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任何时候,遇事三思
与人交往,最忌讳冲动。歌德曾说:“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间。”往往我们一瞬间的冲动,就会毁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在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不妨多考虑一下后果,做到“遇事休冲动,三思而后行”,做足人情,许多事情往往就会有转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这是孔老夫子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一个人说了大话而不知道惭愧,那么他实现此话的概率是很小的了。还有人说凡是说大话的人要么就是特别自负,要么就是纯粹吹牛。有一些人总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尊重自己、喜欢自己,自己也会更有面子。而事实上情况却恰恰相反,自我的吹嘘只会让他人更讨厌你。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不会自吹自擂,因为别人的眼睛是亮的,所以,有本事要让别人去说,不能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不知收敛、吹嘘自己的人,当真相被揭开时只会颜面无光、威风扫地。
我们来看一则寓言故事。斑鸠强占了小喜鹊的窝,看着无家可归的喜鹊,斑鸠开心地说:“你可知道谁是鸟中之王?”
小喜鹊胆战心惊地说:“您是鸟中之王!”斑鸠满意地飞走了。不久,斑鸠又啄光了小麻雀头上的毛,然后傲慢地问小麻雀:“你可知道谁是鸟中之王?”
小麻雀吓坏了,它结结巴巴地说:“您……您是……鸟中之王!”
斑鸠这下神气极了,它真以为自己已是鸟中之王了,于是耀武扬威地飞来飞去,谁知迎面碰到了老鹰。斑鸠不知深浅地大喝一声:“你可知道谁是鸟中之王?”
老鹰没作声,只是双翅用力一扇,可怜的斑鸠便从空中跌落到草丛里。老鹰威严地说:“这下你可知道谁是鸟中之王了吧?”斑鸠在草丛里挣扎了半天,才趔趔趄趄地站起来。
斑鸠不知高低,自我吹嘘为鸟中之王,结果被老鹰一巴掌就打回了原形,威风扫地。其实,真正实力雄厚的才是王者,嘴上功夫是要不得的。
“吹牛皮”的人,常常是外强中干的,而且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朋友、同事相处,贵在讲信用。自己不能办到的事情,胡乱吹嘘,会给人留下华而不实的印象。比如,某某人在酒桌上几杯酒下肚后,便开始吹嘘“和某某局长是铁哥们,和某处长是朋友,和某某市长是亲戚”等,简直是有通天的本事,似乎无所不能。几位朋友说起生意上或事业上的难处,这位老兄便拍拍胸脯、打包票说:“没问题,这事全包在老兄身上。”待酒一醒,才发觉他摊上了麻烦,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帮人办事,也许找人能办事,可也得大费周折,求爷爷告奶奶。这牛吹的,把自己都给绕进去了。帮不上忙,朋友面前多没面子,可真要帮忙,还确实是力不从心,强人所难,真是尴尬。
自吹自擂还会成为被人嘲笑挖苦的对象。你在那儿吹得天花乱坠,唾沫星子四溅,可周围的听众要么打哈哈,要么揭破你的牛皮,要么在那儿取笑你,要么干脆走开。你这样的人在那些正经人的眼中,无异于人生舞台上的跳梁小丑,丑态百出,愚不可及。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在你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情况下,夸下海口,大包大揽,结果只会耽误了事情,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别人会觉得:其实你根本就不行。
有一年的春节晚会上郭冬临演的一个小品,是讲一个职员在单位因为职位低而被人看不起,后来他发现无论职位多高的人在买火车票的问题上都觉得很困难,所以大家认为能在别人买不到车票的情况下搞到票的人很有本事。这个职员本来在火车站没有熟人,为了表明自己有能力,他硬是对别人说自己在火车票售完后依然能搞到票,结果有很多同事请他帮忙,他是有求必应,答应了别人,而自己确实没有熟人,只好半夜三更去排队买票,结果托他买票的人越来越多,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有时他不得不自己贴钱买高价票,更别说抱着被子上火车站一待就是一夜的痛苦了。这就是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轻易地答应帮忙造成的后果。票买来了,大家认为你真了不起;买不来,那人就会认为,你既然能给别人买来,为什么不给我买,是看不起我吧!于是反而失去了信誉。
天真的人应该懂得保护自己,该推托的必须推托,不要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揽,这样别人才会重视你,尊重你。千万别吹牛,更不要抹不开面子。这样只会加重自己的负担,导致自己生活得太累。
