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金融学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入门篇 开启金融之门》:这年头没有人讲中文了,都讲CPI——每天学点金融学名词

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GDP

小镇上,一个荒淫的富人死了。全镇的人都为他哀悼,当他的棺材被放进坟墓时,四处都是哭泣、哀叹声,就连教士和圣人死去时,人们都没有如此悲哀。第二天,镇上的另一个富人也死了,与前一个富人相反,他节俭禁欲,只吃干面包和萝卜。他一生对宗教都很虔诚,整天在豪华的研究室内学习法典,当他死后,除了他的家人外,没有人为他哀悼,葬礼冷冷清清。

一个陌生人对此迷惑不解,就问道:“请向我解释一下这个镇上的人为什么尊敬一个荒淫的人,而忽略一个圣人。”

镇上的居民回答说:“昨天下葬的那个富人,虽然他是个色鬼和酒鬼,却是镇上最大的施舍者。他荒淫奢侈,整天挥霍自己的金钱,但是镇上的每一个人都从他那儿获益。他向一个人买酒,向另一个人买鸡,向第三个人买奶酪,小镇的GDP因为他不断增长。可死去的另一个富人又做了什么呢?他成天吃干面包和萝卜,没人能从他身上赚到一文钱。当然没有人会想念他的。”

请思考,GDP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总和。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创造的新的物质财富。GDP被誉为“经济的世界语”,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最直观的晴雨表。

在我们已经知道的所有的经济指标中,GDP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说过:“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账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而保罗·萨缪尔森更是总结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他看来,与太空中的卫星能够描述整个大陆的天气情况非常相似,GDP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帮助总统、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没有像GDP一样的灯塔般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最近20多年,我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关注GDP,追逐GDP。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如翻两番,达小康等)都与GDP挂上了钩,国家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相应采取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都和对GDP的判断有关。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一指标,GDP名副其实。

那么,GDP究竟该如何统计呢?

经济学家确定GDP最普遍的方法是,核算给定年度一国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那么实际中的GDP如何统计呢?让我们从下面这个家具的例子开始:

某林场每年采伐大量树木,并将木材以1000元每米的价格卖给家具公司;接下来,家具公司将木材截取,打磨抛光后制成家具,然后以2500元的价格卖给家具零售商。最后,家具零售商再赚500元,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那么我们来算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共创造了多少GDP呢?

你可能会将每一项交易的价格累积起来1000+2500+3000=6500元,但是这样的结果夸大了实际的产出,因为它将木材的价值计算了三次,而将木工工作的价值计算了两次。

避免重复计算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只关注每个生产阶段的附加值:

由于林场将自己砍伐的木材以1000元的价格售出,并未购入任何原材料,所以它为整个经济增加了1000元的价值。

既然家具公司支付了1000元的原材料投入,并最终产出了2500元的家具,因此家具公司增加了1500元的价值。

最后销售公司花费了2500元购买家具,又以3000元出售从而增加了500元的价值,因此最终价值500元的产出被创造出来。

因此,根据每个部分新增价值就是:1000+(2500-1000)+(3000-2500)=3000元。

但是这个计算还是太繁琐,如果这个流通过程更复杂呢?于是聪明的经济学家想到了一个更为简便的办法,只关注最终的销售额。既然消费者为最终产品的桌椅而支付了3000元,那么价值3000元的总产出被创造出来。这种方法被称作支出法。今天的经济学家们发现了很多统计GDP的方法,但是上面这种支出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GDP是算不“精确”的。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和总量,而现实中国民经济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中,总是有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企业,由于产生时间短,统计不规范,很难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中,如当前的技术咨询业、商务服务业、娱乐业等经济活动很难准确纳入GDP核算中,所以任何一个时点上的GDP只能是相对准确数据。由于新兴行业、企业的不断规范,核算条件的不断完善,GDP历史数据会经常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这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特殊现象。

