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1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近代化投资趋势统计描述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起步时期,投资的增长决定着经济增长,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也是发展经济学家们的共识。刘易斯(1994)认为,现在所有的发达国家,在过去某一历史时期中都经历过投资迅速增长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每年的净投资率从不足5%增长到了12%以上,这就是所谓工业革命。在罗斯托“经济起飞”的三个条件中,第一个就是生产性投资率大幅度提高,因为经济起飞要以充足的资本积累作为物质基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就是资本形成不足,而提高投资率是促进资本形成的必要条件。此外,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和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等理论都是在强调投资、资本形成的重要作用(齐良书,2002)。

在罗斯基教授的著作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研究投资问题。罗斯基深信,“量化方法是构建总体框架最有效的途径,这能加深我们对战前(全面抗战爆发前——引文者注)中国经济增长与停滞有关问题的认识或理解。在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经济里,产出、收入、投资、价格、税收、工资及其他方面的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发展趋势,只能通过数据统计才能确定,其尺度不能靠从个人文字或其他轶闻事录式的资料中推断。”〔美〕托马斯·罗斯基:《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唐巧天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第13页。于是,罗斯基首先做了时间序列投资数据的估算,他对投资额的估算思路与前面提及的学者不同,他修正了英格瓦·斯文尼尔森的方法,通过构建水泥、钢铁、机械等资本品的表观消费量的时间序列,估算了中国各年度的近代化性质的投资额数据(见表1)。

表1 中国和东北地区部分资本品表现消费量全国指数以及近代化性质的(Modern-Oriented)投资额估算值( 1903~1936年)

资料来源:参见〔美〕托马斯·罗斯基《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唐巧天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第245页。

图1 1903~1936年中国近代化性质的投资指数趋势

资料来源:本文表1。

利用表1的数据我们做了折线图图1,从图1的曲线来看,1918年之前中国的近代化性质投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且在此期间也有小幅的波动。从大的波段上看,1919~1936年时段的平均投资水平比1903~1918年时段的最高水平高出约150%,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投资是快速增长的。从小波段上看,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出现了一波投资高潮,但很快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负增长的趋势维持到1918年一战结束。从一战后的1919年开始,中国出现了具有近代化产业性质的投资高潮,1923年虽有所回落,但基本趋势是保持上升的。在世界经济大萧条期间,中国的近代化产业投资也未受太大的影响,虽在1929~1932年有小幅下降,但从1933年起其上升趋势依然比较强劲。罗斯基(2009)所做的比较研究结论认为,最晚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关内(指山海关以西,东北地区则称为关外或关东)在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近代化固定投资规模已接近日本。

从1903~1936年整个时段上看,近代化投资指数从7.8增长到了135.2,指数翻了4番还多,这是中国经济质量的一次巨大进步,是从前任何时代都不能与之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