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礼崩乐坏
如果说郑国郑庄公以武冒犯天子威严,那么卫国的卫宣公则以淫乱使周礼礼乐崩坏……
卫国,中国周朝分封的第一个姬姓诸侯国,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首都朝歌,先后建都于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也曾出兵助周平戎。而后国运不昌,就一直不断衰落。
君位传至卫宣公时卫国已经是风雨摇摆,宛如大厦将倾般,而卫宣公为人淫纵不检。自为公子时,与其父卫庄公之妾夷姜私通,生下一子,寄养于民间,取名曰急子。
宣公即位之日,元配邢妃无宠。只有夷姜得幸,关系如同夫妇。就许立急子为嗣,拜右公子同时立为储君。这时急子长成,已经十六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卫宣公也专门为他聘齐僖公长女。
可当宣公见齐女有如此绝世之姿,便贪其美色,却又难于启口。
于是命令名工匠修筑高台在淇河边上,朱栏华栋,重新修复宫室,且极为华丽,名为新台。卫宣公先是让急子以出使宋国为名,支开急子。然后派左公子泄到齐国,迎接齐侯长女直接到新台,自己娶她,这便是历史上的宣姜。
这宣姜与文姜乃是一对姐妹,皆属齐僖公之女,卫国国内对于这两位齐女有这样的评价,长宣姜,次文姜;宣姜淫于舅,文姜淫于兄。人伦天理,至此灭绝矣!天生尤物殃人国,不及无盐佐伯王!
但世人说文姜淫于兄乃是百姓们茶余饭后议论的流言蜚语,是否属实还尚未证实。
自打宣姜入卫宫以来,就独得卫宣公独宠,急子从宋国回国后,得知自己的新婚妻子却已经成为君父的妾,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称贺道喜。因此此事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卫宣公与宣姜每日在新台朝欢暮乐,卫宣公就将原配夫人夷姜撇一边。这一住就是三年,卫宣公与齐姜连生二子。长公子名寿,次公子为朔。
自古以来“便是子以母为贵!”宣公也不知为何就特别宠爱宣姜。
相对的,也将从前怜爱急子的心意,都移到了寿和朔身上。心里想等自己百年以后,要把卫国江山,传与寿、朔兄弟,他便心满意足,但这样一来急子就成了多余的人。
可事情就是这么差强人意,这长公子寿天性孝友,与急子如同胞一般相亲,每在父母面前,都替兄长急子说好话,替他周旋一二。
再说急子又温柔敬慎,无有失德,所以宣公未曾显露其意。但私下公子寿嘱托公子朔,并交代来日公子寿即位定要好生辅佐他哥为君。
但公子朔虽与寿一母所生,相比公子寿的贤愚迥然不同,公子朔虽年齿尚幼,但却天生狡猾,依靠其母亲的宠爱,暗中培养刺客勇士,心中里谋划着自己的打算。
他表面上答应卫宣公好生辅佐公子寿,其实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公子朔心里清楚自己的大哥生性淳厚老实,即便是当了国君也会因为顾及自己这个幼弟而禅位于已,毕竟是亲兄弟。可这急子就是两回事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先除急子要紧。
因此公子朔经常放话刺激他的母亲,说:“父亲即使这容得下我们母子。可有急子在前,他又身为哥哥,依照周礼应当尊重长幼的次序。而且夷姜被你夺宠,心怀怨恨。
而母亲是急子曾经心爱的女人,可是却被君父被强行抢过去,难道他不怀恨在心吗?母亲如果急子为君,夷姜为国母,我们母子就没有藏身之地了!”
宣姜一听,觉得能说的有道理,于是和公子朔合伙,每次在卫宣公面前进谗言诬陷急子。
一天,急子的生日,公子寿治酒庆贺,朔一同前往祝贺。坐上,急子和公子寿说话很亲密。公子朔插不上嘴下,感觉到自己被急子孤立了,所以就托病先别,路径直来到母亲宣姜面前,双眼流泪,扯个大谎话,告诉她说:“孩儿好心好意同自己哥哥给急子祝寿,可谁知那急子饮酒半酣,言语轻,说孩儿是他的儿子,他才是自己的生父。孩儿心中不平,说了他几句。可他却说,你母亲本来是我的妻子,你叫我父亲,在理所当然。孩儿再想与他争辩,可还未开口,他就伸出胳膊要打。辛亏寿哥哥劝住,孩儿逃席而来。受此大辱,望着母亲告诉父亲,与孩儿作主!”
宣姜一直视此事为耻,但没想到急子尽将此事当众说出,于是便信以为真。即可入宫去找宣公讨说法,呜呜咽咽的告诉出来,如此这般,又添油加醋装点了几句对卫宣公道:“她还要玷污妾身,说我母夷姜,原本是父亲的母亲,可父亲还是收娶为妻。何况你母亲本来是我前妻,父亲只算借贷一样,最终都是要还,一样少不得,这卫国江山迟早是他的。”
宣公一听,顿时怒火中烧,立即召见公子寿问个明白。
急子急忙来到卫宣公面前,得知此事后,一脸无辜说:“君上,儿臣并无此说啊?是何人乱传谣言?”
