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研究规划及实施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鉴于现有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及不足,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以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内涵的界定及三者关系为切入点,使用定量研究、质性研究等方法对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落实“三保”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以落实“三保”为目标,提出促使我国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功能作用发挥的方案和对策。
具体来说,本研究在以下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本研究将积极回应、满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以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利益的分化加剧,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社会问题丛生。解决这些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助人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制”逐渐解体,单位逐渐摆脱了原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大多数人变成没有单位可以依靠的“社会人”或者“自然人”,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为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人的服务活动(王思斌,2014),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发展社会工作事业、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成员差异化需求、促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服务内涵与模式创新以及整个社会组织化程度提升的必然要求。基于对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在落实“三保”中功能作用发挥状况及其影响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健全完善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之策,有着重要的针对意义。
另一方面,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认识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在社会建设中的构建能力。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现代社会工作是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促使其合理配置的制度性保障;是培训新的社会实体和社会主体的推动力量;是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和进行公共服务的有效制度安排和实现手段。将社会工作纳入整个社会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的制度框架中,建立一种各种资源有效整合,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治理的格局,是加强社会建设的理性选择。对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作用进行研究,落实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实际载体作用,创新和完善社会建设的思路、途径和方法,进而深化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构建能力,确保社会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 研究方法和调查方案
(一)研究方法
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课题将采用定量研究、个案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在本项研究中,课题组主要收集了以下几类文献: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服务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市民社会、非营利组织、福利多元主义等理论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和研究成果;有关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的统计数据;其他相关历史档案、文史资料等历史文献。
定量研究。为了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开展活动、提供服务的现状,从而剖析其在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功能与作用,本课题以定量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式,围绕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提供服务的基本情况、对自身所从事工作的评价、在提供服务中遇到的困难、金融危机对其工作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机制、他们自己对在落实“三保”工作中的功能与作用的看法等问题进行研究。此外,为了对其工作效果进行客观评估,我们还引入了服务对象的调查,该部分的结果将与对社会工作者、志愿者调查的结果互相印证,从而使课题组对我国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在落实“三保”工作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透彻分析。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在于探讨一个个案在特定情境脉络下的活动性质,了解其中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研究者的兴趣通常在于了解过程而非结果,因而研究者会着重整体把握,了解现象或事件的情境脉络而不只是特殊的变项(林佩璇,2000)。为了从更加细致的层面上剖析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在落实“三保”中的角色、功能以及其在发挥作用时遭遇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还采用了质性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各种各样的事实与单个案例相互联系,从而使被研究的数据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同时还为深入细致地分析某些特殊细节提供了机会,弥补了定量研究的单一与不足。