虽然吹牛皮不是一个好的性格特点,可是社会中却到处是吹牛的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吹自擂的癖好,好像不吹一吹,别人就看不起自己,心里那种痒痒无法挠息,直至吹牛变成一种令人讨厌的习惯。
自吹自擂也许一时一事一地会捞到好处,蒙别人一把,满足自己一下,可从长远来看,若养成信口开河、自吹自擂的习惯,那你必定招致周围人的讨厌,影响你事业的成功和人格魅力。
因此,对于自吹自擂这种不良的性格特征,我们应尽力去克服。主要的办法是加强自己的知识面和经验,不要让无谓的虚荣心害了自己。只要你变得自信、自尊起来,你自然就不会再去自吹自擂。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胜过用空话吹嘘自己。
不忍小事何以成大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拿什么都当回事,特别爱钻牛角尖。尤其是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不亦乐乎,谁也不肯甘拜下风,说着就较起真来,以至于非得决一雌雄才算罢休。结果,他们有的大打出手,或者闹得不欢而散、同事结怨、反目成仇,以致因小失大,后悔莫及。
在职场中,往往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的事情,比如工作的调动、环境的变迁、上司的冷遇等。面对这些事情,我们应该能够做到泰然处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心胸开阔一点,目光放远一些。看这些事情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而不去做匹夫之勇。对于刚入职一年多的新人来说,别人还没有对你的较多的了解,为今之计尽量多看、多听、少说——领导不告知你的事不用问,领导要你干的事用心干,毕竟上天给予了我们只有一张嘴却有两只耳朵和眼睛……不说并非你什么也不知道,只是说的时候还未到。等有一天机会来临时你就应该“好好”说,让别人高看你。如何让别人高看你是另一个更需要技巧的东西,这是因为人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方面:一个是建构自己,它是指人对自身的设计、塑造和培养;另一个是表现自己,也就是把人的自我价值显现化,获得社会的实现和他人的承认。表现自我绝对称不上是什么错。这世上如果没有了“表现”,恐怕也就没有天才和蠢才的区分了。一位在外企工作只做了4年就做到公司高级副总裁的女性,有人问她怎样才能在一个公司飞速攀升。她说当然要靠能力。不过这个能力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真才实学”,而是指表现能力的能力。她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生活如同一场接一场的秀,一个人做秀能力的高低决定他在生活舞台上的票房号召力。但要切记的是表现别过分张扬:也就是说不能光“敢于表现”,还需要“善于表现”,不要让人感觉自己的表现欲过强。如果对方看出你的表现欲过强,看出你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表现,他们会认为你没什么本事,反而轻瞧了你;还会认为你在“弄虚作假”,人们最不喜欢不坦诚的人,觉得这种人不可交、不可信。
所以,一旦有机会,每个人都要用一种间接、自然的方式表彰自己的功劳。如果不习惯自我推销,也可请别人从客观的角度助一臂之力。你会发觉,不露痕迹地让人注意到你的才干及成就,比敲锣打鼓地自夸效果更好。真的,对于职场中的年轻人来说,还需要修炼内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是非不辨于言”,才能使自己在受到别人轻视、作弄、欺骗甚至侮辱时,而能够包容含蓄,不发一言,不表愠怒,使他人无从捉摸我的内心深处。这其中的趣味是奥妙无穷,同时也藏着很大的机谋与作用。所谓“静以制动,观人入微”,则他人对你再也不敢加以侮弄欺骗了。反击要等机会,不可盲目。机会不成熟,自己更被动。
将人们击垮的有时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些人常常被困在这些有名和无名的忧烦之中,它一旦出现,人生的欢乐便不翼而飞,生活中仿佛再没有了晴朗的天,真是吃饭不香,喝酒没味,干工作没劲,干事业没心情,玩也没意思。这一切,只因为他们陷入了多余的忧烦之中,也正是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消耗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私生活质量,使生活失去光彩,最终让大部分人一生一事无成。显然,这是一种最愚蠢的选择。
人生一世,谁都不甘平庸,都想成就一番大业,不虚度此生。其中,忍也是成就大业的必备心理素质。所谓“忍小谋大”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创造条件奔向更大的目标。
有人说,你每天考虑的事情,就能代表你自身的价值。如果我们每天都在考虑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其实就是在将自己贬得一文都不值。如果你还看得起自己,那好,就不要为那些无谓的小事浪费心神了。大行不顾细节,大礼不辞小让,那些没用的小事就由它们去吧,咱还要留着有用之身干大事呢!
