丝竹空穴、承泣穴、脊中穴、白环俞穴、乳中穴、石门穴(女子)、气冲穴、渊腋穴、经渠穴、鸠尾穴、阴市穴、(膝)阳关穴、天府穴、伏兔穴、地五会穴、瘈脉穴”。但该书各经穴项下所载,略有出入,如耳门、瘛脉两穴,可灸三壮;而五处、心俞、素髎三穴列为禁穴。后世禁灸穴位又有所增加,古籍记载中并不一致,甚至有矛盾之处。考虑到古人多用直接灸,因此不少禁忌实则是针对直接灸(瘢痕灸)而言。而在现代,随着医学对穴位的认识更为明确,再加上温和灸更为广泛的运用,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更小,因而禁灸穴位的范围也已大大缩小,目前除颜面、血管、乳头和心尖搏动等处外,不少古代禁灸的穴位已可依据病情酌用。
6.如何处理水疱、灸疮
艾灸疗法是一种借火力治病的方法,施灸过程中或结束后,如果皮肤出现红晕、灼热感,属于正常现象,数小时后可以消失或者留下较浅的黄色瘢痕,无需处理。如果采用艾炷直接灸或艾炷隔物灸,或者施灸方法不当,就可能使皮肤起疱溃烂,这种现象就叫做“灸疮起发”。如果灸后,皮肤出现水疱,一定要及时处理,以免化脓感染。
(1)小水疱 如果水疱较小,不要抓挠,保持局部清洁,使其慢慢吸收。如果水疱较大,可用消毒粗针将水疱刺破,放出疱液,再敷上消毒纱布或淡膏药,并加以固定。
(2)灸疮 如果灸火较重,施灸处形成灸疮,应遵循医嘱进一步处理,一般可采用换膏药法、辅助灸疮化脓法、贴淡水膏辅助化脓法三种。
① 换膏药法 在灸疮未化脓期间,无需换膏药。灸后6~7日检查灸疮是否化脓,若化脓根据脓汁多少每日换膏药1~2次,并穿插检查膏药是否脱落、移动。
② 辅助灸疮化脓法 灸疮出现后10天内若仍未化脓,可在施灸部位铺上药膏,每个穴位用艾条灸10分钟,每日施灸1~2次,连灸2~3天。
③ 贴淡水膏辅助化脓法 淡水膏是以广丹10克、香油500克熬制而成(有成品出售),局部施灸完毕后将淡水膏烤熔并展开,紧贴灸疮四周,以保护疮面。换膏药时,可用消毒棉球蘸些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将水分挤干后轻擦灸疮中心,使脓液随水外流,最后用干棉球擦干灸疮外围。化脓初期2~3天换膏药一次,后可视脓液增多而增加更换次数。
另外,天寒时,肉芽不易生长,应常以葱汤淋洗周围,对药膏作用的发挥起到辅助作用。
一旦灸疮感染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如灸疮久不收口,多为气虚,宜服用内脱黄芪丸或进一步处理。
如灸疮愈合后,局部皮肤色重不退,可用等份的桃枝、柳枝、胡荽煎汤清洗。
拔罐
面对各种疾病,拔罐能通过对症治疗,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1.拔罐疗法的功效
(1)传统医学
① 抵抗外邪,保卫机体 拔罐,可以拔出体内各种邪气,调节体内的气血阴阳状态,达到祛除邪气、保卫机体、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② 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拔罐,能够对机体局部产生负压作用,使经络气血流畅,起到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③ 调整气血,平衡阴阳 拔罐,可以调整机体气血阴阳平衡,使机体恢复健康。
(2)现代医学
① 机械刺激,调节功能 拔罐可对机体进行直接刺激,牵拉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这种刺激通过神经传导至大脑,可以反射性地调节人体的功能状态,使整个神经系统趋于平衡。
② 负压效应,促进排毒 拔罐通过形成负压,使肌肤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瘀血,从而对红细胞造成破坏,使其释放出血红蛋白,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提高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此外,负压可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从而促进体内毒素、废物的排出。
③ 温热作用,增强体质 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调节代谢水平,促进废物的排出。拔罐的温热作用还可以引起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加强细胞吞噬作用,加速淋巴循环,使体内形成一个良好的抗病环境。
