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关于感觉和认知
你听说过“爱丽丝仙境综合征”吗?
据一则新闻报道,有一种人在看东西时会人为地夸大或缩小。例如看自己的房子和狗屋一样大,看鸟巢却像礼堂一样大。他们可能会将一个空间很小的盒子或箱子当作自己的住所。这种与现实颠倒的错觉现象,称为爱丽丝仙境综合征。
我们都喜欢“找感觉”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所见所闻,因为有眼睛所以能看见,有耳朵所以能听见,有舌头所以能品尝……如果我们对视觉、听觉、嗅觉等知觉世界再稍加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不可思议的事非常多。例如,一样宽的铁轨远处的看起来总比近处窄;又如,耳朵能区分发自不同声源的音色,如男声、女声、钢琴声、提琴声;又如,人在芳香四溢的房间里待久了会闻不到花的香味。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人类的感知觉。
通常我们说的感觉,是指一种欲望或需要,例如需要吃饭、需要排泄、需要睡眠等。这种欲望可分为心理欲和行为欲,例如你想考第一名,那么你就会有好好学习这样的行为。心理欲让你产生一种驱动力,行为欲让你专心致志去做。
心理学上对感觉的定义是指感知觉,是人的身体和大脑如何对我们周围的刺激,如视觉、声音等产生感觉,不同的感觉通道是如何接收和加工信息的,大脑是如何组合不同种类的信息以提供对世界完整认识的经验的。
对于城市的上班族而言,无论是乘地铁还是坐公交,上下班的高峰期间是很拥挤的,即便是车内较空时,仍会觉得很拥挤。而对于那些习惯客满的乘车人来说,若车里人少一些就会觉得相当空荡。对于经常搭空车的人,只要车子稍微一拥挤就觉得透不过气来。这是因为周围的情况变化而导致的看法不同。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以往的经验或处于某种状态下时,即使是同样的事物,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加拿大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项感觉剥夺实验。被试者是一些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可得到20美元报酬,比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挣50美分要多得多,所以大学生们都极其愿意参加实验。所有参与实验的大学生每天就是24小时躺在有光照的小屋的床上,时间要尽量的长,只要他愿意的话。他们有时间吃饭、上厕所,但是他们需要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视觉被限制);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触觉被限制);头枕在泡沫橡胶的枕头上,空气调节器还会发出单调的声音(听觉被限制)。实验前,大多数被试者还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什么的。但后来他们报告说,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很短的时间。实验后的第7天,被试者出现视错觉、视幻觉、听错觉、听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神经症等症状。这个感觉剥夺实验的研究表明,当人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隔绝的特殊状态时,会发生某些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上还有一种说法称为感觉的代偿性。
在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主人公是退休的军人史法兰,长期的失明生活使得他对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
盲人比我们更能敏感地认识这个世界,他们通过耳朵不仅可以辨识声音的高低,对声音的左右、前后也都可以敏锐地感应,进而判断声音的来源。这种应用听觉的空间知觉能力,所谓“以耳代眼”,就是所说的感觉代偿性。
知觉是感觉的延伸
桌子上放着一个苹果,我们通过它的颜色判断出是红的,闻一闻,知道是带有果香气味的,放到嘴里咬一口,知道它的味道是甜的。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的各项感官所带来的感觉信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脑对外界整体的看法和理解,为我们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但是,是什么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苹果而不是其他水果呢?这是来自人的知觉对这些信息进行整体的组织和加工的结果,也就是说,通过圆形外观、红色的表皮、香甜的气味等综合加工和判断,我们会确定这是苹果。
以此我们可以知道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知觉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物体没有给我们的感官带来刺激,那么我们就会对它没有感觉,同时也不会存在知觉。如果以苹果为例,放在盘子里的苹果如果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它是红苹果还是青苹果,味道是甜的或是酸的,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让我们拿起它来去看、去闻、去尝的欲望,那么就会对它“视而不见”,没有知觉,甚至会将苹果判断为其他水果。
因此,知觉是对所感觉材料的加工和解释。知觉要凭借过去的经验,其过程中还包括思维、记忆等的参与,所以知觉对事物的反应和判断比感觉要深入、准确和完整。
知觉主要分为3种: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
指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主要利用双眼的视差,使得视网膜上呈现略有差异的映象,这是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重要线索。大小知觉是在深度知觉的基础上对不同远近的物体做出的大小判断。听觉空间知觉,在距离方面主要以声音强度为线索;而要判定声源的方位则必须依据双耳听觉线索。
