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的分期与发轫
一 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或称产业化),而工业化的核心又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所以,机器生产的采用就是现代化发轫的重要标志。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作为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挑战的回应,陆续提出了学习西方的“长技”以发展机器制造工业的口号、纲领、理论、战略和计划,并在19世纪中叶就出现了机器工厂(先是外国人开的,1860年代开始出现了国人自办的机器工厂)。从此以后,虽然经过了许多曲折,包括改变社会制度的政治大革命,但是工业化的进程始终没有中断,而是在波浪式的起伏中前进。现在中国的现代化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长期发展战略计划,预期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按照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衡量,国内外学者大都认为这一目标基本可按期实现。这一现代化过程共计约两个世纪。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学术界习惯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中界,分为近代(1840~1919年)和现代(1919年以后)两段。但从现代化的发展角度看,它们都处在现代化的大过程中。因此,在分析现代化过程时,本文不再采用“近代化”和“近代性”的概念,而只采用“现代化”和“现代性”及“现代性因素”等发展学的系列概念。
在对中国现代化的历程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时,需要做一些阶段划分。国外学者在分析社会发展进程时,也往往习惯于按比较理想的模式划分若干阶段。如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根据西方的经验,认为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的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有些中国学者也喜欢借用国外发展学中诸如此类的划分来套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国外的发展经验和理论对我们是富有启发的,不过,在借鉴人家的划分理论时,要十分注意中国自身现代化演进的实情的复杂性和特点。特别是发展中的二元结构的突出特点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二元结构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表现为多过程的同时交错进行和同类过程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反复推进。要切忌简单化的弊病。如我们把1840年以前的中国称作传统社会,大体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可忽视,在这个传统社会中,已有了长期缓慢的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在经济上、文化上都有了某些稚弱的现代性因素,所以也不能把中国的现代化看作纯外发型的。同时,更不要忘记,1840年以后的社会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传统的因素在数量上仍占着主要地位。在经济生活中,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农民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商品率方达到和超过50%。1840年以前中国既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基础,是1840年以后的现代化发展的前提。但是,1840年以后的现代化的发展,却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的外部影响下启动的。当现代产业开始出现时,总体看,中国的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还远未准备就绪,是边发展边创造发展条件。而且,由于这以后的一百年中,中国的政权和发展的主持者几经更替,每次更替,当权者都要按照自己的观点重新筹划(当然客观上也得继承前代的物质和思想成果),创造自己的发展条件,也就是要不断地重新做准备。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处在为进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准备阶段与启动阶段实难分开。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历尽坎坷和艰辛的逐步推进的过程。从发展类型看,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被动的“依附型现代化”向自主的“赶超型现代化”逐步升级的过程。从发展的主体看,是由少数先驱者会集成精英集团,进而由新兴的阶层、阶级(通过政党)逐步推向全民族的过程。从内容上看,其外延是由单纯地学习西方现代军事技术,逐步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领域扩展,成为全面现代化的过程;就其内涵而言,是由表层的器物模仿向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根本变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从空间(地域)上看,则是由点(少数通商口岸)到线(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到面(由东部到中部,到西部)梯度推进的过程。从时间轨迹上看,中国现代化经历了多次风云变幻,呈现大起大落而又未间断的发展曲线。
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可以把1840年至1952年——中国大陆战后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结束,有计划的全面现代化的条件大体准备就绪——都算作现代化的准备和启动阶段。当然,即便在这一阶段,现代化的各种因素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增长,并且出现过几次局部性的较快的发展时期。因此,这个大的阶段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的阶段。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4年)之间的半个多世纪,可谓中国现代化的发轫阶段。现代产业首先在海、河口岸及工矿区零星兴起。从认识上看,现代化主持者的认识基本上是在器物层上。当然,这时有些先进人物已提出了变法、改制的思想,甚至搬来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蓝图。但是尚未形成有广泛影响的社会共识。本文下面将重点具体分析。
从甲午战败,激起维新变法,中经“新政”时期的建设,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创立民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1895~1919年)的约1/4个世纪为第二个小阶段。这一阶段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各要素初步出台和曲折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现代性物质建设有所发展,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改革又被提上了日程,标志着现代化已推进到了制度层和文化层。至此,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主要方面的现代化要素都已出台,但是仍很稚弱,充满了新旧势力的斗争、动荡、反复、曲折。所以,这一时期还不能说现代化条件已齐备,或已稳定到位。在这一时期,国际上发生了俄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出现了两种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样,此后中国的现代化又进入了新的不同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斗争的时期。
从“五四”运动,经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国民经济基本恢复(1919~1952年),共33年,为第三个小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在局部地区的推进(国民党统治区的官僚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和东北地区半殖民地型的现代化)和崩溃。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国民党被赶到了台湾,宣告了由外国帝国主义、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主宰的现代化在中国大陆的破产。另一方面是,共产党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做了思想、组织、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探索和条件准备,并在根据地进行了改革,创造了新民主主义发展体制的雏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重新实现统一、安定,激荡的百年终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进行了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到1952年国民经济已恢复并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政治统一、社会重构,建立起了高效的社会动员和执行机制,国家和民族的团结,使广大民众迸发出高昂的建设新国家的热情。到此,中国全面展开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主要因素已大体到位,发展条件已基本准备就绪,中国的现代化此后便进入了全面的有计划的发展新时期。
自1953年起,中国大陆开始展开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现代化发展,预期到21世纪中叶可以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基本完成中国现代化的任务,这正好是一个世纪的时间。这一个世纪为第二个大阶段,也可以分作三个小阶段。
第一个小阶段(1953~1978年)为低水平、大波动的艰苦创业时期。这一阶段初期(1953年~1956年上半年),计划决策慎重,发展健康迅速。然后,进入“反右”、“大跃进”和困难时期的大起大落,经调整,形势好转(1956年下半年~1966年上半年)。旋即,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年下半年~1976年10月)使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才遭到空前浩劫,把国民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1976年10月以后经过逐步调整,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一个小的过渡阶段。之后,中国的现代化便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52~1978年发展的最大的成绩是以巨大代价打下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初步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战胜了各种外部势力的威胁和干涉,真正争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权。
第二个小阶段(1979~2000年)为中国现代化通过改革、开放走向协调、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两步,即已实现的使人民生活基本达到温饱的第一步,正在努力实现的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转折时期和关键时期。
第三个小阶段(20世纪上半叶)为争取中国现代化持续稳定发展、全面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发展时期,即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