宣公半疑半信,觉得急子天性善良断然不会说出此等混账话来,可转念又想,自己抢了他的夫人,现如今又想剥夺他的爵位,他焉能不怀恨在心?于是便唤内侍传谕让夷姜前来,
夷姜刚刚来到卫宣公面前,还没等她给卫宣公行礼,卫宣公突然就破口大骂,责备他不能教训其子。
夷姜一时怨气填胸,却无处伸诉,也只能有苦说不出,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也只好领罪。
夷姜回宫后不久便投缳而死。
急子痛念其母,但又害怕父亲嗔怪,只好暗地啼哭。公子朔见此举没有能至于急子于死地,没过几日又与宣姜谤说急子,因生母死于非命,口出怨言,日后要将他们母子二人偿命。
宣公心里还是不信有此事。因为出于无奈,卫宣公对于筑台纳媳之事情问心有愧。
当时,郑国大夫高渠弥因在郑国郁郁不得志,便来到卫国希望担任卫国的大司马,他很敏锐地察觉到卫国宫廷的不和,于是乘间易君妾谗子,日夜撺掇,想让宣公杀急子,以绝后患。同时也借此帮公子朔一把,希望以后在卫国的仕途可以一帆风顺。
卫宣公本来心里就有愧于急子,不忍痛下杀手,可经众人撺掇,还是起了杀心,但是展转踌躇一直没有下去手,毕竟是杀之无名,要除掉他必须假借他人之手,死于意外,方可掩人耳目。
当时,正恰逢齐僖公谋划伐纪,宣公想助齐僖公一臂之力,也正好借此机会除掉急子,
于是与公子朔商议,以会盟使者为名,遣急子赴齐,授以白旄。并且告诉急子,此番会盟为避鲁国耳目,不准走大路官道,此去去齐,只准走莘野小路,且不得与外声张。
莘野乃是往齐的要路,从这里行舟而下,很快就能到达临淄,所以急子必然要在莘野停留。
公子朔一直私养刺客,今天正好派上了用场,他教他们装扮成强盗,埋伏在萃野小路。只要看见人手持白旗走过去,就赶快一齐动手杀之。事成之后,自有重赏。公子朔已经安排妥当,回禀了宣公,心下十分高兴,宣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急子听闻君父独召弟朔议事,心怀疑惑。于是急子偷偷入宫来见远姜,探其语气。
宣姜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个计谋,况且此事有关齐国利害,所以说的都是真话。嘱咐急子道:“此乃国君的主意,我乃后宫之人不便多知,吾儿……尽可放心前去,如果见到齐侯替我向他老人家问好。”
急子一听,身子气的直发抖,话不多说就拜别宣姜执白旗,赶往齐国去了。
卫宣公与公子朔商议时,公子寿躲在暗处偷听,正打算去通知急子是圈套,但等他见到急子时,见他手执白旗气冲冲地样子准备出发,
心里已经得知奸计已成,说之无益。便将急子以喝酒叙旧的缘由强言挽留拦了下来。
酒桌上,急子与公子寿相谈甚欢,寿趁着酒劲上来便说道:“哥,这是父亲的计策,我亲耳所闻,此去莘野必由之路,多凶少吉。不如出奔他国,别作良图。”
急子似醉非醉的样子,眼角似有泪水,笑着说道:“寿弟,为人子女者,当以孝为首。岂能放弃父亲的命令。即使想出逃,我一个丧家之人又能去哪里呢?寿弟你比我幸运,但你秉性善良,这国君之位为兄劝你还是不要坐了,就让给朔弟吧。”
公子寿哭了起来,心中感想到,哥哥真是仁慈的人啊!如此大善之人岂能死在盗贼之手。
如今我先兄而去,望兄一定要逃脱。如果父亲听到我死,如果能有所感悟话,也不枉此生,咱还能落得个慈孝两全。
于是寿举杯为急子送别。
急子本想推辞,然而公子寿依旧斟满酒。还没来得及开口,不觉间有泪珠和粉末落在杯中。
“哥哥………”
急子见到他的样子忙着接过去一饮而尽。
忽然,急子感觉到眼前天旋地转,迷迷糊糊糊地。
“这酒……”
公子寿说:“此酒已污!”
急子懵住了,问:“寿弟!你为何如此?”