比较研究。任何事物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比较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在本研究中,还对境外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发育成熟的国家及地区在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进行考证与分析,在相同因素与差异因素的呈现下,归纳和总结关于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在解决社会焦点问题中的功能与作用,以使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裨益于此。
(二)核心概念操作化
如前所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其中“保民生”是基础,一方面,只有民生问题解决了,才能有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在解决民生问题,如群众的住房、教育等问题的过程中,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保增长”是“三保”任务的第一项内容。此次中央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不再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开始把消除贫困、分配公平、大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社会价值作为发展目标,这是一种融入了公平理念的积极的增长观。据此,在本次调查中,“保增长”这一概念涉及的指标变量主要有:提供就业信息、就业辅导与培训、开展社区活动、政策倡导等。
民生是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命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生存、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总称。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包括教育、就业、就医、养老保险、住房等诸多方面。因此,“保民生”这一概念在调查中涉及的主要变量指标有:社区照顾、联系住处、联系孩子读书、提供生活便利、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等。
“保稳定”是“三保”任务的第三项内容。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伴随社会结构的持续分化和社会转型的加剧,不同利益群体因利益诉求差异引发的各种矛盾凸显,社会稳定受到不断挑战。分析威胁“稳定”的重要原因,利益分配失衡是主要诱因。此次“保稳定”强调的是在公正理念下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借此妥善解决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化解社会运行中遭遇的风险,为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提供保障。所以,测量“保稳定”这一概念的主要变量指标有:心理援助、促进沟通、化解矛盾、家庭问题调节等(见图2-1)。
图2-1 核心概念操作化
(三)调查对象说明
探讨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功能与作用,首先要对这两个人群给予明确的界定。
社会工作者。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社会工作者特指专业社会工作者,是指拥有职业资格、具备专业教育背景,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虑到我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刚刚实施两年,拥有职业资格的人员在实际社会工作者队伍中比例较少,如果仅仅把研究对象限定在这一部分,则不免脱离了我国的实际。因此,本课题所涉及的社会工作者,除了那些符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设置标准的人员外,还应包括那些暂时没有取得职业资格,甚至没有专业教育背景,但是长期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领域实际从事相关专业服务以及与社会工作的政策制定、实施有密切关系、熟悉社会工作的人员,如民政系统的工作人员、各福利组织和机构的从业人员、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民间社会工作组织的创建者及工作人员等。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可以界定为,民政系统、民间组织、部分企业组织(尤其是设立基金会等慈善机构的企业组织)、社会团体、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高校等与社会工作关系密切的单位中直接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工作的人员(如图2-2所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比较缓慢,从21世纪初才开始快速发展。2000年以前我国只有29所大中专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到2005年,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增加到200多所,每年毕业生有1万多人。按这一数量计算,目前我国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员规模在10万人左右。另外,截至2005年,全国民政系统直接、间接从事社会工作的人估计有40多万人(孙荣飞,2006)。将这两部分人员加在一起,可以对本研究所界定的社会工作者规模有大致了解,即在50万人左右。
图2-2 本课题调查对象(社会工作者)分布
志愿者。志愿者也称为“义务工作者”,简称“义工”,是指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改善和发展,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员。从1993年到2008年底,我国志愿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开展了15年,累计已有3.82亿人次以上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78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达到2946万。
(四)调查地点及样本量的确定
在调查地点选择上,本课题主要以北京和上海为主,原因如下。
第一,中国社会工作和志愿队伍的发展存在地域、城乡的巨大不平衡,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社会工作机构与志愿服务发育程度较好,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民族地区的发展非常薄弱。以北京、上海两地为调查地点,能了解中国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开展服务的现状。
第二,虽然课题调查地点仅为北京和上海,但是其他地方的资料我们并不缺乏。课题组将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对国外及国内其他地方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所发挥的功能、作用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充实本研究的内容。
