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7)
读书那些事
一
父亲重视学业,打小逼咱兄妹仨读书,总说人不读书不开“毛孔”——意思是不开窍,不明事理,闭目塞听。因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儿时在农村,能听到这话是幸运的。可惜小儿蒙昧,当是大人哄咱的阴招。他们出门前扔来的那几本软烂的小人书、连环画早已看得滚熟,而那些难认的大相径庭又无比雷同的方块字,也没见几个大人来读,不是唬小孩的么!果然,村伯说了真诚的实话,说读书真心没用,从田里种出稻子才是根本。那个时代,粮食才是命根子。
母亲是城市下放人口,身子又羸弱,每遇农忙就病倒,拿着生产队最低的工分。阴暗的厢房,虚弱的她躺在黑漆漆的帐里,我们张惶地守在床边的情景,依旧是我最惨黯的记忆。父亲工作之余卖力地帮工,还是没能把日子过好——欠下生产队不少粮食。现实使他常自讽“臭老九”,村里人也这样戏谑。那表情里的内容,我这嗷嗷待哺的小屁孩是看不懂的,只隐约觉得,会耕田的大爷最有本事,知识分子要向贫下中农学习。
集体贫穷时代是没有精神追求的。农村人家比劳力、比工分、比生孩子。后来分产到户,开始比亩产、比盖房。再怎么看,大人都不能放下工作或农田不管,小孩也不能不去放鸭或牵牛吃草。“不读书要后悔”之语每每像风一样刮过,愣是没灌进耳朵去。
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样执着,仍然视读书为头等大事。因为受了教育做了“公家”人,这个好强的汉子,除了保障孩子们微薄的三餐外,其他方面都很弱势。“上班小轿车,下班拉板车”是父亲艰苦岁月的残酷写照。如今想来,当年脚跨工农两界,他更能看清社会发展的最终出路,因此有着与村里人截然不同的见识。咱兄妹仨都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一见到大人千辛万苦地载着农具或作物往家赶,都会冲过去搭把手,好像懂得“其力断金”的大道理。谁知父亲总是呵斥:“作业做好了吗?”这时必然有人赶紧缩了手脚,跑回桌子趴下。后来我上学了,也成为被盯学业的人,享受到“大孩子”的待遇,草根的小野性受到压制,浑身不自在。
父亲的严厉在村里出了名。来找我玩儿的小伙伴,远远见他回来就作鸟兽散,轻易造就了小小少年的“孤独”。来串门的邻居大婶,看到孩子读书写字一准会啧啧:“看哈,一家门念书先生呃。”仿佛眼见我们自陷深渊而不忍:“这大孩子,可以跟大人下田了,小的也该打猪草了……”诚然,供几个读书人不如驯几个好劳力。
母亲耳根软,家里又确实需要帮手,有时就让我们干些小活。我们也乐得从书本中逃出来,到田边打猪草,到山上拾柴禾,抬井水什么的干得热火朝天。父亲回家总找母亲理论,不愿把孩子变成泥腿子——好像他知道将来农民都会失地,沦为城市的“二等公民”一样。每当他们打嘴仗,我们兄妹就装孙子,一言不发,趴在作业本上观望。老师布置的作业实在太少,根本不用花太多时间。但大人在火头上,熊孩子谁也没胆气把话说穿。
不堪回首的岁月,就在挣扎与呵责中、在父亲的不合时宜里、在小屁孩卑小的顽劣里,阴差阳错地蹉跎掉了。
二
可能是年龄尚小,对世道的艰辛体会不深(是福泽,更是一味迷药),不清楚家境啥时开始好转的。也许是包产到户、父亲涨了工资,更可能是我的成长解了母亲的困局,使母亲生病少了。总之略有余粮、又少有薪资的家庭,在农村里渐渐显出优势来。就在这当儿,我在父亲的管制、母亲的庇护下长大,还迷迷瞪瞪进了学堂。
没过两年,父亲就挑战起作业少的问题。他不知从哪里弄来整本的数学卷子,打发我的课余时间。那年头,大家一学期只能见两次考卷。当我把做好的卷子交给老师批阅时,常常引起同学围观,围观之余是深深的同情。老师和父亲沆瀣一气,想必他有过度的闲暇。后来社会教育逐步加压,应该是他们的同道越来越多的缘故。
幸而他们是始作俑者,因之力度不大,没有影响我成功地荒废自己。
