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六十年总目与编后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学评论》1986年总目录

(括号内分别为年、期、页)

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笔谈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规律问题——与陈涌同志商榷/洪永平/1986.4.4

论文艺的充分主体性和超越性——兼评文艺学方法论问题》/杨春时/1986.4.12

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美学、文艺学的方法论/周来祥/1986.4.25

走出思维定势后的选择——论新时期文艺理论批评的新调整/潘凯雄贺绍俊/1986.4.30

理性的自由:文学主体意识界说/许明/1986.5.80

意识形态/毛星/1986.5.88

论艺术真实的动态模型/朱立元/1986.5.95

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

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汪晖/1986.5.53

“北京的苦闷”与“巴黎的忧郁”——鲁迅与波特莱尔散文诗的比较研究/吴小美 封新成/1986.5.67

新时期文学十年研究

意识流文学东方化过程/宋耀良/1986.1.33

被唤醒的美学意识:悲剧/李洁非 张陵/1986.2.92

中国新时期的诗美流向/杨匡汉/1986.3.16

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假定形式”/吴秉杰/1986.4.36

文学与哲学的浸渗和结盟的时代——“中篇小说十年启示录之一/张韧/1986.4.46

在逆现象中行进的新时期文学/刘纳/1986.5.3

新时期乡土小说的递嬗演进/丁帆 徐兆淮/1986.5.11

当今小说的风度与发展前景——与当代小说家一次冒昧的对话/杨义/1986.5.20

新潮汐——对新评论群体的初描/周介人/1986.5.33

论知青作家的群体意识/郭小东/1986.5.37

走向世界和未来的起点——论电影新潮/余纪 杨坤绪/1986.5.45

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陈思和/1986.6.24

人物性格塑造的突破与超越/缪俊杰/1986.6.34

戏剧的超越/林克欢/1986.6.42

中国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

开幕词/许觉民/1986.6.3

闭幕词/朱寨/1986.6.6

起死回生、青春焕发的十年/张光年/1986.6.8

小说家言/王蒙/1986.6.10

论新时期文学主潮(内容提要)/刘再复/1986.6.14

历史与未来之交:反思、重建、拓展(讨论会纪要)/本刊记者/1986.6.15

我的文学观

哲学观的更新与文艺学的发展/徐岱/1986.1.41

论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文艺研究中的运用/林兴宅/1986.1.48

结庐在人境,我手写我心/戴厚英/1986.1.57

几位青年军人的文学思考/本刊记者/1986.2.42

在变化中寻找自己/李存葆/1986.2.54

“文化”的尴尬/李杭育/1986.2.50

作家群与读者群的文化反应/陈晓明/1986.2.57

文学的“一”——关于艺术哲学的自我论辩录/王玮/1986.4.92

知识分子与文学/蔡翔/1986.4.101

从文化角度看文学/吴予敏/1986.6.79

我看“看不懂”/林斤澜/1986.6.86

文学:面临电视时代的挑战/杨文虎/1986.6.93

文艺理论

论文学的主体性(续)/刘再复/1986.1.3

自由地讨论,深入地探索——关于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的讨论/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1986.3.3

蔡仪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祝贺蔡仪同志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王善忠/1986.3.25

中国古代文学

论公安派三袁美学观之异同/吴调公/1986.1.92

论皎然《诗式》/孙昌武/1986.1.102

论韩愈散文的结构美/吴小林/1986.1.112

在庆贺俞平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会上的讲话/胡绳/1986.2.3

献给俞平伯先生的祝词/刘再复/1986.2.4

旧时月色(关于《红楼梦》短文二篇)/俞平伯/1986.2.7

质变:从“旧红学”到“新红学”/刘世德/1986.2.9

谈俞平伯先生对于古典诗歌艺术的探索/吴庚舜/1986.2.16

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方法问题/栾勋/1986.2.21

关于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反思/彭久源/1986.2.33

《词学论荟》题记/吴小如/1986.2.37

论当代古典文学研究的体系/董乃斌/1986.3.90

再论文艺批评的一种方法——谈艺录》(补订本)/郑朝宗/1986.3.99

《水浒》主题思维方法辨略——兼说起义说市民说”/李庆西/1986.3.112

古典文学札记一则/李泽厚/1986.4.65

古典小说理论的民族特色/吴功正/1986.4.78

“心曲”的外观化和优美化——论温庭筠词/杨海明/1986.4.85

传神阿堵——《世说新语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钱南秀/1986.5.104

黄庭坚词风管窥/蔡厚示/1986.5.112

司马迁与普鲁塔克/李少雍/1986.5.119

杜诗集大成说/程千帆 莫砺锋/1986.6.99

论李清照南渡以后的诗词/喻朝刚/1986.6.107

杨万里散论/胡明/1986.6.114

中国现代文学

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周扬/1986.1.20

中国现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主义主张——冯雪峰文艺理论研究/支克坚/1986.1.80