2.拔罐疗法中的常用罐具
现代中医对传统拔罐进行了改良,不仅使吸拔技术得到显著发展,而且在罐具的选择上竭尽所能地保护皮肤,减轻受术者的疼痛感。
罐具是拔罐的主要工具,对罐具的要求有六点:罐口内缘要光滑,罐口厚而光滑,罐具容量要大,能够缓慢起罐,能够稳定放置,便于冲洗。
(1)竹罐 竹罐又称竹筒,是用坚实成熟的老竹子制成,罐身长8~10厘米,口径分3.3厘米、5厘米、7厘米不等。竹罐为圆柱形,中间略粗、两端稍细,形似腰鼓一般,口底和四周较平整光滑。
竹罐轻巧价廉,耐用,且不易破损,但由于干燥后易爆裂或漏气,因此在使用前应当先用温水浸泡数分钟。
(2)陶瓷罐 陶瓷罐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罐身长4~9厘米,口径3~8厘米不等。陶瓷罐呈圆柱状,中间略大,口底平整,罐身光滑。
陶瓷罐吸拔力大,且由于内外壁上了一层釉,因此可以减轻皮肤的痛感。但它也有缺点,如罐身较重,容易破损,无法透过表层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但最大的问题是易破损,因为陶瓷罐一旦毛口出现破损,就会失去吸拔的能力。
(3)玻璃罐 玻璃罐顾名思义就是用耐热的硬玻璃吹制而成,按口径及罐身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常用于针刺后拔罐,使用时可根据拔罐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玻璃罐的罐口小、罐身大,且罐口的边缘略微向外凸,形似笆斗一般。
玻璃罐是透明的,能在拔罐的过程中清楚地观察到皮肤发生的变化,但由于材质的缺陷,它的导热性非常快,很容易烫伤皮肤;而且它材质脆硬,容易破损。常适用于针刺后拔罐。
(4)金属罐 金属罐的规格和型号与陶瓷罐和玻璃罐相似,一般是由铜、铅、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主要用于火力排气法。
金属罐消毒便利,且比较结实。但价格较贵,导热性快,极易烫伤皮肤,而且无法观察应拔部位皮肤的变化。
(5)抽气罐 抽气罐是最现代的罐具,它是将罐具与抽气筒连接在一起,上部为抽气筒,下部为罐体,材质多使用玻璃或者塑料。
抽气罐与传统火罐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起来非常便利,无需点火,不易烫伤;便于观察皮肤的变化;能随意调节对穴位的吸附力度;放气时不会造成疼痛。
3.拔罐的操作方法
拔罐的手法不分学派,因此比较容易掌握,应用也比较方便。以下介绍一些最常用的拔罐操作方法。
(1)排气拔罐法 是通过排除罐内气体,产生负压而使罐吸附于皮肤上的一种拔罐方法,现在就介绍一下不同的排气拔罐法。
① 火罐法 火罐法是利用燃烧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并使罐内的气体膨胀,从而使罐内空气排出,罐内压力变小而吸附于皮肤上。多用于外伤性疼痛、腰腿痛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闪火法、投火法和贴棉法,最常用的是闪火法。
a. 闪火法 操作时首先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再放入火罐内或稍作短暂停留后退出,迅速将罐具叩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比较常用。
b. 投火法 操作时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投入罐中,未燃的一端应向下,迅速将罐具贴在皮肤上,即可吸住。
c. 贴棉法 操作时将蘸有酒精的棉花贴在罐内壁的中段,点燃后迅速将罐具叩在皮肤上,即可吸住。
② 抽气罐 抽气罐是利用抽气筒抽出罐内空气。操作时先将抽气罐叩于施术部位上,用抽气筒将罐内的空气抽出,即可吸住。此法操作简单,家庭运用较多,适合一般病症。
