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布局与新型城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产业转移与专业市场布局的互动机理研究

2.1 产业转移概述

2.1.1 产业转移的概念界定

现有研究并未对产业转移的概念形成一致的表述,但普遍认同产业转移是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空间移动或迁移的过程。此概念仅限于地域或空间的视角,并未对其本质进行阐述。顾朝林(2003)认为产业转移不仅是单纯的空间概念,而且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既是对产业部门形成与演进的描述研究,也包括生产要素的空间移动。基于对产业转移概念的认识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转移进行界定,使其在内涵与外延上都得到了扩展与延伸。

根据产业转移概念中“产业”包含的不同范围,大致可以归纳为广义观点与狭义观点。广义观点将产业的单纯的产品市场扩张或迁移也视为产业转移,持这种观点的有陈建军、陈刚等人。陈建军(2002)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常以国家或地区间的投资、贸易及技术转移等形式表现出来。陈刚(2006)认为产业转移是一个包含国际与地区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主要有综合性、阶段性、梯度性三个特征。狭义观点认为产业转移体现的是产业设施的空间迁移或扩张。例如,魏后凯(2003)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也是企业的再区位和区位调整过程。郑燕伟(2000)认为产业转移是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的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根据产业转移主体的性质与动机差异,可划分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衰退性产业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处于占领目标市场,或扩大产业规模主动实施的转移策略。衰退性产业转移是迫于结构调整的压力或为实现优势再生而被动发生的转移,由此更多地代表发达地区产业部门整体向落后地区的转移。例如,陈晓涛(2009)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在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新组合,实现要素从低要素报酬、低市场容量、高成本的“两低一高”区域向高要素报酬、高市场容量、低成本的“两高一低”区域转移。

笔者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跨国家或区域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动态经济变动过程,是以企业为主导,通过区域直接投资所引起的资本、技术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集体流动,进而促使生产方式的整体转移的经济活动或过程。

2.1.2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2.1.2.1 雁行模式理论

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雁行模式理论,用来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呈周期循环的阶段。雁行理论得名于将这四个阶段绘图呈倒“V”形,在图表上酷似展翅飞翔的大雁。在一国范围内,“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先在附加值低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然后在整个制造业中都出现雁行变化。赤松要等人进一步将雁行理论引申为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和结构变化的过程。不同发展层次产业结构的国家间,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发展本国的产业,自己建立企业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继而进一步开拓出口,实现区域经济增长(胡俊文,2003)。

2.1.2.2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刘易斯从二元经济现实出发,指出在开始阶段,现代产业部门由于面临着几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工人工资只得长期保持低水平,导致节约资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迅速扩张;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传统部门的劳动力逐渐被吸纳,劳动力无限供给结束,城市现代产业部门的工人工资会快速上升,投资者就会把眼光转移到开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上,工业化就进入了新的阶段。现代部门工资从长期徘徊不前到快速提升的转折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认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了熟练劳动力不足,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于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速调整国内产业结构。该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指出了“刘易斯拐点”是产业转移的最佳时机。

2.1.2.3 边际产业理论

边际产业理论首先由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其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边际产业”具有双重含义:对于投资国(产业转移国)来说,它位于投资国比较优势顺序的底部。而对于东道国(承接产业转移国)来说,则位于比较优势顺序的顶端。小岛清认为,日本对外投资是从那些即将丧失或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行业开始,投资的目的是获得东道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样可以发挥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使双方获得利益。该理论主张向发展中国家工业投资,并从差距最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进行。通过投资促进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特别是要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依次转移新工业、新技术,从而使双方经济不断发展(小岛清,1987)。

2.1.2.4 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出发,阐述了产业是如何由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的。弗农认为产品生命周期包括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新产品阶段,由于产品尚未完全成形,技术上尚未完善,加之市场竞争不激烈,替代产品少,产品附加值高,其生产和消费市场主要立足于国内。而在成熟产品阶段,由于创新国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被打破,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走低,较低的成本开始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且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市场开始出现饱和,企业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及规模已经完全成熟,原来新产品企业的垄断技术优势已经消失,此时,一般发达国家和创新国为了使生产成本减少,便逐渐大量地向那些拥有成本较低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产出的产品再销往别国及第三国市场。

2.1.2.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77年,邓宁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总结出决定国际企业行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s)、内部化特定优势(Internaliz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和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郭羽诞,2008)。所有权特定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二是由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是指跨国公司运用所有权特定优势以节约或消除交易成本的能力。内部化的根源在于外部市场失效。邓宁把市场失效分为结构性市场失效和交易性市场失效两类。结构性市场失效是指由东道国贸易壁垒引起的市场失效,交易性市场失效是指由交易渠道不畅或有关信息不易获得导致的市场失效。区位特定优势,是指东道国拥有的优势,企业只能适应和利用这项优势。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方便等;二是因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灵活等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2.1.3 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分析

