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放下架子,跨越代沟与男孩做朋友
在有些父母的心目中,孩子就是孩子,父母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如果跟孩子嬉笑打闹就会失去权威,丢掉面子,在这种心态下,父母的意志代替了孩子的意愿,如果出现分歧,父母就用权威进行压制。久而久之,冲突就会越来越多。其实男孩的父母,完全可以放下架子,跨越代沟,跟男孩做朋友。
信任男孩,做男孩信赖的朋友
如果孩子信任父母,一定会把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若是两代人之间存在所谓的“代沟”,男孩当然就会形成“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机制,必然要设法隐藏自己的内心。
有些父母一旦出了问题,就急于纠正,甚至打骂男孩。无论内心多么关心男孩,其实都是失职的父母,因为他既没有做到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没能让孩子相信自己。
父母与男孩的相互信任是成功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有关教育专家的家庭调查表明,男孩对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启蒙老师,德行上的模范和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好朋友、知音。同时,男孩也特别希望能获得父母的信任,他们认为,只有来自父母的信任,才让自己觉得最踏实、最可靠。父母的信任意味着动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促进男孩心灵成长的动力。
父母充分信任男孩,才能感染男孩、激励男孩;充分信任男孩,才能使男孩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父母对男孩的信任,能够激发出男孩内心的动力,让男孩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忧伤。父母充满信任的目光和言语,可以让男孩重振旗鼓,奋勇拼搏,脚踏实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心中的理想。
许多普通的、不为老师和家长看好的男孩,他们的潜能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做父母的一定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坚信只要是生命就能绽放灿烂的花朵,并耐心地帮助男孩挖掘出那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潜质,让它成为打开男孩生命潜能的金钥匙。
父母怎样做才能信任男孩,与之做朋友呢?以下几点一定要记住:
(1)信任男孩,培养男孩的自信心。你相信男孩,男孩就相信自己。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有所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因此,父母要信任男孩,注重培养男孩的自信心,要引导男孩尊重别人但不迷信别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成功与失败。要告诉男孩,正确看待自己的进步,要有成功的自信心。
(2)当男孩犯了错误,也要一如既往地信任。当男孩犯了错误时,父母禁止言辞和行为偏激,更不能无原则地去斥责和批评男孩,正确的做法是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男孩共同面对问题,一起解决困难,指出男孩犯错误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然后帮助男孩改正错误。在人的一生中,完全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尤其是男孩在初步建立人生观和道德观的阶段,最容易犯错误。做父母的要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3)信任男孩就要和男孩一起面对挫折。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男孩的一切,切忌热心包办和冷淡蔑视。凡是男孩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就应支持他自己去做。男孩缺乏经验和技术,有时失败了,或者有什么失误,这是正常现象。当男孩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父母应多进行安慰和鼓励,帮助他找出原因,把事情做好,不丧失自信心。
(4)对男孩宽严相济,信任表现在心动上。要做男孩的朋友,既要对男孩严格要求,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随时给男孩进行引导,又要把男孩作为平等的伙伴,与男孩一起学习一起玩,尊重男孩的一切。还要给男孩确实到位的帮助,让男孩心里踏实,健康成长。信任男孩,不能只在嘴上对男孩表示信任,还要表现在行动上,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男孩的父母,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总之,父母和男孩之间应该建立起朋友关系,像挚友一样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在生活上,男孩要依靠父母来抚养自己,更需要阅历丰富、愿意倾听并能够给予自己忠告和帮助的朋友帮助自己。如果父母现在还没有和自己家的男孩建立起平等信任的朋友关系,那么从现在起,双方坐到一起,进行一场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沟通和交流。在亲子沟通中,父母和男孩间就可以把彼此的想法告诉对方,这样就会使亲子关系更近一步,有利于消除隔阂、跨越代沟。其实,父母应该同男孩做朋友,与孩子交往其实是一件乐趣无穷、非常开心的事。
