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之器:特种装备实录(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认识特种部队

1.1.1 特种部队的发展历程

说到特种部队,不得不提的便是英国“哥曼德”,虽然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时期英国迫于无奈而组建的一支“特殊”部队,但在战场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

二战期间英军特种部队的徽章

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上,英军从1940年开始就受到德军猛烈的攻击,然而“绅士”般的英军怎能抵挡“虎豹”一样的德军。1940年6月4日,溃不成军的英军实施了战略大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日,英军卸甲解衣从法国敦刻尔克撤回了英国本土。看到受重创的英军,英国首相丘吉尔痛心不已,为了能够鼓舞英军士气重返战场,丘吉尔制订了“反攻大陆”计划。但此时英军仅剩下一些“身受重伤”的部队,依靠这些部队来反攻大陆谈何容易。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就在丘吉尔为“反攻大陆”计划一筹莫展之时,英国陆军参谋长克拉克中校拟订了一个作战方案。他认为,处于“泥菩萨”时期的英军无法在欧洲战场上实施大规模反攻战,想要有所作为只有用“非法”手段,那就是偷袭,这个作战方案一提出立即赢得了丘吉尔的赞同。得到了首相支持后,克拉克立即从现有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中挑选了一批人员,以冲锋枪和手榴弹为主要装备(必要时可使用摩托车和装甲车),组建了一支“偷袭”部队,并且正式命名为“哥曼德”。

TIPS:

克拉克因“哥曼德”部队得到了“特种部队之父”的称谓。

“哥曼德”部队最初组建有10支部队,每支部队有两支小队,每支小队都由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组成,因此其一组建就充满了活力。该部队组建后即对德军占领的欧洲西海岸德军城市和阵地实施了一系列袭击和破坏行动,不仅极大地鼓舞了英军的士气,而且对德军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丘吉尔是特种部队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性人物

“哥曼德”部队丰硕的战绩,让其他国家也开始组建执行特别任务的部队。二战结束后,美国、西班牙等先后于1950年、1956年组建了各种形式的特种部队,并在其后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因武器装备的更新,各国的特种部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美国军队中,特种部队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不仅建有特种作战司令部,而且已经成为了具有海、陆、空三栖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新兵种。

1.1.2 现代特种部队的特点

人员精干

各国的特种部队对其成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在征召特种部队成员时要在思想动机、心理素质、文化程度、身体条件方面对应征人员进行严格考核(曾经服过兵役的官兵在录取时可以优先考虑),录取后,还需经过1~2年的特种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在特种部队服役。

英国特种部队训练照

“哥曼德”全套戎装训练照

英军特战队员乘船准备登陆作战

特战队员以精干的战术小组为主

特战队员在海边进行战术训练

例如美军特种部队成员的基本条件是:在陆、海、空军服役3年以上,且体格健壮并取得空降合格证书;必须出于“爱国主义动机”;具有高中或大学毕业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必须敢于冒险、不怕牺牲、勇于承担责任。一经录取,这些人还将在特种部队学院进行正规、严格的培训,时间为半年至1年。美军特种部队学院实行定期淘汰制,淘汰率最高达77%,平均合格率仅为50%。

以色列特种部队的应征者首先要接受严格的体检、心理测试和背景调查。在入伍后的一周内,部队还要对其入伍动机、个人爱好、有何特长等进行考查。新兵能够通过这一阶段考核的比例为10%~20%。此后,这些通过初步考核的人将接受20~24个月的基础训练和特种训练,最后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在特种部队服役。