唐国公李渊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自己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这个例子同样也可以映射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方说你的上司对你有点微词,你要是忍不下去炒了老板的鱿鱼,也许就会影响到你以后在这个行业更大的发展!就如同赵括没有受得了白起的挑衅贸然出兵,导致40万赵军被活埋。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若是该忍的不忍,该让的不让,逞一时之英豪,最后便会危及己身。做人应凡事用理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无关紧要处的较量该让的要毫不犹豫地谦让。这样为人处世,表面上看是退、是让,殊不知,与世无争,实则是进、是保,是与世大争,大争者若无争。
因此,我们在做人做事时,要善于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出自己糊涂的一面,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不如掩藏起自己的精明。毕竟,我们的一生不应该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即便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必要。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正如俗话所言“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就是对小事不斤斤计较,果断地将那些无益的事情抛弃,不去理它,只在关键时刻显身手。
认为“忍是懦弱者的哲学”的人,只不过是从表面上看问题,恰恰相反,忍是强者的哲学。只有志存高远、目光锐利、意志坚强的人,才不会为小小不平之事而盲动。
别与仇恨较劲儿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处变不惊的气度,一种坦荡,一种豁达。宽容是人类的美德。荷兰的斯宾诺沙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宽容一如阳光,亲切、明亮。温暖的宽容也确实让人难忘。“二战”结束后不久,在一次酒会上,一个女政敌高举酒杯走向邱吉尔,并指了指邱吉尔的酒杯,说:“我恨你,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酒杯里投毒!”显然,这是一句满怀仇恨的挑衅,但邱吉尔笑了笑,挺友好地说:“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饮而尽!”这样从容不迫的回答也就给了对方一个极其宽容的印象。宽容是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聪明!
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不计私仇、宽以待人的人。张绣曾是曹操的死敌,陈琳曾为袁绍写檄文痛骂曹操,但他们归降后,曹操却不计前嫌,委以重任,才换来张绣与陈琳心悦诚服,诚心归顺。
故事里的人,或许会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在大多数人的生活里,一般不至于达到那种地步,也不过是工作生活上的一点小摩擦罢了,只要矛盾并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况,总是可以化解的。记住:敌意是一点一点增加的,也可以一点一点削弱。中国有句老话:冤家宜解不宜结。人与人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少结冤家比较有利于你。
比如说,同事曾经与你为一个职位争得面红耳赤,不过,今天你俩已分别成为不同部门的主管,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将来的情况又有谁晓得?所以你应该为将来铺好路。
如果你无缘无故去邀约对方或送礼给他,太突兀,也太自贬身价了,应该伺机而动才好。例如,从人事部门探知他的出生日期,在公司发动一个小型生日会,主动集资送礼物给他……记着,没有人能抗拒好意的。
要是对方擢升新职,这就是最佳的时机了,写一张贺卡,衷心送出你的祝福吧;如果其他同事替他搞庆祝会,你无论多忙碌,也要抽空参加;否则就私下请对方吃一顿午餐吧,恭贺之余,不妨多谈一些大家在工作方面的喜与乐,对过往的不愉快事件绝口不提,拉近双方距离。