GDP也不是万能的,GDP不衡量社会成本(即本来应该由企业承担却让外部承担的成本),不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人们采伐森林、把污染排放到空气和水中,这些活动实际上减少了社会总资源和净财富,但在现实核算中却可以增加GDP。

有些GDP实际上是无用的。这个意思很简单,搞建设的和搞破坏的在计算GDP时不会正负抵消,反而会负负得正。听起来像是奇谈怪论,但事实就是如此。比如某地投资1亿元建了一座商业大厦,此项建设产生GDP3000万元,但不久后由于道路工程需要,这座商业大厦必须炸毁异地重建。于是GDP随之而来:爆破费用200万元,爆破前必要的拆卸费用200万元,再花1亿重建商业大厦又产生GDP3000万元……拆了又建,建了又拆,产生的GDP是无用的——国家财富毫无增长。

GDP有时甚至是有害的。比如两辆车在路上行驶,如果一切正常,是不会产生GDP的。但如果发生车祸,好,GDP随之而来:伤者的医疗费用、亡者的丧葬费用,汽车的维修费用,保险公司的赔付等。但这样产生的GDP对社会财富的增长作出贡献了吗?我们只看到单位或个人蒙受巨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损失。

总之,GDP是很重要的,但盲目崇拜GDP是不对的。错不在GDP本身,而是人们对GDP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为求GDP的增长不择手段,必将陷入“增长的异化”——没有发展的增长,虚假无效的增长,短期行为的增长,不能持续的增长,结构失衡的增长,配置失灵的增长,危害社会的增长。

GNP体现国家的经济水平

某地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妻二人各有各的事业:妻子在家里经营养牛场,一年的产值是10000元,丈夫在外地做建材生意,一年的产值是20000元。此外,他们还有一个商铺出租给一个公司做中介公司,该公司一年的产值是100000元。我们知道,GDP和GNP的关系是:GDP=GNP+(外资生产总值—本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家庭的“家民生产总值”(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就应该是30000元;这个家庭的“家内生产总值”(GDP)就是这个妻子和那个公司的生产总值,即GDP=30000+100000-20000=110000元。

请思考一下,GNP与GDP有何区别、联系?究竟哪一个更能真实地反应国民生活水平呢?

相比GDP,大家对GNP都感到很陌生,很大一部分人甚至不知GNP为何物,但事实上GDP(国内生产总值)在19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采用,之前我国一直使用的就是GNP(国民生产总值)。

前面已经说过GDP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内)一国国境之内所有最终产品价值和所有劳务价值的总和。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不管是国内企业的价值还是国外企业的价值,只要在该国国境内发生就都应该统计在内。由于GDP的这一定义,很多人都相信它具有统计学上的偏颇性,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日甚的今天,这种天然的偏颇性就显得更加严重。因此,很多国家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富裕程度,都采用了“国民总收入”,即GNP指标。GNP国际上称“国民总收入”,在中国叫做“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

从根本上而言,GDP、GNP两者并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对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出水平的衡量。但从GDP和GNP的含义仍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是根据属地原则来衡量一国财富的,后者则是根据属人原则来衡量一国财富的。这一点从我们前面的小故事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一般情况下,当一国处于资本流入大于流出的发展阶段时,它的GDP会大于GNP;反之,当一国处于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阶段时,GDP则会小于GNP。就当前世界的主要资本流动方向来看,欧美日发达国家是主要的资本净流出国,而发展中国家则是主要的资本净流入国。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用GDP统计出来的产出水平,会大于用GNP统计出来的产出水平。

也就是说,如果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和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等于它的GNP。如果这两个值相差不大,那么这个国家的GDP也就约等于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大于它的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小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小于它的GNP。

那么,GDP和GNP,究竟哪个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呢?一部分人认为是GNP。因为GNP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总产值,而外资在该国的产值再大,也不是该国的。