训练严格

为了能够完成特殊而复杂的任务并具有多种作战能力,各国特种部队训练主要有4个方面。第一,高强度体能训练。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常常要付出超常的体力,并承受极度的精神压力。因此,特种部队要求其成员有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承受长时间的紧张状态,能适应气候、气温的急剧变化。第二,一专多能训练。特种部队专业分工多,所担负的任务种类繁杂,因此要求其成员要掌握多种专业技能,包括领导艺术、外语、武器操作、驾驶、野外生存和卫生救护等。第三,各种作战类型的适应性训练,如美军特种部队作战类型分为非常规战、特种侦察、直接行动、反恐怖行动、内卫和辅助支援行动。训练内容为与作战类型有关的计划、战术、技术与程序、侦察、游击战、作战效果评估与核查等。第四,模拟训练。普遍采用先进的训练模拟器材和场地或室内使用的对抗模拟器材,如坦克、直升机模拟驾驶仪以及美军的多用途激光交战模拟器和计算机交战模拟设备等。

举圆木训练体力

急救训练

格斗训练

空降训练

特战队员进行敌后垂直空降

编制灵活

为确保特种部队在危险环境下完成任务,就必须使其具备多种作战能力。各国特种部队一般都编有侦察、突击、反恐怖、破坏、民事、心理、通信等专业分队。此外,还可得到海、空军专业分队的支援配合。作战行动中,通常采用委托式指挥方式,即由受领任务的特遣队指挥官负责组成执行任务的特遣(分)队,并具体实施作战指挥。

这就要求其编制具有可灵活编组的特点。各国特种部队的编制一般为大队(群)或团(营),下辖中队、小队或连、排(组)。大队(群)或团(营)编制员额一般为1200~1500人,中队、小队或连、排(组)编制只有数十人。而组(又称战斗编组)为最小的作战编制,一般为2~15人。

装备精良

特种部队使用的轻型武器主要有各式步枪、机枪、冲锋枪、手枪、眩目手榴弹、反坦克枪榴弹、轻型迫击炮和定向地雷等。重型武器包括装甲战斗车、固定翼运输机、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各种战斗和运输舰船以及潜艇,如以色列特种部队就拥有可搭载2架直升机的导弹巡逻艇,巴基斯坦特种部队则装备有可载7~8人的微型潜艇。

美国正在研制可载12人的小型潜艇。此外,特种部队的装备还包括各种特种专用装备和高级电子设备,如滑雪、登山和潜水装具,地(水)面定位导航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夜视与红外侦察设备、遥控侦察飞机等。

特战小组室内行动

特种小分队搭乘直升机

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

1.1.3 世界特种部队概览

美国“海豹”突击队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正式加入二战。由于美国本土位于美洲大陆,与任何一个敌对国家都不接壤,若想与敌军交火,势必要进行两栖登陆作战。因此,为了适应抢滩登陆战斗的需要,美国于1942年夏季成立了一个由陆军和海军人员组成的两栖训练基地,开始进行两栖侦察和偷袭训练。这支部队被称为“侦察与突击部队”,主要任务是在大部队登陆前,提前摸清指定的海滩和相关地点的情况,以引导进攻部队的登陆。二战期间,该部队在欧洲与太平洋战区完成多次渗透与潜入的艰巨任务。战争结束后,“侦察与突击部队”被解散,但是其作战技巧成为今日“海豹”突击队战斗准则的基础。

“海豹”突击队徽章

珍珠港受到攻击的照片

诺曼底登陆战中完成破坏任务的特种部队

二战时期的另一支海军特种作战单位就是“海军战斗爆破队”,该部队成立于1943年5月,主要任务是清除敌军设在欧洲各海岸的障碍物。该部队的第一批队员大多是来自海军修建大队的志愿者,首任指挥官则是当时知名的拆弹专家卡夫曼。卡夫曼在佛罗里达州的皮尔斯堡建立了一所培训学校,用来训练“海军战斗爆破队”的队员。该部队以高强度的体能训练闻名,其目的是检验队员在极度疲劳状态下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这种训练方式至今仍是很多特种部队的必选科目。

1943年11月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中,“海军战斗爆破队”被派往犹他海岸和奥马哈海岸,前去破坏德军设在海滩上的各种障碍物。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该部队还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之后,“海军战斗爆破队”又在欧洲战场上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作战任务。