(2)分类拔罐法 拔罐的具体操作方法多种多样,如果按其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即分类拔罐法。现把常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① 闪罐法 闪罐法就是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在同一部位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变得潮红,或充血,或瘀血。这种方法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以及某些不宜留罐的部位,如面部等。
② 留罐法 留罐法又叫坐罐法,即将罐吸附于皮肤后,不用立即起罐,而是让其留置于施术部位一定时间后再将其起下。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经常使用,而且很多部位、很多疾病都可以应用。
③ 走罐法 走罐法也叫推罐法,是罐在皮肤上拔住后,术者握住罐子,稍倾斜,在需要拔的部位,向上、下或左、右推动数次,至皮肤潮红、充血,甚至出现瘀血时,将罐起下。这种方法适用于腰背酸痛、发凉、头晕等病症,以及一些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如腰部、背部等。
④ 单罐法 是指对于病变范围较小的病症,可根据病变部位或压痛点选择单个罐具,进行拔罐治疗。
⑤ 多罐法 是指多个罐具同时使用,包括排灌法和散罐法。前者指沿着某一经络走向或肌肉走向密集成行地吸拔多个罐,主要适用于背部膀胱经拔罐及肌肉劳损等病变范围较广的疾病。后者是指同时选择多个部位、穴位,散放在局部进行拔罐,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症状不明显以及病理反应点较多的疾病。
4.拔罐疗法的“禁忌”
虽然拔罐疗法比较简单实用,但是,在拔罐过程中倘若不避开“禁忌”,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拔罐时,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有一些必须要注意的地方。
(1)禁忌事项
① 不要烫伤患者,不要让火苗离受术者太近,不要使酒精滴落,并且常更换罐子。
② 同一部位不要天天拔,拔罐的旧痕在消退前尽量不要再拔。
③ 拔罐过程中受术者如有不适,应立即起罐,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措施。
④ 起罐的时候不要硬拔,强拉或旋转可损伤局部皮肤。
⑤ 不要对心脏、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以及月经期妇女的下腹部,孕妇的腰骶部、腹部、乳房、三阴交穴、合谷穴、昆仑穴等部位进行拔罐。
⑥ 不要在过敏、溃烂、瘀血严重、烫伤、消瘦且无弹性的肌肤上
拔罐。
(2)禁忌证
① 皮肤溃疡、过敏、水肿者。
② 患有出血倾向疾病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③ 严重的心、肾、肝疾病以及神昏、高热抽搐者。
④ 骨折未完全愈合者。
⑤ 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者。
⑥ 精神紧张、肢体抽搐、高热抽搐者以及经期女性。
⑦ 全身高度水肿、静脉曲张者。
⑧ 肺部慢性病、形体消瘦者。
5.观病灶、罐象辨健康
在拔罐过程中以及拔罐后,因为病情的因素,某些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灶和罐象反应,这些皆是拔罐的正常反应,向人们提示了不同的健康信息。
(1)病灶
① 头部的反应情况有头痛、头晕、牙痛、流鼻涕、眼红以及嗳气、掉头发等。
② 躯干部的反应情况有发热、发冷、关节疼痛、全身疼痛以及瘙
痒等。
③ 脚部的反应情况有脚臭、脓疤、烂脚等。
(2)罐象
① 罐印
a.紫黑且发暗:血瘀或受寒,数日不退者为久病。
b.深浅不一的紫癜:气滞血瘀。
c.淡紫色且发青的斑块:气虚血瘀。
d.鲜红色:阴虚。
e.色泽较淡:气虚、阳虚。
f.深红或发紫、局部发热:热毒或阴虚火旺。
g.集中于穴位周围的红色小点:穴位所对应的脏腑出现异常。
② 水疱
a.水疱明显、颜色发白:寒湿。
b.水疱不太明显、数量较少、颜色微黄或混浊、混有血水:湿热。
③ 皮肤
a.皮肤温度适当升高:机体正气充沛,抵抗力较强。
b.皮肤温度明显升高:机体阴虚,感受阳邪、实邪,或所患疾病实证、热证。
c.皮肤温度没有升高甚至降低:机体有阳虚之证,感受风、寒、湿邪,或所患疾病为虚证、寒证。
④ 皮肤渗出物
