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拔罐百病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拔罐疗法原理认识

拔罐在古代被称为“角法”。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用牲畜的犄角,比如羊角、牛角灯,磨成有孔的筒状,刺激痈疽后,以角吸出脓血,这是最早的拔罐疗法。

古人用兽角吸拔脓血

有关拔罐的最早的文字记录可见于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汉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如在治疗痔疾里便有:“……以小角角之,如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系以小绳,剖以刀……”的记载。这说明当时的角法是治疗痔疾的综合措施之一。

尽管此书并没有详细说明角法的确切含义,但从“角之”与“张角”等字义分析,我们就不难推断,在先秦的时候,我国古人就已经利用负压原理的角法治疗疾病了。

纵观晋代的书籍,我们能找到以制成罐状的兽角吸拔脓血毒汁,治疗疮疡脓肿的文字记载。《备急千金要方》提出针角疗法。所谓针角,是先在病变处施以针刺,然后再予角的一种综合性排脓措施。这种角法的出现,比之先前的角法不仅更进一步,同时亦让我们窥到了现代刺血拔罐法和针罐法的端倪。

唐代始用竹罐代替角罐、陶罐,这也是最早记载的竹罐制作和以水煮罐的吸拔方法,是水罐法的雏形。同时拔罐疗法的适应证、操作方法、罐具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宋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角法”(拔罐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作了论述。凡红肿高大或阳热实证为拔罐适应证;反之,痈疽初起或阴寒虚证则列为禁忌证。

明代,第一次提出了以中药煮竹罐用于临床。清代,拔罐疗法在各方面均有了进一步发展。首次把辨证用药和拔罐疗法紧密结合起来,专门记载了先用针刺,继用中草药煮罐后拔之的针药筒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医学出现了全新的面貌,拔罐疗法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且走向了国际化。无论是在罐的材质上还是拔罐的方法上,临床应用上都有许多新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相互促进,使拔罐疗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也日渐提高。在罐的质料上不但有陶瓷罐、玻璃罐、竹罐,还有“经络电动拔罐”“红外线真空拔罐”。

在操作技术上更是日趋翻新:有单用拔罐法、多个罐排灌法、带针留罐法、刺络拔罐法、多罐丛拔法、连续扛拔法、循环滑动法、走罐法、接针经节段拔罐法、内脏表层反射区拔罐法等。治疗范围也从单纯的吸拔脓血发展成治疗风寒痹证、虚劳、喘息等几百种疾病。

拔罐疗法之所以受到如此的欢迎,是因其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实施过程中患者无痛苦而且疗效显著。

拔罐疗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各种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罐内负压,使得罐吸拔在经络、腧穴、患处或者体表的某些部位,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产生充血、瘀血或者起疱现象,促进该处的经络通畅、气血旺盛,以达到祛病保健的目的。

拔罐疗法有许多优点和特点,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深受百姓的喜欢,其具体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适应证广泛。

◆ 疗效好、见效快。

◆ 简便易行。

◆ 经济实用。

◆ 安全,无毒副作用。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为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都是联系在一起且密不可分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

中医从这一点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六腑为中心,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使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实现整体的生命活动。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刺激人体的某个部位或者人体的某个部位发生病变的时候,都会引起人体相应的全身变化。人体能够保持阴阳平衡,气血流畅,适应内外环境,进行正常的人体活动,多是依靠人体内的“自控调节系统”来实现的。这种自控调节系统的结构是由大脑—脊髓—经络(包括运行其间的气血、津液)和皮部组成。

中医学的发病学认为:疾病正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即脏腑功能失调。病从外入,必先见于外。病邪由外入内经皮—络—经—腑—脏是疾病的基本转变次序;反之,病从内生,必形见于外,全身病变反映于局部,局部反映了内部病变。

拔罐疗法正是遵循中医理论,在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及针灸腧穴学说等的指导下,随罐具、操作方式、穴位选择、配合疗法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具有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活血行气、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不同疗效,从而可将充斥于体表、经络、局部病灶,乃至脏腑中的各种致病因素祛除,使失调的脏腑功能得以恢复,最终痊愈。