但现在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GNP反映的是一国常住者留在本国的总收入,它与国籍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中国人的总收入。GNP强调常住者,这个常住者与国籍无关。如果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只要它赚取的利润没有汇回去,也没有进行再投资,这部分收入仍计入我国的GNP,只有当它把利润汇回国,或者在本国进行再投资,这部分利润才从本国的GDP上扣减,形成GNP。同样的,我们也要把本国在国外投资获取的利润且汇回本国的部分加在本国的GDP上,形成GNP。这样一来,GNP虽然是一个收入概念,但并不是只反映了国人的总收入,而是常住者的总收入。

最后,再让我们来看一下GNP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第一,生产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第二,支出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第三,收入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产总值。

不谈冰冷数据只说市民账本上的CPI

内陆某个城市里有A、B、C三个人,A在较好地段有3套房,不上班,靠收房租就可以舒适地生活;B有一套房,上班赚工资;C没有房,在菜场卖菜维持生活。

忽然有一天要收房产税了,C说:“太好了,我没房,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全力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就可以买房了。”B说:“没关系,我只有一套,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可以再买一套。”A说:“哦,房产税收多少?1%对吧,下个月房租涨5%。”

房租上涨了,C很郁闷,想换个房子,发现大家房租都涨了,只好忍。不过也不能吃亏,明天菜价也涨5%,嗯,就这么干。B和A去买菜,发现菜价涨了,很郁闷,想换个菜场,发现菜价都涨了,只好少吃点了。

一句话,对收入稳定的民众来说,CPI升高了,你的生活水平就这样下降了。

2010年经济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热点词就是CPI。那么什么是CPI呢?CPI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它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如果CPI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因此CPI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而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例如金融危机之类的突发事件,否则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

从宏观经济管理来讲,CPI的转正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经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是经济形势回升的好兆头;对专家学者来说,CPI转正或许是判断我国防紧缩和防通胀的转折点;那么对于直接受其深远影响的百姓来说,CPI的转正意味着什么?

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CPI的转正表明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对于百姓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对失业和就业难的担心。如几十个大学生争抢一个工作岗位的局面或许可以有所缓解,在心理上得到一些安慰和稳定。但是另一方面来说,CPI的回升也更多地增加了生活上的压力,在收入得不到增长,收入的水平赶不上物价上涨水平的情况下,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会出现下降。

现在CPI的普及、认知率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就连赶早市买菜的大爷、扫地的大婶都能张口就来,而且说得头头是道。CPI之风以猛烈的姿态,迅速刮进了千家万户。CPI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据,它来自于老百姓日常生活,同样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CPI这三个英文缩写的字母正实实在在地衡量和影响着篮子里的菜品搭配。年初,绿豆、黑豆等杂粮的价格开始上涨,绿豆价格甚至一度飙升到每斤10元,尽管后来在国家调控之下,绿豆价格有所回落,但相比往年每斤才三四元的价格,绿豆的价格依然属于居高不下。紧接着,大蒜的价格也一路飙升,最高达到每斤10元,卖出肉价。就在大家都在戏说“豆你玩”、“蒜你狠”之际,生姜也加入涨价行列,接着鸡蛋、奶粉等涨价的消息不绝于耳。菜贵了,蛋贵了,油贵了,肉贵了,跟吃有关的东西都贵了。这场餐桌上的涨价由粮食起,被猪肉推动,最后发展成整个食品类价格的上涨,食品价格玩起了“撑竿跳”。而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变动最终体现在CPI上,进而使得CPI成为一个举国上下都关注的数值。

为什么这里重点说食品呢?要知道食品消费在CPI构成中占有34%的权重,近期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民众的“菜篮子”。CPI上升一个百分点,与民众消费支出的增加有着直观的同向关系,而与民众生活质量的下降又有直观的反向关系。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生活中的例子:

外出就餐:在2002年,100元足够在一个中档餐馆点六个菜,可以满足四个人的就餐要求;而在2010年100元只能在同样的餐馆点三个菜,满足两个人的就餐要求。

罐装液化气:2002年的时候,100元能灌2罐煤气;2010年只能灌1罐煤气。

大米:2002年1斤大米1块钱,100元能买100斤大米;而在2010年,大米已经2块多一斤,100元钱甚至连50斤大米也买不来。

啤酒:2002年时啤酒1.2元/瓶,100元钱能买83瓶;如今,啤酒2.5元/瓶,100元只能买到40瓶啤酒。

CPI不是一个冰冷的数据,它牵动着社会民生的许多个环节,它的波动带来的影响无人可以估计。人总得要买米买菜吧?人总得要有房子住吧?人总得要使用水电气和其他公共服务吧?再说远一点,人总得要在基本的生活满足以后,有一个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吧?比如在节日能有休息,能和家人团聚,能在合理承担的范畴里,旅游、锻炼、读书……但是在上涨的物价面前,很多和精神消费有关的项目已经被取消。而更多的人,已经开始对“水涨船高”的物价和“蜗牛爬行”的工资,失去了往日有多少收入就有多少消费的“安全感”。

当CPI不断上涨时,物价上涨的压力短期内可能无法减轻,对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应对CPI上涨一定要做好长期打算,一方面要勤俭节约,合理调整家庭消费支出;另一方面还是要形成投资理财习惯,大财可以理,小财也可以理,良好的理财方法可以减轻目前的物价压力。

CPI增长很惨,CPI负增长更惨

让我们随着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去看看曾经在国会山托儿所中发生的故事。

斯威尼夫妇把孩子送进了这样一个托儿所,孩子的父母大多是在国会上班的人,总共约有150对夫妇,大家彼此都愿意照顾孩子,这些年轻的夫妇们共同组成了这家国会山托儿所,故事也就从这里发生了。

这么大的组织管理起来也不容易,最大的难点在于,必须确保每对夫妇都公平地作贡献,像许多类似机构一样,这家国会山托儿所以发行凭证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

托儿所使用的凭证是一种票券,每张票券的持有者有权得到一小时的照顾婴儿服务,代人照顾婴儿的人在完成工作后,会根据工作时间从婴儿家长那里得到相应数量的票券。显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有人推卸责任,它会自动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对夫妇提供的托儿服务时间,恰好等于他们得到的托儿服务时间。

真正有意思的故事情节刚刚开始……

很快人们发现,这一体系需要有大量的凭证投入流通。连续几天晚上有空又暂时没有外出计划的夫妇,将会努力积累票券,以备未来之需,而在他们积累的时候,其他夫妇的票券储备肯定会相应减少。时间一长,各对夫妇一般都想保留足够多的票券储备,以便在不代人照顾婴儿的时候,能够连续外出几天。

另一些夫妇担心自己的票券储备将会不够,于是很想代人照顾婴儿,而不大愿意外出。于是代人照顾婴儿的机会变得稀少了,这使各对夫妇更加注意维持自己的票券储备,除非情况特殊,否则不愿意轻易使用,这又使得让代人照顾婴儿的机会更为稀缺……

结果,突然之间,票券的流通量变得不够了,婴儿仍然是同样多,父母也没有变化,可是流通的票券却变少了,少得难以满足托儿所的需要了,国会山托儿所,这个最微小的经济体,陷入了“通货紧缩”和“衰退”之中……

看来通缩好像比通胀更难解决,不是吗?

没有一个词比CPI更适合做2010年的经济热词之首了,从2007年风传的通缩到今年的通胀,中国人忽然发现自己的生活正在通缩和通胀之间荡秋千。CPI大幅上升则通胀,大幅下跌则通缩,于是CPI这个纯粹的金融术语就在各种各样的预测分析中,把国人一会儿带到价格齐涨的半空,一会儿又扔进更加黑暗的通缩泥潭。

我们都知道,CPI过快上涨会带来通货膨胀,而通胀则意味着自己会被“抢劫”。比如说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这就意味着,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可是你是否知道CPI负增长导致通缩意味着什么吗?通缩总是跟经济不景气联系在一起。通缩将引起消费疲软、就业机会减少、居民收入减少、社会消费能力下降等恶性循环。如果出现严重通缩,房地产等大宗商品有可能大幅贬值成为“负资产”。