a.皮肤中有少量水汽渗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b.皮肤中有大量水汽渗出,并附于罐内壁中:体内痰、饮、水、湿毒比较严重。
c.皮肤中的渗出物颜色为淡白色:寒证。
d.皮肤中的淡白色渗出物质地稀薄:虚寒之证。
e.皮肤中的淡白色渗出物质地黏稠:实寒。
f.皮肤中的渗出物颜色为淡黄色或黄色:热证。
g.皮肤中淡黄色或黄色渗出物质地稀薄:虚热。
h.皮肤中淡黄色或黄色渗出物质地黏稠:实热。
刮痧
刮痧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的一种重要的治病养生方法。古代,人们患病时会用石头或木棒敲击、摩擦身体某个部位,以减轻或消除病患。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人们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刮痧治病的方法。并正式引入临床之中。
经过发展,如今刮痧疗法是通过手指以及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蘸上可以具有治疗作用的介质,在皮肤上进行反复刮、揪、刺、挤、拍、捏、挑等手法,使得皮肤表面形成瘀斑、瘀点或点状出血,即所谓的“出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效果。
1.刮痧的功效
(1)调和阴阳 阴阳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亦是核心。中医认为人体在健康状态下,始终保持阴阳平衡。但如果七情、六欲过剩或者受到外邪侵扰,则机体内的阴阳平衡就会因此被打乱,即“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因此,刮痧的关键在于依据自身阴阳状态属性来有效调节阴阳的平衡关系,从而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刮痧调和阴阳的作用,大体上是通过腧穴与之协调以及刮痧手法治疗来达到的。例如,经络、肌肤表皮反映出的病变,刮痧宜轻;脏腑、筋骨表现出的病变,刮痧宜重。刮痧疗法对于阴阳平衡的调节具有双向性,如血压出现异常的患者,轻轻刮拭四肢经络穴位以及躯干后,偏低的血压可以升高,偏高的血压则会降低。
(2)通络、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如同道路,如果道路不畅势必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麻烦。同样,如果韧带、骨骼、肌肉出现损伤,则在局部会出现瘀血,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流通,导致气血不畅。如果瘀血不能及时得到消除,则会造成“不通则痛”的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的组织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粘连或瘢痕,从而进一步加重疼痛感以及肌肉收缩紧张,甚至还会在组织周围形成继发性疼痛病灶,造成新陈代谢障碍。
运用刮痧方法对患处或相应穴位进行刮拭,可以调节局部肌肉的舒张和收缩,进而调控组织内部的压力,同时亦可促进组织周边的血液循环,提高血液流量,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
2.刮痧的常用工具
刮痧工具有很多,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几种工具,大家在使用时要选择其中最适合自己的一款,并配以正确的刮痧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刮拭效果。
(1)瓷碗、瓷勺或磁酒盅 在瓷质刮痧工具中,最常见的是瓷勺。原因是,瓷勺较容易拿握,便于刮拭时掌握和控制。在选择刮拭工具时,还应该注意,边缘必须保证光滑没有破损,以免伤及受术者。
(2)水牛角刮痧板 水牛角刮痧板是一种现代刮痧疗法的专用工具,它是用水牛角制作而成的,具有精致小巧、光滑圆润、使用方便等优点。另外,水牛角刮痧板有厚面,有薄面,有厚棱角,也有薄棱角,应灵活、科学使用。
(3)刮痧介质 在刮痧过程中,除了需要刮痧板等刮拭工具外,必要时还要应用很多辅助工具,如刮痧油、润滑剂、润肤露、红花油、酒等。这些刮痧介质有增强刮痧效果的作用,并且方便刮拭,能减轻受术者的疼痛感及减少体表肌肤的受伤概率。