综合古人对于拔罐疗法的认识和临床应用,我们可以将拔罐疗法的保健作用归为10个方面。

调整阴阳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整个体系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发病规律,来指导临床的应用和确诊。正是由于阴阳保持着对立与平衡,我们的人体才能正常活动。正是这种“阴平阳秘”“阴阳调和”,才保持了人体各组织器官、脏腑的生理功能,即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因某种原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则致阴阳失调,会使机体发生疾病。

《黄帝内经》中提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篇》载:“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所以,调理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成为治疗的关键。

拔罐调整阴阳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经络腧穴的配伍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与其他方法配合应用来实现的。例如:拔关元可温阳散寒,拔大椎可以清泄阳热。再如脾胃虚寒引起的泄泻,可取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以及背部腧穴、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等,并在拔罐前后配合灸法,以温阳散寒。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而引起的项背痛、头痛、高血压病等,则可取大椎,用三棱针刺血后加拔火罐,以清泄肝之阳热。诸如此类,通过拔罐治疗,使机体的阴阳之偏盛、偏衰得以纠正,促使阴阳转化、消化,达到阴阳平衡,调整某些脏器之功能。

疏通经络

人体的经络就像网络一般,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将人体的脏腑与肢体联系成有机的整体,承担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的气血运行、输布、濡养、联络、调节作用。因而它不仅把气血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去,而且使人体内外、上下、左右以及各个组织器官之间,保持着有机的密切合作、协调与平衡,若经络气血功能失调,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产生种种病变。

古人拔罐图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经络气血失调是导致疾病产生的又一个原因。拔罐疗法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的机制,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负压吸引作用,在脏腑经络气血凝滞或经脉空虚时,引导营卫之气复来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衰弱的脏腑功能得以振奋,鼓舞正气,加强驱除病邪之力,从而使经络气血恢复正常,疾病得以祛除。

《灵枢·经别篇》载:“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也就是说,人体只有阴阳平衡,经脉相通,气血顺畅,才能不生病。临床常用的循经拔罐法、走罐法及刺络(刺血)拔罐法等,均有明显的疏通经络功能。

行气活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经络、血脉,气血对人体起推动、温煦、濡养等重要作用。气属阳,血属阴,气血的偏盛偏衰导致了体内的阴阳失衡。阴阳若失调,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亦随之发生逆乱。

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是构成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失调,心脏的搏动、肺的宣发与朝百脉、肝的疏泄等必然失调,影响了气血的运行。经络之气逆乱,营卫气血的运行被阻,则发生痿痹等病。寒则气凝,瘀则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由于寒、气、血的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气滞血瘀之病变。拔罐疗法则从其穴前导之,或在对应之穴启之,使所闭之穴感受到刺激,循经传导,则所滞之气血亦缓慢通过其穴,而复其流行,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增强体质的作用。拔罐又通过吸拔、温通作用,促进血液流量,使人体气血畅通,达到活血行气的作用。

化瘀散结

瘀血乃是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也是引起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瘀血形成后,不仅会让血液失去正常的濡养作用,还会影响全身或者部分血液的循环,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瘀塞不通,内脏发生癥积,以及产生“瘀血下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

拔罐作用于肌表,通过对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组织产生充血、瘀血、出血、放血等变化,改善血液循环,使得气血通畅,化瘀解滞,组织、皮毛、五脏六腑得以濡养,鼓舞、振奋人体气血功能,使得人体生命活动正常。

温经散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胜则阳病”,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气化作用,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寒性凝滞、收引,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痹阻;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出现气血凝滞、血脉挛缩而头身疼痛,脉紧,筋脉拘急而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火罐吸着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局部皮肤感受器、经络,传导给相应的组织器官,使体内寒邪得以拔出体外,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的双重治疗功效。

通利关节

风、寒、湿等邪侵袭人体,痹阻于筋脉,致使关节发生红、肿、热、痛等病理变化,进而导致机体活动障碍,主要病机是因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而疼痛、拘急、屈伸不利。

