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战车巅峰对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机动灵活:德国二号 VS 苏联T-26 VS 美国M24“霞飞”

一直以来,各国的轻型坦克都是根据各自的军事思想、战略方针和地形条件而发展的。轻型坦克尤其在特殊地形上使用,能发挥较大作用。早在二战以前,轻型坦克作为支援步兵的战斗车辆,在战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二号坦克与苏联的T-26坦克相继诞生,并快速装备军队。德军在二号坦克的基础上还研发出了著名的“黄鼠狼”Ⅱ系列驱逐战车。T-26是苏联红军坦克部队早期的主力装备,在苏联坦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火力大大高于德军的二号坦克。美国自1933年以后也开始大力生产轻型坦克,数量达27000多辆,这是轻型坦克的兴盛时期。其生产的M24“霞飞”为传统的炮塔式坦克,它的火力和装甲防护是二战轻型坦克中最强大的,机动性也可以和二战中的同类坦克媲美。

image003_1.jpg

二号坦克模型图

image005_1.jpg

T-26坦克模型图

image007_1.jpg

M24“霞飞”坦克模型图

image009_1.jpg

二号坦克

image011_1.jpg

T-26坦克

image013.jpg

M24“霞飞”坦克

■ 基本参数对比

image015.png

坦克尺寸对比(单位:米)

image017.png

坦克重量对比(单位:吨)

image019.png

坦克最大速度对比(单位:千米/小时)

image021.png

坦克最大行程对比(单位:千米)

■ 建造背景概述

德国二号坦克

1934年,德国陆军部提出发展重量10吨、装备20毫米火炮的装甲车辆的计划。德国军器局便于1935年后期分别要求曼、克虏伯、亨舍尔及戴姆勒·奔驰公司设计一种重量10吨以下、拥有一挺20毫米机炮和两挺7.92毫米机枪的轻型坦克。同年,前三家公司都拿出了样车。最后曼公司的方案中标,但军方规定曼公司必须在新坦克上安装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其后的开发工作由曼公司和戴姆勒·奔驰公司合作进行。1937年7月,二号坦克A型修正了部分设计并开始出厂,是二号坦克的第一种量产型。之后又陆续推出了B型(1937年12月投产)、C型(1938年6月投产)和F型等。

苏德战争爆发时,二号坦克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因此在1941年3月至1942年12月生产了524辆F型后,标准二号坦克开始退出现役,到坦克学校用作训练或改装为指挥车。部分二号坦克改进了发动机和冷却设备以适应沙漠战。此外,二号坦克的底盘还被用来改装成不同用途的特种车辆,如“山猫”装甲侦察车(配备装甲侦察部队)和“黄鼠狼”75/76.2毫米自行火炮等。

image023_1.jpg

二战期间参战的二号坦克

苏联T-26坦克

苏联的T-26坦克与二号坦克同样是20世纪30年代的产物,它的出现可追溯到1930年,当时的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的布尔什维克工厂在H. 巴雷科夫和C. 金兹鲍格两位工程师的领导下,参照从英国购买的“维克斯”坦克,经改进设计,制造出20辆类似的坦克,定名为TMM-1和TMM-2坦克。在和其他设计进行对比试验后,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31年2月13日决定采用以“维克斯”坦克为基础设计的新坦克,并正式命名为T-26轻型坦克。从1932年起,以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为主的一批工厂开始大量生产T-26坦克。苏联一共生产超过11000辆T-26坦克,远超过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生产的任何坦克。其衍生型大约有53种,包括火焰发射车、战斗工兵车、遥控坦克、自行火炮与人员运输车等。其中23种型号进入量产。这型坦克虽然在二战当时性能已经过时,但直到1945年仍可见到该型坦克的身影。

美国M24“霞飞”坦克

相较于前两种坦克来说,美国M24“霞飞”的出现时间略晚。1943年3月,美军兵器委员会规范下一代轻型坦克目标,新型坦克将要安装75毫米炮,并使用M5轻型坦克的动力系统。1943年4月,通用汽车凯迪拉克汽车部门与美国陆军军械兵共同实施T24坦克开发计划,新坦克在工程师的努力下控制在20吨以内。1943年10月15日,新一代轻型坦克定型并命名为M24“霞飞”,1944年3月开始量产,1944年12月开始装备位于法国的美军第二骑兵群,并参与了突出部战役。

image025_1.png

参与战斗的T-26坦克

image027.jpg

装配车间中的M24“霞飞”坦克

■ 车体构造对比

德国二号坦克

二号坦克车身由表面硬化钢板焊接而成,驾驶座位于车身左前方,战斗舱上方为炮台,位置略往左偏。该车承载系统的设计十分特别,五个路轮分别装置在四分之一椭圆的避振叶片上;前轮位于前方、惰轮则在后方,履带虽为窄型,但仍十分坚固。

