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化自信语境中的“道”“术”“器”本文为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项目编号:PXM2016014203000107)、北京市拔尖人才专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周民伟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信仰的文化所具有的理性认知和成熟心态,并对其拥有坚定的认同感和依赖感。科学认识文化自信的内涵,从学理上认同文化自信,被称为“道”;善于运用文化自信的方法,从路径上践行文化自信,被称为“术”;准确定位文化自信的作用,从功效上信服文化自信,被称为“器”。只有正确理解和全面掌握文化自信“道”“术”“器”的语境真谛,统领“道”“术”“器”合力发功,才能在心理、思想、精神层面武装民众,塑造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认知。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学理认同 路径践行 功效信服

 

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文化自信。2011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指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第1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坚持文化自信。2014年2月24日,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5年11月3日,他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说道:“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些论断清楚地表明,党将文化自信置于历史的新高度加以把握。这也使学术界认识到,研究文化自信,能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性认知,进一步营造对中华文化信仰依赖的社会氛围。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伟大目标的关键节点,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 科学认识文化自信的内涵,自觉认同文化自信的“道”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肯定的真挚情感,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以及扬弃外来文化的理性态度。薛玉成:《文化自信研究的新进展:一个研究述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在中华文化的塑造积累中,文化的主体是中华儿女,所信奉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涤荡和熔炼,中华文化滋养了自豪自信的民族气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由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民族文化在价值品格上具备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顽强的内聚力和深邃的力量源泉。

1.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不断延续的高度凝练和反映,是在不断总结优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思想、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意义非凡的汉字,以其特有的象形概念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经过千百年的锻造,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内容丰富而独特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发明了推动中国以及世界文明前进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演化出了中华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文化系统以及各种思想。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历史的演进逐步成为华夏儿女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民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充分说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代相传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是具有文化家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2月24日,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这些重要论断启示我们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剥离不相符的落后成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的发展实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进一步挖掘古代先知前辈创造出的更深层次的优秀文化,为当下坚持文化自信提供动力和源泉,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文化自信才能更有底气、更有理由,才会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实质。中华民族只有树立文化自信,才能不断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更加充分地挖掘优秀基因,在世界的舞台上“抬头挺胸”地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在推向世界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2.文化自信是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自信

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无数仁人志士同仇敌忾,孕育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风貌、民族气魄。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开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形成了革命文化。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追求民族独立、获得民族解放的思想指引;是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坚持的正确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精髓下的科学态度;是坚持把理论同国情相结合,来源于中国人民的实践和活动,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诉求的文化。

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文化对中国当今的社会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习近平在2014年10月13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我们应该多一份思考,牢记中华民族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和警示,从中获得有益的镜鉴和启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既需要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一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线。90多年以来党的文化历史,也是围绕这个主线的历史。革命文化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信,体现了在历史进程中不断适应国情需求的主旋律前进方向。另一方面也映照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变化轨迹,切实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对革命文化进行传承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党史国史,通过挖掘革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为文化自信提供有历史依据的素材。在宣扬革命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获得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向导。

3.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充分展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秀品质的文化。它是在新阶段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在新时期对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三者的内涵基本是一致的。习近平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深刻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和人民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革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坚韧不拔而又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文化提升的历史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是全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它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源于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实践,可以说,它是为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生,也是对中国目前社会环境的反映,是现今人民群众的价值向导和精神支撑。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在现阶段的本质反映。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就必须对中华文化形成喜爱和认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无论是坚持还是发展,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自信,都有利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富强提供文化根基和价值导向;都有利于提升民族软实力,增强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促使世界认识中国、认同中国;都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奠定具有“向下渗透力”的文化传导机制;都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认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深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理念。坚持文化自信也是在新时期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辟新道路、丰富和拓展文化要素、继承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正因为先进,才要坚持;坚持,才能始终先进。具备强大的底气和信心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向世界,也离不开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固有的变革成分和创新成分。这就要求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时必须对变革成分多次变革、对创新部分反复改革,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更为广阔、更为深邃的发展空间,为其提供清晰的发展脉络和更好理解、更受欢迎的社会土壤。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变化,不断将新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推出适合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人民信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的,在每个阶段,它都一边吸纳外来文化、一边承受自身先进性和落后性的双重考验,通过固有的甄别、净化功能,促使自己在比较中前进。

二 善于运用文化自信的方法,自发践行文化自信的“术”