记着,这些亲善工作必须提前抓紧机会去做,否则到了你与他有直接麻烦才开始行动,就太迟了,也只会予人“市侩”之感。
或许有些人认为,宽容是软弱的表现,宽容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就等于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有甲乙两人,某甲向某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某乙拒绝。不久某乙向某甲借马,某甲遂答:“上回你不借我镰刀,所以这回我不借马给你。”这是报复。
如果某甲向某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某乙拒绝。不久某乙向某甲借马,某甲虽然答应,却趁借马之机向某乙说道:“上回你不借我镰刀,但是这回我却借你马匹。”这是憎恶。
如果某甲向某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某乙拒绝。不久某乙向某甲借马,某甲欣然答应,不但绝口不提上次借镰刀的事,还热情地告诉某乙这匹马的习性。这就是宽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多是具有报复之心和憎恶之情的人,而那种具有宽容的博大胸怀的人,必将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另外,即便只从“利己”的一面出发,忘掉过去的仇怨,也可以使我们轻装上阵,心中充满自信与安定。
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力士名叫赫格利斯,从来都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的。因此,他是何等的踌躇满志、春风得意,唯一的遗憾就是找不到对手。
有一天,他行走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突然,一个趔趄,他险些被绊倒。他定睛一瞧,原来脚下躺着一只袋囊。他猛踢一脚,那只袋囊非但纹丝不动,反而气鼓鼓地膨胀起来。赫格利斯恼怒了,挥起拳头又朝它狠狠地一击,但它依然如故,仍迅速地胀大着;赫格利斯暴跳如雷,拾取一根木棒朝它砸个不停,但袋囊却越胀越大,最后将整个山道都堵得严严实实。
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之下,赫格利斯累得躺在地上,气喘吁吁。不一会儿,一位智者走来,见此情景,困惑不解。赫格利斯懊丧地说:这个东西真可恶,存心跟我过不去,把我的路都给堵死了。智者淡淡一笑,平静地说:朋友,它叫“仇恨袋”。当初,如果你不理会它,或者干脆绕开它,它就不会跟你过不去,也不至于把你的路给堵死了。
人生在世,人际间的摩擦、误解乃至纠葛、恩怨总是在所难免,如果肩上扛着“仇恨袋”,心中装着“仇恨袋”,生活只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最后,只会堵死自己的路。一味与仇恨较劲儿,浪费的是你的青春与精力。当有一天自己钻了牛角尖的时候,你可以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力量都放在喜欢的、能做出成绩的事情上多好。你完全可以拍拍手转身走掉,决不会遭到任何阻拦。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过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从培养抵抗打击的韧性开始
“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要想出人头地,就要敢做别人所不敢做,能忍别人所不能忍,才能使自己不断地积蓄力量,增强忍耐力和判断力,这样才能为将来事业的成功积累资本。
人人都想少年得志,但在往高处走的时候,不要忘记忍耐,这种忍耐可以是暂停,也可以是往低处走;可以是后退,也可以是迂回。无论是哪种方式,只有能避开对方的锋芒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王伟是公司的一个小职员,每天虽然算不上兢兢业业,但也还是能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而对于其他的事情总是不闻不问,即便是同事的东西掉了,如果对方不要求,他也不会主动去帮着捡。因此,在同事的眼中,他是有名的“懒汉”,人们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日子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进行着,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班。