对于老百姓来说,CPI大幅下降短期意味着消费品、生活用品价格降低,生活成本下降。但是社会商品、能源、劳务等由于供过于求,价格会持续下降,企业盈利水平也处于下降通道,市民工资收入水平也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通缩意味着持有的资产实际价值在缩水,债务负担加重,因而消费者处于消极消费的状态。因此尽管通缩带来了消费品价格的降低,但由于经济不景气造成的通缩,对老百姓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那么这一过程是怎样的呢?不要大段的理论说明,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假设12个月之前自由市场上的原始利率的高度是5%,现在由于借贷市场上货币供应的减少,市场毛利率被拔高到7%(不考虑风险成分)。因此,从真实的时间偏好角度来看,7%的利率是过高的,这个高利率直接地影响到企业家的生产计划。如果说,在5%的利率之下,企业家可以兴建一个100人的工厂,那么在7%的利率下,他可能只能兴建80人的工厂。也就是说,他低估了可用的储蓄。本来有1万个单位的资本可供利用,可是由于利率的攀高,他认为,好像只有7000个单位的资本才是可用的。减工之后紧跟着的就是减薪,薪水减少了,接下来就是消极消费……也就是说首先实质债务加重→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企业获利下降进而删减劳工成本、贷款人收入与资产价格下降→贷款人实质贷款增加、经济需求减少(恶性循环开始)。此外通货紧缩还会带来一些负效应:企业利润减少;个人预期收入降低;宏观经济悲观衰退;价格下降;币值上升;金融秩序混乱等。

通货紧缩更深远的影响是使人们对经济产生悲观情绪,持币观望,使消费和投资进一步萎缩,加速经济的衰退。其次,物价的下降会使实际利率上升,企业不敢借款投资,债务人的负担加重,利润减少,严重时引起企业亏损和破产。由于企业经营的不景气,银行贷款难以及时回收,出现大量坏账,并难以找到盈利的好项目,经营也会出现困难,甚至面临“金融恐慌”和存款人的挤兑风险,从而引起银行破产,使金融系统面临崩溃。再次,经济形势的恶化与人们的预期心理相互作用,会使经济陷入螺旋式的恶性循环之中。同时这种通货紧缩还会通过国际交往输出到国外,而世界性的通货紧缩又会反过来加剧本国的通货紧缩局面。

因此,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在某种意义上通缩比通胀更有危害性。

CPI涨幅为何与你的感受存在落差

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的黄女士,下班回家路过超市门口,没经得住卤味的诱惑,拐进去看了看。

说句实话,黄女士对这家卤味馆很是有些“意见”:往年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搞点特价、打折促销,但是今年卤味馆不仅没有一点表示,还把本地的卤菜价格又抬上了一个新台阶。

“泡萝卜都要8元钱一斤,卤牛肉也要34元一斤,以前这个超市只卖26元呢。”黄女士嘀咕着,最终还是挑了一块猪肘过秤。

“18元5,就这么一小块!”黄女士翻了翻钱包,零钱不够,只好掏出了一张100元,嘴里再次嘀咕起来:“唉,100元钱一找散,撒手就没了。不是说CPI涨了2.3%,怎么菜就涨了这么多?”

这也是很多市民的疑问:为什么公布的上涨幅度和我们感受到的有差距?

统计局公布的CPI与我们在生活中的直观感受有距离是正常的。要知道,统计部门发布的主要是宏观数据,与个体感受存在差异。不要说普通人,就是经济学家的感受也不一样。对此,既不能说人们的直观感受“不对”,也不能说统计数据“错了”。假如全国有一个平均海拔数,那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会认为这个数低了,而生活在东南沿海的人会觉得这个数值高了。

在做具体解释之前,先要说明CPI数据是如何出炉的。

CPI的计算公式是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95年为基期)CPI=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