2.时间知觉
指对时间的客观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对于时间的知觉,既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外部评定可通过计时工具,或者季节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日落日沉;内部评定是通过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如女子的月经等。
3.运动知觉
指对物体的运动特性的感知,估计物体运动的速度,多表现在交通航行、体育运动及军事射击等方面。
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我们称为错觉。虽然你眼见,但不一定为实。如服装设计师通过知觉的原理来拉长模特的腿,化妆师或造型师通过知觉的原理来修正脸形,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利用知觉原理创造比实际空间更大或更小的空间等。
我们都熟悉的文章《两小儿辩日》中对错觉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如车盖,到中午时分小如盘盂,所以早上太阳离我们更近。”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沧沧凉凉,到中午时分热如沸水,所以中午太阳离我们更近。”在两小孩争论不休时,孔圣人路过,但得知他们争论的问题之后,智者孔圣人竟也无言以对。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他的相对论中曾做出如下比喻:“如果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两小时,你会觉得好像只坐了一分钟;但如果你坐在炽热的火炉旁,哪怕只坐上一分钟,也会感觉好像是坐了两小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也可以视为一种时间错觉。
不同的情绪和心态对时间的知觉会表现为过快或过慢,这种对时间的不正确的知觉叫作时间错觉。和美女聊天是甜蜜的体验,人人都希望它能长时间持续下去;相反,在炽热的火炉边烤着,分分秒秒都是煎熬。所以,当人的内心有了愉快的知觉体验时,会感到时间过得快;相反,则感到时间过得慢。在一个星期中度过了星期三,我们会感到时间过得快,在一年中度过了半年,我们也会感到时间飞速,也是这个道理。
据一则新闻报道,有一种人在看东西时会人为地夸大或缩小。例如,看自己的房子和狗屋一样大,看鸟巢却像礼堂一样大。他们可能会将一个空间很小的盒子或箱子当作自己的住所。这种与现实颠倒的错觉现象,又称为爱丽丝仙境综合征。
“未卜先知”的第六感
人类的一些心理活动和现象是如此的神秘,即使科学也没法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第六感。
第六感也称为直觉。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人走进房间,能自觉感受到哪些地方有问题,有差异;从细小的地方,感受到一些东西,得到一个整体的印象,尽管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准备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预料到有什么事情发生,而在进行的时候,真的发生了!
有的人把这种真实感觉当作个人行动的“私人向导”,将其看作智慧的一部分,于是倾听并相信这种给人引导的直觉。
第六感超出了一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的范围,似乎是神秘的、无法解释的。其实,在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大脑无形的运作。我们得到的直觉,更多的是大脑从生活中进行推演的结果。这个过程是在大脑感知区域进行的,而不是认知区域,所以我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但是我们就会觉得是这样。
哲学家兼数学家帕斯卡关于直觉说过这样一句话:“心灵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因,而理性却无从知晓。”这一观点后来得到了证实,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要知道,在我们的思维中,有一部分是我们无法把握的;这些难以把握的“自动思维”就构成了直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著名超心理人士塞西曾帮助一些人预知他们的亲人在战场上的安危。能准确感知当事人在战场上阵亡,这曾使塞西感到十分痛楚。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遥感。英国一项调查显示,80%的人曾经有过遥感经历:例如正在想某人时,对方来电话了。而这并非可以用简单的“巧合”来解释。
1948年,苏联超心理人士迈兴到阿什哈巴德做表演。他刚到这座城市,一种强烈的不安就迫使他马上离开。于是,他便放弃表演离开了。三天后,一场大地震降临阿什哈巴德,造成5万人丧生。
所以,有的人认为,第六感能够起到避祸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有的人具有超强的第六感,他们天生敏感,能够在事件发生之前感觉到“异常”,这种“超能力”着实让人羡慕。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第六感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为第六感并非人的特异功能或者神奇之力,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象棋大师一眼就可以看到哪一颗是关键的棋子,而新手却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才会有这样的直觉。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第六感并不总是可靠的。准确地说,人们往往会把一些非理性的判断认为是第六感在起作用。正如英国威尔士大学研究员奥利弗·特恩布尔博士所说:“无论你对直觉的态度如何,当你心烦意乱时,更可能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并相信自己的判断是真实的。”
预知是第六感的一种。有关此问题,我们不禁会问:人真的会有预知能力吗?它是一种心理超能力吗?