2.1.3.1 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进入了新一轮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广泛采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期,出现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劳动密集型或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各国、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国际和区际直接投资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渐加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中,有中国参与的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地深入发展,同时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

第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稳步扩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投资、生产国际化不断加速,跨国直接投资的总量不断扩大,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据统计,2007年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水平连续四年保持增长,达到1.5万亿美元,创下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跨国公司仍未完全恢复它们作为全球投资增长引擎的作用,但各国企业正重新扩大投资。据最新一期《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1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回升,同比增长11%,约1.46万亿美元。基本回升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005~2007年,全球年均外国直接投资为1.494万亿美元)。

第二,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层级出现多元化、高度化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大多数是属于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发达国家已经逐渐将一些资本、技术密集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甚至将一些高技术产品生产的某个工序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已经发展到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多元化阶段。在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国际产业转移中,尽管垂直型产业转移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但水平产业转移也越来越多。部分微电子公司把一些研究开发工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如IBM公司、微软公司在我国都设立了研究院。

第三,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由单一的制造业转移扩展为产业链式转移。国际产业转移除了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外,服务业的转移也明显增多,有的跨国公司甚至把研究与开发业务也转移到我国境内。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层次也逐步提高,由低生产率、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生产率、高技术含量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行业内部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转变。此外,我国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江浙沪一带,2012年外商直接投资额2168.8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比重分别为67.8%、20.4%和11.8%。

2.1.3.2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地区抓住产业转移机遇,率先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开放的政策条件结合起来,承接了大量港澳地区及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形成了充分的产业集聚效应。通过产业集聚东部地区的资本相对较饱和,本地市场基本无法达到资本增值的要求,且能源、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促使某些产业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进而转移至其他区域,由此,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

总体上看,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且呈集群化发展态势。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在内的整体性转移。上海市银监局曾测算,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就达到1.4万亿元左右,同时产业会倾向于向同类产业集群区域转移。也就是说,产业会转移到已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一定产业配套能力的欠发达地区,或者未来有可能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产业转移具有集群化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集群可以产生关联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协作效应。集群式的发展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可以提高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二,产业转移方向明确且相邻化。从产业转移实践上看,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如珠三角产业转移主要向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以及临近广东的江西、湖南、广西转移,如佛山的陶瓷企业主要外迁到江西、四川、湖南、山东等地;浙江许多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企业也在加快向安徽、江西等中西部地区转移。临近区域承接产业转移不仅可以减少运输成本,而且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市场条件,所以,产业转出地企业从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倾向于选择周边的欠发达地区。

第三,产业转移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产业转移性质的不同,会使产业转移模式具有不同特点。以目前的趋势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会进一步加强,转移规模也随之扩大,转移模式也随之多样化。主要有资源开发型产业转移、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集群吸引型产业转移和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四种。

①资源开发型产业转移。资源开发型,是指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部分或者全部将生产经营项目转移到承接地的一种方式。这样企业可以利用比产业转出地成本更低的原材料、价格更低的劳动力和具有某种特点和技能的人力资源等。与资源禀赋密切相关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业、有色金属矿开采业、非金属矿开采业、木材采运业、水电资源开采业等都集中在我国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例如,西南地区是我国西电东送的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基地、磷产品生产基地、热带亚热带农作物基地、旅游基地;西北地区是我国煤电油气的综合能源基地、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和以镍、铝、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基地,以及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和重要的畜产品基地、糖料作物基地、瓜果土特产基地。中国信息网,http://www. zgxxb. com. cn。西南地区指我国的西南方位,包括四川、云南、西藏、广西、贵州、重庆6省份,国土面积为258.37万平方千米,占西部地区的38.3%,占全国的26.8%;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6个省份,国土面积为416.3万平方千米,占西部地区的61.7%,占全国的43%。欠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资源密集型产业基础好,利于承接发达地区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重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这是指企业为开发、扩展新市场从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进行的产业转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能力更多表现在流通环节上,不断开发新市场,定位于市场需求大的区域,不仅大大地缩短了生产和销售的距离与环节,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能够迅速掌握市场供求信息,跨区域拓展市场,扩大企业规模。欠发达地区虽然人均收入不高,消费水平远低于发达地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加之,在发达地区一些传统产业市场已经几近饱和,欠发达地区这些产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欠发达地区投资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能够利用其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抢占先机。例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企业选择到欠发达地区投资,提高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协作水平,共同抢占市场。根据《重庆2011年统计年鉴》,2010年重庆利用上海、江苏和浙江的项目资金分别为260.4亿元、165.3亿元和304亿元。发达地区的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明显高于重庆地区的企业,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③集群吸引型产业转移。发达地区企业倾向于将产业转移到已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一定产业配套能力或者未来有可能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该转移模式所要求的产业类型也较为苛刻,主要适于那些技术要求高、产品工艺复杂,以及系统集成性较强的产业。欠发达地区利用已有的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共享生产技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从而吸引大量企业不断转移到该地区。集群内部集聚了大量相似企业,可以促进知识、技术的创新与扩展,增强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和内聚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因此,欠发达地区凭借其产业集聚的优势和优质的配套环境,利用集群吸引型模式去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学习吸收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宝贵经验,从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例如,根据甘肃省规划,该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嘉峪关冶金及新材料、酒泉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金昌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等10条千亿元级循环经济产业链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重庆建设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已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和消费品制造等产业集群,制造业产能8000亿元左右。