3.刮痧常用手法
(1)面刮法 手握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45°,而后根据各部位的需要,将刮痧板的整个或一半长的边放在皮肤表面,向同一方向持续刮拭。适用于身体平坦部位。
(2)平刮法 平刮法与面刮法极为相似,只是平刮法中刮板的倾斜角度要小于15°,这就会使得向下的刮拭力度稍大。在使用平刮法时,刮拭速度随着刮痧板倾斜度的减小而减慢,平刮法是辨别和刮拭疼痛部位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身体平坦部位。
(3)角刮法 是用刮痧板的一个角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倾斜45°,对穴位进行反复刮拭的方法。通常用于肩贞穴、膻中穴、中府穴、云门穴等面积小且处于凹陷处穴位的刮拭。
(4)双角刮法 用刮痧板凹槽两端的棱角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倾斜45°,使凹槽部位对着棘突,而凹槽两边的棱角则对准棘突和两端横突之间的位置,进行从上到下的刮拭。通常用于脊椎部位。
(5)点按法 将刮痧板的棱角处对准穴位,并呈90°的垂直角,向穴位进行由轻到重的按压,每次的按压应该短促、迅速、手法连贯。适用于软组织、骨骼缝隙、凹陷处等部位。
(6)厉刮法 用刮痧板的边缘部位接触皮肤,并呈现90°的垂直角度,在1寸短距离内进行反复刮拭,在刮拭中刮痧板始终不离开皮肤表面。通常适用于头部穴位、经络的刮拭。
(7)平面按揉法 用刮痧板棱角处的平面部位接触皮肤,呈小于20°的角度按压穴位,保持一直不离开皮肤并进行柔和缓慢的旋转动作。通常适用于对脏腑有调节作用的穴位。
(8)垂直按揉法 用刮痧板的棱角边缘顺着肌肉、骨骼的纹路接触皮肤,并呈90°,做轻柔、缓慢地按揉,在按揉过程中刮痧板始终不离开皮肤。通常用于骨骼缝隙部位。
(9)斜刮法 用刮痧板的边缘接触皮肤表面,向刮拭的方向倾斜45°,按照骨骼、肌肉的走向对穴位进行反复刮拭。主要用于骨骼棱角处的穴位。
4.刮痧的常用体位
(1)仰卧位 受术者面部朝上,平躺于床上,将腹部及上肢暴露。仰卧位适合取穴和刮拭头面、胸部、腹部以及上肢内侧和前侧、下肢前侧和外侧等部位。
(2)俯卧位 受术者面部朝下平躺在床上。俯卧位适合取穴和刮拭背部、腰骶部以及下肢后侧及足底部位。
(3)俯伏位 受术者俯坐于凳上,将后背和项部暴露出来。俯伏位适合取穴和刮拭脊柱两侧、头颈的后面、肩胛部、背部、腰骶部等。
(4)侧卧位 受术者面部朝向一侧,两膝微微弯曲,身体侧躺。侧卧位适合取穴和刮拭一侧的面部、肩胛部、四肢的外侧部和胸部肋间隙、背部肋间隙以及身体侧面等部位。
(5)仰靠位 受术者仰坐在椅子上,将下颌、喉部暴露出来。仰靠位适合取穴和刮拭头面部、颈前及喉骨两旁、胸部肋间隙等部位。
5.刮痧的补法与泻法
通常来讲,病在表,在腑,属实,属热者为阳证;病在里,在脏,属虚,属寒者为阴证。中医理论中,阳证用泻法,阴证用补法,这也是刮痧治病的基本原则。病邪在经络、在皮肤腠理的表证刮拭时宜浅;病邪在脏腑、在筋骨的里证刮拭时宜深。寒证用平刮或补刮法;虚证使用补法;实证使用泻法。至于虚实兼存者,应当根据虚实的轻重,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或补泻兼施,应视具体情况予以适当处理。
6.刮痧的注意事项
① 进行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温度,温度不可过低,特别在冬天应注意避寒,夏天刮痧时应避免风扇或空调直接直吹到刮痧部位。
② 任何病症最好先刮拭颈项部位。原则是先从头项部刮起,依次背腰部、胸腹部、四肢和关节。每个部位应先从阳经刮起,再刮阴经;先刮身体左侧,再刮拭身体右侧。
③ 始终按照一个方向刮拭,不要来回刮,最好是由上而下,身体由内侧刮至外侧,面部由内侧刮向外侧,头部由头顶刮向四周,四肢由上而下,腹部亦由上而下。通常应刮完一处再刮另外一处。避免无先后次序的乱刮,这样起不到任何效果。刮拭时以皮肤出现紫斑、痧点为宜,但不可强求出痧。
④ 体弱年迈者、儿童或者对疼痛特别敏感者,在刮痧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⑤ 皮肤出痧后,30分钟之内不要洗澡。
⑥ 在之前刮痧部位的痧斑未消退以前,不要在原来的部位进行第二次刮拭出痧。再次刮拭的时间要间隔至少3~6天,直到皮肤上已没有红斑后方可再次刮拭。
