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编 中国梦战略思想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国梦

崔明浩崔明浩,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法学博士。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梦想一旦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和具体行动,就会决定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基础上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此,我们从理论指导、制度保证、主体力量、发展路径四个层面分析和阐述实现中国梦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11页。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的作用在于能够为实践活动提供理想和信仰支持,确保实践活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战略步骤。近代欧洲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正是由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消除了空想社会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消极影响,使工人阶级认清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清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认清了无产阶级才是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前提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使俄国工人阶级获得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不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而且实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样是以科学理论的指导为前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为中国梦筑牢了思想基础。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柱。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作用,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发挥着理论统领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回答和解决了时代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战略问题,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把全党的思想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是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理论指导。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回答了中国的问题而且回答了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是当今时代各种问题的核心。就中国而言,发展是硬道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就能够在未来复杂多变的世界发展中把握主动权,占领制高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作用,还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为坚持和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依靠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表明,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为在实践中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 实现中国梦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确立下来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进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梦的实现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一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具体体现和制度保证,强调和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强调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构成的。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性质与方向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国家权力来自人民,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保障国家性质、维护人民利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制度,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关于社会管理和组织的具体制度,则是建立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些制度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制度保障。二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实践性、时代性、传承性特征。其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同当今时代潮流和当代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三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并为之共同奋斗

唯物主义承认在物质范畴中,人是第一位的,是首要的。人是长期以来物质运动和进化的结果,只有人才能完成物质到精神的飞跃,也只有人才能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也就没有社会历史的进步。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及人类自身解放的主体、发展和进化的实践活动的主体。要把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聚焦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94页。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保障民主权利和各种社会利益。因此,中国梦的实现,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其一,人民幸福是发展之要。人民幸福的内涵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以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党所处历史阶段和历史方位的现实要求。践行人民幸福观是发展之要,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其二,人民幸福是硬道理。党的十八大把“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要求全党切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各项政策,反映了这一要求,旨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目标。其三,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目标。中国梦的实现要时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四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选择

实现中国梦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具体要求是强调和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世界发展的新情况和时代演进的新特点,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要求。首先,实现中国梦走科学发展道路,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摒弃以往发展过程中的片面认识和畸形模式,克服以往追求速度忽视效率、追求经济忽视文化的片面现象,打破以GDP为评价和衡量发展效果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强调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强调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和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科学发展道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是否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这就克服了以往的片面认识和简单做法,保证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实践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中国梦的实现要科学配置有限的国家资源,选择有利的格局并且寻找有利的支点,以区域发展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分层次、有重点、按区域推进以加快科学发展为中心的规划,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实现中国梦走和谐发展道路,就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反映各种诉求,照顾各种利益,理顺各种关系,切实做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形成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合力。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是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但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不能掩盖在具体问题上的利益矛盾,深化改革开放在给中国梦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还会产生新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声音和行动,就会阻碍中国梦伟大理想的实现。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理顺人民的情绪,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最后,实现中国梦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当今世界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共同呼声,走出一条“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第15页。的发展道路。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当今世界的联系性和相互依存性不断加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关起门来是不可能的,必须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增强了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就是增强了和平的力量和因素。同样,世界和平的不断发展,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伟大的中国梦营造了更加宽广的平台和空间。我们要切实宣传好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把中国梦与亚洲梦、非洲梦、世界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在实现全世界人民共同梦想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