④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至关重要的一环,成本节约型是指产业转出地由于成本上升倾向于将某些产业转移至成本较低的地区,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方式。我国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价格越来越高,远超过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高成本的制约。按照产品的价值链理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价值链难以实现价值增值,利润空间小,而知识密集型产品价值链价值增值较容易,能够实现较高的利润。发达地区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不断增加,进一步压缩了赢利空间,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可以利用欠发达地区充裕的自然资源(比如劳动力和土地等),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同时,可以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例如,相比东部沿海地区,湖北在人力、土地等方面具备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该省承接的产业中,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等成本降低型项目占有较大比重,县域地区招商引资承接的产业多集中在这些领域。

2.1.4 产业转移的机理分析

大多数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技术、制度变迁或产品成长历程等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转移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而针对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诱因等内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甚少。本书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试从产业转移的内在机制上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讨,其次分别对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产业引进过程进行产业转移宏观机理分析。

2.1.4.1 产业转移内在机制

1.产业转移的基础——产业级差的存在

纵观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可知,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总体而言,产业都需要经历技术水平从低到高的演变。自工业革命后,各国的主导产业一般历经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生物工程工业过程,同时也历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演变。美国学者阿瑟·刘易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都将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比较优势的变化相联系起来,即各国与地区之间存在技术水平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各自的主导产业不同,从而有显著的产业级差。由于两地区存在产业级差,所以产业能够在两地区进行转移。比如,美、日等发达国家与亚洲新兴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产业级差,则美、日等国家能够对亚洲新兴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的条件——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竞争

不同地区产业成长各异,产生的成长差只表示各区域有不同的产业成长水平,产业级差是产业转移发生的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存在产业级差就一定会发生产业转移。因为产业转移一般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是企业对外投资,通过对其他区域进行投资,把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移向投资区域,从重新整合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最终实现产业转移。为此,产业转移的阻力大小受生产要素流动性及流动自由度的影响,而生产要素是否流动依赖于经济制度。20世纪以来,各国相继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减少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障碍,实现国与国之间的跨国投资,促进世界经济大融合。我国在过去的30年中,对外开放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推移,出口导向战略与地缘因素使各地区的对外开放次序与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影响产业转移的方向与规模。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政府之间点对点合作政策的引导为产业转移趋势下的要素跨区域流动提供便利,从而促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

产业发生转移的另一个前提是存在产业竞争。如果由自然资源、技术、政策等因素导致某一产业形成垄断,则会通过垄断获取巨额利润而不会将产业进行转移。相反,如果区域间存在产业竞争,竞争既可来自产业转移的移入地,也可来自其他区域,则可能存在产业转移。总之,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竞争的存在并非产业转移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

3.产业转移的诱因——成本压力和市场压力

一是成本压力。区域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即产业经营成本的不同依赖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成长的差异,而要素价格的差异是决定产业是否转移的最主要因素。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区,产业的集聚会使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及基础设施成本等增加。如果区域间存在产业竞争,则该成本的增加会促使某些产品失去竞争优势甚至走向衰退。相反,对于产业承接地,由于经济较落后,产业经营成本较低,最终产生成本差异竞争优势,则存在潜在的产业利益差。为延长发达区域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的生命力,实现优势再生,相关产业将转移至相应具有禀赋优势的欠发达地区。

二是市场拉力。新经济地理理论强调需求对产业布局起决定性作用,为节约运输成本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倾向在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区域生产,以在该市场占据竞争优势。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人口规模和购买力的不同造成了需求偏好的差异化,从而导致需求结构多元化。多元化的需求层次支撑不同产业的发展,最终将形成以规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区域分工格局。扩张性产业转移往往由于区域间存在贸易壁垒,通过产业贸易难以实现市场扩张,只有通过直接投资才能绕开壁垒,从而形成产业转移。所以,市场需求是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规模扩张是扩张性产业转移的重要诱因,扩张性产业转移通过市场容量的扩大,最终形成产业利益差。