拔罐疗法具有驱风散寒、温经通脉、疏通气血之功效,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拔作用,吸出筋肉血脉中的风寒,逐其湿气,从而驱除筋络之邪,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利。按着腧穴在患处施行此法,通利关节之效更显。

消肿止痛

所谓“不通则痛”,风、寒、湿、瘀等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致使局部发生红、肿、热、痛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同时疼痛又进一步加重气血的痹阻。拔罐具有活血散瘀、温经散寒、通利关节等作用。经脉通畅,气血运行无阻,通则不痛。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称其为火气罐,用以治疗风寒头痛、眩晕、风痹及腰痛等症而不必服药。

发汗解表

肌表是人体的藩篱,外感六淫伤人,一般都先出现表证,此时邪气较浅,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腠理开泄等作用,通过人体的潆潆汗出,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风寒邪气随气水出。”拔罐通过吸附作用、温热和良性刺激的神经反射作用,达到发汗、驱寒之用。此作用不仅主要治疗外感六淫的表证,对凡是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汗出而寒热不解的病证,如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等初起之时兼表,或需先除表证时皆可用之。

托毒排脓

湿热火毒之邪蕴结局部,阻碍气血运行,而出现红、肿、热、痛、脓成、化脓等一系列表现,日久火热毒邪伤及阴液而出现阴虚内热或热毒炽盛的实热之证,危及生命。对于毒气郁结、恶血瘀滞之症,在未成脓之时,施以拔罐疗法,尤其是针刺之后拔罐,由于罐内形成负压,吸力很强,可使毒血吸出,气血疏通,瘀阻消散。已经化脓时,可托毒排脓,症状迅速减轻。

扶正补虚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关系人体的正气与邪气,正气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和其抗病、康复能力。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饮、瘀血以及跌扑损伤等。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即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素问·评热病论篇》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刺法论篇》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由此可看出,正气不足是导致疾病产生的根本,邪气是发病的条件。

拔罐可拔除体内各种邪气

随着邪正双方的变化,疾病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病机和证候。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应按着“实则泄之,虚则补之”的法则进行,但当先泄去脉中的邪气而后再调其虚实。

拔罐疗法除了具有拔除体内的各种邪气,使邪去正安的作用外,同时还具有扶助正气的作用。拔罐通过对机体局部的良性刺激,再依靠人体调节系统传达和调节,从而起到调整某些脏器功能的作用,使之达到扶正祛邪、阴阳平衡的功效。如脾胃虚寒性胃痛治疗应以扶正为主,可选用上腹部和背部的腧穴,行拔罐治疗。

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刺血拔罐,以祛除风邪,配合曲池、血海以调营扶正。邪气祛除,营卫调和,则病自愈。

许多临床实践证明,刺血拔罐法祛邪作用最佳,而火罐及熨罐法的温阳扶正作用最佳。对于一般人,多是循经拔罐,比如小儿消化不良,背部腧穴拔罐、走罐,可起到补虚泄实、畅行气血、扶正固本、调整阴阳、祛病强身,防病保健的作用。

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与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人们已经逐渐认可非药物治疗,拔罐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根据临床历代医学家的研究和现代医学理念,我们可以将拔罐疗法的现代的作用机制简单归纳为10类。

机械刺激作用

拔罐疗法是一种刺激疗法。拔罐的时候,由于罐内空气热胀,又逐渐冷却,压力下降而形成负压,或用其他器具将罐内空气抽出而形成负压,具有相应吸引力,通过罐内的负压,使局部的组织充血、水肿,产生刺激和相应的生物作用。负压的吸拔力越大,刺激的强度越大,反之则愈小。

人体感受其刺激,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反射性地调节兴奋和抑制过程,使整个系统趋于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在临床实践中,轻而缓和的拔罐,可使神经受到抑制,强而急的拔罐则使神经兴奋;当过强过重吸拔时,又使神经抑制。身体处于兴奋状态时,拔罐可使其抑制;身体处于抑制状态时,拔罐可使其兴奋。