⑦ 在肌肉多的地方进行刮拭时,最好用刮痧板的横面刮拭。对关节部位、手指脚趾、头部和面部肌肉较少的地方,或凹凸较多的地方最好使用刮痧板棱角刮拭。
7.出痧后的自我诊断
(1)头部刮痧的自我体检
① 健康的表象 倘若刮拭头部各全息穴区没有出现痧点或者疼痛等阳性反应,就说明脑血管、脑神经、脏器正常。
② 亚健康的表象 倘若刮拭后,头部出现疼痛、砂砾、结节等反应,就说明有经脉气血运行异常、局部缺血、局部缺氧等亚健康状态或病变。
一旦在刮拭后出现疼痛反应,必须根据不同的疼痛性质正确判断相对脏器的健康状况,或者气血失调的程度。
a.酸痛 说明头部有气血不足所致缺氧。
b.胀痛 说明气机不畅导致缺氧。
c.刺痛 说明经脉血液瘀滞导致头部缺血、缺氧。
d.只痛而没有结节、砂砾 说明相对应的脏器病变时间不长,反之说明病变时间较长。
(2)面部刮痧的自我体检
① 健康 倘若刮拭面部时,刮拭顺畅,肌肉充满弹性,也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就意味着健康状况很好。
② 亚健康 倘若刮拭时出现皮肤涩钝、疼痛、结节、肌肉僵硬、肌肉松软等反应,可能机体有不同程度的气血失调症状。
对比各面部区域的不良反应程度,能够准确确定机体各脏器亚健康的轻重差别。
a.皮肤涩钝、砂砾 属于轻微亚健康状态,对应的脏器和所属经脉有较短时间的气血瘀滞,有时甚至无任何症状反应。
b.肌肉僵硬 说明相应脏器有较长时间的缺血现象,血脉阻滞已经较为严重,表现出功能障碍、疼痛等。
c.肌肉松软 说明相应脏器气血两亏、功能减弱。
d.结节及疼痛 意味着气血瘀滞的时间已经很长,结节及疼痛现象越明显说明亚健康程度越严重。
e.结节无疼痛 说明是以前病变留下的症结,不代表什么新的病变。
(3)四肢经脉刮痧的自我体检
① 健康 刮拭各重点穴位和经脉时,没有不适感、痧斑出现,仅有少量鲜红均匀的痧点,说明机体各功能、脏器处于健康状态。
② 亚健康 如果刮拭后,出现明显痧斑、疼痛感等现象,说明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相应的脏器有异常状况。
a.密集、直径达1厘米、红色或紫色的痧象 说明相对应的脏器有气血瘀滞、缺氧的现象,时间较短,没有症状,处于轻度亚健康状态。
b.疼痛或伴有轻微痧斑 说明相应脏腑气血不足,程度很轻。
c.青紫色、密集、直径1~2厘米的痧斑 说明相应脏器有较长时间的气血瘀滞、缺氧等亚健康症状,劳累时会有气短等症状。
d.暗红、紫红色痧斑、疼痛 说明身体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相应脏器有可能已经患病。
e.无痧、结节、刺痛 说明细胞缺血时间长,局部组织粘连,脏腑出现亚健康,接近病变。
f.痧象密集、晦暗、无光 说明机体正气亏损或为旧病,无症状。
(4)脏腑器官体表投影区刮痧的自我体检
① 健康 倘若刮拭脏器投影区,无任何不适之感,也没有痧痕出现,说明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如果刮拭后出现少量鲜红色且均匀的痧点,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② 亚健康 倘若刮拭时,体表投影区出现疼痛、砂砾、结节、痧斑等现象时,说明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其相应的脏器则存在异常。
a.痧斑、无痛感 说明机体处于无自觉性症状的轻微亚健康状态。
b.轻微痛感、轻微或无痧斑 说明机体处于气血两亏的亚健康状态,但是程度很轻,稍加调养即可。
c.结节、砂砾 说明旧病,现无任何症状,无须担心。
d.痧斑、疼痛 说明相应脏器气血两亏,如胀痛则为气机不畅,刺痛则为气血瘀滞,均属于较为严重的亚健康状态。
e.痧斑色深、痛感较重或有结节 说明相应内脏气血瘀滞程度较重,属于重度亚健康状态,已经接近疾病的情况。
(5)背俞穴刮痧的自我体检
① 健康 刮拭背俞穴没有任何不适感、无痧斑或有少量鲜红均匀的痧点,表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相对脏器无不良症状。
② 亚健康 倘若刮痧后,膀胱经上的俞穴部位出现暗红色或紫红色痧斑且密集、有结节、有疼痛感则说明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相对脏器也有病态表现。
a.暗红色或紫红色痧斑 说明相应脏器有较短时间的轻微气血瘀滞,可能并无症状,身体处于轻微亚健康状态。