第三,对于北京、上海两地的社会工作机构以及志愿者活动,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取得详尽的调查资料和真实的调查结果。所以集中精力进行两地的调查,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第四,由于课题组位于北京,与上海社会工作界联系密切,较容易获得典型的调查所需样本,这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时效性。
鉴于目前中国社会中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分布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本次调查在无法采用严格概率抽样的前提下,经慎重考虑,采用了判断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对象。而本课题负责人在该领域的丰富经验保障了判断抽样样本的有效性。在样本量的确定上,目前我国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员及在民政系统直接和间接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规模在50万人左右,在保障调查抽样误差不超过±4.5%、置信度为95%、核心变量推测总体比例为50%的条件下,经概率抽样样本量计算公式计算而得,样本量为682。考虑到现实调查中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本项目组经有关专家建议,将样本量调整为750。
三 调查实施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在项目负责人和执行专家的带领下较好地完成了实地调研任务,回收到了质量可靠的问卷。本次调查总计发放750份问卷,回收710份,经过两步筛选,即经过逻辑关系设定相关的未填项标准,及以性别、年龄、社会身份等基本变量的筛选,有效问卷为702份,有效回收率为93.6%。有效问卷中,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服务对象分别占样本量的59%、19%和22%(详见表2-1)。
表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社会工作者基本情况
1.社会工作者所在机构分布情况
民政部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统计工作中,将社会工作人员及归口单位分为21个类别,根据这些人员所从事专业活动的性质,可将其归为以下五类机构: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政府架构下的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以及民间社会工作事务所。另外,调查中我们发现“学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许多社会工作教育部门或教育者直接参与了社会工作实务,扮演服务提供者、教育者、督导者等多种角色,他们也是中国社会工作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查的社会工作者共有411人,其中北京255人,上海156人,这411人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2。与近年来中国社区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高、公民社会的不断发育成熟相联系,政府架构下的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民间社会工作事务所以及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这三类机构,是目前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就业机构。三者分别占社会工作者样本量的22.9%、25.8%和22.6%,累计占了71.3%。
表2-2 社会工作者所在机构性质一览
2.社会工作者的人口学特征
从社会工作者的人口学特征看,本次调查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中,女性276人,男性134人,女性所占比例达到了调查总人数的67.3%,远远高于男性比例。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比较缓慢,从21世纪初才开始快速发展,因此,中国社会工作者都比较年轻。从年龄结构来看,当前国内社会工作者主要集中在35岁及以下,其中25岁以下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3.9%,其次是26岁至35岁这一年龄段,占调查总人数的31.2%,二者合计高达65.1%。(见表2-3)
表2-3 社会工作者人口学特征
注:缺失值为1。
3.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属性
就社会工作者的文化程度看,大学本科学历占本次社会工作者样本量的39%,其次是大专学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也占了11%。由此可见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在文化程度上有了较大提高(见图2-3)。就专业分布来看,目前中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分布也呈现了新的特点,即社会工作专业出身的工作者所占比重有了非常显著的增加。本次调查显示,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分布上,系统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被访者占了31%,与社会工作工作内容有一定关系的专业,如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也都占了一定的比例。并且,非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中,也有59.6%的人表示学习过社会工作课程(见表2-4)。这几组数据充分证明当前社会工作者队伍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的论断。
图2-3 社会工作者的文化程度
表2-4 非社会工作专业工作者学习社会工作课程情况
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时间较短,现有的社会工作者大都是近几年新加入进来的。因此,就社会工作者的从业时间看,在调查时在所在机构工作1~3年的有145人,占社会工作者样本量的35.3%;工作时间在1年以下的也高达29.7%;工作时间在3年以上的仅占样本量的33.8%(见表2-5)。
表2-5 社会工作者的从业时间
注:缺失值为5。
4.服务对象分布情况
根据被访的社会工作者的回答,表2-6列出了本次调查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中弱势群体的分布状况。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主要以老年人、儿童群体为主,为女性和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机构近年来有了大幅度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这两个群体一直处在社会工作者服务领域的边缘。随着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的推进,社区居民也成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服务对象。