放下权威,向男孩敞开心扉
有些父母在男孩面前总是高高在上,摆出一副绝对权威的姿态和气势,用家长的尊严来让孩子变得听话。这样做只会让父母与男孩心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亲子之间的关系疏远了,一方面父母不能及时了解男孩的心理,另一方面男孩也不能从父母那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人生经验,只是在害怕父母的打骂和谨小慎微中胆怯地成长。
父母不向男孩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要求男孩能够向父母吐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更是亲子沟通的一道屏障。
要想和男孩交朋友,就要放下父母的权威,向男孩敞开心扉。只有向男孩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得到男孩的认同,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有些父母却坚持自己的权威不容侵犯。若男孩“不听话”“不乖”,就是漠视他们的命令或者是忤逆他们的权威。这会使他们感觉权威地位的动摇,因而他们就会采取非常手段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即使他们自己做错事,也不愿向男孩道歉。
当男孩关切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不高兴啊?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的时候,就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应该敞开心扉跟男孩谈一谈。如果只是搪塞敷衍地说“没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别烦我了”,那就等于是将男孩对自己的关心推开。
父母真诚地向男孩敞开心扉,表现了对男孩的尊重和信赖。为人父母者,若能在男孩面前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让男孩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会让男孩觉得自己与父母更亲近,从而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而且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男孩。
不打不骂教育男孩,就要向男孩敞开心扉,父母如何向男孩敞开自己的心扉呢?
(1)要和男孩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分担痛苦,痛苦就会减半。父母和男孩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更应该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父母向男孩敞开自己的心扉,分享喜怒哀乐,那么男孩就能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就会更加尊敬父母,向父母敞开心扉。
(2)让男孩了解自己的状况。很多父母埋怨现在的男孩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量入为出、自私自利等,但是父母却从来不会把工作、生活的艰辛告知男孩,因为男孩不知道父母是如何辛勤工作的,所以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父母若能挤出一点儿时间来陪陪男孩,和男孩聊聊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谈谈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对男孩是很有益的。
(3)告诉男孩一点儿你的小秘密。要想拉近与男孩的距离,就要讲究沟通的技巧。将自己的隐私或秘密告诉男孩一点儿,这不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而是一件拉近彼此距离的好事。男孩如果觉得自己的父母愿意跟自己分享隐私和秘密,便会更加信任父母,父母也就能更容易地走进男孩的内心。
(4)让男孩知道你对他的期望。父母对男孩的期望不能过高,过高了会对男孩造成压力和伤害。应该从男孩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男孩确立合理的期待。父母应该让男孩知道对他的具体期待是什么,最好能够让男孩理解这种期待,明白这些期待并不过分。父母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男孩定能从父母的期待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定能不让父母失望。
(5)父母要多找一些机会和男孩一起活动。比如和男孩一起打篮球、一起去郊游,在这些活动中和男孩沟通交流。如果你以“儿子,让我们来谈谈”开始你们的谈话,那么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交流不会很好地进行下去。而如果在一些合适机会的活动中在不经意间说出自己的看法,沟通就会更加顺畅。