可是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在一次意外中,王伟的上司(部门主任)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并且需要修养一段时间,所以公司领导决定,重新提拔一位主任,并且考虑到业务的关系,决定在现有的人选中挑选。这下子整个办公室就炸开了锅,大家为争取这个机会而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动脑筋、走后门,方法是五花八门。可是唯有王伟似乎对这个没有多大的兴趣,稳坐钓鱼台,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同事们都觉得很奇怪,但是都忙于自己的事情而没有理会他,因为他是一个公认的“懒人”。
不久之后,领导决定出来了:王伟当选。原因很简单,王伟成熟稳重,能做好份内的事情,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懂得忍耐。就在家人为王伟举行的庆功宴上,王伟道出了实情:其实他也想参与竞争,但是他懂得竞争并不一定要挤进“潮流”之中,那样自己的才华容易淹没在同事们之中,相反,如果忍耐一下,让自己的形象和同事们的形象完全区分开来,那么这种“卓尔不群”的感觉,就使领导更容易看到自己了。
忍耐,让王伟不仅赢得了主任的职位,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更赢得了领导的器重,这也是一种韬晦之计。中国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真正到竞争的节骨眼上,很多人却又忘记了这个道理,一味地想表现自己,冲动而又莽撞,根本不懂得忍耐,不懂得韬晦。韬晦和忍耐是让自己避免受伤害的最佳手段,等到时机成熟,便可以大显身手,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懂得的生存技巧。
对于社会上大多数芸芸众生来说,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别人的指缝里讨生活。你需要找工作,需要调动工作,需要开拓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在这所有的活动之中,你可能都处于一种求人的地位,处于一种必须伏下身来才能生存的格局之中。这时候你能够借助的外界力量很小,只能靠内心的力量支持,才能争取到更多的生存资源。
有一家公司,老板是位广东人,对下属非常严厉,从不给一个笑脸,但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该给你多少工资、奖金不会少你一分,下属都拼命地工作。
公司有个规定,不准相互打听谁得多少奖金,否则“请你走好”。虽然很不习惯,但员工还是一直遵守着,努力克制着从小就养成的好奇心和窥私癖。有一个月,大家都发现自己的奖金少了一大截,开始不说,但情绪总会流露出来,渐渐大家都心照不宣了。
那天中午,吃工作餐的时候,大家见老板不在公司,就有人摔盆碰碗发脾气,很快得到众人的响应,一时抱怨声盈室。
有一位刚到公司不久的中年妇女,一直安安静静地吃饭,与热热闹闹的抱怨太不相称了,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他们问她,难道你没有发现你的奖金被老板无端扣掉一部分吗?她轻轻摇头。人们吃惊了,整个餐厅一下子安静下来,每个人都一脸疑惑,人人都被扣了,为何她得以逃脱?什么原因使她独享优惠政策?不久,她被提升了,他们又嫉妒又羡慕,她的工资会高出一大截来,还有奖金。
很久以后,大家才知道她是被扣得最多的一个,当时,她是这样想的:这个月我一定是做得不够好,所以才只配拿这份较少的奖金,下个月一定努力。为何别的人没有这样的想法呢?她是这样分析的,那时她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工厂亏损得很厉害,常常发不出工资,她实在没办法,因为家庭负担太重,上有生病的老人,下有读书的孩子,还有因车祸落下残疾的丈夫,于是就出来打工了。在这个公司的收入比起以前的工资来要高出百十元钱,这让她喜出望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甚至有一种感激的心情。
后来,许多人离开了那家公司,跳了几次槽,却都没有跳到一个满意的地方。但是,她一直固守在那儿,已经做到了经理助理的位置,标准的白领阶层。谁能想到几年前,她不过是人到中年的下岗女工呢?
