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互联网时代没必要记忆
其实从印刷术发明之后,就有很多人提出这种观点,东西都已经印在书里了,还有必要去记忆吗?所以,有一段时间,记忆法的传播几乎销声匿迹。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想要的信息几秒钟就可以找到,练习记忆似乎更加没有必要了。但是,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
第一,不可能所有的信息都储存在电脑、手机里面,也不可能在任何场景都能通过电子设备调阅它们。你参加考试、谈判、面试、直播时大脑空白了,你说:“不好意思,我百度一下!”你可能就没戏了。即使是可以借助外部设备的场合,万一没有信号呢,万一没电了呢,你就只能干瞪眼了。
第二,我们的大脑有个规律叫“用进废退”,你越多地使用大脑,大脑就越灵活。过于依赖外部存储设备,可能会导致记忆能力减退,甚至提前就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很多成年人记忆减退,大多数是因为用脑记忆的时间少了。现在很多人听课时有个习惯,就是用手机拍PPT或者录音,以为储存下来就属于你了,其实大部分人以后根本不会再碰它,直至哪天内存不足时就会将它删掉。只有那些记在我们大脑里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知识。
第三,我们的一切决策和工作也依赖于过去的记忆。我们能够高效地工作,都基于我们大脑中已经存储的经验,以及我们过去掌握的知识。它们让我们可以快速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样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最强大脑》选手李威,他通过记忆法将项目的进程和安排都记得很清楚,需要时只需要“脑内搜索”,而其他同事则必须到电脑系统里查询,领导问一个,他就回一句:“等等,领导,我去查一下再告诉您。”如果你是领导,你会更青睐谁呢?
第四,我们的创意也依赖于我们的记忆资料库。曾经有家长担心:“训练记忆力,会不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其实记忆法就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来编故事、编歌诀,大量训练可以激活我们的创意。另一方面,我们想要创新,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个“米”就是我们记住的知识。要创造,首先要去搜集各种资料,储存在大脑里面,接下来在酝酿的过程中,创造的灵感迸发出来,再通过逻辑验证变成最终的成果。如果所有的信息都储存在电脑里,这个过程就无法完成。
当然,记忆的作用不限于此,我想说的是,记忆永远不会过时,除非有一天人类的大脑接上了芯片,可以自动上传和下载各种资讯。那时的人类,和机器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吧!趁我们还是人类,多使用你的大脑,特别是训练记忆法,让你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潜能都激发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