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学习自行车
20世界80年代结婚的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反正结婚的话基本上每家都有。就像现在结婚的三斤和房子车子一样,基本上每家都要有的。
你们是什么时候学会骑自行车的,应该都是上小学的时候吧。因为那个年代的自行车基本上都是二八大杠。比较有名的牌子比如:上海永久、天津飞鸽、上海凤凰等。大人去地里干活,进城去,还是逢年过节串亲戚,都离不开这个自行车。自行车很强大,强大到可以载四个人呢!前边座一个,后座上坐着母亲再抱着个孩子,还骑的很稳当。那个年代真多亏了这个二八大杠,连结婚都是骑自行车去接亲的。后来又出现了一种斜梁的自行车,不过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太大了些。
学自行车得不怕摔,得有勇气。学自行最快的要属班上的任晓路同学,听说他三天就学会了,但是浑身上下没一块好皮肤了。二八大杠,他能从斜梁处跨过去,从开始能蹬过去几圈,还能跨上横梁来几圈,不过由于身高不够,右脚蹬的时候车子往右歪,左脚蹬的时候车子往左歪,看着还挺吓人的,甚至可以大撒把来上几圈,一听到大撒把是不是觉得又酷又飒,很拉风。晓路同学就是那种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干的人,短短3天,斜跨,上梁都学会了。尽管浑身伤,可那时候受点伤,根本不足为奇,父母不是不心疼,而是农村孩子本来就散养,想着哪有那么矫情。做错了事,父母拿着木棍,脱了鞋就往身上打。
邻居的小磊也开始学习了。小磊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出半截,这真是基因的缘故,你若说当时谁家比谁家吃的好,不至于,那时物质条件都不怎么好,粗茶淡饭的很正常。也不注重什么营养,都是正常的馒头面条、炒菜、糊糊汤,偶尔的改善一下伙食,比如包饺子、炖鸡汤之类的。个子高虽然不是学自行车的绝对优势,确实有优势,毕竟那会练习的都是二八大杠。只见他从家里推出那辆父亲上班时骑的大车,在家门口的巷子里开始学,左脚蹬两下脚蹬,右脚急忙跨过去,蹬了2下,回一下脚,即将要跨一圈的时候,车子歪了,他赶紧下车,车子才不至于倒下。反复试了几次,都无法完整的蹬过去,总是在右脚即将跨过一圈时,车子向右歪。其实这在那时看来已经是学会了,只是还不能跨过一圈而已。这样练下去,要不了多久,他便也会骑了,这样不想让自己摔跤又勤奋练习,大概10天半个月的也就学会了。
还有像慕容这种,有很强的欲望要学自行车,也有行动,就是胆子小,也没什么必须学会的压力,所以学了个自行车,搞了很久才学会。家里的自行车已经换过一辆新的了,链子抹上黄油,用手搅上几圈让黄油涂均匀。虽然这时个头比自行车高那么一点点,可这小身板推着这大物件还是有些突兀。父母知道她要学,也知道可能会受伤,但是也没有阻拦,那个时代的教育方法大概就是这样,是那个年代出生的人都要经历的。就像你在学校挨了老师的打,回家后父母就认定你肯定是犯了什么错误,说不定再给你来一顿。而找到老师要说法基本上没有。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对于前两个动作慕容其实早已经装在了心里,左脚先跨两下脚蹬,右脚伸过去放在另一个脚蹬上,循环反复的蹬跨,只是每当要跨一圈时,车子总会向右歪,以至于胆小的慕容学了很久就是跨不能骑上完整的一圈。
终于有一天,她鼓足勇气,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劲向右跨,车子虽然向右歪了,但是没有倒,原来不会倒,只是自己害怕它会倒。当她能熟练的斜跨一圈时,不知哪里来的自信,竟然要大撒把,要知道你是斜跨骑的自行车,不是腿跨过了横梁,大撒把车子会向一方倾斜,必然要摔倒的。但是人,在某个时刻总是无所畏惧的,“咣啷”一声,连人带车撞到了墙上。右车把抵在了胸口上,好大一会慕容都没有反应过来,当时周围也没什么人,她自己摸摸索索的站起来,把车扶起来。车把都撞歪了。进了家门总觉得不舒服,膝盖青了一块,胸口竟然有一块和车把圈大小的红印子,碰一下就很痛。尽管这样,她也只字未提,因为那时觉得是自己犯了错误,哪里还敢跟家人抱怨。
那个车把子的印一直都没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