当哥哥考入县中,姐姐也进了镇里的中学,老师和村里人一样,开始对我们投来关注和赞许。父亲的精力跟着孩子散布在各处,难免力不从心,能够泽被我的越来越稀薄。我对读书既没有欢喜,也没有厌恶,只是随波逐流应时而为。我诚实本分,但一颗顽童的心从来没有熄灭,而喜欢做漫天的想象,是疲惫的父亲从来不曾觉察的。如今想来,懵懵懂懂、五迷三道真是读书之大忌。
因为知识分子家庭的背景,又有优秀的哥姐做榜样,老师对我非常信任。况且我交上去的作业,大体证明了我尚且“聪明”。记得有一次从老师办公室出来,背后飘来一段评论:“爸爸是国家干部,哥哥是优等生,当然错不了……”原来我这般散淡的应付已经很优秀了?有强悍的老爸和聪明的老哥,看来这书不用亲自读。以我当年的小心思,能够想到这一层是件非凡的事情。可是后来,我连高中也没读成。
当然另有主观的原因致使本人的不成器,而天生的“聪明”也趁机背叛,让我找不着北。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没从地里种出一棵稻谷,却在心里长出一团草来。
若干年后的一天,就读的技校放假。极偶然地遇到了小学的数学老师,他早知哥姐相继考进大学,因此热情地问我在哪儿读书。我如实禀告后,他脸色突地一沉,嘟囔了一句什么,飞上自行车就绝尘而去。面对他过于敏捷的背影我一时不解,他曾经是那么和蔼、那么宽厚地替我解惑的一个老师呀。继而我羞愧万分,无地自容了。
该读书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就是一场巨大的辜负。
三
走上社会的第一“站”,倒是名副其实——某国营商场站柜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在母腹中卧薪尝胆,计划经济余威尚在。营业员成天与物质为伍,在穿过漫漫匮乏之路的年代,有着天使般的光环,人们总把我们连同琳琅满目的商品装进闪亮的眼睛。起先我很受鼓舞,誓把少年满腔的能量挥洒给三尺柜台。
也许用力过猛,或者我天生是干活的材料,没多久就发现其中的迷障。销售货品,虽然学问很大,却主要在态度和细致两方面,其他则没多少技术。当我做好了前者,就不知要做何种追求了,况且我也没有什么技术。
不知走了什么好运,总公司居然把我从“芸芸众生”中调出,投进业务部门。业务部是干部子女——那些为新中国开创局面的老一辈的接班人——的集中营(当年有顶班制度)。他们的学业大多受到“上山下乡”和文革的冲击,政府用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弥补对他们的亏欠。在我看来,他们都是经验老道的前辈,对工作驾轻就熟,因之上班多赋闲。他们日复一日地聚拢,家长里短、是非曲直、打情骂俏,话题是五花八门的市井。由于初入江湖,嘴又拙,无法跻身这个“谈队”,只好一旁观摩。经年累月,对他们每天上演的剧目,终于从敬佩到习惯、从淡漠到冷眼,后来还看到两个字——荒废,一场集体的荒废。
随波逐流、与时混日乃是一项令人发指的荒废,安于现状也只是不思进取的借口。如今想来,面对这样的团体,都与当初的不读书有关。以干部子女的优先权谋到一份工作,又被准确无误地投入这个集体。物以类聚,我身陷的这个环境正是由我和同类构成。
与彼沉浮,一晃八年,正是国企改革狂风骤雨的路程。与此相应的,是同事们一阵接一阵的心惊胆寒,日复一日的长吁短叹。身无长技,如何与世悠游呢?改革的漫长伴随着漫长的空白和惶恐,心慌之余,我才在家人的提醒中拿起书本——做谋生的预备。
由于从事财务,所做的形而下的知识储备,都在财务方面。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越发领会知识的重要,越发对此前的荒废耿耿于怀。现在借用财务概念,对该读书时没有好好读书,做了一番总结:
一、当年没用心读书,辜负了父母和老师的付出,还辜负了一路成长触及的一切资源和所有陪伴。这些辜负一旦产生,就是沉没成本,无从找补。