(6)控制自己的反应。在向男孩敞开心扉的过程中,可能不是那么顺利,有很多令父母不高兴或失望的事情发生,父母必须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直接提出问题,男孩可能会反感,间接婉转的做法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父母只有真诚地向男孩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引起男孩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与男孩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使亲子关系融洽起来。
以平等的姿态多与男孩谈谈心
父母要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块空间,去容纳男孩的喜怒哀乐。不仅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男孩,更应该悉心地去体味男孩那一颗渴望得到理解的心。
上了一天班的英子急忙赶往学校接儿子宇翔放学,到家后刚打开家门,宇翔小声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老师让买一盒橡皮泥。”英子不耐烦地说:“早干吗去了,刚才路上怎么不说,现在说还得返回去,真受不了你,长得是猪脑子吗?!”正打算带着孩子返回文具店时,儿子竟然气鼓鼓地说:“不买就不买,你发什么火啊?!”说完,一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英子意识到自己的话说重了,悄悄推开儿子的房门,打算安慰一下。儿子还在气头上,吼着说:“妈妈,你们父母心烦的时候,可以冲我们发火;我们心烦的时候,找谁发火呢?你知不知道……”哽咽声淹没了儿子后面的话。
男孩时刻背负着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和繁重的学习压力,又缺乏兄弟姐妹的亲情沟通……他们太需要心的交流和沟通了。许多父母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只关注男孩的学习,只看重每次考试的分数,却不知道不了解男孩的内心世界,更加不利于男孩心理的健康成长。所以,这也是许多的男孩变得不愿和父母说话的原因。如果长期受到不良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在缺少亲子沟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男孩,和父母产生代沟,心生隔膜等问题自然不可避免了。
父母要常跟男孩谈心,代沟这堵墙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一些父母很少与自己的男孩谈心、聊天,对男孩的内心世界不闻不问,家里的一切事情也不让孩子过问。他们认为:跟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没什么好谈的,小孩子应该少管大人的事,只管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一切用不着他操心。而在大人的眼里,男孩是不会有太多心事的。这些父母在男孩面前,总是板着面孔,摆出一种什么都懂、绝对权威、至高无上的样子,动不动就对男孩教训一番。他们十分担心与男孩平等相处,会减少自己的尊严和威信,管不住孩子。除学习之外,父母可以说完全不了解男孩的心理状况,摸不透男孩的想法,甚至男孩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父母也完全不知,等到反省之后却为时已晚。男孩在这样的父母面前也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因而选择沉默,当面对内心的不安、委屈、痛苦时,也选择独自承担。
作为父母,不能只限于关心男孩的学习,应该对男孩进行全面了解,才真正有利于男孩的健康成长。新时代的父母应当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放下架子,与男孩进行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谈心是与男孩最直接的沟通方式。男孩的思想、心事和烦恼都可以通过谈心来了解,没有比语言交流更简便直接的沟通方式,男孩的内心感受从他的言谈中就可以表现出来。父母与男孩谈心,没必要要在指定时间或日期内完成,那样会让男孩显得拘谨、不自然,从而更容易导致沉默和出现沟通不畅的尴尬。可以选择在同男孩一起游玩、看电视、吃饭的时候,与男孩聊聊天,问一问班级里、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和同学之间关系好不好,同学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对你们怎么样,你们班的同学谁学习最好等。聊天时,父母还要善于倾听男孩的叙述,了解他的观点。
事实上,每当父母在和男孩聊这些话题时,男孩是非常高兴向别人特别是父母讲的。男孩心直口快,往往不假思索地把他感兴趣的问题说出来。即使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心思敏感,有些事情不愿跟父母讲,但是如果父母以平等的态度关心和对待他,他也会把父母当作朋友,敞开心扉。
