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伯乐之才——徐庶
徐庶,字元直,原颍川郡长社县人,三国时蜀汉人物,后归曹魏。徐庶本名福,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曹操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这件事被艺术加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称赞。在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介绍,徐庶,颖川人,与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为同乡,少好游侠,善击剑,师从司马徽,因杀人避难,化名为单福,在新野遇到刘备,任为军师。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穷落拓之际,兵不满千,城仅新野一座,将止关羽张飞赵云关平周仓等数人而已,面对的则是方才平定了袁绍,气势正旺的曹操。为了使刘备能够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有站脚之地,为使刘备能够在兵劣势危的局面下有争雄之心,徐庶大展才华,在数月之间巧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变,使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从而为后来的诸葛亮出山,实施‘天下三分’的计划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而徐庶这个人太有名了,所以曹操在听说了徐庶的才华之后,也非常的心动,处心积虑的想要将徐庶挖到自己的阵营里,曹操这个人想要得到一个人,肯定是不择手段的,所以他知道徐庶这个人对刘备非常的忠心之后,就软的不行来硬的,直接将徐庶的娘亲被绑架了,徐庶见自己的老娘被绑架,只好告别刘备,到了曹操的阵营。徐庶在离开刘备的时候,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才有了后来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争夺天下,而徐庶到了曹操的阵营之后,其实内心对于曹操是非常的怨怼的,所以他就立下誓言,一生都不为曹操献出一计。虽然徐庶表现得如此刚硬,但是曹操对他还是非常的礼遇,甚至让徐庶来教导自己的儿子,曹冲。都说恨不及子女,所以徐庶教导曹冲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尽心,但是,曹冲虽然是个神童,却不幸夭折了,所以徐庶当时是非常的伤心的,后来在曹操死后,曹丕即位。曹丕对徐庶也是非常的尊敬,徐庶因此非常的感动,所以就向曹丕举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司马懿。我们对司马懿这个人非常的熟悉,他是在三国后期的时候崛起的人物。
当时,诸葛亮北伐时,正是因为司马懿这个心腹大患的存在,所以诸葛亮多次北伐失败,后来诸葛亮到底没有熬过司马懿,最后星落五丈原而死,诸葛亮一心所保的蜀汉江山,后来也落在了司马家族人的手里。所以徐庶这个人,虽然命运多舛,但他却是一个识人的伯乐,他为刘备举荐了诸葛亮,才使得刘备可以三分天下,在蜀汉称帝;他向曹丕举荐了司马懿,最后才使得司马懿保住了魏国的江山。
关于徐庶的结局,书中交待:在赤壁大战前夕,庞统过江巧献连环,为躲避战火的硝烟和曹操的迫害,徐庶听从凤雏之计,在曹营散布西凉马腾、韩遂造反兵犯长安的谣言,主动讨令,与大将臧霸一起,脱离了战场西去长安,从此,在风云变幻的三国史诗中,徐庶就像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神龙,永远地消失了踪影。
徐庶和臧霸离开赤壁之后,来到长安,因为原本就是自己造的谣言,所以必然没有战事发生。一天,徐庶独自一人外出闲走,在山谷中发现一具头脸俱为野狼所伤至死的尸体。于是,徐庶计上心来,脱下自己的服饰,换上死者的衣冠,金蝉脱壳飘然而去,曹操赤壁大败返回许昌后,听说徐庶为狼所噬的消息后既好笑又痛惜,从爱才的心理出发,终生派人守护徐母之墓。至于徐庶,后来在三国中还有出现,就是刘备为关羽报仇伐吴之时,虢亭大战,关兴追赶吴将潘璋,夜宿山庄,遇到一位长者供奉关羽之像,这位老者,据说就是隐居的徐庶。
还有一说灵山东北海上有一岛叫鼓子洋,岛上有一种白色的耐冬花,有双手合围那么大。有个好事的人前往摘取这种花,回途中遇见一个驾着小船的老人,穿着芒鞋道袍,老人问他:“你是干什么的?”那好事人如实回答,老人随即呵斥道:“这个不是世间俗物,可以留给人抵御冬天严寒。”老人又告诉他:“即墨有个学道学的先生叫胡峄阳,你可以替我问候他。”说完老人就不见了,好事人非常惊疑,于是架竹筏返回。却忽然刮起了大风,直到那人把所摘取的耐冬花全部丢系,大风才停止。后来那人去找胡峄阳,告诉了他的所见所闻,胡峄阳告诉他:“那个人是三国时的徐庶,在鼓子洋上隐居很久了。”
徐庶最后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所以严格来讲,徐庶是魏国臣子,但是因为徐庶与刘备之间的故事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文艺作品又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所以徐庶总是被作为蜀汉臣子来看待。相传,三国时候“走马荐诸葛”的名士徐庶晚年隐居在四川万源花萼山,当地百姓曾建“祖师庙”供奉。为了纪念这位传说曾给万源百姓带来福祉的名士,万源市如今正兴建一座全新的“徐庶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