我国统计的CPI,由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八大类产品价格构成,包括251个分类,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八大类产品在CPI中的权重不一样,最高的是食品,占34%,其他的分别为: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国家统计局调查员每个月要对各个调查点的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进行物价调查,鲜肉、鲜蛋等鲜活产品每5天要调查一次,其他商品则每10天调查一次。调查员采集价格时,不暴露身份,采取暗访的形式。选取的商品价格必须是成交价。对于鲜活产品,不能选取早晨的高价和晚上的低价,必须选择中间价。

采集完成后,整理价格资料过程包括审核录入价格、计算月平均价格、计算规格品价格指数、计算基本分类价格指数、计算类指数和总指数。国家统计局有一个专门的软件,只要把调查员报上的原始数据经严格的审核后录入电脑。好了,CPI数据就这样生成了!

就像经济学家说的那样,没有哪个物价指数能够完全准确衡量通货膨胀水平,CPI也一样,它并非包罗万象,比如住房之类投资品的价格就不能及时反映。按照国际统计惯例,房价不能纳入居民消费价格调查范畴,而是属于投资,因为房屋属于一次性购买、多年使用,购买和消费在时间上是脱节的。居民消费价格调查中的居住类价格主要包括房租、水电燃料、房屋装修等。此外,研究还表明,CPI还有偏高的倾向,一般会高估通胀率一个百分点。

上面说过了CPI是根据居民普遍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加权计算得来的。但是在生活中,每个人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是千差万别的,像中国这样收入差距明显、各地消费习惯迥异的国家,不可能用一种CPI准确反映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例如,猪肉在中国CPI计算中所占权重非常高,据估算约占总体CPI的9%。但由于喜好素食或宗教文化等原因,有些人从不吃猪肉。对于高收入的人群,猪肉在其消费结构中不可能占那么高的比例,汽油涨价对这部分人的影响可能更大些。

还有一个问题是CPI无法解决对新产品的处理,新产品只有在投入市场足够长的时间之后,才被并入CPI的计算中,因此,CPI经常无法捕捉到急速下降的产品价格。

因此百姓感受到“生活压力大”,其实很多情况下是有CPI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CPI只是反映价格总体水平的相对变动情况,但价格本身的高低、消费的总体水平,是CPI不能反映的。因为即使价格不变,消费数量、类型增加,质量提高也会给家庭的支出带来压力。例如,在教育支出方面,如果学杂费、课本费等价格不变,就对CPI没有影响。

平均收入的高增长在抵消了物价的低增长后,仍多出的部分显示了低物价、收入高增长的格局,只是由于消费者往往喜欢拿较小范围商品及服务价格来与统计局公布的价格指数比较,比如,仅仅看到食品、肉类、鸡蛋、水电、燃气的价格,就会感到价格在上涨。而对市场上许多工业制品如:服装、家电、汽车、电脑、通讯产品等不断降价的商品,消费者往往视而不见。至于商品房的价格上涨,则按国际标准列入投资类,与CPI无关。所以,习惯只看部分商品的涨价幅度的质疑者显然“以偏概全”了。

CPI牵动你的股票涨跌

刚刚入市不久的股民小李发现,自己除了要恶补炒股基本知识和方法外,还需要对CPI这个股票技术体系之外的指标给予高度关注。他说:“我也不太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听老股民说,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高低预测会成为许多股民操作的依据。过高则考虑暂时做空,低了或者合理数值则可以看多。”

他的这种看法正确吗?CPI与股票的涨跌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股市是一个让人幻想无限的舞台,它的波动既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暴富者,同时也湮没了一个又一个投资的神话。正因为投资股市的风险大,其收益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加大,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其实是股市的真谛所在,为投资者提供财富机会,创造财产性收入,是股市永恒的魅力之一。

关注股市,以往更多想到的可能是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KDJ(随机指标)、布林线这些技术指标,但是现在每到一个月的下旬和次月的上旬,股民们越来越显得惴惴不安,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即经济运行数据的公布。人们越来越关心CPI数据将对股票市场未来的走势产生何种影响?