2.1.4.2 产业转移宏观机理

1.城市化框架内的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

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初期,某些地区的工业会由于资源禀赋优势或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条件,获得先行发展的机会。由于受技术、资本的限制及实际需求的诱导与刺激,纺织、食品、日用产品等消费品工业和餐饮、商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最先获得发展。绝大多数地区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初期,经济都处在起步阶段,原始的资本积累有限,而区域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为零散,流动性强,不存在沉淀成本,因而其对市场的反应也更敏捷。而且由于多数是对劳动力基本素质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更进一步刺激了区域内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人口集聚的直接影响是刺激需求的增长,进而促进地方产业部门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包括服务业)的联动发展。产业的发展伴随对劳动力需求的与日俱增,会逐渐吸引区域外的劳动力向该地区转移,最终促使城市扩张。城市圈的壮大带来某一区域经济总量的扩张,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以及信息技术集聚与扩散效应,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尤其是运输费用在区域内比跨区域更低时,就会促使具有密切联系的一些特定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通过区域转移向该区域集聚。同时,集聚带来企业间竞争的加剧,进一步刺激企业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分工的深化。随着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石油、钢铁、电力、机械、化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降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但产业分工的深化会派生出对服务产业的强烈需求,从而拉动服务业的发展。相较于工业行业,服务行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这也从某个层面弥补了工业吸纳能力弱的不足,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上述作用机理见图2-1。

图2-1 产业转移宏观机理

劳动力的有限流动存在于产业加速集聚的情形之下,生产成本也会随着区域的人口和工资的上升而上升。当区域内交易费用的节省不足以弥补生产成本的上升时,一部分企业便开始向该区域的边缘地带转移。城市化初期阶段,劳动力的供给往往不存在短缺问题,市场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是除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之外对产业区域转移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发达地区产业和人口的高度集聚会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成为企业占据高市场份额的有利条件。随着产业向发达地区靠拢、劳动力人口向发达地区集聚,区域间经济总量差距逐渐增大,地区间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劳动力在工资差距的驱使之下会更多地向发达地区转移,这也使得工资的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继续向发达地区集聚。然而,集聚到一定程度,某个地区产业的高度聚集会与该区域内有限的土地产生矛盾,企业的运营成本会随着由地价上升造成的区位成本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因此,用地面积大的工业行业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之下,有向集聚区域之外转移的动力,同时,基于靠近市场的考虑,这些欲转出企业会选择往郊区或区域内靠近发达城市的中小城市转移。这样一来,中心城市的支柱产业便由第三产业承担,且第二产业向周边地区依次转移,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层次的城市圈。

产业和人口的高度集聚及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在城市圈发展过程中,依旧会持续地吸引第三产业由相对落后地区向城市圈的中心城市转移及第二产业向城市圈的周边城市转移。产业和人口的高度集聚,会使发达地区的土地极度紧张,而土地成本的不断上升,显然会通过连带效应提高城市生活成本。同时,发达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工资增幅放缓,并且劳动力转移成本随着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以及农村人地矛盾的日益加剧而不断增加。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发达地区的市场开发趋于上限,工业用地亟待拓展,企业需要向外扩张以抢占更多市场时,才会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从相对发达的区域往相对落后地区转移。但是,如果转移目标区域市场制度或环境相对落后不适合已转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便会延缓和阻碍产业从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转移的速度。

2.产业引进的过程

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产业承接地发现,由于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承接地逐渐引进一些企业,促进了本地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引进的企业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使得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对外购买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产业承接地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承接地的配套服务和消费需求以及金融、信息服务等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企业的增加一方面促进了出口,另一方面也引致承接地进口量的增长,推动了承接地外贸的发展,同时,产业承接地的财政收入在企业集聚的情况下显著增加,这就使该区域拥有更多的财力发展公益事业,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伴随着产业引进的持续进行,承接地的投资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具体的产业引进过程见图2-2。

图2-2 产业引进过程

由于经济增长是依靠具有高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撑,而新兴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承接产业转移,因此,经济增长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就像经济学家罗斯托所研究的,现代技术所提供的生产函数的积累与扩散中存在经济增长,其实质是一个产业部门的变化过程。如果某部门有技术创新且与其他部门有复杂关系,则将强烈地激发和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随着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后,人均国民收入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使得消费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而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当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导致供给环境及供给因素的变化也将对产业结构变动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