与欧洲战场相比,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国海军并没有意识到特种作战的重要性。1943年11月,美国海军在塔拉瓦环礁的两栖登陆作战中伤亡惨重,他们搭载的登陆舰大多因触雷而搁浅,陆战队员不是被淹死在海中,便是被日军的海岸炮火吞噬。战斗结束后,美国海军太平洋战区司令官当即下令组建“水下爆破队”,主要负责水下爆破任务。在太平洋战场上,水下爆破队以夜以继日的侦察、爆破、清障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在战争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二战结束后,这些特种作战单位大多被撤编,或转入普通的水面舰艇部队。

艰苦的体力训练

1960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积极主张海军建立一支专门用来进行渗透、侦察及反恐任务的部队。1962年1月,美国海军正式组建了两支“海豹”突击队,即一队和二队,队员多来自“侦察与突击部队”和“海军战斗爆破队”。一队隶属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驻扎在美国西海岸。二队隶属于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驻扎在美国东海岸。组建之初,“海豹”突击队的任务主要是进行非传统战争、反游击战及各种海上和岸边秘密军事行动。

“海豹”突击队成立后仅一个月便被派往越南战场,他们不仅参与各种特种作战,还多次前去营救战俘,并和地面部队一样参加激烈的巷战。在越南战争期间,有3名“海豹”队员获得了海军荣誉勋章。1971年9月,最后一支“海豹”分队撤出越南,最后一名突击队顾问则在1973年3月撤出。

“海豹”队员进行高空跳伞训练

英国特别空勤团

英国特别空勤团(Special Air Service,简称SAS)是英国陆军下辖的一支特种部队,它由戴维·斯特林上校建立于二战初期,最早成立的是“L分队”。

自1941年起,这支头戴红色贝雷帽的部队凭着勇敢和机智,在德军后方给德军以沉重的打击,威震四方,被德军称为“红色恶魔”。SAS几乎经历了二战时期所有的沙漠战役,在意大利和欧洲西北部,因以训练精良的小型团体深入敌后独立作战,而建立良好声誉。

SAS徽章

在欧洲的战事结束后,英国陆军迫切想要除去自己“私人军队”的封号,而SAS就在他们准备除掉的部队之中。5SAS于1945年9月由比利时陆军接管,一个月之后3SAS、4SAS也转入法国陆军。一周后空降特勤队的指挥中心和1SAS、2SAS也被解散。

沙地战场上的SAS队员与战车

SAS进行沙地作战

SAS队员垂直空降

就在原SAS解散的数月后,英国又决定组建一个类似于空降特勤队形式的军事力量以便在未来的欧洲战争中活动。于是,一支地方自卫队(TA)向此转变,成立了第21特别空勤团(21SAS),而且21 SAS还包含了战时的两个英国特别空勤团1SAS和2SAS。

卡魏特旅长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前空降特勤旅的指挥官,1951年到达马来亚后,成立了“马来亚侦察队”(空降特勤队),而且很快将其编制扩充到团级规模,1952年马来亚侦察队更名为第22特别空勤团(22SAS)。

SAS于1958年11~12月在马来亚冲突结束后转至阿曼,以攻击盘踞在2500米高的阿克达山脉的叛军。在这次战斗成功结束后,又在马尔文进行了短暂的停留,随后便回到了英国。

1972年,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爱尔兰共和军极端分子及其他恐怖组织,特别空勤团正式改编为英国反恐怖特种部队。自正式执行反恐怖行动职能以来,这支部队又创造了许多值得称颂的战绩。

德国联邦警察第九国境守备队

GSG-9的徽章

德国联邦警察第九国境守备队(德文为Grenzschut zgruppe 9 der Bundespolizei,简称GSG-9)是德国联邦警察的反恐特种部队(以前负责边境防务),以强悍的战斗力被世人称为“死亡之路”。