预知是一种超感官知觉,让“感知者”能“感知”到而不是由已有的知识推理出未来会发生的事。与之相关的词叫“预感”,是指一种人心中关于未来事件的资讯。这种资讯比较接近感觉而非知识。
在佛经中有一个术语称为授记,就是一种“预言”。它是佛(或人们)对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做定时、定量、定性的“默认定”。
就像所有的超能力现象一样,科学界内对第六感现象有很多争议。因为未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所以关于第六感能力,还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探索。
让人备感亲切和熟悉的“既视感”
你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物、某个场景感到似曾相识?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对于每一个细节都感到似曾相识,甚至对于接下来所要发生的一幕,你也了如指掌,恍若昨日重现一般。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便是既视感。
既视感指的是在现实环境中突然感到自己曾于某处亲历某个画面或者经历一些事情的感觉,对没见过的场景、事物形成仿佛见过的一种错觉。
根据心理学定义,既视感包括如下三种类型:
1.某种场景好像在何时经历过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既视感,特点是感觉强烈,细节清晰,不仅仅是视觉,连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周围的一切,都好像是过去某个时刻的全部复制,就如同过去某个事件被你遗忘,现在突然想起来一样。不过,事实上,这并不是你所恢复的记忆,因为这种场景一般很短,只有几秒至几十秒。
2.某种感觉好像在何时有过
这种感觉与场景经历不同的是,你所经历的不再是某个场景,而是某种感觉,无论这种感觉是愉悦还是郁闷,你都会感到好像与这种感觉重逢一样。
3.某个地方好像在何时去过
这种感觉的经历者是最少的,具体表现为一个人到达某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时,感觉周围的环境是如此熟悉,对周围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仿佛曾经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很长时间。
据科学调查显示,大约7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既视感。
人们为什么会出现既视感?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某些时候,人们无意识接受了某些信息,但自己却浑然不知,当人们再次接触无意识所接受的信息时,就会感到好像似曾相识一样。例如,你去朋友家做客,你忽略了朋友家墙上的一幅油画,虽然主观上你不认为自己看到过这幅画,但是实际上这幅画的信息已经被你的记忆库所记录、所存储。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你再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你的大脑所记录和存储的相关信息就会被调出来,你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已经看过这幅画了,于是,既视感便产生了。
尽管很多的人都会出现这种“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是每个人所发生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人们更容易对一些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记忆深刻,因此当人们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时,“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比较大。
“心灵感应”真有其事吗
人与人之间真的有心灵感应这回事吗?我们所谓的“心有灵犀”、“心灵相通”看似极其神秘和不可思议,而关于心灵感应的实验,自古一些心理学专家就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进行实验最多的,就要数双胞胎心灵感应实验了。因为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双胞胎在身体形貌上有别人无法相比的近似度,他们在心灵上也一定存在着某种相近的东西,例如想法、愿望、观念等。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双胞胎之间是存在某种心灵感应的。
心理专家认为,这种感应包括心灵感应、转移疼痛感应以及感知对方身在何处。但此论断备受争议。
在很多影视剧作中,一些有关双胞胎之间心灵感应的故事屡见不鲜。例如,两个双胞胎兄弟或姐妹跨越时间、距离甚至生死,都会传递和保持着心灵相通的力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下面这个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科里和艾米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分别了25年之后再次重逢,却依然能够从彼此的身上寻找到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而究竟是什么,却说不清楚。
在科里还在襁褓中时,就被她的养父母抱回家收养了,他们一家在美国佛蒙特州生活。当科里20岁时,考上了佛蒙特大学。令人奇怪的是,在学校里,她常常被别人误认为是艾米。艾米是谁?跟我有什么关系?科里心想着,这个谜一样的问题无数次出现在她的大脑里。
偶然的一次机会,或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科里见到了那个叫艾米的姑娘。那是在一个周末的夜晚,在一家餐馆里,科里一个人正独自用餐时,对面走过来一个青年,冲她叫了一声“艾米”,并在她身旁友好地坐下来开始和她聊天,就像一个熟悉的校友一样。可是科里愣住了,她并不认识艾米,于是她反复向青年解释她并不是艾米,他认错人了,结果那个青年也惊呆了。他打赌说,科里肯定与艾米有关系,因为她们实在长得太像了!
