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尚书孔传》虚词研究的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于《孔传》研究的关注度偏低,多是基于《尚书》学史的研究背景下所涉及的文献考证,而从语言学角度并纳入汉语史领域研究的很少。相关研究大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孔传》的文献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尚书》学的深入研究,《孔传》的问题也多被学者研究所涉及,但形成专著的比较少。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孔传》出现的时间、作者、真伪等问题的探讨。
1.专著方面
在围绕《尚书》综合性研究基础上,对《孔传》进行专章性的探讨。主要代表作有以下:前辈学者陈梦家《尚书通论》对《孔传》的作者以及出现时间有专述。他认为:“东晋晚叶,会稽孔安国侍中推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作《尚书序》,又为今古文五十八篇及书序作书注,此书似奉晋武帝诏而作,主旨在缀集古义,而作者以今推古,于传注之外增益古文。书出,徐邈注音,范宁变隶古定为今字。东晋之末行于民间,齐时已立于学官,此后南朝盛行,隋初始入河朔。唐立为官学。”张西堂《尚书引论》于第六章专述“伪孔传本之伪证”,从“梅《尚书考异》所提出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所提出者”两个方面,论述“史汉无孔安国作书传之事”,并提出“伪孔传出于王肃”。马雍《尚书史话》对《孔传》的产生以及辨伪进行了梳理,认为“《孔传》并不是同一人同一时候造出来的,而是分两个阶段形成的”,“它实际上保留了不少古注,标一个‘伪’字并不贬低它的学术价值”。蒋善国《尚书综述》在第五编“尚书的真伪”中,对“伪《孔传》的由来和出现年代”、“伪《孔传》作者”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辨,认为“伪《孔传》出现时间约在太康三年以后”,并从“思想”、“传注古书”、“经学”、“时代”、“姓氏与著作”等五个方面论证“《孔传》作者为孔晁”之说。刘起釪《尚书学史》按照时代先后顺序,对《尚书》学的流变详加考察。其中,第六章“魏晋至唐的《尚书》——伪古文出占《尚书》正统”对伪《孔传》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伪《孔传》出现在东晋初年”之说。同时,刘氏还著有《尚书研究要论》、《尚书源流及传本考》、《日本的尚书学与其文献》等书。蒋氏、刘氏的著作是目前学术界《尚书》综合研究的新成果。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则力主《孔传》作者为汉孔安国,认为“在司马迁撰写《史记》的过程中,具体采用过孔安国‘古文说’,班固所说的‘古文说’是指孔氏‘《尚书》古文学’的‘师说’、‘家法’,也就是《孔传》的内容”。此外,还有一些《尚书》方面的研究著作也涉及《孔传》研究,例如:许锬辉《尚书著述考》、吴福通《晚出〈古文尚书〉公案与清代学术》、刘德汉等《尚书研究论集》、吴康《尚书大纲》,等等。
2.期刊论文方面
关于《孔传》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古文《尚书》真伪之辨而进行的初步探讨,具体如下:《〈尚书〉传王孔异同考》(吴承仕,《华国月刊》,1925年第10期)、《古文〈尚书〉作者考》(陈梦家,《图书季刊》,1943年第3/4期)对古文《尚书》与《孔传》作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梅赜〈尚书〉古文真伪管见》(黄肃,《许昌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认为“梅赜献的《尚书》集两汉、魏、晋辑佚,整理《尚书》的大成”,并否认古文《尚书》以及《孔传》之伪;《〈尚书〉述略》(钱宗武,《益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指出了《孔传》研究的价值,即“《孔传》汇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比汉儒的传注更加精审,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阅读《尚书》的重要训话材料”;《〈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李学勤,《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提出“《尚书孔传》魏晋间业已存在”;《伪〈尚书〉的出现及考辨的历史》(杨旭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尚书〉的古今文问题》(邵毅杰,《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8期)、《〈尚书〉中近一半篇目是怎样被证明是伪造的》(陈增杰,《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等对伪古文《尚书》以及《孔传》的考辨历史进行了比较完备的梳理;《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杨善群,《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4期)指出“古文《尚书》自西汉以后长期流传于世,至魏晋之际完备成集而形成传授关系,其来源可能有七个方面,非一人一时之伪造”,“不管推定古文并为之传注的是哪一个孔子后代,孔氏家族长期收藏和修缀,无疑是古文《尚书》又一个相当重要的渊源”;《伪〈古文尚书〉与伪孔安国〈尚书传〉》(王树民,《文史知识》,2003年第10期)指出“伪《古文尚书》与伪《孔传》的研究价值”,“作为魏晋时期的作品,在文学史和思想史等方面,都是直接史料”;《朱熹证伪〈古文尚书〉及〈序〉、〈传〉详考》(杨文森,《文教资料》,2007年第6期)“以朱子《文集》和《语类》为基础,整理了朱子对《古文尚书》及《序》、《孔传》的分析”;《〈尚书孔传〉成书问题新探》(陈以凤,《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1期)通过“《孔传》与《小尔雅》两书释词的比较研究,认为今本《孔传》当是包括孔安国在内的孔家学者的集体作品,是汉代孔氏家学的产物”;《“伪〈古文尚书〉案”平议》(丁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2期)指出“虽然目前彻底推翻阎氏的结论为时尚早,但起码说明阎氏的结论远非定论,是可以继续探讨的”。这表明,关于《孔传》与古文《尚书》的真假之争远未休止。
