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沉痛的往事
每天的时间紧紧实实地过去,不知不觉间部落里树木上的叶子斑斑点点地黄透了,秋风起来后,枯枝败叶每天飘飘洒洒落了一地,只剩下干秃秃的树干,应对着逐渐苍凉的天地。眼看着冬天悄然来临。
在这期间,名子找过史子几次。虽然部落权力的交接看似平稳顺利,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部落的管理事务以后,史子发现存在着巨大的危机。
经过几代人的发展,部落成员的数量从最初的一户人家发展到五十余户。最早的时候,六代人之前,部落里只有一户人家,先祖和先祖母两个人。那时候人单力薄,生存非常不易。后来从远方来了两户人家。三家人相依为命,共同生产和生活,合作共存,什么事情都商量着来。后来三户人家都有了孩子,孩子们通婚之后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两代人之后一下子发展成了十个家庭,有了部落的雏形。一开始先祖们还在,部落的大事小情都是老人们决断和安排。
后来先祖们陆续死了,到了太祖这一代,因为共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彼此又是亲近的兄弟姐妹,部落的事情都还是商量着来,没有大的矛盾。但是到了第三代人,生存能力强了,血亲的关系有所淡漠,此外,家庭的力量对比有了明显的差异——有的家庭人员少,有些则人员多。那时候虽然生活的能力和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粮食还是比较稀缺,于是矛盾就显现了。人们开始为获得更多的粮食而有了争斗。一争斗起来,自然人员多的家庭占上风,于是,最早的部落首领出现了。人员多的家庭长者开始成为部落的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之后,他开始支配部落的各种资源,排挤其他弱小的家庭,形成一人独裁,一家兴旺,权力世袭的局面。
部落的权力成为世袭之后,经过两代人的发展,其他弱小的家庭或被肢解,或被驱逐,基本上消亡了,而这个家庭又开始了新的分化。又是人丁兴旺的家庭夺取了最高权力,又是一家兴旺,弱小消亡。
这么反复轮回了三代人,到了名子的太爷这一代。名子太爷的父亲是部落的首领,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名子的太爷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老大家人丁最兴旺,有三儿一女,老二一子两女,而名子的太爷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名子的祖父。
按理说,老太爷去世后,应该是名子太爷的大哥继承首领的位子,但名子太爷二哥的能力实际上比大哥强很多,心里不是很乐意,而大哥又怕老二抢走自己的权力,一来二去兄弟俩开始了无止尽的争斗。有一天,大哥二哥两家打了起来,大哥打死了二哥,二哥的儿子和女儿打死了大哥,大哥的儿子又打死了二哥唯一的儿子……名子太爷五个兄弟姐妹感情原本很好,却为了争夺领导权四分五裂。名子太爷被动地成为了部落的首领。他痛定思痛,决定进行改革,避免这种悲剧再次在这个苦难深重的部落里发生。
从那时起,名子太爷开始探索新的部落管理方法。首先,他尝试打破部落权力一人独裁的方式,将部落的管理权力分成农、林、渔、猎、匠五大职能;
然后打破家庭垄断的方式,通过观察和比武的方法,在部落内部所有家庭中选出最胜任的人分别担任这五个职能的长老,由他们分别负责组织分配部落所有人员开展自己管辖范围的工作;
第三,这五个长老与他一起组成长老会,共同商议和决定部落的大小事务;
第四,他和这五个长老在上任之初便开始有意识地按照从长到幼的顺序在自己的下一代中培养接班人。一旦自己死去,就由长子接任自己的职务,如果长子死了,就由第二个儿子接任,以此类推。
名子的太爷较完善地架设了部落的权力结构,但这个理想他刚建立起来,还未来得及进一步加固就因病去世了。他死的时候,唯一的儿子名子的爷爷才十三岁,还没有胜任首领的能力。此时,名子太爷大哥的长子也就是名子爷爷的堂兄已经二十岁,并有了家庭和子女。家族内部认为堂兄比名子的爷爷更适合担任部落的首领。与此同时,家族外还有两个较大的家庭认为名子的太爷既然去世了,自己又有机会争夺部落的最高领导权了,于是开始进行种种挑衅,希望颠覆名子太爷创建的一切。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刻,名子爷爷的堂兄挺身而出,联络长老会的五大长老,与他们联合压制了那两个家庭,然后召集全部落的人举行这个部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部落会议,让大家对部落的首领进行公开选举。
由于名子太爷的改革有效地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他的创举获得了大家的赞同,因此,长老会执掌部落最高权力的模式得以保留。同时,名子爷爷堂兄在这个事件过程中的处理方式也得到大家的认同,于是人们最终选择由他担任部落的首领,算是众望所归。
新的部落首领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对名子太爷的理念有充分的理解,因此在继承名子太爷架设的管理结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完善和发挥,比如在长老会中增设了新的职能长老比如史官、记录官、医官、媒妁官等。此外,更让大家刮目相看的是,在首领继承人的甄选和培养方面,他并没有选择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堂弟——名子的爷爷。