穆尼尔·纳素夫说:“父母应从孩子的言谈中结合家庭情况,引导他。父母的耳朵永远俯在孩子的心灵上,他们的智慧火花应该永远照耀着孩子的前进之路。”通过和男孩谈心,父母能够了解到男孩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了解到他的希望、打算、目标和行为。如果男孩的想法和做法正确,父母要加以赞扬,并鼓励男孩勇敢地去做。而对于男孩认识上的误区,父母应和男孩一起分析,帮助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男孩在认识或行为上犯了错误,父母要慎重对待,并且客观地做出判断和评价。切忌用训斥、打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盲目的打骂会让男孩减少倾诉的勇气,如果不让男孩辩解,时间长了就很难让男孩再向父母敞开心扉,讲实话、讲心里话。耐心宽容、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讲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所在,才能使男孩心服口服,从而改过自新。与男孩多谈心,不但容易解决问题,也会让男孩对父母心存感激。
父母与男孩以平等的姿态谈心、交流,等于帮助男孩创造了一个广阔的了解成人、了解社会的窗口。通过和父母的交流,男孩会向父母探究大人的内心世界,会参与家庭中的经济、生活,他会了解到父母的工作情况、对生活的规划和人生志向等,这一切都将有利于男孩增长知识和社会经验,增进对父母、对社会的了解。
总之,父母与男孩平等相待,男孩也会做到平等待人,学会宽以待人,养成优秀品质,加速心理成长。
男孩怎么就不可以与大人争辩
当男孩到了青春期,依然有不少家长总习惯于把男孩当作“三岁的孩子”,嫌他不懂事,不让男孩参与各种活动,在父母眼里,十四五岁的男孩完全还没有长大,不能算“大人”,因此男孩在家中依然要被照顾。家中的事情,特别是比较大的事情,男孩很少有参与的机会,父母也更不会去和他商量。实际上,青春期男孩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他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成熟,会将自己看作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强烈地希望父母把他当作大人看待,愿意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成人活动,同时责任感、义务感和尊严感也都在不断增强。对家庭中负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他们非常愿意做的事。
因此,作为父母,要及时察觉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变化。对待青春期男孩,不能再像对待不懂事的小男孩那样,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更需要的是尊重,渴望被理解,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希望自己在家庭中不可忽视。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男孩参与家庭生活,做父母的小助手,共同管理好家庭。不妨和男孩商量一些家庭中的大事,比如家庭经济的开支情况、生活用品的花销情况以及工作和生活上的某些问题,都可以让男孩多加了解。在和男孩一起参议中,可以鼓励男孩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甚至给男孩一些权力,让他学会独自处理某些问题和事情。利用假期,让男孩自己当家,孩子说不定就会明白持家的意义和滋味,通过亲身实践增长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
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一方面有助于培养男孩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学会关心他人;另一方面可以锻炼男孩的独立生活能力,有助于克服任性和娇惯。让男孩参与家庭事务,能够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同时父母和孩子在互相尊重和关爱下,齐心协力创造幸福的家庭生活。
权威思想过重的父母,喜欢搞“一言堂”,不喜欢给男孩说话的机会,更别提让男孩进行争辩了。
让男孩和父母一起平等地争辩讨论,是很多当代父母难以接受的事情。他们总以为这样会降低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身份”,如果在争辩中,让男孩看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抓住了错误,会更加跌面子。
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同男孩一起轻松地辩论,不仅不会让父母的权威受到影响,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男孩对父母的信任和尊敬。让男孩参加辩论,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1)争辩有利于思想沟通、形成共识、解决问题。心理学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争辩的男孩,在性格上一般比较自信,有主见和创造力。事实表明:在家庭和睦、民主氛围比较浓的家庭,男孩最高兴参加讨论和辩论。反之,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权威意识太强,家里清规戒律太多,不给男孩任何辩论的机会,那么这个家庭氛围一定很紧张。因此,面对男孩的争辩,作为父母,不要怕有失颜面,不要担心男孩的逆反会越来越强,不听话,不懂得尊重,处处与家长为难。男孩也是讲道理的。如果父母与男孩争辩,男孩觉得讲正义、讲道理,会发自内心地更加爱自己的父母,尊重和信赖他们。父母要男孩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就会心悦诚服地去做。碰到难题,男孩参与争辩,也能让父母深受启发,获得意想不到的帮助和惊喜。这有什么不好呢?