青年给了科里艾米的联系方式。接下来,很自然地,科里打通了艾米的电话。结果不出所料,科里和艾米正是双胞胎。
在亚特兰大街附近的停车场上,久别重逢的双胞胎姐妹终于见面了。刹那间,惊讶、欣喜、疑惑,让她们一时说不出话来。她们就面对面地站着,彼此看着对方,看到对面站着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女孩,竟不知如何是好。
虽然时间跨越了25年,但是姐妹俩并没有一丝的生疏感和距离感,反而像老朋友一样一见如故!后来,姐妹俩还发现,她们有许多共同点:品位相投,兴趣爱好相同,抽相同牌子的烟,语言风格相同,甚至于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科里常常说:“那种感觉就像有两个我在对话,艾米就像是我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知道她在想什么,是什么感觉,而她也是这样。也许这就是心灵感应吧。”
后来,专业医师将这种双胞胎之间有超自然的感应能力,称为超感知觉。超感知觉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双胞胎之间,其中一个不在跟前,而另一个就可以听到他说的话,而是这样一种感觉:当彼此想念对方正准备打电话联系时,对方则说:“嗨,我正想给你打电话呢。”
故事中的科里和艾米是双胞胎,意味着她们共有50%的相同基因。DNA能决定大脑结构的生长方式。如果大部分DNA相同,那么大脑结构就会很相似,思维方式也会相似。也就是说,科里和艾米并不是故意去猜测对方的心思,只是相同的基因决定了她们具有相似的思维方式。
视网膜效应是怎么回事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买了一件新衣服而兴高采烈地穿出门,结果发现正与街上的某个美女“撞衫”,你便会感慨,怎么有这么多人买了与你一样的衣服;如果你大龄未婚,偶遇了几个同样单身的高龄人士后,你就会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多单身未婚的人士……总之,对于那些你平时不怎么关注的东西,当你予以关注的时候,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视网膜效应。
视网膜效应指的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多地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你所看到的世界,正是你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
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在哈佛大学的一堂600人参加的大课上,教授拿出一张大图片,要求学生在几分钟内寻找几何图形。这是一幅街景,上面有车流、人群、商店……之后,教授将图收起来。
教授问:“看到正方形的人请举手。”众人举手。“看到圆形的请举手。”众人举手。
教授再问:“公共汽车里面坐了几个人?”只有几个人举手。“街头鼓楼上的大钟指向几点?”没人举手。
教授打开图片,学生们这才注意到,公共汽车上的人,鼓楼上面的钟。
接下来,教授又放了一段关于球赛的录像,要求大家看完之后回答两队各进了多少球。学生们双眼紧盯屏幕,丝毫不敢放松。
录像结束。教授问:“两队各进了多少球?”众人回答正确。
教授再问:“球场边有一只大猩猩走过,有谁注意到了?”众皆茫然。
重放录像,果然有一只大猩猩堂而皇之地昂首阔步走过。
问题是,为什么600双顶尖聪明的哈佛学子的眼睛,没有看到公共汽车里的人和鼓楼上面的大钟?大猩猩这么抢眼的位置,怎么就没有人注意到?只因为,你关注什么,你就看见什么。
五大不合理的认知模式
常见的五大不合理认知模式有: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证实性偏见、共识偏见和后视偏见。
1.绝对化要求
所谓的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例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友善地对待我”,“生活应该符合‘好人有好报’的法则”等。当产生这种信念后,人们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特定规律,它们并不会对人的意志做出妥协。就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他很难让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同样,“好人有好报”的理论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求证。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他们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的情绪就会变得非常负面,感到周围的一切让人难以接受,由于无法适应而使情绪变得非常糟糕。
2.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另外一种不合理的认知模式,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合理情绪行为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曾说过:“以偏概全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
以偏概全包括两个方面的认知:
一是人们对自己的不合理的评价。当自己遭受失败后,便悲观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是“废物”等。只是单纯通过自己在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上的结果来评价自己,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做出判断,这种认知方式常会导致人们产生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致情绪也变得焦虑和抑郁起来。