二、辜负了自己的大好年华,就是欠下一笔债务,需要一辈子来偿还。因为它决定你存在的阶层,彻底影响事业、婚姻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穷尽一生。
三、那次数学老师的弃我而去,是这笔债务额外索要的对价。来者不善,猝不及防,直接计入债务本金——诸如此类的刺激,谁能泰然、谁又敢忘记?当然,如果造成自暴自弃,就不是增加债务那么简单。
四、如果继续懈怠,一路荒芜下去,债务还会因为孳息而变成巨无霸。即使当年用心读书的人过于松懈,也会泥足深陷。遗憾的是,人还无法活着申请破产保护。当然有营业外收入(额外的好运)者除外。
五、只有及时的补救才支付得起利息。有毅力持续弥补的,或有可能慢慢偿还债务本金。
六、如果想要扭转颓势、化腐朽为神奇,让人生实现“盈利”,那就需要顽愚的勤奋了。
人生是繁密的因果交织而成,仿如一场庞大的经营,以我所谓的专业根本无法核算周全,唯有根据自己的心气,朝选定的方向,一路走一路盘核。经过此番盘算,共有三条路——四、五、六,即放弃、补救或扭转。四就是随波逐流、与时混日,等着天上掉馅饼,前车之鉴太多,唯有弃选。而五和六,都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那么,努力别无捷径,还得从增长知识——读书开始。
四
话说得语重心长,分析也貌似有理有据,却只是一种调侃和勉励,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半辈子患得患失,总想通过梳理,给自己开一味药方,治一治这底气不足的心病。
而所谓的“实现盈利”也很含糊,是以经济收益、社会职务来衡量?还是以家庭和美、子女成才来评判?一时还真找不准尺码。鉴于文字表达的局限,在此不妄下评断,期望随着识见的增长,能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思想是矮子,行动才重要——回到读书这件事。话说当年没有好好读书,思维没有逻辑,做事缺少方法,只能在跌跌撞撞中以勤补拙。哪知活干得越多,越捉襟见肘。没有善舞的长袖,又没有八面的玲珑,心虚气短到了尘埃。混世是如此艰难,只能亡羊补牢。
增长知识可以来自书本,也可以从实践挖掘。但实践更侧重知识的使用,还受限于群体的水平,不宜寄全部的期望。想来想去,还是通过书本获得知识,再获得知识的运用技术,同时付诸实践,事半功倍,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为了谋生,开始读的都是考试书目,后来拓展到专业相关。虽说知识就是力量,但只会做事就等于机器,况且专业知识精深似海,却狭窄而枯燥。为了弥补和调剂,偶尔把头伸到窗外——捎带读了一些国学经典,却被窗外的风景深深吸引。又因为艺、文、哲、史知识多横向勾连,让人很难固守一隅,不知不觉滑入漫漫书海,从此泥足深陷、无法自拔了。
姐姐曾经调侃:“看来人这辈子,不读书是混不过去的……”她一针见血,影射我曾经的荒芜,而如今只是一种改造。是的,改造。但迷恋改造到了欲罢不能的程度,却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最初,业余生活被各种有益无益的安排填满,学习时间只能靠“挤”。待到浸染日深,生活中的无效事务就像水分一样蒸发。日子简单了,人心减少浮动,时间空间竞相宽裕。
如今跟随女儿来到问政山,游离原先的圈子,掐断了网络和电视,是纯粹的读书环境。这里昌盛的文脉,是千年向学之心的汇聚。每晚饭后,在问政山夜幕轻微的拂临中,徐徐进入古人的世界,遨游于千百年漫漫时空,解读先哲的思想精髓,品味前贤名家的文学著作及风神逸事。历代哲人学者莫不学富五车,莫不善言敏思又胸怀广大,于是以古人为师,越发不敢懈怠。日积月累,触及的知识像微粒汇聚,成为一点一滴的营养,悄然滋润人生的肌体。
