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缺的不是平台,而是口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99%的人都不懂,会说话不等于有口才

1.“说对话”的前提是“看对人”

一次成功有效的沟通,必然是一场角色的互动,口才只有在这个角色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发挥效用。既然是角色互动,那么在双方之间必定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角色关系。

当你的角色在进入这个关系的时候,就已经被附加上了很多东西,你就需要遵从这些规则。比如,在跟父母讲话时,你的角色决定了你不能对他们直呼其名;在跟领导讲话时,你的角色决定了你不能对他们大呼小叫、下命令以及随便开玩笑;在跟恋人讲话时,你的角色决定了你就不能打官腔、太正式……

所以,简单来说,在一场交流中,你是谁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是谁”。不同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你的语言内容和表达风格。

这个道理,我一直都知道,然而我还是犯过错误。

那还是我大家刚毕业的时候,有一次去参加招聘会。我看到一家很有名气的企业在招聘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就想去应聘。我想了想,自己的优势在于口才好,也能写,就打算让招聘方看到我的优势。

于是,我先寒暄:“经理,听说你们公司的企业文化相当不错。”经理点了点头。

接着,我又说:“现在高学历的人才是越来越多了。”经理还是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然后,我又说:“经理助理这个职位一般要口才好、比较能写的人吧?”我兜了一个大圈子,其实是想等到他做出肯定回答以后,告诉他我在这两方面比较擅长。

没想到,这位经理是个“李逵”一样的急性子,他说话办事干脆利落,特别讨厌别人拐弯抹角。于是,三句话问出口,我就被经理pass 掉了。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俩不对频,即便我被录取,工作起来也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去磨合。

但是这件事让我更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说话,除了要看对方的性别、年龄、身份,还要看对方的性格特征。

如果对方是个急性子,你就不要跟他拐弯抹角绕圈子;对方是慢热型,你也要适当配合他的节奏慢下来,这样才能让你们的沟通对上频率。

所以,别看“说话看对象”道理很简单,真的做起来,有非常多的细节,也分成好几个层次。

第一层,至少得让人听懂。我们对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大讲“G20(20国集团)”,讲普鲁斯特、拜伦,你这是闹哪出呢?岂不是白费口舌?

假如在菜市场上遇到大爷大妈,你跟他满口网络语言,他们会觉得你这人莫名其妙,不说人话。所以,你的网络语言还是留给年轻人吧,对年龄稍大些的人,就尽量正常说话。

第二层,你要让人不反感。你敢不敢试试看叫一位年轻姑娘“大婶”“大妈”?敢不敢问一位大龄未婚女青年“你怎么还不找对象,今年三十几了?”或者,你敢不敢在领导面前满口都是不雅的口头禅?我想后果会相当严重。

在这一层次,你要根据对方的性格、性别、身份等特征,先保证不把话说错。比如,你在大学教授面前一副江湖气,就容易引起反感,更无法获得交往的信任和好感;如果对方性格外向,透明度高,你就可以随便一些,开开玩笑,他会很自然地接受,但如果对方性格像林妹妹一样内向、敏感,你就不能随便开玩笑。

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注意性别差异。如果你说人身体壮实,男性会觉得这是夸奖,但女性呢?很可能会把脸拉下来,她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就是性别带来的差异。说话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这种差异。

第三层,你要让人高兴。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对方的外在特征,迅速判断以后,尽量投其所好。

比如,老人喜欢别人说他年轻,而小孩就不喜欢别人总是说他太小;

中年人喜欢别人说他事业有成,家庭和美,而年轻人就喜欢别人说他有闯劲有活力;

女性喜欢你夸她年轻苗条,男性喜欢你说他身体强壮;

当了妈妈的女性喜欢谈论孩子,但男性则不然,他们更愿意谈论球赛、经济环境等;

所有人都喜欢你说他的东西贵重、有品位;

……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点也要灵活运用。比如,女孩子大都喜欢谈化妆、美容、服饰、明星八卦,但如果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女孩,就可能喜欢足球,这时你就得区别对待了。

第四层,是让人惊喜,把你引为知己。如果说第三层“让人高兴”建立在普遍心理上,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心理,所以一般不会出错,那第四层就更高一级了,它建立在个别心理之上,是你为他量身定做的,所以更贴心。

比如,有一位非常年轻的女孩子,因为太爱她的男朋友,做出了各种在我看来非常幼稚的举动,比如翻看他手机、试探他的真心,等等。在她那个年龄,做什么都可以理解。但显然她的男朋友不这样认为,知道她的行为以后非常生气。

她哭得梨花带雨,找我诉苦,说自己只是特别爱他,他怎么一点都不明白。我跟她说:“我们做事情,有人用心,有人用技巧。只可惜,人人都喜欢被用心对待,却总是欣赏不了用心做的事,因为用技巧往往能把事情做得更漂亮。”

姑娘听完以后,喜欢得要死,她为自己那并不光明正大的行为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下子觉得我简直太善解人意了,从此到处跟人说我聪明又睿智。

我并不是妇女之友,我只是多读书、多思考,所以总能找到一些合适的话,去应对遇到的各种场景而已。

如果你也想要做到这样,就要平时多积累,然后在谈话时,深入挖掘对方比较在意、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话题,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对方心坎儿上去。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话该说多还是说少,也得有讲究。对方如果很忙,时间很紧张,跟他说话就要简明扼要;如果不知趣、没眼色,自顾自不停地说,别人已经在频频看表了,你还意犹未尽,就让人尴尬了。

如果在一些需要发表看法和见解的场合,你却惜字如金,半天不说一句话,或者只是草草讲几句就了事,也难免让人觉得索然无趣。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控制自己说话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