温热刺激作用

传统的火罐、油火罐、水罐、药罐具有较为明显的温热作用。新型的负压吸罐也可对局部皮肤产生温热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会造成局部的浅层组织被动充血,使得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从而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与营养供给,增加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增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网状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局部温度升高,增强局部耐受性及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消炎止痛作用

皮肤表层是人体最为敏感的部位之一,任何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程度都能造成伤害性刺激,释放致痛物质导致疼痛。同时局部的组织在刺激下也发生炎症反应,产生炎性渗出物和一系列红、肿、痛等病理变化。

拔罐疗法的负压、吸吮、熨刮、牵拉、挤压皮肤和浅层肌肉的良性刺激,可引起血液的重新分配,改善神经调节,从而改善局部内环境,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病变部位组织细胞的恢复与再生。吸拔之后可改善局部血液的循环,驱除炎性渗出物及致痛因子,能够减轻或者消除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消除疼痛和肿胀。吸拔之后局部白细胞数目的轻微增多和吞噬功能的加强有消炎作用。

调节血液循环作用

不少疾病发生的时候,都会造成组织器官微循环的血流不畅,血管紧闭,造成血液供应较少,或者血管在一定程度上的麻痹,使血流缓慢,代谢产物不能顺利排除,营养供应不足。

拔罐所产生的充血、瘀血或者走罐、刮痧拔罐所产生的血液往复灌注,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负压的良性刺激,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张功能和管壁的通透性,加强局部血液循环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用针刺激后再作吸拔有“放血”作用。经过“放血”,血管迅速恢复舒缩功能,血液流通好转,有限度放血是一种良性刺激,它的作用是反射性调节使血管运动恢复正常。

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循环的血量一般都是保持相对的平衡,当对某个穴位或者部位进行拔火罐疗法的时候,使得这个部位或者穴位充血或者出血,则造成血液留出血管外,血管流量也就相应减少。血管内外相对平衡环境被打破,因此组织间液,势必向血管内渗透,这样亦影响了细胞内外液的变化及离子的变化,同时影响血液化学成分(如营养素、干扰素)、酶系统以及pH值的平衡,当然也影响到血管壁上分布的神经,如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这些都向有利于机体方面转化。

改善微循环作用

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拔罐疗法可调整微循环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调节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而且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增强了机体的抵抗力,达到消除疾病、恢复身体各部分正常功能的目的。

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拔罐疗法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增加白细胞数量并且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提高人体抗病能力。一系列良性刺激,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的调节,使皮肤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和敏感性增强,在不同程度上又进一步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

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

拔罐疗法产生的自身溶血现象,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神经介质,给予机体一系列微弱的良性刺激。此种刺激首先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质;加之拔罐疗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此种刺激作用则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兴奋和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以加强大脑皮质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和管制功能,使患者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进机体恢复其功能。

针罐心俞、肾俞

拔罐疗法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某些神经方面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吸拔头面部穴位可以治疗神经性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吸拔背部穴位能催吐,又可以治疗神经性呕吐;吸拔腹部穴位可以治疗肠麻痹和腹泻。

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不仅对血液循环、神经有双向调节作用,还对血压、消化、内分泌具有双向作用。血压高时使之降低,血压低时使之升高;当胃肠处于抑制状态时,拔罐可兴奋胃肠功能,反之抑制胃肠功能,可使胃下垂上提,十二指肠壁龛影愈合。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是与疾病好转相一致的。

解毒作用

拔罐产生的负压可让死亡的上皮细胞迅速脱落,加强局部血液扩张,使得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流量增加,改善皮肤的呼吸作用,让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更加通畅,协助和加强肾脏排泄体内新陈代谢的废物。负压使皮肤表面产生微气泡溢出,排除组织的“废气”,加强了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从而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除,加强了新陈代谢。

拔罐还能增加机体的氧化过程,进行保健治疗后,可让氧的需要量增加10%~15%,排氮量、排尿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泄量都有所增加,促进体内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在体内各部位的储存和积累,从而可起到减轻体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