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理论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理论一般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交通推拉。在特定的运输系统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在逐渐积累的初期,往往位于原有运输方式的极限之内,因而可以通过对原有运输系统的改造来满足。这期间,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往往比较隐蔽,主要体现在支持经济增长,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如果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好像不存在,往往不为人们关注。如果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就会以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方式,来显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此时经济的发展就得带动交通运输业。然后,随着“积累”的进一步扩大,它将突破原有运输系统的极限,迫使新的运输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由于新的运输方式的产生及随之而来的迅速发展,必然要向社会提出强大的物质需求,从而造就了一批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壮大。在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较明显,不仅表现在支持经济的增长上,而且还体现在刺激经济的发展上,可以认为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是交通运输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其二,相互作用。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一方面交通运输将各经济区域联系在一起,是各区域经济赖以实现相互之间联系的必要基础条件。交通运输决定着各经济区域之间联系的数量强度、速度及旅客与货物的流向,对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繁荣、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对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与协作、地区分工与协作以及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有不同的要求,并要求经济结构按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经济结构的变化将导致一些行业的高速发展,而这种变化必然要引发各产业的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这必将引起运输需求的变化,拉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二 系统论

系统论是20世纪科学领域发生的一场学科变革,它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对世界观、科学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变革而深刻影响着整个科学界,乃至人类文化的未来演进。系统论中的所谓系统,一般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且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有机整体。而在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式时需要注意掌握系统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目的性、动态性、有序性及能动适应环境性等基本特征。其中,整体性是指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总和。任何系统都由若干要素组成,但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并不等于整体的功能,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各部分组成和谐有序的结构,则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如果各部分组成彼此干扰、相互冲突的结构,整体的功能就可能小于各部分的总和。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组织形式,功能是系统在一定环境下所能发挥的作用。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所以,在要素己经确定、环境影响不变的情况下,巧妙地安排系统的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发挥系统功能的关键。关联性是指如果一种事物总是存在于某种系统之中,那么其应该作为该系统的一个要素。而一切事物又都自成系统,都有其内部的结构。对于一个特定系统来说,其他系统则是该系统存在的外部环境。所以,系统、要素和环境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动态性是指任何系统都不是绝对封闭的和静止的,它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个运动过程,应该以动态的观点去分析考察系统的运动状态和过程。

而对于高速铁路及其所属的区域来说,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需要位移的人员、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载工具、仓储设施和通信系统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高速铁路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则应该是现代运输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 区域经济理论

作为20世纪20~40年代建立的科学,其以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区域内资源分配不平均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实践中,各不同经济区域的差异以及各区域间的科学”;是研究“区域内有效从事生产活动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建立区域内分工与合作的原则,组织系统内各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与布局,形成一个聚集与分散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又能分工协作的区域经济系统的科学”。

而区域经济学则有助于从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运输组织角度出发,关注高速铁路的“时空压缩”效应,以及人员、物资的“资源地理分布”情况,来分析高速铁路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并在不同实际情况下探索区域高速铁路运行的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高速铁路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进而帮助确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输产业布局,促使区域内不同生产要素的分工与合作原则,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顺应区域优势的高速铁路产业,建立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系统。

四 运输经济理论

运输经济学作为一门融合产业分析框架与交通运输行业基本特征的中观经济学科,它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在完全竞争模型中逐步加入诸如信息、交易成本、进入壁垒、政府管制行为等因素,进而使其理论模型更加接近现实情况,也更具有解释力。运输经济学则能为研究高速铁路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例如,高速铁路产业的发展问题(高速铁路产业演进、高速铁路产业生命周期、高速铁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等);高速铁路产业主体问题(高铁企业对产业的影响、运输市场竞争、高铁企业目标和进化等);高速铁路产业结构问题(高速铁路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高速铁路产业结构的平衡或不平衡增长、高速铁路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等);高速铁路产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关联问题(关联、结构、波动关系分析等);以及高速铁路产业组织问题、高速铁路产业政策问题、高速铁路产业安全问题、高速铁路产业效益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五 现代组织管理理论

众所周知,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都是由运输组织来完成的,其中运输组织管理是运输活动存在的根本。区域内高速铁路系统的管理就是系统平衡演化的艺术,它直接影响着高速铁路在区域内的运行效率。区域高速铁路系统管理,是从政府部门和铁路企业等组织的角度考虑区域高速铁路系统运行效率、政策推进等问题。而相关宏观层面的管理理论则成为区域高速铁路系统管理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例如,利用城市经营管理理论来分析区域高速铁路的作用就是区域内的市政府以满足城市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与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等管理问题。

综上所述,本书将以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关系理论为基础,以系统论作为基本研究出发点,综合运用上述各种理论,对高速铁路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进行探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