如果你一向以为“神秘”与“城府”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人物的事,现在可以纠正一下这种看法了。它甚至也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计谋和高深的伪装功夫,摆正自己的心态,该做的事多做,不该说的话少说,价值自然会慢慢体现出来。
生命能承受多大的韧性,就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出众的外表、机灵的头脑、能说会道的嘴巴,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风光。但是这一切,都很难经受得住艰难的处境和长久的压力的考验,唯有像“蟑螂”一般的韧性,可以使我们成功地熬过光明到来之前的黑暗。只有熬过生命中突如其来的苦难的人才能被我们视为生命的强者。
失意人面前不提得意事
失意人前勿提得意事,得意人前勿提失意事。人有悲欢离合,当你的朋友、同事、家人或上司遇到一些失意的事情时,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去安慰一下甚至是给他出谋划策,殊不知,这却是一个当着矬子说短话的行为。俗话说物极必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把握一个度,特别是在彰显自己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这一点。
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总以为这样就会让朋友高看自己,使别人敬佩自己,殊不知,别人并不愿意听你的得意之事。自我炫耀,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尤其不要在失意者面前炫耀你的得意,因为你的得意衬托出别人的倒霉,甚至会让对方认为你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便是嘲笑他的无能,让他产生一种被比下去的感觉,他会更恼火,甚至讨厌你。
关于这一点,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某部门的王经理、小张、小王、小邱等一起炒股。起初两个礼拜王经理都是每猜必中,所以其他人都把王经理奉若神明,大家都向他看齐,王经理买什么,大家必跟着他。王经理因此故弄玄虚起来,说自己炒股获利完全得益于自己得天独厚的“第六感”。
可是,上帝似乎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王经理在那次“演说”之后,每炒必亏,这引起了众人对其“第六感”的质疑。最后,以小张为首的众人成立了炒股“自救会”,不再听从王经理的建议,而是集众人智慧集体炒股,甚至让王经理跟他们一起干。
这个时候,唯独小邱一人对王经理的态度依然如故。当炒股“自救会”举行庆功宴时,小邱却独与王经理吃便当。最后的结果是,在王经理因炒股“血本无归,债台高筑”辞职时,他向上司举荐了小邱为下一任经理。
小邱的成功在于他运用了一个正确的处世之道:当着矬子不说短话,失意人面前勿提得意事。试想,众人举行庆功会,是不是对王经理的揭短,在王经理看来,这就是当着他这个股市失意人谈得意事,他能不记在心里吗?
而小邱则正好相反,他懂得如何安慰一个失意的人,虽然他私下里也不再按照王经理的“第六感”买股票了,但在表面上却并不显露出来。其实,小张劝说王经理和他们一起干的动机是好的,希望他不要亏得太多,但是这种做法,对王经理而言无异于扇了他一个耳光。小张的做法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那么,是不是轮到别人落难就不去安慰了呢?
肯定不是的,关键是安慰的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你也以失意人的角色去安慰他,而不是以一个得意人的身份去指导他。
张伟的部门主任因为工作绩效不好而被降职,上面很快就调来了一个新领导。由于原来领导的群众根基比较深,再加上大家对新领导的不满,整个部门的同事仿佛是将新领导架空了。只有张伟一个人主动和新领导套近乎,经常一起抽烟、一起喝酒、一起吃饭。在谈话中,张伟经常有意无意地向新领导透露原来的领导不喜欢他等信息。这让新领导打心里认为,他和张伟“同是天涯沦落人”。
后来,由于工作出色,新领导得到提拔。他自然没有忘记张伟这位“落难”时的兄弟,在上任的第二天就提拔张伟做了他的助理。其实,新领导不知道这样一件事情:张伟当时之所以能够进这个部门,是因为原来的领导是他的亲舅舅。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当你遇到失意之事,别人在你面前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时,你的心情如何?因此,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失意之前,不说得意之事。
台湾作家刘墉的文集中有这样一段话极富哲理:
失意人前,勿谈得意事。因为那只可能加重对方的落寞感,所以即使万事顺心,也要故意说些辛苦处给朋友听。
得意人前,勿谈失意事。因为得意人常不能体谅失意者的痛苦,所以即使有许多不如意,也要振作起精神。
失意时交的朋友,得意时常会失去。因为他觉得你高升了,不再是他的一伙,他不愿意高攀,也高攀不上,你无心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引起他自卑的敏感。
得意时开罪的朋友,失意时也难以挽回。因为他觉得你昔日气焰的消失,不是因为你变得谦和,而是因为走投无路,才回头来搭老交情。昔日你不认他,他今天也不会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