(2)对男孩来说,与父母争辩是一种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表现,是一种心理的宣泄。心理学家认为,争辩能帮助男孩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说服父母。争辩表明男孩在走自己的路,认真思考问题,次数多了,他会明白父母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3)争辩能让男孩在是非曲直中学会正确判断,增长知识和经验,学会估量自己,了解自己,养成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平等公正的好品质、好人格。
(4)争辩能活跃家庭气氛,在感情交流、思想沟通中,表现了一种亲情和友爱,拌嘴、争辩是亲子间彼此重视的一种方式。它能促使男孩体验父母情感的变化,正确对待父母和自己,正确对待所辩的问题,化解矛盾,获得共识。如果一个男孩从不与人争辩,总是与世无争,那么,他的勇气、进取心、正义感等就很值得怀疑了。
总之,父母要把高大的形象建立在男孩的内心,这种威严是任何力量都摧不垮的,男孩的争辩和叛逆更不会动摇父母的威信。平时,父母在面对男孩的叛逆和争辩“挑衅”时,可以多使用肯定的词语来要求男孩,使自己的态度既坚决又友善;不要随便地动用惩罚措施,以免男孩表现出抗拒的行为。及时关心男孩的要求,答应男孩的合理要求,但不放纵,是父母教育男孩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当男孩提出要求时,父母一定要考虑全面,提出明确答复。这样既能使男孩感到开心,又能不失父母的权威。在与男孩的沟通中,父母应给予男孩独立的机会,多一些的权利和自由,有助于培养男孩的独立性。与男孩进行平等和民主的讨论,可以使男孩有着更高层次的道德认知、自制力,有助于他尽快地适应社会,健康发展。
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多多益善
在一些家长看来,今天的男孩已够幸福的了。他们吃穿不愁,父母亲朋关怀备至,消费娱乐丰富多彩,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应有尽有,没有理由不专心学习。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现代家庭中幸福成长的男孩,不仅仅满足生活上的富足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更渴望和家长进行情感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多与男孩平等交谈,尊重男孩的自尊心和他们日益强化的“成人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表达对男孩爱的情感。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民主化,注意满足男孩渴求平等的愿望。据调查显示: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已经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手段也变得科学、民主。
要尊重男孩,满足男孩渴求平等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注意同男孩的沟通。有专家指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多多益善。”
可以尝试用提问题代替命令式的句子。如“你喜欢哪条裤子?”可引起互相讨论,从而知道男孩的喜好。要是只说“穿这条裤子吧!”便终止了对话,可能令男孩反感。
如果男孩做错了事情,就要让男孩知道人人都可能会做错事,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误是可以得到原谅的。例如一杯牛奶打翻了,就不要过多地责备男孩,要示意让他自己擦掉,千万不要小事化大。要鼓励男孩相信父母,假如父母因一点儿小事就惩罚或打骂孩子,这会破坏亲子关系。
当家庭面临离婚、死亡或其他问题时,要让男孩知道,不可隐瞒,允许他抒发感受,免除心理压力。
两代人平等交谈、相互沟通的习惯,会使代沟障碍自动消除,这是走进男孩的心灵、教育男孩最为有效的途径。
在现代社会,家长和孩子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孩子说得对的,家长就应给予支持。况且,做父母的必须明白,自己的年龄比孩子大,经历比孩子多,经验比孩子丰富。但真理不见得都在家长这边,有时也在孩子一边,在真理面前应当人人平等,谁说得对,有道理,就可以按照谁的意见去做。
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父母能放下架子,认真听取、虚心接受孩子的规劝,孩子会更加尊重父母。
建军上三年级的时候,他的体育课总是不及格,于是对体育运动丧失了信心。
开始时妈妈总是责备他:“瞧你,长得结结实实,可一点儿用都没有,真是个笨熊!”建军听了低头不说话。
妈妈又说:“妈妈上二年级的时候,跳高跳远全年级第一。妈妈那个时候可风光啦,上台拿奖的时候,照相机的闪光灯闪个不停,就像你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妈妈的照片还上了光荣榜……”
建军一听,妈妈的光荣对于自己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却于事无补。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想……”
妈妈正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见建军插话,张口就说:“闭嘴,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儿!”建军本想跟妈妈探讨一下如何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见妈妈根本不给机会,于是只好闭嘴,任凭体育成绩越来越差!