从表面上看来,股票价格似乎与CPI毫无关系,因为一个是资产价格,是人们投资的对象,而另一个是总体意义上的商品价格,反映的是人们消费对象的价格。然而,不要忘了,CPI是反映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正常水平基础上的上涨或者下落,能够直接反映出经济是过热还是过冷。它上涨和下落的快慢,也能够在短期内反映出经济中所酝酿的风险。同样的,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经济的状况。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好还是不好,也决定了经济的走向。

一般而言,在经济增长平稳期,商品价格出现缓慢上涨,且幅度不是很大,但物价上涨率大于借贷利率的上涨率时,公司库存商品的价值上升。由于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高于借贷成本的上涨幅度,于是公司利润上升,股票价格也会因此而上升。

而当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股价没有相应上升,反而会下降。这时因为,物价上涨引起公司生产成本上升,而上升的成本又无法通过商品销售而完全转嫁出去,从而使公司的利润降低,股价也随之降低。

物价上涨,商品市场的交易呈现繁荣兴旺时,有时是股票正陷于低沉的时候,人们热衷于及时消费,使股价下跌;当商品市场上涨回跌时,反而成了投资股票的最好时机,从而引起股价上涨。

物价持续上涨,引起股票投资者的保障意识的作用增加,因此使投资者从股市中抽出来,转投向动产或不动产,如房地产、贵重金属等保值性强的物品上,带来股票需求量降低,因而使股价下跌。

如果CPI每年上涨一旦达到8%以上,持续时间很长不见回落,就会产生严重通货膨胀,这时作为一名投资者就要时刻注意了,严重的通胀一定会使物价上涨飞快,企业人员工资上涨,生产基础原料价格上涨,银行利率也会上涨,这样政府就会加更大的力度进行调控,迫使通胀降下来。

但是接踵出台的调控政策会对股市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股市系统性风险来临股市调整在所难免。而且政府调控的力度越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越大,因为出厂产品提价受限,而企业从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造成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或根本不赚钱,导致企业的效益就会下降,盈利能力下降,最后反应到每股收益上,就会最终影响到股票估值。

还有一个股民非常关心的问题:CPI与股票价格是否一定会表现出同步性呢?答案是未必。因为引起股票价格上涨的因素通常是预期因素。这种预期因素可能是企业的资产重组、重大政策的发布、外部资金的注入、被其他企业并购等,甚至有时是一些不切实际,但却能使人相信的谣言。这些因素虽然可导致个别股票价格的上涨,但却与当前的物价水平并不相干。例如有利于股票市场投资环境改善的政策出台会振奋投资者的信心,引起股价整体上涨,但这些因素并不能影响当前老百姓消费商品的价格水平;再比如,政府出台利好股市的降低税率的政策可能是出于挽救经济、拉动经济的目的,如果人们预期这些政策会产生显著效果,那么股票价格会发生上涨,但当前的商品价格却未必会上涨,甚至还会继续下降。一言以蔽之,引起股价上涨的主要是预期因素,而这些因素未必会对当前的商品价格有什么影响。

机构常言“通胀比通缩好”,其实指的是通胀初期比通缩初期好。我们另外要补充一句:“通缩末期比通胀末期好”!最恶劣时期莫过于通胀末期与通缩初期的交接期!

国家经济的“体温计”PPI

2007年PPI统计数字显示: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

这一年某地农民张某种了约20亩棉花,由于夏天的雨灾,收成比去年下降了1/3,此前一年棉花价格的上涨让他笑逐颜开,但这一年棉价的下跌又让他有些失望。“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减少了,化肥、人工等成本却比去年提高不少,如果价格再上不去,估计明年棉花的种植面积还会下降。”

在这个故事中PPI跑赢CPI,说明生产者的成本增加速度明显超过了终端消费品的提价速度,这无疑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经营压力。

虽然每月国家统计局都会发布PPI。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PPI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概念,PPI到底是什么?代表了什么呢?它与CPI又有什么关系呢?