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续)/周扬/1986.2.100

论曹禺剧作和奥尼尔的戏剧艺术/刘珏/1986.2.110

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我国文学的变革/刘纳/1986.3.60

流亡者的歌哭——论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逄增玉/1986.3.75

茅盾早期创作观与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徐学/1986.4.108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赵园/1986.6.50

在历史的反思中探索——近年来沈从文研究述评/赵学勇/1986.6.67

中国当代文学

论创作主体的多样化趋势/雷达/1986.1.63

三论陆文夫/范伯群/1986.1.71

南方的生力与南方的孤独——李杭育小说片论/曾镇南/1986.2.64

从《现代文学》看台湾的现代派小说/应红/1986.2.73

从《大河奔流》到《黄河东流去》——论转折时期李準的创作/孙荪/1986.2.83

一种新的审美思潮——从徐星、陈村、刘索拉的三部作品谈起/刘晓波/1986.3.35

张辛欣小说的内心视境与外在世界——兼论当代女性文学的两个世界/王绯/1986.3.44

历史·瞬间·人——论北岛的诗/王干/1986.3.53

在俯瞰陈家村之前——论高晓声近年来的小说创作/王晓明/1986.4.57

新人新作评介

刘索拉小说论/李劼/1986.1.120

思想与激情——谈王富仁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宋益乔/1986.6.132

外国文艺理论评介

苏联的“艺术接受”探索/吴元迈/1986.1.127

当代西方文学社会学流派评介/袁志英/1986.5.135

论坛

冷峻的反省和坚韧的求索/何孔周/1986.2.131

“溯因法”和典型化/汤学智 许明/1986.2.124

寻找契合点/陈帆/1986.2.128

需要震撼心灵的时代曲——从电视剧新星引起的反响说开去/缪俊杰/1986.3.84

创新与极端——对创立批评流派的一点思考/饶曙光/1986.3.87

对一种“不理解”的思考/吴方/1986.4.121

解放散文/范培松/1986.4.124

文学理论概念的重整/汪瑰曼/1986.6.128

来稿撷英

诗歌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李黎/1986.3.125

文学实体构成的自主性/陈晋/1986.3.125

当代小说趋势二题/熊忠武/1986.3.126

寻求、建构走向世界文学的基点——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李俊国张晓夫/1986.4.130

理想主义激情与殉情主义感伤——郭沫若、郁达夫文艺思想比较之一/黄侯兴 蔡震/1986.4.133

郁达夫创作中苦闷的转化/王晓华/1986.4.131

韩少功近作和拉美魔幻技巧/陈达专/1986.4.135

书评

新方法 新途径 新收获——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乐黛云/1986.1.135

读蔡仪主编的《美学原理》/钱中文/1986.3.129

小说艺术美探索——《现代小说美学/蒋孔阳/1986.3.135

短篇小说深层结构的理论探索——论高尔纯的短篇小说结构理论与技巧》/陈学超/1986.4.126

评许怀中著《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陆耀东/1986.5.142

学术动态

努力拓展话剧文学研究的多向审美视角——北京中国话剧文学学术讨论会述略/周安华/1986.1.140

桐城派学术讨论会在桐城举行/葭堤/1986.1.142

青年“茅盾研究笔会”略记/晓行/1986.1.143

黄庭坚学术讨论会评述/朱安群/1986.2.138

严羽学术讨论会评述/陈定玉/1986.2.140

《文艺学习》即将复刊/关向楠/1986.2.143

一次民主、求实的学术讨论会——冯雪峰学术讨论会记略/学喆/1986.3.142

在第三次全国老舍学术讨论会上/王行之/1986.3.143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综述/葛培岭/1986.4.140

新时期文学讨论会述略/园明/1986.4.143

一次气氛活跃的学术讨论会——中国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分期问题讨论会在京举行/之凡/1986.6.136

丁玲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述略/彭漱芬/1986.6.138

首次张天翼学术讨论会取得研讨成果/言炎/1986.6.139

读者·作者·编者

编者的话/1986.1.144

编者的话/1986.2.144

王鲁彦与乡土文学/胡凌芝/1986.3.139

诗的现代意识与社会功能——与谢冕同志商榷/程光炜/1986.4.137

其他

来自全国同行的建议与希望/文学研究所科研处整理/1986.1.138

关于文学研究的通信/邵燕祥/1986.2.135

编后记

1986年第3期/1986.3.89

1986年第5期/1986.5.19

1986年第6期/1986.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