公子寿擦着眼泪说:“今天这酒,是你我兄弟永别的酒。”
急子似乎知道公子寿的用意,有气无力说道:“寿弟……不能胡来,你……你不能……去……。不一会便倒于席上,鼾鼾睡去。
公子寿对随行的人说:“君命不可迟,我当时去也。”
把急子手中的白旄旗,拿了过来往莘野去了,走时嘱咐急子的随行人员,说道:“好生看守。”
接着从袖中取出一个简,交付于他们说:“等到急子醒来后,把这个简交给他看。”
接着立刻快马加鞭赶去停船处……
寿刚走到莘野,刚要整顿登船,那一些一早已埋伏的刺客,看到来人手里拿着旌旗飘飘,认识白旄,都觉着一定是急子来了。
一声呼喊,刺客们像蜂群而集。公子寿挺身而出,大喝一声:“我是卫国国君的长子,奉命出使齐国。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来拦截?”
众贼齐声说:“我等奉卫侯密旨,来要你的脑袋!”
说着挺刀就砍。随从的人见势头凶猛,不知道来历,一个个当场吓的惊散。
寿子毫无防备,微笑着引颈受刀,贼党立刻取头,盛在木匣,将船凿沉,将旗子烧了,等船彻底沉湖底才肯走。
过了半刻钟,急子醒来却不见了公子寿,侍从将简信呈上。急子急忙拆来看,简上只有八个字,“弟已代行,兄应当离去,”
急子不觉得落下泪水,随后反应过来,说道:“不好,弟弟为我冒险,我要尽快去。万一他们错杀了我弟弟的,我这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
急子此刻心里都在想着他的弟弟,快速赶往莘野。见公子寿的船还在,高兴地说:“老天保佑,我弟弟还在!”
从人禀报说:“这是来船,不是去船啊!“急子心中怀疑,叫船上去。两条船靠近。
急子登船,只见船上有一班强盗,可不见公子寿的踪影。急子越来越心急,于是试探性问道:“主人的命令完事了吗?”
众贼听他说出秘密,以为是公子朔派人来接应。于是捧着匣子来回答:“事情已经结束了。”
急子赶忙夺盒打开看,发现正是公子寿的头,急子瞬间感觉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他仰天大哭着说:“苍天啊!
“众贼吃惊,问:“你为何如此?”
急子说:“你们杀错人了,这是我弟弟,我才是真急子。只因我得罪了父亲,父亲便命令你们来杀了我。可是……这是我的弟弟寿啊。他有什么罪,你们却要杀了他?”
“事已至此,我只希望你们能赶快杀我,将我与弟弟的首级带回去献给父亲,这样也可赎你们误杀人的罪行。”
刺客中有认识二公子,细细辨认说:“哎呀!真的是我们搞错了!”
接着,众贼就把急子杀死,领着二人的首级邀功去了。
刺客当中有人钦佩兄弟二人的事迹,便将此事前因后果民间流传于。
再说这一众贼乘夜偷入卫城,先见公子朔,两件锦盒。然后将二子先后被杀事情,细述一遍,都怕因误杀而得罪。谁知一箭射双雕,此正中了公子朔的下怀。
自出金帛,厚赏众贼。之后便入宫来见母亲,淡淡说道:“公子寿与公子急死了。”
宣姜先是一愣,捂着胸口,她虽然痛心公子寿,但幸亏除掉急子,拔去眼中钉,可谓是喜忧各半。
母亲和儿子商量,怎么告知宣公知。
却说左公子泄与右公子职,此二人乃是急子的亲兄弟,之前一直驻守边界,两人都很关心远在国都的急子。于是派人去打探消息,方才知道这一切,都震惊不已。但恐祸及自己于是便商议如何为急子报仇。
第二天,宣公早朝,两位公子便直接进入朝堂就拜倒在地,放声大哭。
宣公吃惊地问:“你们为何如此啊?,这时两位公子才把急子和公子寿被杀的事情细说一遍,请君上收拾尸体埋葬。”说完又放声大哭起来。宣公虽然觉得急子厌恶,但他还是很喜欢公子寿的。
忽然听说两个儿子同时被杀害,吓得面如土色,半晌不说话。痛定生悲伤,泪如雨下。连声叹息说:“宣姜骗了寡人,宣姜骗了寡人!”
便召公子朔问个清楚,朔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道。宣公大怒,就命令公子朔被抓到杀人凶手。公子朔嘴上应承,背地里哪里肯献出贼党。
宣公受到惊吓的后,又开始思念公子寿,最终思念成病,闭上眼睛前就看见夷姜、急子、寿子一班,在前哭哭啼啼。
众人在旁祈祷无效,半个月后卫宣公便去世了。公子朔发丧继位,这就是惠公。
卫惠公刚继位,随即将左、右二公子罢官免职永不使用。另外一名公子硕,心里很是不服气,于是连夜逃奔齐国。
而公子泄和公子职虽怨恨惠公,可每次想穿着为急子和公子寿报仇,只是时机未到。
当时,齐、宋鲁郑交兵攻打纪,原本卫宣公想亲自带兵出征,可却出师未捷身先死,临终时立下遗嘱率军出征支救援齐国,卫惠公只是征性地派军队出征而已。
卫国的宫廷巨大变化正是这个春秋时代礼乐崩坏的真实写照,这就像病原体一样不断四散开来,不久郑国的准备会传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