假如父母真想用自己过去的经历说服男孩,最好告诉男孩自己的那些“辉煌”是如何创造的。这样,男孩反而会虚心倾听父母的教导,对父母产生一种亲近感。
父母与男孩真诚地探讨,能平等地讨论问题,就等于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思想感情的桥梁。与孩子做好沟通,即使孩子的意见与父母的不一致,也必定大大改善亲子关系,增强亲子感情。孩子在争论和发表意见的过程中,同时也会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会更加谨慎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自觉地按照父母所期望的那样自我要求。对父母来说,教育男孩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所以说,父母接受孩子的建议和批评,对孩子自身的成长是有益的。
总之,男孩渴求平等,请父母不要对他说“这里没有你说话的地方”。对这种不容置疑的话,当然男孩会产生逆反心理。比较聪明的男孩就会回敬一句:“我是家里的一员,怎么就没有我说话的地方了!”最终,父母的说法很可能只会引起男孩反感,却不具有任何的说服力。
沟通时要淡化学校教育的色彩
很多父母感叹,与男孩沟通太难。父母与男孩出现沟通危机,如果说是因为父母忙,那完全是大人在给自己找借口。其实,和男孩沟通一点儿也不难。父母只要注重男孩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加强与男孩沟通的技巧,就可以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更多地体现在生活和实践中,教给男孩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丰富生活经验,增强社会历练。好父母胜过好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与男孩沟通时,要淡化学校教育的色彩。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化现象很普遍。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到学校的任务就是学习,特别是男孩,在学习上他们更加严格要求。在学校里,男孩被老师管,回到家里,父母仍然催促和逼迫着男孩学习、学习、再学习,男孩自然会很反感,表现出厌学情绪。
随着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许多父母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致使他们无暇顾及,甚至忽视了对男孩,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的教育和指导,这已成为当今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经常有父母向教育专家咨询:和男孩每天沟通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如果家庭教育规定出时间,那样就太刻板了,和男孩沟通不是学校上课,家庭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应随时随地、自然而然。
再忙的父母,每天都该抽出一点儿时间来和男孩做些沟通。那么如何淡化学校教育色彩,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与男孩实现有效沟通呢?
(1)安排与男孩独处的黄金时间。“黄金时间”是指父母每天或每星期拨出一段时间,让男孩决定在这个“黄金时间”中的活动。男孩可向父母说出心里话,而父母一定要用心倾听,了解男孩的感受,但不要立刻下判断。男孩亦可以要求与父母玩各种游戏。父母关心男孩在学校的表现,与朋辈的关系。若能每天抽出时间与男孩相处,让他自由发挥,他便更容易向父母倾诉心中所想。
(2)父母要学会当一个好听众。许多男孩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拿主意,而不再愿意当被训导的角色,但他们思想活跃,又希望有个倾诉衷肠的对象。这时的父母应该改变原来的教育方法,努力创造一种“聆听的气氛”。最好的办法是父母经常抽空陪伴男孩,并且当一个好听众。这样男孩遇到什么事情,自然会找到父母。
(3)抽时间举行家庭会议。家庭会议既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它并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只要是家庭内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会议”这一渠道来沟通、决定。这种会议的关键是要全体参与,人人发表意见。
(4)用“微笑协商”解决冲突。国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经过认真研究,提出“微笑协商解决冲突”:分析、确定冲突是什么;分析判断冲突的实质是什么;找出解决这一冲突的各种办法;分析冲突一方不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找出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实践并检验调整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最后,让沟通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5)给男孩足够的自由天地。男孩渴望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隐私权,父母尽量不要干预他的私事,给他一个自由的空间。