3.学位论文方面
目前,关于《孔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3篇:《西汉孔氏家学及“伪书”公案》(陈以凤,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对“作书传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辨析,认为“今传本《孔传》不是安国所亲作,当成书于安国以后的孔氏学者手中”;《建国后“伪〈古文尚书〉”及〈尚书孔传〉研究平议》(白林政,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从“作者”、“出现时间”、“真假”等三个方面对《孔传》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研究,并认为“《孔传》何时面世,仍有不同说法,其研究仍需继续深入”;《东晋古文〈尚书〉真伪研究》(李艳芳,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对《孔传》出现的时间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列举了刘知几、朱熹、陈梦家、刘师培、陈汉章、皇甫谧、孔颖达、蒋善国、郭璞、李学勤等学者的观点,并认为“《孔传》保存了不少《尚书》的逸文和古注,对词义与文义的解释是研究中、上古汉语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关于《孔传》的语言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对《孔传》的语言研究比较薄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专著方面
业师钱宗武教授的《今文尚书语言研究》,结合了《孔传》的部分训释材料,对今文《尚书》中的复合词、成语、单音词、通假字、代词、特殊词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系统的研究,填补了汉语史研究上的空白。其后,又著《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结合《孔传》的语言特点,从语言学角度对今文《尚书》传世文本进行全面解析,详细考察了其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现象,见解精辟,内容丰赡。此外,又著《今文尚书句法研究》,从语法角度详细对比了经文与《孔传》中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揭示了文献语言句法形态演变的规律,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期刊论文方面
《〈孔传〉或成于汉末晋初》(钱宗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立足于语言的时空性和社会性特点,并运用语言学方法,考察上古文献范围副词“咸”和“胥”的历时、共时变化,进而推测《孔传》的成书年代,开创了研究《孔传》虚词的一个新角度。此外,还有一些学者通过经文与《孔传》语料结合,进行语言学上的初步探索。例如:《试论〈尚书〉中叹词的作用及其影响》[廖振佑,《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试论今文〈尚书〉的叹词》(沈丹蕾,《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尚书中的“克”与“能”》(刘利,《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1、2期合刊)、《今文〈尚书〉歧义结构研究》(张文国、张文强,《柳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以及《今文〈尚书〉指示代词研究》(张文国、张文强,《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等等。
3.学位论文方面
《今文〈尚书〉经文和〈孔传〉虚词对比研究》(孙浪,扬州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初步描写分析了今文《尚书》经文和《孔传》中的部分代词、介词、连词和副词的用字相应变化情况,以及今文《尚书》经文和《孔传》中部分虚词的使用有无变化情况,揭示了其中一些语法变化趋势。但是,对于《孔传》本身共时层面上的虚词并无系统的研究。
纵观《孔传》的研究,前人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主要是围绕校勘、辨伪、词语训释等文献学角度进行探讨,而这种探讨也是比较零散的,没有系统性。尤其是从汉语史角度对《孔传》虚词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尚未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汉语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文献学家在研究《孔传》时,多侧重于文献证据而较少考虑语言特征。但是,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某部作品出现时必然带有其语言的时代特色。诚如周锡所言:“以文本之语体印证其语料,如两者的时代特征相合,始可作出认定,而成为强有力的本证;否则,对有关纸上材料的可靠性也尚须存疑。所谓语言形式,主要指语法、修辞(包括某些虚、实词的运用)、音韵等方面。”因此,本书立足于《孔传》虚词语料的穷尽性统计,借鉴汉语史以及语言学的前沿理论,采用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求《孔传》本身的语言结构特点并进行系统的描述,进而揭示汉语虚词演变的过程与规律,为长期的《孔传》辨伪提供新的方法和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