GSG-9和德国警察特别行动突击队(SEK)相比,两者的任务相似,不过后者是驻扎在各个州,而GSG-9是联邦的部队,如果得到第二国的同意,它也可以被派遣到他国执行任务。但GSG-9成员不具备士兵合法地位(于1994年《联邦边境法》被撤销),他们不能去执行与战争有关的任务。

GSG-9成立之初共分为3个行动小队,第一小队负责陆上反恐,第二小队负责海岸反恐,第三小队为小规模的空降部队,行动时以5人为一组。其主要任务是应对国内发生的恐怖事件、营救人质,不允许参与警察职责范围之外的军事行动。

TIPS:

“GSG-9”这一称号体现了当时德国国境防务的结构,在GSG-9成立前,德国有4支国境突击队和一共8支国境守备队(GSG-1~GSG-8),但GSG-9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单位。

GSG-9进行突击训练

GSG-9作战小分队

德国海军战斗蛙人中队

在德国,除了GSG-9和KSK(Kommando Spezial Kraefte,德国国防军特种部队突击队)之外,还有一支鲜为人知,但在北约特种部队中享有盛名的海军特种部队——战斗蛙人中队,德文全称为Spezialisierte Einsatzkrafte der Marine,通常简称为SEKM。

德国统一后,SEKM除了担负敌对港口情报侦缉、水下特遣等任务外,还承担北约组织攻击行动中攻击敌港内的主要作战舰船任务,此外,还包括深入敌岸5千米以上,对敌方战略目标,如海岸雷达、防空导弹基地及反潜直升机基地等进行突袭与破坏等。

SEKM徽章

其防卫性任务包括反恐怖活动,以及在外国海港保护德国舰船安全。如在海湾战争中,执行波斯湾海域水雷的清除任务,在地中海东部海域执行禁运稽查任务等。

SEKM的驻地位于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伦茨堡-埃肯弗德县。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是德国16个州中最北面的一个州,伦茨堡-埃肯弗德县是该州面积最大的一个县,下辖4个市、162个镇。该县首府伦茨堡是个濒临波罗的海的小城,这也许是SEKM选择在此驻扎的原因之一。

SEKM部队进行水雷排除训练

TIPS:

蛙人(frogmen),是指担负水下侦察、爆破和执行特殊作战任务的部队。由于这些部队常常携带形似青蛙脚形状的游泳工具,所以被形象地称之为“蛙人”。

法国国家宪兵特勤队

宪兵特勤队(GIGN, GIGN是“搜索”“干预”“救援”和“威慑”四个法文单词的缩写)的诞生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恐怖组织在世界各地疯狂作案,法国是最受恐怖组织“青睐”的国家之一。随着恐怖活动的升级,法国逐渐成为欧洲地区恐怖组织的基地与“温床”,许多恐怖组织都在巴黎设有秘密指挥部,从而使法国成为情报与反情报、恐怖与反恐怖行动的混战战场。

GIGN徽章

克里斯蒂安·布鲁托中尉(右2)

1973年,沙特阿拉伯驻法国大使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使法国政府感到大失体面。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恐怖分子,法国政府于11月3日正式成立了宪兵特勤队,其行动宗旨是:凭借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大的耐心,闪电般地行动。作为宪兵部队的一部分,它直接隶属于法国国防部,但具有很大的行动独立性。GIGN的创始人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克里斯蒂安·布鲁托中尉,他精通东方功夫,擅长各种械具,并且对犯罪心理学很有研究。

GIGN组建之后,陆续在一系列反恐行动中大显身手。比如在1976年9月17日,GIGN顺利平息了戴高乐机场美国环球航空波音737客机人质事件。次年又从恐怖分子手中解救了一名小姑娘。在1981年5月,GIGN的16名突击队员生擒了一名劫持民航科技的劫机犯,解救了113名乘客和机组人员。1993年5月,巴黎夏尔科司令幼儿园一名老师和21名孩子被劫持,GIGN出击将恐怖分子击毙,救出人质。

