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探析

高健 杨乃坤高健,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杨乃坤,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的主体、客体、目标、原则、方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习近平围绕社会治理及其创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上,对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实践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治理的新思想。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思想是以政府、社会和公众为治理主体,在遵循以民为本、成果共享等治理原则基础上,通过价值认同、改革创新、依法治理的方法,来满足人民在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的需要,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善治和民族复兴。

一 社会治理主体论

当今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事务日趋复杂。很多社会事务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涉及方方面面,牵连到不同群体的利益,这就要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是“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就社会公共事务治理而相互博弈、协商、合作的互动过程。习近平还要求“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其一,政府主导论。政府是社会治理规则的制定者,也是社会治理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它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激发其他治理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和创新社会治理与服务制度,如建立现代公共服务体制、公共服务分权化的治理体制和现代公共服务监管机制等,从而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同治理局面。

其二,社会协同论。在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实践中,要重视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育成熟的社会组织;社会的各种信息应通过社会组织的渠道来获得;治理的各项措施也应该通过社会组织去实施。社会治理要还权于社会,还权于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协同治理与服务的作用,即社会组织要承担政府的部分职能,反映公众的利益诉求,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

其三,公众参与论。社会治理是一项民生工作的实践,只有有了公众的积极参与之后,才能更好地表达诉求、促进沟通,推动社会治理问题的解决,维护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有效培养人民自治能力,推动社会治理更加民主化与科学化。为此,我们要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拓宽公众参与范围和途径、完善社区治理和服务体制。

二 社会治理客体论

从本质上说,社会治理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即民生需要。民生需要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客体,主要包括教育需要、劳动就业需要、养老需要等,满足民生需要是习近平社会治理客体里最基本的内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人民日报》2013年9月27日。,让每一位“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等等。

其一,学有所教论。教育需要“是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高健、秦龙:《论马克思教育需要的满足及其当代价值》,《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学有所教”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有所教”还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完善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每一个人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其二,劳有所得论。“劳有所得”主要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前者指劳动者的工资要与其劳动付出成正比,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这就要保障劳动者获得工资的基本权益、保障其基本的生活水平、覆盖所有劳动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后者即精神层面指劳动者要体面地劳动,要“关注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不断完善制度,让每一位“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4月29日。。为此,政府应为弱势群体提供尽可能完备的就业信息、加大对这一群体的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其三,老有所养论。鉴于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阶段,我们要构建“政策、产业、服务、人资”共同体,即坚持政府主导,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共同体;引导社会参与,创新养老服务产业共同体;增加有效供给,优化养老主体服务共同体;培养人才队伍,建立养老服务人资共同体。

三 社会治理目标论

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的首要目标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善治,理想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一,社会公正论。社会公正通过对社会关系进行均衡合理的调节,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得其所得。从根本上讲,社会治理是一个回应社会诉求,调整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其首要目标就是守护社会公正。公正的治理理念引导着社会治理现代化,反之,社会治理现代化也体现着社会公正的诉求,是以实现社会公正为重要旨归的。

其二,社会善治论。社会善治是国家和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合作管理,其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它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其基本要素为参与、法治、效率、公平、和谐等,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和国家与社会的合作。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是推进社会治理主体与治理方式的变革,也就是习近平所指的社会善治。

其三,民族复兴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伟大实践中。“中国梦”凝聚了社会最大的共识,汇集了社会正能量和人民智慧,而社会治理为中国社会科学地发展提供保障、为深化改革保驾护航。我们要以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四 社会治理原则论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治理应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在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实践中,习近平认为,要坚持以民为本和成果共享的社会治理原则。

其一,以民为本论。以民为本的原则印证了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目的和方法的统一,即治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治理方法从群众中来,治理措施应用到群众中去。政府应该树立以民为本、服务优先的理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发展,认识到自身是社会事务的“治理者”和公众的“服务者”,努力实现治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其二,成果共享论。成果共享论也就是发展成果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需求两方面的共享。习近平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人民日报》2015年11月8日。。这不仅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做好民生工作,更要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群体的帮扶。

五 社会治理方法论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社会治理,习近平阐述了价值认同、改革创新、依法治理三种社会治理方法。

其一,价值认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它为社会治理制度的整合提供价值共识,具有凝心聚力的功能。也就是说,用认同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来推动社会治理进程,用认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来凝聚社会治理共识,用认同公民道德生活的价值准则来检验社会治理成效,从而为社会治理提供不竭的动力。

其二,改革创新论。习近平十分强调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注重社会治理经验的探索总结。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四种社会治理方式,并指出社会治理创新的指导方针,如“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加强和创新特大城市社会治理》,《人民日报》2014年3月6日。和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都强调体制、制度和理念的创新。

其三,依法治理论。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灵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法治建设中,我们要完善民生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与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监督制度等,从而“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全面提高我国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也将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