文化自信不是仅靠个体就能催生出的自发行为,而是要靠全社会的带动和外在的推动。在了解文化自信的形成发展后,怎样培育文化自信、如何增强文化自信,这一方法与路径就成为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正如习近平所言:“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1版。这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要求,为在当代中国增强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自觉承担起了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变化,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新阶段下,坚持对文化的自信,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创造和凝聚中国文化的主体,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才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化自信才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势;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对待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保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摒弃落后糟粕文化;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文化的自信才能凝聚和吸引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中华文化的推广搭建广阔的舞台。

2.正确对待本土文化

中华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新时期强调坚持中华优秀文化,必须将落后的文化剥离,坚持中华民族在各个阶段先进、优秀、具有进步气息的文化。只有坚持中华民族正面成分的文化,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能创造出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实现事业目标提供力量源泉和精神根基的文化。也只有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正确的前进指向。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必须紧扣人民大众的主流认知和价值取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备的文化设备和完善的文娱服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正在接受现代市场经济考验和洗礼的中华民族,不会离别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激活我们的文化基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古为今用,可以增强我们民族内心的动力、强身壮体的抗体和慎终追远的定力。只有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真正培养对文化的自豪感,做到文化自信。

3.科学审视外来文化

当今世界,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受益于信息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传播。世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特别是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思想,一直以来在东方和西方世界的内部都具有很大的争议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有一些群众认为我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引进或采纳这种民主自由模式,以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这些观点缺乏对文化信仰的科学态度。对于外来文化,到底应该怎样对待?究竟采取何种态度正确平衡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呢?面对外来文化的激荡,中华民族文化怎样站稳脚跟,并通过吸收它们的精华发展自身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充分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对西方外来文化时刻保持警惕,汲取精华、为我所用。只有坚持以本国文化为主体,才有理由自信、才有底气自信、才有力量自信。同时也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强大助推器,唯有如此,才能弘扬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

4.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平台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必须有传播的媒介。坚定文化自信,多领域、多层次地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华夏大地的地域优势,发展与各地实际相符合的文化事业,积极调动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民众的创造力想象力,为文化事业提供强大的后盾和支持,以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要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处处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时时感受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人民群众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和中国经济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业传播方式和媒介,积极宣传主流文化。通过文化产业在文化传播中的独有作用,挖掘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也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坚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用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也通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5.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树立文化自信,是对文化建设的切实要求。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人人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观念,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不是独立发展的,它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是息息相关的,是对我国整体环境的客观反映。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同时协调好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定对文化的自信,就是对我国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机制和生态体系的自信。要通过社会的进步促使人们树立、信仰文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使“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起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良好的文化环境,为中国社会发展前进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6.崇尚人民主体地位

文化的自信、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自信、人民群众的发展。强调文化自信,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使人民群众在文化自信中受益上来。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延续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满足其需要的文化,是坚持文化自信的根本。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共享共建中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增强文化自信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根本指针。

三 准确定位文化自信的作用,自为信服文化自信的“器”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的更为根本的自信,也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种自信全面地表现在党的政治思想、执政理念、思维特征和文化追求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提供了精神支撑,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曲青山:《关于文化自信的几个问题》, 《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9期。

1.文化自信能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文化自信是现阶段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自信之一,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丰富的文化根基和理论渊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实现这个目标要协调中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促使中国现代化目标顺利实现。我国的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不同的阶段,根据目标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求在当代继续弘扬各个时期的优秀文化,将朴素价值观念通过一定形式转换成民众可以接受、易于接受的文化面貌。只有坚定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才能充分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文化;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指引和文化牵引,不断催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理论。

2.文化自信能保障国家富强,实现民族复兴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积极的文化会促进政治、经济的健康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反作用,通过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落实中央“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文化自信为经济新常态提供了理论和法理底气,为转变中国发展方式提供了精神导向。坚定文化自信,才能顺利落实“四个全面”的具体要求,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撑。

3.文化自信能激发人的社会属性,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必然也会通过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达到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改造。每一名中华儿女都会在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自觉从历史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看待文化自信,都会收获对本国文化、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每个人都贡献了力量、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拓宽了视野,这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土壤和养分。只要我们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每个人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也一定能通过对文化的自信达到对自身、对他人的自信,达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信。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建构中华文化话语体系、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实践问题需要文化自信作支撑;弘扬民族精神、开展对外交流,确保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需要文化自信作保障。对国家、对民族、对政党、对个人而言,文化自信既是追求的目标,又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动树立对文化自信的坚定信仰,是每一名中华儿女自觉的使命担当。只要我们每个人立志从自身做起,坚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中国梦”的愿景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