(6)学会在活动中与男孩交谈。这种方法是指父母和男孩在一起做事时进行交谈,如一起做家务活一边和孩子聊天。这种在活动中交谈的形式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会感到轻松自在,父母从中也可以深入了解男孩的情况。
(7)学会只当男孩的顾问。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非常反感父母替他做决定,更不喜欢被指责。所以,父母最好只当男孩的顾问,帮助他一起面对问题,培养男孩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8)把不好说的话写下来。父母把不想直接向男孩说的话或一些忠告写下来,让男孩自己领悟。因为把想说的话用文字形式写下来,会显得很有分量,更加可信。
(9)珍惜男孩对自己说的话。男孩一般不愿意把有关自己的事情告诉父母,因此,父母要把男孩告诉自己的事都像对待礼物一样加以珍视。
总之,生活无时不在沟通中进行,缺少沟通的生活是没有生气的枯萎的生活,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两代人共同的成长。光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父母还需要学习爱的技巧,培养爱的能力。
向男孩道歉不是一件丢面子的事
一些父母肤浅地认为,调皮的男孩犯了错误就该打,才会使男孩变得听话,也更能体现出父母的权威。这是一种教子误区。经常打骂孩子的后果是加大男孩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距离,影响亲子沟通与交流。虽然指责和打骂能让男孩在表面上屈服于父母,而内心却会产生更加强烈的逆反心。聪明的父母会选择另一种教育方式,比如与男孩真诚交流,他们和男孩交朋友、与男孩共同讨论家庭问题,这样男孩在家庭中就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一员,感受到自己的家庭责任,从而不仅乐于分担家庭义务,也从心底敬重父母。
遗憾的是有些父母比较“独裁”,即使做错了什么,也不会解释道歉。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向孩子道歉是“不合道理”的,担心在男孩面前丢面子,而丢了面子就等于丢了威信,所以即使有过错的父母也很少向男孩道歉,这是为了时刻在男孩心目中保持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与权威。
父母不可能保证在男孩面前永远不犯错误,可以说,每个父母在男孩面前都会有丢面子的经历,关键是怎样在男孩面前挽回面子,重新树立威信。其实父母学会向男孩道歉,并非是一件丢面子的事,而恰恰相反,这正是家长敢于面对错误、严于律己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向男孩道歉也是父母在男孩面前重塑威信、加强与男孩的关系的一个好办法。
父母权威的“黄金时代”是在男孩幼年时期,长大后的男孩则对这种权威会置若罔闻,他会用一种挑剔的目光、独立的思维去判断,把父母与其他社会上的人群进行分析比较。因此说确立、维护父母的威信,需要赢得男孩发自真心的尊重和信赖。
父母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向男孩道歉,这也是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父母要想教育男孩做到这一点,自己首先以身作则。因此,父母在男孩面前犯了错误,比如批评不当,惩罚过重,或言语不当,都应主动向男孩道歉,这样不但会让男孩更加信任父母,而且也绝不用担心会降低在男孩心目中的威信。作为父母,首先应该明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是以对男孩的关怀和爱为基础的,在爱孩子的基础上再做出严格、合理的要求。这样既会使男孩感到父母和蔼可亲,又会被父母的权威所征服,从而会发自内心地敬佩父母。当然道歉还是有许多技巧:
(1)向男孩道歉应讲求方法。向男孩道歉要心平气和,敢于剖析、直面自己的错误。对于道歉的原因与内容要明确地告诉男孩,千万不可含糊带过,让男孩感到父母没有认真道歉,这样是不会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有时在语言表达歉意时还可以借助于肢体语言,这些道歉的方式既可以得到男孩的谅解,在某种意义上也会增进父母与男孩的亲情。通过父母向男孩道歉,男孩在父母身上也学到了一种良好的品质,从而当自己犯错的时候,也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学会承担错误,有助于培养男孩的责任感。
(2)不要频繁地向男孩无故道歉。有些父母想借“都是妈妈不好”的道歉,建立起平等的亲子关系,可是往往却适得其反。由于男孩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还未成熟,如果父母过分地讨好,就会让男孩觉得父母的威信降低了,如果这时男孩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与父母辩解,那么道歉也就起不到作用,反而滋长了男孩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总之,父母要在男孩面前树立权威,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好言行的表率,通过自己的良好的品德让男孩耳濡目染,这样才能获得男孩的尊敬与崇拜。