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震减灾路径探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术语

活动断层(Active fault):晚第四纪,即晚更新世10万年~12万年以来一直在活动,且未来一定时期内仍会发生活动的断层。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都是发生在活动断层上的。

同震(Coseismic):与地震正在发生的时段相关。地震发生时或地震发生后的几分钟内,地表晃动非常剧烈,造成建筑物、大坝等倒塌并引起滑坡。

地壳(Crust):地球的最外层,由密度不大、含铁量小于地幔的岩石组成。大陆地区地壳的厚度为25~75千米,海洋地区地壳的厚度为5~10千米。大陆上的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近地面10~20千米的范围内。

形变(Deformation):物体因受力内部质点间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所导致的形态和体积的变化。

倾角(Dip):在垂直地质界面走向的横剖面上所测定的此界面与水平参考面之间的两面角,倾角范围为0°~90°。倾角为0°的断层是水平断层,倾角为90°的断层是垂直断层。

震中(Epicenter):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被称为震中,同时地面上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作极震区,理论上震中区和极震区是相同的,实际上受地表局部地质条件的影响,极震区不一定是震中区。

断层(Fault)、断层面(Fault plane)、断层裂缝(Fault fissure):断层是地壳岩层或岩体中一个这样的破裂面:它的两侧岩层或岩体曾经或正在发生显著的位移。断层面是构成断层的破裂面,即指断层两盘发生相对位移的面。岩石在断层两侧的相对运动又叫滑动。断层裂缝是地层发生了破裂而断层两盘没有相对位移。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国防部运营的卫星导航系统,现普遍采用GPS进行导航操作(确定移动物体的位置、路线和速度)。地球科学家使用该技术确定地球表面标记物的速度可精确到毫米。观测到的GPS数据将用于计算最终导致地震的地壳累计应变率。

震源(Hypocenter):地震时地球内部岩石断裂的起始点(理论上常将震源看成一个点,实际上是一个区)。在实践中可通过计算第一波P波和S波的到达时间来确定震源的位置,又叫地震中心(Earthquake Focus)。

地震烈度(Intensity):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是对某次地震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用大写字母表示时,地震烈度一般指修正的麦加利烈度表(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scale)或另外一种衡量地震运动强度常见的非工具性的物理量。可访问http: //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pager/,查看该网站档案库内的震动地图。注意:“烈度”衡量的是地表震动强度,而不是引起震动的地震规模。

震间(Interseismic):两次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

等震线(Isoseismal):划分某一特定区域的界线,也叫等烈度线。即在同一次地震影响下,地面上破坏程度(烈度值)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在此区域内一次特定地震的强度等于或大于给定值。

液化(Liquefaction):地震时,孔隙被水填满的沉积物受到震动,颗粒可能互相分离,较松散而饱水的固态沉积物在地震作用下瞬时失掉强度而成液体状态。楼房和其他建筑物可能陷入地表,陡坡也变得不稳定。

震级(Magnitude):地震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相关。媒体通常将地震震级报道为地震规模,而确定地震规模的正确量度应为地震矩(见下文)。为了不受观测地点的影响(对比“烈度”),需要采用一种新的衡量地震的物理量,所以有了“震级”这个概念。历史上有很多震级标度,包括著名的里氏震级(Richter scale),但“矩震级”(Moment magnitude)震源物理中地震矩概念计算出的一种新的震级标度描述了地震破裂面上滑动量的大小。

地震矩(Moment):从根本上衡量地震规模大小的物理量,为滑动的断层面面积与岩石滑动力和岩石剪切模量的乘积。

矩震级(Moment magnitude: Mw):由地震矩算出的地震震级。19世纪70年代后期该概念被提出后,便普遍用于计算震级大于5.5的矩震级。

正断层(Normal fault):倾角一般为30°~60°的断层,断层平面上部的岩石相对于下部岩石沿断层面向下滑动,可使地壳水平延伸。

古地震学(Paleoseismology):古地震学与历史地震学没有明显区别,一般指研究有仪器记录以前的地震。但是一般来说,古地震学着重于研究有历史记载以前的地震,而历史地震学则着重于研究有历史记载的地震。古地震观测一般采用地质学方法(如断层探槽调查等),而历史地震还采用分析考证历史上相关地震记载的方法来研究。

震后(Postseismic):指地震刚发生后的时间。该时间长短的定义不是很明确,其特征通常包括余震和地面运动,这些特征都是地壳在地震后轻微调整的表现。

地震灾害(Seismic hazard):与地震有关的、可能导致损失的所有物理现象(如地面运动、地面塌陷)。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区域性、多重复杂性及连锁性的特点。地震灾害与地震烈度、震级有联系,但又有区别,主要着眼于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破坏。地震灾害也可表示在某一时间段内某地点所发生的地面震动的概率水平,与损失无关。地震灾害分析(Seismic hazard analysis)是对某一地点或多个地点的地震灾害的计算,分析结果通常以地震危险图表示。

地震次生灾害(Secondary seismic hazard):地震时地面运动造成的自然灾害,如滑坡或海啸。

地震危险性(Seismic risk):广义地讲,地震危险性是指地震造成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次生灾害的可能破坏和损失,包括结构破坏、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一切损失的总和。在概率风险分析中,地震危险性为某受灾时间段内给定损失超过某一可定量水平的概率。

地震活动性(Seismicity):指对一个区域或地带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地震在空间、时间和震级上分布情况的定量描述。常用发生地震的次数(频度)和强度来表示。

地震学(Seismology):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冰川)和人为因素(如地下爆炸)产生的地球震动。

应变(Strain):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变形的程度被称为应变。弹性应变是可逆的,即应力消除后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永久变形(或应变)在应力消失后仍存在。弹性应变的一个例子是弯曲尺子(不要使其折断)。将物体折断、弯曲和流动都可能产生永久变形。地震弹性复原模型与现实情况有较好的拟合度,其观点是,在震间期内断层周围一个很大区域内会积累弹性应变。地震时(同震期内),应变转化为断层的永久变形(滑动),其他区域则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应变速率(Strain rate):应变随时间积累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应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