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核心概念
出于研究和行文的需要,有必要首先对本研究中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加以界定。
1.身份认同
在本项研究中,身份认同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认同、宗教认同以及国家认同。根据身份认同的性质,又可以划分为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包括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政治认同则以国家认同或国民认同为主要形式。
2.民族
在本项研究中,一方面强调民族的文化含义,将跨境民族视为具有共同文化传统和特质的跨境而居的社会群体;另一方面,联系我国的社会历史和现实,还重视与民族相关联的社会制度设置。在本项研究中,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主要指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境外同一民族群体的认同。
3.国家(state)
在本项研究中,国家表现为一种政治实体和社会机制。国家的认同有两层含义:对国家公民身份的认同和对国家政治体制的认同。在研究中,国家认同与国民认同意义相通。
4.跨境民族
本项研究重点以云南边境地区为研究地,结合当前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官方定义,将跨境民族界定为“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紧靠边境(国界线)两侧,居住地直接相连,分居于不同国家中的同一民族”。
二 研究主题
长期以来,生活在我国边疆地区的广大少数民族基于特定的血缘、文化,形成了较为单一的群体认同意识。近现代以来,国家边界的划定,导致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跨境民族的产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建设(state building)的推进,少数民族被完整地纳入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在传统的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基础上,通过国家民族政策的实施及相关制度的建立,以及文化的整合和政治联系的强化,跨境民族新的身份认同被构建起来。当前我国处在一个经济社会转型加速期,“政治意识形态的渐次淡化和‘后政治’社会氛围的逐步形成,既从政治运动等方面解放了大众,也向地方的、文化的、民族的,甚至‘宗教’的意识形态出让了社会认同的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新与旧,不同社会身份间的关系发生激烈变化甚至冲突,它们的整合过程充满困难”。社会成员对新的身份关系及其背后的规则认同已经多元化,因此出现社会内聚的困难。虽然新中国成立后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被纳入国家制度建设进程中,形成了国家认同主导下的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格局,但传统的以血缘、文化为基础的境内外跨境民族间的认同并没有完全中断,相反,在边境全方位开放的新形势和外部因素影响下,跨境民族多元的身份认同形态开始显现,不同的身份认同在边境地区及外部复杂环境影响下,发生激烈变化和冲突。跨境民族身份认同问题是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社会成员身份认同问题的典型事例。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如何认识了解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变动,如何重新整合跨境民族不同的身份认同形态,如何增强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内聚力,成为关系到边境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
本项研究选择我国跨境民族较为集中的云南为重点研究对象,在边境地区全方位开放的形势下,结合社会变迁和全球化背景,从两个视角来研究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问题。一方面,以动态的研究视角,分析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变化,重点探讨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因素对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构建作用;另一方面,横向研究云南跨境民族不同的文化认同形态与政治认同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考察云南跨境民族当前身份认同的总体状况及相关的问题。
本研究提出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是历史文化与社会制度因素共同建构的结果。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首先是一种文化认同,跨境民族通过历史、语言、宗教、习俗等文化特征来塑造、凝聚其身份认同。同时,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还与国家机制密切相关。近现代国家边界的划分、确立以及国家制度的建设,直接构建起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形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建设的推进,社会制度因素逐渐渗透到跨境民族社会生活中。国家通过社会制度的三个领域——社会政策、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来整合跨境民族的文化认同,塑造跨境民族的政治认同,跨境民族传统单一的以血缘和历史文化为核心的身份认同意识,在社会制度因素的作用和改造下形成具有多重文化、政治内涵的身份认同意识。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国家职能和社会机制发生调整变化,边境地区跨境交往活动日益活跃,导致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形态发生变化,并呈现跨境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意识上升,而国家或国民认同意识逐渐淡化的趋势。
第二,跨境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既存在分立,又有密切联系。在身份认同形态中,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政治认同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意义,体现为国民个体的义务责任;而文化认同则多属社会文化性质,主要为民间自发形成。另外,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并不是截然分立的,在一定程度上,文化认同是实现政治认同的基础。具有共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的社会群体更易于形成统一的政治认同,由文化认同产生的心理上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是形成统一的政治认同的铺垫。但在一定情况下,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文化认同也有可能导致政治认同的分裂,引发社会群体与国家间的冲突矛盾。在边境地区全方位开放的背景下,跨境民族正经历着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困扰,其文化认同经常与政治认同问题交织在一起,并有引发矛盾与冲突的可能。
云南跨境民族传统身份认同主要源于共同的血缘、情感、风俗、文化、宗教等基础,这些文化认同内容具有社会生活的具体含义,并集中体现为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另外,由于所处的特殊的地缘格局,跨境民族极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在开放条件下,这些由文化认同推动的各种跨境行为活动往往容易牵涉到其国家政治归属的取向,跨境民族的文化认同经常与政治认同相互交织,因而云南跨境民族的文化认同又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进一步说,跨境民族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相互关系,反映出跨境民族群体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在社会开放变迁背景下,国家职能的转型调整,社会群体主体意识的增强,受外部意识形态和各种利益的影响驱动,跨境民族以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认同与国家政治认同有发生矛盾与冲突的可能和隐患。
三 研究对象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东、北两面为我国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四省区,西、南方向依次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并与泰国、印度、孟加拉、柬埔寨等国邻近。云南分布在边境地区的共有5个州3个市,辖下县市中,直接位于边境一线的共有25个县市。调查研究地涉及云南边境沿线地区,其中又以中缅边境地区为主。
云南是我国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目前,按照有关部门最近公布的信息,在云南各世居少数民族中,共有16个属跨境民族,即彝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
四 研究方法
近年来,关于跨境民族研究的相关成果不少,为本项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献资料。同时,笔者近年曾多次参与云南边疆民族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对于云南边境地区的社会现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本项研究主要使用和借助于相关的研究资料。另外,以往关于跨境民族的研究大多来自民族学、人类学和政治学,其中民族学、人类学侧重于小规模社区或小群体的实证研究,而政治学侧重于宏观的国家层面的讨论。社会学擅长于将宏观与微观的系统研究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助于全面认识相关问题。因而,本项研究选取云南跨境民族的总体进行讨论分析,并重视跨境民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行为活动。
1.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主要用于从整体层面描述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建构过程。一方面,利用历史文献及政策资料。一是关于跨境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研究资料,包括各类涉及跨境民族的民族志、民族史、民族文化研究文献,如《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跨境民族》《云南跨境民族研究丛书》等。二是涉及跨境民族的各类政策性资料,主要是各个时期边疆地区的地方志和地方统计年鉴中关于跨境民族的资料,包括各个时期的民族政策、公共教育和媒体信息传播情况以及边境社会经济交往情况。另一方面,利用各类项目研究资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类边境社会问题如吸毒贩毒、人口拐卖、艾滋病、跨境赌博等问题的出现,国内有关部门和学者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同一时期,许多国际NGO组织也开始进入云南并开展了大量社会项目,如扶贫开发和艾滋病防治,其中的不少项目都与跨境民族相关。这些文献资料为我们从具体层面上讨论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问题提供了丰富素材。
2.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主要用于研究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分析其身份认同中民族认同、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总体状况及相互关系。本项研究在对边境地区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关于跨境民族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素材,重点对当前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跨境民族身份认同中的典型问题,如边民外流问题、民族宗教问题,以及境外敌对势力影响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