b.轻微疼痛感、没有或有少量痧斑 说明相应脏器气血两亏,亚健康程度较轻。
c.暗红色或紫红色痧斑、有疼痛感 说明相应脏器有较长时间的气血瘀滞,可通过刮痧加以治疗。
d.痧色深且分布密集、有结节、有刺痛 说明存在较长时间的血液瘀滞,较为严重,已经接近脏器病变程度。
e.无痧、结节、刺痛 说明存在长时间的细胞缺血、局部组织有粘连,相应脏器已经接近病变状态,应立刻治疗。
f.痧象多且密、晦暗、无光 说明体内正气亏损,并潜伏有旧病症。
针灸
针灸是中医学中特殊的治疗疾病的方式。针灸通过经络、腧穴的疏导作用,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来发挥治疗全身疾病的效果。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察出病因,辨别疾病的性质,知晓病变属于何条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的哪一种,做出诊断。而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和谐,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通过针灸的作用,可以发挥机体的固有潜能,调整机体的内部功能,达到脏腑、气血、阴阳、经络等形安神和的完善状态。
1.针灸疗法的功效
针灸保健实际上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某一特殊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日趋旺盛,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作用。针灸疗法本着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的目的,而针灸保健则着眼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代谢能力,其目的在于养生延寿。也正因为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反映在选穴、用针上亦有一定差异。若用于养生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首选。
例如,对足三里穴进行针刺可以调节肠胃及内分泌功能;针刺心俞穴可改善心脏供血,加强冠脉血流量;针刺风门穴、肺俞穴有助于上呼吸道的保健;针刺三阴交穴可以治疗妇科、泌尿系疾病;针刺涌泉穴可以调治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等病症;针刺中脘穴、天枢穴、期门穴可以治疗肝气郁结、增强消化功能等。
(1)梳理经络,调和气血 气血是人体正常活动的物质保障,依靠经络的传导气血布满全身,发挥推动、温煦、气化、巩固、防御、营养等作用。只有经络通顺,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才能正常,从而形泰神安。利用一定的针灸方法,在腧穴部位进行适度刺激,可以使郁结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因此,梳理经络、调和气血,是针灸养生的作用机理。
(2)平衡阴阳,协调脏腑 针灸养生的作用就是调理和维系人体阴阳平衡状态。它基本上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合和针灸手法来实现的。临床中证实,采用特殊的针灸手法,作用于手太阴肺经,可以益肺气、养肺阴;作用于手阳明大肠经,可以通气机、助传导;作用于足阳明胃经,可以和胃气、养胃阴;作用于足太阴脾经,可以健脾气、壮脾阳;作用于足少阴心经,可以益心气、补心血、养心阴、振心阳;作用于手太阳小肠经,可以清利小肠;作用于足太阳膀胱经,可以助气化、利水道;作用于足少阴肾经,可以滋肾阴、壮肾阳、补肾气;作用于手厥阴心包经,可以护心神、益血络;作用于手少阳三焦经,可以调畅三焦气机、促进三焦气化,使五脏六腑得以濡养;作用于足少阳胆经,可以清利胆腑;作用于足厥阴肝经,可以疏肝气、补肝血、养肝阴、平肝阳;作用于任脉,可以调理阴经;作用于督脉,可以调理阳经。
针灸养生法能够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进而补虚泻实,全面调节脏腑的功能。
2.针法
