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雨夜(下)
“你……你要钱就直说好了,何必要杀了他呢。”赵楚河哆嗦着嘴唇断断续续的说道。
“啧啧啧,我说赵大人啊,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啊,你不知道你这颗皱皱巴巴的脑袋现在值五千两银子吗?”吴求围着转出和转了一圈,好像观察货物一般,想看看这价值五千的脑袋瓜子到底有什么稀奇的地方。
“五千两,五千两……”赵楚河喃喃说个不停,“哈哈哈哈哈!想不到我赵某人的项上人头竟然只值区区的五千两!”
赵楚河踉跄的起身,从章师爷的尸体上跨过,缓缓地走到了院中,他双臂张开,抬头闭眼的接受着秋雨的洗刷。
“老大!要不要把他绑了。”吴求的小弟建议道。
“算啦,他这个老骨头拿什么跑,一个只能提笔写字的文弱书生,老子就是让他先跑五十里也能把他抓回来,让他自己一个人待着吧,好歹是我们之前的主顾,等一会送他上路的时候手脚麻利点,让他走的安稳些。”吴求抱着膀子看着正在淋雨的赵楚河,摇了摇头坐在了草堆上烤火……
“我赵楚河,二十岁中举,二十五岁补官,累任三县之长,若不是苦于朝中无人打点,以我之才当如六部侍郎之衔。”
“奈何空有才学而无际遇,可现在,我的大好头颅竟然只值区区五千两!这些年我替你们私卖官粮侵占田亩,哪个不是有数万银两的进项,就连我年年的敬资都不少于五千两啊。”
“可笑啊,可笑……哈哈哈哈哈!”赵楚河指天大骂,状若疯人,雨水打散了他的头冠,披头散发的他此刻再无顾忌。
“老大,你说他这是发的什么疯?”
“他啊,这就是他们读书人,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才学可以傲视天下人,可到头来还不是只能当个县官替上面的人卖命,一旦他们出了事,上面那些大老爷们就会像扔垃圾一样把他们处理掉,而我们就是处理垃圾的人。”吴求擦了擦滴在脸上的雨水,偏头看着院中正跪地望天的赵楚河。
雨依旧下着,没有一点停下的意思,天空中不时的划过一道道闪电,轰隆隆的雷鸣响起,这场秋雨洗刷着大地,也冲刷着赵楚河的灵魂……
“好了,赵大人的临终遗言也说得差不多了,现在差不多到了上路的时间了。放心,大人不必紧张,黄泉路上你并不孤单,你的老妻和两个儿女已经先下去帮你探路了。”吴求从背后抽出铁杵,起身来到了赵楚河身边。
“他们走的安稳吗?”对于自己家人的离世赵楚河毫不意外,既然上面那群人已经决定要杀人灭口自然就不会留下一丁点的破绽,只有自己和自己的亲眷们是死人的时候他们才会安心。
“这您放心,我们堂主已经亲自出手,相比不会让嫂夫人他们感到痛苦的,要知道就连他们三个人的脑袋也值五千两的。”吴求拍了拍赵楚河的肩旁笑道。
赵楚河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拨开了披在脸上的头发,他闭上了双眼正襟危坐的等待着……
“话不多说,大人,在下这就送您上路!”
“噗!”吴求的铁杵狠狠地砸在了赵楚河的后脑,没有什么血水四溅脑浆崩裂,只有沉沉的一记声响。
跪坐的赵楚河如同一个木桩一样应声倒地,他的脸砸进了泥水中,身体无力的趴在了地上,只有一摊鲜血流出,但很快就被这越来越大的雨水冲散开来,消失的一干二净……
……
“你们几个留下守住此门,剩下的人跟我去知县府上!”李旦抹掉脸上的雨水指挥者自己的手下。
“咚咚咚!咚咚咚!”兵丁狠狠地砸着县衙大门,可半天都没有人出来应声,按理说赵楚河应该会留下差役看守衙门,怎么会一个人都没有?
“去!给我撞开它!”李旦犹豫了一下,觉得事情紧急,也顾不得冲击衙门的罪名了,挥手示意手下人把大门冲开。
“咣当!”县衙大门被兵丁们合力撞开,众人迅速冲了进来,只见的公堂之上空无一人。
“大人!这里没有人啊!”
“走!都跟我去内堂!”李旦觉得事情有古怪,连忙带着手下往内堂走去。
刚掀开帘子的士兵们就发现了眼前这惊人的一幕,内堂的院子里,到处都是死去的人,看服饰他们应该就是赵楚河留下的差役们。
“给我搜!看还有没有活着的!”李旦大声的命令道,现在这件事可就不仅是赵楚河贪污的问题了,一个堂堂知县府衙竟然被血洗了,这在他大明建国以来还未从发生过这等惊世骇俗的大事!
四散的兵丁挨个屋子翻找查看,可全都是已经凉透了的尸体,全无半点活人的生息。
“千户大人!这里有发现!”一个士卒大声的喊道。
李丹连忙赶了过去,来到一处偏房中,这地上有着五具尸体,两个是衙内差役,剩下三个一大两小都是没了头颅的。
“大人,小的看过了,这内堂里里外外就剩下赵楚河的家人没有发现,而现在这三具尸首看衣服装饰正好和赵楚河的家人对上,这个大人是他的妻沈氏,这两个小的则是他的儿子和女儿,只是不知道为何偏偏他们三个人没了脑袋。”
“哼!这还不清楚,杀人者拿着他们的脑袋作为标物领赏去了!”李旦铁青着脸走出了屋子。
“去通知丘千户,把这里的事情告诉他,让他保护好山上那伙人。”
“诺!”
阴雨绵绵的天气使得李旦的心情更加烦躁,赵楚河有罪已是板上钉钉了,可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他的人,而这平谷县衙又被人屠了,杀人者明显是为了灭口了,可见赵楚河手里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现在李旦只期望赵楚河能藏得好一点,让他们先杀人者一步找到他,但他终究只能是失望了,因为赵楚河此时也已经和他的家人一样走在了通往黄泉的路上。
而发生在平谷县城的这一切都被一群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人记录了下来,他们在李旦来之前就出现在过县衙内堂,也亲眼观看了赵楚河死亡的过程,但他们始终只是冷眼旁观,手中默默地书写着竹签。
最后这些竹签汇聚成一份完整的密件,顺着大明朝四通八达的驿站送往了应天府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