image029_1.png

二号坦克结构图

苏联T-26坦克

T-26坦克和德国一号坦克都是以英国“维克斯”坦克为基础设计的,两者底盘外形相似,底盘采用平衡式悬挂系统,每侧的8个小直径负重轮分为两组,每组共用弹簧构成车架与车体连接。

image031.png

T-26坦克结构图

美国M24“霞飞”坦克

M24坦克采用传统的美国坦克总体设计,以及发动机后置、主动轮前置的单炮塔设计。在最初的设计中,M24坦克采用4人乘员组,即正副驾驶、车长和炮长。副驾驶在战斗时要爬到炮塔里充当装填手,但是这点很快就被改变,炮塔内有了专门的装填手,其布置为:车长在炮塔左侧,炮长在炮塔左侧车长之前,装填手在炮塔右侧,驾驶员在车体左前方,副驾驶在车体右前方。全车共有5个舱门,正副驾驶员各有一个大型舱门,而且舱门的打开不受炮塔位置的限制,炮长和装填手各有一个独立的舱门,车体底部有一个逃生舱口。炮塔没有吊篮,炮塔内成员的座椅被直接安装在座圈上。

image033.png

M24“霞飞”坦克结构图

■ 车载武器对比

德国二号坦克

二号坦克主要武器为20毫米Kwk30机炮,能发射PzGr.39穿甲弹、PzGr.40高速穿甲弹以及Sprgr. 39高爆弹,全车带有18个10发的20毫米弹匣(共180发)和1425发7.92毫米机枪弹药。

image035_1.jpg

二号坦克C型

苏联T-26坦克

T-26坦克的火力强于德国二号坦克。早期T-26坦克的主炮为37毫米口径,后期口径加大为45毫米。

image037.jpg

T-26坦克炮塔室内部

美国M24“霞飞”坦克

M24坦克的主炮为75毫米M6火炮,具备击毁德国四号坦克的能力。此外,该坦克还配有2挺7.62毫米机枪和1挺12.7毫米机枪作为辅助武器。

image039.jpg

M24“霞飞”坦克炮口特写

■ 动力装置对比

德国二号坦克

二号坦克的发动机室位于车体后方,动力经由战斗舱传至前方ZF(采埃孚公司)恒久啮合式的手动变速箱,总计有前进六挡、倒车一挡,由离合器以及刹车来进行控制。二号坦克A系列的致命缺陷在于装甲薄弱和发动机功率太小,当时使用的迈巴赫HL57型96千瓦汽油机只能提供40千米的时速,军方很不满意。B型加装了最终减速齿轮,使得车体前部变成平直型,改用迈巴赫HL62型103千瓦汽油机并简化了发动机室上部结构,新型履带也提升了行驶可靠性。C型改用独立式板弹簧悬挂装置,每侧5个负重轮和4个托带轮。

image041.jpg

二号坦克与德国士兵

image043.jpg

保存至今的T-26坦克

苏联T-26坦克

T-26坦克的机动能力较强,公路最高速度达36千米/小时,越野最高速度为16千米/小时。

美国M24“霞飞”坦克

机动力方面,M24坦克采用2台凯迪拉克44T24水冷汽油发动机(单台输出功率为164千瓦)、液力机械式传动装置和独立扭杆式悬挂装置,最大行驶速度可达56千米/小时。

image045.jpg

M24“霞飞”坦克正在测试越野性能

■ 防护能力对比

德国二号坦克

二号坦克前方装甲平均厚约30毫米,而后侧方装甲则为16毫米,装甲较为薄弱。F型增设了车长指挥塔,从而更好地保证了观察的安全性;驾驶室前部装甲改为35毫米一体化、侧部20毫米,解决了以前临时附加装甲结构不牢固的问题,但车重也增加到9. 5吨;车体前部装甲再次改为平直型,并经常挂有备用履带作为防护。F型后期还改装了威力更强的KWK 38型20毫米机关炮,并在炮塔后部加上了工具箱。

image047.jpg

二号坦克侧面特写

苏联T-26坦克

T-26坦克的装甲防护差,没有足够能力抵抗步兵的火力,以至于巴甫洛夫大将得出“坦克不能单独行动,只能进行支援步兵作战”的错误结论。T-26坦克的火控能力也不太好,精确射击能力不足,据说在300米内才可以取得比较高的命中率,而这么近的距离对于装甲薄弱的T-26坦克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image049.jpg

二战中被多次攻击的T-26坦克

美国M24“霞飞”坦克

M24坦克的装甲较为薄弱,车身装甲厚度为13~25毫米,炮塔装甲厚度为13~38毫米。德国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可以轻松地将其摧毁,甚至单兵反坦克武器也可将其击穿。

image051.jpg

行进中的M24“霞飞”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