表2-6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弱势群体分布
注:1.本表不是对所有数据的统计,仅是对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弱势群体分布情况的统计,不具有任何推论意义。
2. “个案百分比”通常出现在多选题的统计中,是指选择该选项的人次占被访对象数量的比例。
进一步剖析不同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对象,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化。具体来看,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从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以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而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的服务对象则以老年人、残疾人群体等天然的弱势群体为主;政府架构下的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民间社会工作事务所以及学校的服务对象分布比较分散,但依然能够看到其对社区居民以及老年人群体、儿童群体、农民工群体等弱势群体的关注(见表2-7)。
表2-7 不同社会工作机构/部门服务对象分布情况
注:百分比以已填答者为基础。
(二)志愿者的基本情况
1.志愿者的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的志愿者主要来自社会工作者所在机构的志愿者队伍。从志愿者的人口学特征看,目前社会工作机构的志愿者以女性居多,133名被访志愿者中,女性占了66.9%,远远高于男性志愿者的比例。从年龄结构上看,社会工作机构的志愿者都非常年轻,平均年龄为29.5岁,其中24岁以下的志愿者占了被访志愿者总数的54.9%, 25~29岁的也占了14.3%,仅这两个年龄段的志愿者就占了69.2%(见表2-8)。
表2-8 志愿者人口学特征
注:缺失值为1。
2.志愿者的社会属性
从志愿者的文化程度上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志愿者占了近六成,有54.9%的志愿者是这一学历。此外,大专学历的也占了被访志愿者总数的28.6%(见表2-9)。这两项相加就占了被访志愿者总数的83.5%。由此可以做出如下判断:中国社会工作机构志愿者的构成主要以大学生为主。志愿者的专业分布非常广泛,但也能看到这样的特点,即社工机构的志愿者更多的来自这两类专业:一是在专业理念上强调“社会公正”的专业,如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法学等;二是在专业工作方法上有独特位置或优势的专业,如心理学(见图2-4)。
表2-9 志愿者文化程度
注:缺失值为1。
图2-4 志愿者专业分布情况
从志愿者的职业分布特征看,“暂时没有固定工作”是大多数志愿者目前状况,另外,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分别有11.5%、15.3%的志愿者职业是公司一般职员和其他职业的在职人员。与来自教育部门的志愿者相比,这部分志愿者是社会工作机构志愿者队伍的构成亮点。与他们访谈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有近6成的被访者表示他们出于对社会工作的认同而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由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工作近年来影响力、社会认可度的增加。
表2-10 志愿者职业分布情况
注:缺失值为3。
3.志愿者的志愿工作经历
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此次调查的志愿者主要来自社会工作者所在机构的志愿者队伍,调查显示,这些志愿者绝不仅仅在一家机构提供志愿服务。从参加志愿者组织的数量来看,虽然有70.5%的志愿者表示他们只参加了一个志愿者组织,但有27.3%的志愿者参加了2~3个组织,参加组织数量在4个及以上的,也有少数的几个人(见表2-11)。从他们参加的志愿组织类型看,民间志愿组织对志愿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有42.5%的被访志愿者参加了这一类型的组织;其次是青年志愿组织,该类型的志愿者占调查志愿者总量的32.3%;此外,社区志愿者组织也有一定的比例(29.9%)(见表2-12)。
表2-11 参加志愿者组织的数量
注:缺失值为2。
表2-12 志愿者参加的机构类型
从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上看,大部分志愿者是从2005年之后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尤其是受2008年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影响,这两年参加志愿者的人数很多。调查显示,有38.1%的人在2008年参加了志愿者组织,还有高达51.6%的人在2009年新加入志愿者队伍。
表2-13 志愿者加入志愿组织的时间
(三)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1.服务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的服务对象共计155人,其中男性92名、女性63名,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有2人未填性别这一问题)。这与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的性别结构截然不同。从年龄结构上看,服务对象呈现老—幼分化的特征。17~30岁、60岁及以上这两个年龄段所占比重最高(见表2-14)。由此可见,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对象以青年人和老年人为主。另外,婚姻的变化会影响社会成员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从服务对象目前的婚姻状况看,处在单身和丧偶状态的服务对象占了近一半(见表2-15)。
表2-14 服务对象人口学特征
注:缺失值为2。
表2-15 服务对象的婚姻状况
2.服务对象的社会属性
调查显示,北京、上海两地的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主要以北京、上海两地非农业户口的弱势群体为主。具体来看,其服务对象中,城镇户口的就占了被访服务对象总体的82.8%。这说明社会工作组织尤其是民间社会工作机构更倾向于服务当地的弱势群体,而且北京和上海作为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地区,其社会工作的开展已逐步满足城市需求。
表2-16 服务对象的户口性质与户口所在地分布
注:缺失值为6。
图2-5 服务对象的就业状态
图2-6 服务对象单位的性质
从服务对象的职业分布情况看,就业和退休在家是主要的,但处于失业状态的服务对象也占了较高的比例,有16.9%的被访服务对象失业在家。但是,与预期设想不太一致的是,目前处于就业状态的服务对象的职业分布,排在最前列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次是私营企业,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也都占了一定的比重。这超出了我们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