(1)火针法 火针法是将特殊的针具用火烧红以后刺入特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治法,在我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应用。
火针针具针体较粗,现在多用不锈钢制成。分为两种:一种用于单针刺,即为26号或27号毫针,长2~3寸,直径0.5~1毫米。其针柄上多用竹或骨质包裹,以避免烧灼时烫手。另一种用于多针浅刺,针身较细短,外形像皮肤针,头部装有3~9枚针,另有一根木质的柄。
采取火针法时应先根据病情确定穴位或部位,用2%碘酒消毒后,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火针法有两种针刺方法。
① 深刺 需用长针,以右手持针,左手固定穴位,将针在酒精灯上自针身向针尖渐次烧红,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稍停,随即退出,之后用消毒棉球按揉针孔。针刺时,需细心谨慎,动作要敏捷,一刺即达到所需深度。深刺的深度在0.3~0.5寸(1~1.7厘米)。
② 浅刺 多选用装有木柄的多针针具,在酒精灯上烧红,轻轻地叩刺皮肤表面。主要用于治疗面积较大的顽固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及银屑病等。而病变范围较小的,可选用单针针具点刺。
目前火针用得较多的病症为:风湿痛、淋巴结核、象皮肿、神经性皮炎、痣、疣等。
使用火针深刺时,必须避开血管与内脏,以免造成意外伤害。浅刺时,叩刺力量不能过猛,不可忽轻忽重,需均匀、稀疏,这样才不至于发生随针剥脱表皮等事故。
(2)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一种利用多针浅刺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起到防治疾病效果的针刺法。因为它的刺激较轻,又只局限在身体表面,适用于儿童患者,所以还被称为“小儿针”。皮肤针法和其他针法的不同,除了刺得浅以外,叩刺的重点在十二经线和皮部,不仅仅是穴位。
皮肤针的样式很多,分为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及电梅花针等。临床最为实用的是市售的皮肤针具,其头部,一面为七根针分散组成的七星针,另一面是五根针合在一起的梅花针,装有一根富有弹性的长针柄。右手握针柄,用环指(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拇指与示指(食指)挟持针柄1/3处,食指压在针柄的上面。这样可以充分依靠腕力操作。叩刺时,要求针尖刺及皮肤表面时立即弹起。每分钟叩刺100次左右。
叩刺的力度分为轻、中、重三种,可依据不同体质、部位或病症进行选择。
① 轻刺激 用较轻的腕力叩刺,仅使皮肤略有潮红。适用于小儿或年老体衰者,头面部及虚证或病程很长的慢性病。
② 中刺激 用略重的腕力叩刺,使局部皮肤潮红但不出血。适用于一般常见病。
③ 重刺激 腕力重,针具高抬,节奏稍缓进行叩刺,局部皮肤明显潮红并有微量出血。适合于体质壮实者、局部压痛明显以及背、肩、臀等肌肉丰厚的部位。
根据刺激强度和病情,皮肤针治疗可每日或隔日 1次,以 10~20次为1个疗程。
3.针灸的禁忌证
① 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刺,大血管所过之处应禁刺,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
② 孕妇不可针灸合谷穴、三阴交穴、缺盆穴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儿童不可针灸囟会穴,女子禁针石门穴。
③ 大病初愈后不可施以针灸。
④ 大怒、大惊、过劳、过饥、过渴、房事、醉酒后不可施以针灸。
4.针灸的注意事项
① 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及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治疗。对于身体瘦弱、气血亏虚的患者,应采取卧位,针刺手法不应过重。
② 对位于神经干或神经根部位的腧穴进行针刺时,如患者出现电击样放射感,应立即停针或退针少许,不宜再做大幅度反复捻转提插,以免损伤神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