GIGN就像一把神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挂在恐怖分子的头顶。在欧洲,GIGN被视为反恐怖行动的精英部队,也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特种部队保持着密切联系。如在沙特阿拉伯,GIGN就扮演特种部队教官的角色;波兰警方及陆军的机动反应作战部队(GROM)反恐怖人质营救小组,是仿效GIGN编制成立的;而比利时由于和法国接壤又有相同的语言,因此双方特种部队也保持交换人员与共同执行勤务的合作传统。

TIPS:

达摩克利斯之剑(The Sword of Damocles)源自古希腊传说:狄奥尼修斯国王请他的大臣达摩克利斯赴宴,命其坐在用一根马鬃悬挂的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下,由此而产生的这个成语,现多用来表示时刻存在的危险。

以GIGN为背景拍摄的电影剧照

时至今日,GIGN已成立40余年,执行了上千次秘密或公开的特殊任务,解救超过500位人质、逮捕超过1000位嫌疑犯并杀死了至少15个恐怖分子。在此期间,共有2名GIGN成员于执行任务时殉职、7名队员于训练时丧命。

以色列“野小子”特种部队

“野小子”特种部队就是隶属于以军总参谋部的侦察大队,又叫269特种部队。提起269特种部队,便不得不说沙龙,对269特种部队的官兵来说,沙龙不仅永远是他们的领导人,而且也是崇拜的偶像。中东的局势犹如风起云涌,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费达因”组织神出鬼没,不断地和以色列正面对抗,甚至潜入以国境内制造流血事件,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以色列政府便开始筹划组建专业的特种部队来抗衡“费达因”。

GIGN战术任务小组

TIPS:

在希伯来语中,“野小子”意为“剽悍、强壮、勇于冒险、敢于战胜困难的人”。

为了回击“费达因”的侵扰,以军总参谋部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筹建一支专业的特种部队。之后,沙龙接受了该任务,他开始发挥其军事才能,着手筹建特种部队。1952年,101特种部队诞生了,该部队最开始仅有50人。101特种部队麻雀虽小,可是五脏俱全,其作战能力和战斗任务分配非常全面,特别是这支部队是每名军官和士兵都是经过沙龙的亲手选拔,都是以军精英中的精英。

“野小子”特种部队队徽

101特种部队在经过了近半年近乎残酷的训练后,雄心万丈,迫切希望通过实战来证明自己。这时机会终于出现了,“费达因”组织的成员在制造一起爆炸案时与101特种部队短兵相接,101特种部队的士兵们将自己的天赋和所学的军事技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得“费达因”很快便败下阵来。而101特种部队则乘胜追击,并在不知不觉间越过国境,这时,惨烈的一幕发生,这些初战告捷的特种士兵们头脑发热,枪杀了多名平民。暴行被曝光后,迫于国际、国内的各种压力,以色列不得不将101特种部队解散。

1957年的巴以斗争依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情报的作用更是日益突出,谁掌握了情报就等于谁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为了搜集阿拉伯国家的军事情报,以军总参谋部情报部打算筹建一只情报部队。一些情报部门的高层想起了几年前的101特种部队,虽然他们因滥杀而被解散,但是这只由沙龙组建的部队单从军事角度来看,是名副其实的精锐之师,在军事斗争中有着不俗的战斗力。

“野小子”身着沙漠迷彩服

于是,在以军总参部的授权下,以原来101特种部队为基本框架,再适当增加部分人数,成立了269特种部队,又称总参侦察大队,它就是名震世界的“野小子”特种部队。269特种部队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越境侦察和突袭。为了每次任务都能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吸取了之前101特种部队的教训,在执行任何任务前都必须进行周密的计划。而以军总参谋部也对这支部队寄予厚望,不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鼎力支持。于是,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下,269特种部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时已经是一支装备精良、作战勇猛的王牌特种部队了。

两名“野小子”特战队员在沙滩执行任务

TIPS:

第二次黎巴嫩战争发生于2006年,参战双方主要为黎巴嫩真主党所属武装和以色列国防军。

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中“野小子”特种部队的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