要求男孩做到的,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才会获得男孩的信任,才能让男孩与自己做朋友。父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男孩的天性又善于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男孩都会看在眼里。这不仅影响男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对男孩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而,为人父母者应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错了就要道歉,这不是丢不丢面子的事儿,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男孩的尊敬。
幽默可拉近与男孩之间的距离
缺乏幽默的环境是郁闷的,家庭教育也同样如此。幽默感应在父母的语言修养中列居特殊的地位。父母放下架子跟男孩交朋友,就要想办法与男孩拉近距离,就要带点儿幽默感。
父母在教育男孩的时候,与其板起面孔说教,不如来点儿幽默,效果会更好。幽默是融洽家庭关系的润滑剂,能使家庭成员融洽和睦地相处;幽默也是快乐之源,能使家庭生活充满欢声笑语和温馨快乐。在家教中,如果父母适当地运用恰当的幽默,不仅能使男孩免去在父母面前的拘谨,还能使其在轻松一笑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手段。父母可以从培养男孩的幽默感开始。当男孩生活在一个充满幽默欢笑的家庭里,被幽默的力量所吸引的时候,男孩就会显得活泼、热情、开朗。父母是男孩的第一任老师,平常与男孩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男孩说些健康的俏皮话,用幽默的方法教育男孩,都是十分有益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是培养男孩健康乐观的个性的最佳途径。
对待男孩的错误,放下严肃认真的批评,换一种教育方法,采取幽默的手段,同样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事半功倍。父母如总是用斥责惩罚的方式对待犯错误的男孩,久而久之就会让男孩处于担心受到惩罚的惊恐和紧张状态中,但是如果父母善于用幽默,使男孩在发觉自己做的糗事中同时破涕一笑,用愉快化解尴尬处境,其效果往往比板起面孔训斥男孩要好得多。
如果父母具有幽默感,那么培养出来的男孩也多是很有幽默感的。一个男孩具有幽默感,表明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有着良好的人格和性格,将来一定也会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幽默对男孩人生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培养具有幽默感的男孩,父母不妨抽出一点儿时间来,与男孩一起分享具有幽默感的生活小事,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幽默、创造幽默,为生活增添更多情趣。男孩的天性是快乐的,让男孩在轻松、充满幽默气氛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根据男孩的年龄和认识水平,选择合适的幽默作品让他听读。在欣赏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作品时,男孩不仅会对作品本身感兴趣,也会对作品的幽默之处有所期待,即使读书百遍,他仍兴致盎然,手不释卷,回味最精彩的情节,然后开怀大笑。
(2)在生活中让孩子多发现幽默。尽管生活每天平淡无奇,但依然有不少让我们的身心觉得快乐的地方,比如一句幽默的妙语,一个好笑的片断。生活中不是缺少幽默,而是缺少发现幽默的心。父母要做个有心人,多捕捉生活中有趣的场面和故事,经常与男孩一起分享快乐。平常可以收集各种笑话、漫画和幽默故事,与男孩一起阅读,这样可以引导男孩主动地去感受幽默的魅力,发现有趣或奇妙之处,让男孩在幽默和快乐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3)根据男孩的兴趣讲“重点”。有的男孩在欣赏幽默画或幽默故事时,并不喜欢父母完整地讲述整个故事,父母不如就把讲解的重点放在“惊喜”之处,让男孩过把瘾。
(4)允许其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在欣赏同一个作品时,男孩与父母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会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作品。比如父母和男孩一起看《父与子》系列漫画时,父母可能理解为“父子情深”,而男孩的理解却是“这个男孩真可笑”。所以,在教育男孩时,父母可以多鼓励男孩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可以促进男孩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释放、理解能力的提高和想象力的发展。
总之,不打不骂教育男孩,放下架子跟男孩说话,真心和男孩交朋友,就不要忽视幽默的润滑作用。父母多一点儿幽默,家庭就多一些笑声和欢乐。幽默也是一种力量,不仅能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隔阂,而且还会让孩子在笑声中健康成长。在学习中加入幽默,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