PPI可以称得上是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体温计”。通过PPI的变化,我们就能大体判断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并可由此预判未来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那么什么是PPI呢?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它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时期货物和服务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物价指数,反映了生产环节价格水平,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PPI描述对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国内生产厂商长期获得的销售价格的平均变化的度量,这些商品大多消费者不会购买,而是从卖主的角度衡量价格的变化,由于补贴、税收和分销成本,卖主价格跟购买者价格不一定相同。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而在我国,PPI一般指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包括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涉及调查种类186个。其中,能源原材料价格在PPI构成中占较大比重。通常情况下,PPI走高意味着企业出厂价格提高,因此会导致企业盈利增加;但如果下游价格传导不利或市场竞争激烈,走高的PPI则意味着众多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整个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也将受到考验。

虽然PPI指数并不时直接度量消费者物价的指数,它仍然非常重要。由于它包括生产阶段之初的半成品,因此可以用来对通货膨胀进行初期预测,理由很简单,企业成本上升时,企业通常会提高价格。一般而言,当生产者物价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相应的反应是采取加息对策阻止通货膨胀快速上涨,则该国货币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对于老百姓来说,PPI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我们在报章上常看到PPI与CPI被联系在一起,那么两者有什么关系呢?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相对于PPI,CPI是一个滞后指标。但PPI对CPI有一定的传导作用,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的变化;二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企业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变化。例如,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品涨价,石化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CPI和P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也会看到CPI与PPI并不统一甚至是相悖,这是因为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但是CPI与PPI如果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总之,PPI上升即使对老百姓来说也不是好事,因为一旦生产者转移成本,终端消费品价格将上扬,继而会导致通胀上涨。如果不转移,企业利润就会下降,经济有下行风险,这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经济生活。

生活水平的衡量尺度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由洛伦茨曲线而来,要计算基尼系数,必先了解洛伦茨曲线。该曲线是由统计学家洛伦茨于1905年提出的。画一个矩形,矩形的高衡量社会财富的百分比,将之分为5等份,每一等分为百分之二十的社会总财富。在矩形的长上,将100个家庭从最贫者到最富者至左向右排列,也分为5等份,第一个等份代表收入最低的20个家庭。在这个矩形中,将每一百分的家庭所有拥有的财富的百分比累计起来,并将相应的点画在图中,便得到了一条曲线,这就是洛伦茨曲线。

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约略猜想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它是衡量贫富差距、反映生活质量的经济指标。那么基尼系数的平衡与否怎样判断?它的每一点变化又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马克思所说,当大家都住茅草屋时,没有人感觉不公平,大家会相安无事地快乐生活;但有人在旁边盖了宫殿,人们的心理活动就会发生变化,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这也就是基尼系数备受关注的原因,它是一个描述收入整体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

什么是基尼系数?说白了就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小,则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国际上通常认为,当它处于0.3~0.4时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但从现实来看,世界各国对基尼系数的运用并不完全一致。很多国家都是把它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收入差距。在不少国家,基尼系数都有不同的标准和界线。总的来说,基尼系数只可参考,不能绝对化。

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专家建议: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开始,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1978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317,2006年则升至0.496。从老百姓的角度看,基尼系数反映的是生活质量的相对水平,它会影响你的心态,比如依据你财富的相对多寡使你有成就感或窘迫感。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呢?原因有二:一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中等收入人群太少;二是从产业结构上看,农业领域中很多的人分很少的“蛋糕”,平均收入太少,而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发展也很不充分。

一些乐观者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虽然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但因存在城乡差距大问题,因此不能照搬国际统计口径。而且,中国经济处在发展上升阶段,从总体上看,贫困人口是逐步在下降和减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同时,由于中国居民分布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中,再加上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居民很难体会到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无论是城镇内部还是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都仍处于合理区间内。

作为一种专门的计算指标,基尼系数有着自身的所能与难能。低值的基尼系数并不等同于分配的合理与社会的进步。反过来,在基尼系数的扩大过程中,合理、合法的分配不均与非合理、合法的分配不公混在一起,这同样需要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