在我看来,专业知识好似止痛药,治标,解决谋生和社会上的一般交游。而凭个人志趣触及的广阔天地,增益器识,直逼潜质,具有纵横千载的“日月精华”及“天地真气”,是一味标本兼治的中药,没有功利,不为谋生,却为人生奠下厚实的基调。
如今,借着女儿读书的当儿,读着自己的书,好像回到学生时代。三十年前父亲苦口婆心,“不读书将来要后悔”之语像耳边风一样刮过,如今想起很是羞愧,幸亏碰壁之后及时“后悔”。原来书籍的世界又劲道又香醇,使人根本停不下来——当初都干什么去了?看来对于顽童,良言一百遍,都赶不上自己一次的体验。
最后我还想说,父亲那句老话更是良言不虚——读书使人“开毛孔”——使启慧、使明理,亦使内心不惶恐。
五
高三的女儿功课一天比一天紧,一场接一场的考试,像一条鞭子,抽得她喘不过气来。每晚放学到家,就一屁股坐我对面,打开书本继续做题。有时眉头紧锁表情严肃,我除了提供一些食物,就不再言语。没有挫折的日子,风和日丽,她会先通报当天的趣事,同学和老师过招的八卦消息。
客厅的小方桌是房东留下的老家具,陈旧,矮小,四条细腿撑着一块薄桌面。自打第一次我坐下看书,女儿凑过来摊开自己的书本,它就扮演起这沉重又伟大的角色。书房和里面的书桌被彻底闲置,那种孤岛的寂寞女儿不愿意去品尝。
那晚做功课,我忙家务迟迟没坐下。她发话了:“老妈你不累吗?过来坐下吧,一起学习气氛多好。”我不学习影响气氛?得到钦点是荣幸的,赶紧跑过去坐下。这回“陪读”二字坐实了。
校园归于寂静,灯下的母女各自沉浮。
时间在静默中流逝。生物钟滴答滴答将我们推向另一种状态,我开始打哈欠。“妈,困了就去睡,不用等我。”女儿说话了。
连续鏖战,我精力不济,通常先败下阵来。偶尔她先告疲惫,我趁机怂恿:“早点睡吧,不要太辛苦……”
她总说:“还有一点点,坚持一下。”精力有限,可题海无边。
她从来不缺读书的兴趣,打小爱看图书,小学就时常带回一套套新的课外读物,初中更是变本加厉。喜欢阅读自然是好,却与日益吃紧的功课起冲突,我把握不定其中的利弊,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受惠于阅读,她的作文总是信手拈来。“我们是白云妈妈的孩子……”,这是她小学一篇作文的开头,轻快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喜得班主任推荐投稿,很快就刊发见报了。
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白云的悠游,代价是功课用力不够,成绩青黄不接。我心知肚明,她踯躅在我的老路上——懵懵懂懂,五迷三道。
高中两年的打磨,她渐渐进入攻读的状态,有了发奋的迹象。成绩却举步维艰,一直处在中等,使我们心急。她着急成绩上不去错过理想的大学,我也不能免俗。成绩是衡量尺度,有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能不能沉浸于一件具体而单纯的事物,是不是咬定了青山不放松,是一个孩子品质和潜质的体现。而天性也有两面,个性轻快、有一颗易感的心,难于专注,却能保持新鲜的好奇和敏锐的触觉,也需要保护。使我关注成绩,却不能只要成绩。
相对于成绩,读书的火苗能否长久地燎原更有意义;相对于读书,成绩又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我的心理充满了矛盾。
好在她已潜下心,用一种沉稳的态度对待功课,虽然淹没在洪流之中,但仍旧做了更好的自己。
这要感谢高考制度,只有高考的压力,能使她做一番刻骨的切入,挖一挖读书的潜能,磨一磨钻研的耐力。这是读书必须迈过的一道坎,那些优异的孩子,只是更早地迈过了而已。
高考对于我们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高校的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