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铜钟内外
西明寺西面众多佛塔参差林立,塔林中央,中央处起了一方土沙夯实的高台,高台上一尊约两人高的巨大铜钟,纹饰铭文是鱼鸟形状,样式古朴。
近百的僧人围绕着中心铜钟打坐,木鱼声,诵经声绵绵不休,白了眉须的老僧人上了高台,轻敲铜钟外壁,温声问道:“徐施主,今日如何?”
身处黑暗的徐良睁开眼帘,抬头上看,其实也看无可看,他也并非要看些甚么,沉默一会儿,道:“做了个梦。”
“怎样的梦。”老僧问道。
“恶梦...或也是好梦。”
“嗯?”僧人表达自己的疑惑。
“好梦是,我梦见个女人,好像生我的人。”徐良后背靠在冰冷的钟壁上,望着眼前的黑暗,喃喃着道:“恶梦是,她后来又死了,一个道士将我从她肚子里抱了出来,可是啊,人肚皮不都是闭上的吗?是怎么抱出来的?”
铜钟外的老僧哑然,悠悠叹道:“好梦恶梦都是昨日之事,不必太过贪恋。”
徐良缓缓垂下眼帘,反正闭着睁着都无差,还是闭着舒服些,他道:“我觉着不像梦,倒像是把忘了的事给记起来了。”
“寺门外时常捡到襁褓孩童,老僧多少知道些。”老和尚双手合十道:“这孩童在始龀之龄前都是不太能记事儿的,是以,大抵还是梦。”
老和尚等待片刻,见钟内不再答话,便是打开钟壁上一扇小小门窗,将斋饭送了进去,铜钟内的徐良几息时辰后才伸手接过,随后气急败坏声音在铜钟激烈回响道:“你西明寺每日受那么多香火供奉钱,怎地就吝啬给加块肉!”
老和尚摇头,失声笑笑,提了句无关之言道:“老僧觉着今日,有位牵连佛门气运的年轻僧人要入长安来,施主你该认识,不晓得...”
“不见!”
老和尚点点头,不再言语。
听着铜钟外的脚步声渐远,徐良放下饭碗,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拨开塞子,另一手摸索着左眼位置,滴下一滴入眼中,霎时涌动的灼烧之感极为难受,如千百只虫子在钻,好一会儿才轻缓了不少,脸色略显苍白,浑身大汗淋漓,扯动着嘴角狞声发笑:“烧死你!”
西市里头在过了饭时后便又是热闹了,载货的,走人的马车进出频繁,西南边地是布商云集处,便一同划地圈成布行。
此布行里头有一位姓吴的南方商贩生意极好,原因无他,皆因他铺子里布尽皆华美且价钱公道,再来便是这吴商对前来买布的客人多有客气,铺子里时常摆着三两副桌凳,再摆上那么几壶热茶,是以,就算不买布,许些人等也爱到吴家铺子坐会儿。
今日的铺子里头也真是热闹,买布客人来不少,坐铺子的小二也应付不来,吴显也是满头大汗的,后堂里约好的采办商贩正坐着,再勉力对付完一位客人后,苦笑着向店里客人拱手告罪一声,后方等着的客人也都是熟客,倒也没太计较,吴显吩咐小二把铺子里最好的茶叶续上壶,便掀开惟布入了后堂。
正与采办商贩探讨价钱时,有人掀开惟布进来,是个面白的书生,他进来就不耐的打断道:“怎地?你这生意还做不做了?买布!”
吴显见这等不知礼的读书人也是心中气恼,但也不好提棍棒将他赶出去,只好向采办商贩告罪一声,便是陪着笑与白面书生一同出了后堂,应下他买布付一半银两的无礼要求,又拱手谢罪,此时书生倒是晓得些礼了,笑着也是拱手一礼,此景像铺子里的客人都看个明白,倒让吴显一肚子疑惑的回了后堂。
白面书生在柜台里挑挑拣拣,小二正应付其余客人,一时也无法顾及他,书生停下步子,取下一匹红色锦缎,向着后堂内拱手告别道:“我便先走了,来日请你吃酒。”
而后便腋下夹着锦缎出了铺子,铺子里客人也只是好奇瞧了几眼,只以为书生是吴掌柜友人,也没言语,小二瞧了眼,犹豫了一瞬,也是未曾拦着,狼狈应付着眼前客人。
后堂里的吴显倒也听见了,有些不明所以,也未曾瞧见他拿布,采办商贩问道:“吴老板,你认识?”
“哪里认识。”吴显也未曾在意太多,继续与采办商贩商量着价钱,等到近一个时辰才打下商量,将之送出铺子,总算舒了口气。
他回到客人已然稀疏的铺子,看看又留出些空位的放布柜台里,笑了笑,目光上移,不由一愣,少了匹红色锦缎,那匹布可算得上铺子里的最金贵的几样物件了,问店小二道:“哪位豪绅将洛阳来的那匹红锦缎买了去?”
店小二抬眼看看,也是意识道不妙,结结巴巴着道:“掌..掌柜的..没..没买,被..被个书生拿走了。”
吴显也是愣了愣,道:“没付银子?”
“没..没呢”
吴显气极的剁剁脚,指着店小二怒道:“你也不拦着?!哪里的书生?记住穿着面相没!”
“就..就掌柜的送出去哪位书生”
吴显皱着眉头,他也不是笨人,也是想明白了那书生不明所以的言行举止,不由懊恼一叹道:“报官!”
午时也就过了三两个时辰,长安城中各处府衙热闹起来,报案的尽皆是城中的商贾人家,以西市的行商最为多,城中消息也是传得极快,各处衙门外不到片刻便是聚集不少瞧热闹的城中百姓,堵在衙门口的商贩一个接着一个擂鼓进堂。
到后来,衙门大人接连问询也嫌腻烦,派遣衙门里能写大字的都到衙门外,一个个提笔记录下来,衙门外因此吵闹不堪,将骗人者面容描述统合到一处,才发现行骗者都为一人,一位面白的书生。
衙门外的百姓听着更是一片哗然,如此多的骗局竟都是一人所为?
等将衙门外的百姓散去后,城中已然谣言四起,此时城中百姓皆知,位于天子脚下的长安城里头,多出了位狗胆包天的大骗,各处府衙的折子,也是闹得长安各级官员尽皆有所耳闻。
颁政坊的丞相府邸中,杨国忠看看手中折子,皱眉站起,于案桌后来回走动,此事闹得人尽皆知,怕是要传到陛下耳中啦,令手下人召集幕僚,想法子应付陛下问询,而下面的事,自有人去做。
....
春明门前,有僧人风尘仆仆的戴着遮阳斗笠进门,他抬眼看看繁华的长安街头,腰上的黑葫芦轻摇,僧人拍拍葫芦,混入长安街头的人流中,如滴水入江河,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