十年以后,在名子的爷爷长大成人,并有了自己第一个孩子——名——的时候,首领又开创了部落权力交接的新形式——禅让。他发起长老会,与长老们商议之后,召集部落会议,当众宣布将首领的职务禅让给自己的堂弟——名子的爷爷。他的这个举措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最终还是顺利地完成了权力的交接。为了使这个交接仪式更具有典型意义,长老会里负责部落主要权力的另几位长老——农、林、渔、猎、匠——共同决定与首领同时把自己的职位禅让给各自的继承人。
那一天绝对是这个部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时刻之一。从那一天起,这个部落终于在原罪、野蛮、黑暗的历史中跳脱出来,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公平、善意和传承美好的时代。也是从那一天起,经过两代人的努力,这个部落终于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权力交接模式——长期培养,整体禅让,避免一家独大,也避免老人弄政。
名子的爷爷和以他为核心的长老会登上舞台以后,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基本架设了部落现在的管理格局。二十年后,名子的爷爷沿袭前辈传统,郑重地把部落管理的权力禅让到了名和以他为核心的长老会的手里。
名和以他为核心的长老会兢兢业业地管理了部落二十余年,使部落又有了质的飞跃。部落总人口从名子爷爷时代的一百人左右发展到现在的两百余人,家庭数从二十余户发展到五十多户,尤其在生产方面从当时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现在的年年有余粮,人人有衣穿。更显著的是在生产技术和工具方面有了质的提高,并开创性地将野兽进行驯化,开始养殖鸡、羊、猪、狗和鱼,还在长老会中增加了牧的长老。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变化举不胜举。
在进步与美好的同时,部落也存在着巨大的危机。
经过几代长老会的管理,首领的权力大大削弱,长老会内各职能长老,尤其是负责生产的几位长老的权力大大提升,而长老们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缺乏监督和约束。生产直接关系着部落的生死存亡,是部落里最大的事情,因此负责生产各个领域的职能长老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责任大,权力也大,他们有能力调动部落所有的资源去做任何事情。与此相应,涉及生产的所有人事安排一般都是长老决定的,长老会内的其他长老和首领难以介入。
经过几代长老会的世袭发展,几乎每一位生产长老的身边都团结了一大批世代忠诚的死忠分子。这些人在长老们的授权下落实生产任务,也帮助长老们拉帮结伙,不断壮大力量。一些居心不良的长老甚至放纵下属营私舞弊,巧取豪夺,变着法子侵吞部落的粮食和物资。经过三代人的发展,生产长老们急剧膨胀的实力已经严重地危及首领对部落的领导地位。许多事情现任首领名甚至都无法正常地了解。
虽然每一位生产长老都有明确的管辖范围,都有调动部落所有人员参与生产的权力,但当面临多项生产并行——比如秋收这样比较复杂的生产季节,农、林、渔、牧每一项都同时需要安排大量人员落实——的时候,为了尽快完成生产任务,长老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种摩擦。
此前,每一个大型生产季节到来之前,首领名都会召集长老会,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人力的问题。但近年以来,随着长老们的实力越来越大,相互之间的矛盾越积越多,长老会俨然已难以协调长老们的职权关系,反而成了他们争权夺利的场所。首领名不知是年事渐长的缘故,还是由于缺乏管束的办法,他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像这次的秋收长老会,农二子的父亲农就与渔爆发了剧烈的冲突。在先行储盐还是捕捞水产的问题上,他们争执不下,差点大打出手。最后还是老首领名子的祖父出面才平息了这场争端。
农是部落最古老的长老,林、渔、匠等几个长老都是在部落发展的过程中从农的管辖下独立出来的。虽然其他长老的设立分化了农长老的责任和权力,但由于农长老负责生产粮食,而粮食生产一直是部落的头等大事,几代以来一直一家独大。历代部落首领一直试图通过种种办法限制农长老的权力,但所有努力一旦面对长老世袭的规则,最后都瓦解了。而在农长老这边,一方面拥有超越其他长老的权力,但又因此长期受到首领和长老会的压制,这个家族对首领和长老会充满了复杂的感情。
现任农长老正当壮年,正处于人生中最好的时候,当他听说首领名准备近期禅让,筹备在禅让时对长老会进行调整,并要与他一起走出部落,去探索群山外的世界的时候,便变得肆无忌惮起来。他散布谣言,说在史子婚礼围猎时,名子领导的小组盲目闯进禁区,结果被恶魔袭击了。恶魔警告他们,十年之内部落不允许进行禅让,否则将让灾难降临。
谣言散布得很快,搞得部落里人心惶惶,人们看到他们都要退避三舍,仿佛瘟疫。
名子找史子就是为了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