二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对方品德不佳、一无是处等。当被人全盘否定后,便会理所当然地责备他人,甚至产生敌意和愤怒等负面情绪。按照艾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
3.证实性偏见
认为一旦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将会带来非常可怕、糟糕的结果,甚至引发一场灾难。这是一种“糟糕至极”的想法。“糟糕至极”的想法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认知,是绝对化要求的认知倾向。当我们所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情背离了意愿,我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进而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
你往往会将某一天视为自己的“倒霉日”,例如早晨闹钟突然出了故障,结果导致自己没有按时起床,你匆匆忙忙地起床后,意外地发现今天正好下雨,你在马路上打车时,平时空闲的出租车消失殆尽,你等了十多分钟才终于打上了一辆出租车。当你到达公司后,发现平时只在下午才来的老板竟然已坐在了办公室里,而且还恰巧发现了你这个迟到者。于是,你便会感觉,这一天真是糟透了,简直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让自己遇到了。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认知偏见叫作证实性偏见。也就是说,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人们总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例如,当一个人因最初发生的一两件事情而将某一天视为自己的“倒霉日”后,便会格外关注一些“不好”的事情,通过这些“不好”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厄运不断。但事实上,这一天很可能还发生了一些“好”的事情。但由于证实性偏见的存在,这些“好”的事情都被忽视了,过分关注的只是那些“不好”的事情。
证实性偏见是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例如如果一个人讨厌某一位同事,便会下意识地关注这名同事负面的人格素质和行为,导致这种不喜欢的情绪逐渐升级,造成人际关系的对立;如果一个人赞同某个观点,便会列出很多理由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对于观点不合理的一面则视而不见。
4.共识偏见
庄子和惠子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一同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叹道:“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反问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接着说道:“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有道理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懂得了鱼的快乐,那不过是发生了“共识偏见”罢了。
共识偏见,是人们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别人的认知倾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产生共识偏见,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解释别人的世界,以致给对方做出了类似“像笨蛋一样”、“十足的傻瓜”、“毫不理性”的负面论断。
我们在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候,也容易出现共识偏见。例如当大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不相同时,便会抱怨,心情也会变得恶劣。
5.后视偏见
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在事前就可以预测到结果,但结果证实,未必可以如自己想象的那样准确,这就是后视偏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后炮”。有一些人常常自我炫耀地认为自己具有料事如神的本领:“其实我早就料到最近一段时间某某公司的股票会大涨”、“某某刚刚谈恋爱的时候,我就知道那段感情长不了”、“房价的上涨趋势全在我的预料之内”……
还有一部分人是“事后诸葛亮”,他们会在结果得到证实之后会对人不自觉地炫耀自己的预知。
后视偏见对人们认知世界、获取经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一个人认为很多事件的结果都在自己预料之内,便不会从中吸取经验;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预知能力产生崇拜,甚至认为自己可以提前预测出他人的行为,便很难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所以,关于那些自认为可以看透一切的“先见之明”,其实不过是一种认知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