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技术
设计在消费增长以及市场这一难以被合理化和系统化的现代生活领域的重新确立中扮演着社会文化角色,这成为定义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理性化的批量制造和技术革新是定义现代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的确,消费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过程本身不足以说明现代设计这个概念的发展;现代设计的定义也取决于它在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制造领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些标准化产品尽管是为满足扩大的市场需求而生产的,但由于大批量生产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因此必须依靠有力的销售。设计是技术和文化的交界,同时也是传达社会文化价值的一种现象,作为批量生产的固有环节,已深入消费和生产两个领域。的确,要使消费和生产两个领域产生联系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设计是关键的力量之一。
除了在消费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理解设计的作用之外,到技术革新的历史中去认识设计的位置也很重要。因为设计既影响了制造和材料领域,同时也受它们的影响。技术革新为大量制造自19世纪晚期起诞生的新颖产品奠定了基础。它们挑战和激发设计师的想象力,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文化新领域,成为对更传统的装饰艺术领域的补充。大量供应的新商品如真空吸尘器、电器和新交通工具,以及这些年形成的广告和零售展示新方式,为已有的和新的消费者都提供了一种途径,使他们得以为自己创建新的身份认同,并探索步入现代生活的道路。
1.4.1 技术革命
从人类的早期起,技术就和宇宙、自然、社会一起,构成人类生活的四个环境因素。几千年来,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面貌。
对近现代人类历史的发展,我们习惯用代表性的科技创新引起的科技革命来划分阶段。科技革命是一个科技哲学的概念,迄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在“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预测研究”课题中,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在人类发展的过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现代化的前四次浪潮,第一次革命是近代物理学的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气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科技革命。
1.4.2 设计与技术
技术必须借助载体才可以流传和延续传递交流。技术的载体分别由能工巧匠、技师、工程师、制造大师、发明大师、科学家、管理大师、信息大师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高技能人群创造,图纸、档案、各类多媒体存储记忆元器件、电脑芯片、电脑硬盘等,古代的甲骨文、竹简、印刷术都是技术进程的标志性载体。通过对载体的巧妙设计,可以给冷冰冰的技术赋予柔软的生命。
1.4.2.1 从设计史看技术发展
技术与设计相辅相成,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设计史就是一部技术发展史。现代设计发端于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它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扩充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作工业革命,标志性事件是在18世纪中期英国的瓦特(James Watt)发明的蒸汽机。从此,整个世界有了很大的转变,人类开始有了钢铁技术和火车的运输工具,掀起了一阵工业机器的风潮(见图1.10和图1.11)。
图1.10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图1.11 火车汽船代替马车帆船
从设计史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今天所谓的工业设计和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正是工业革命完成了由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设计的转折,随之而来的工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批量产品的生产为设计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也导致了新的设计思想设计方式的产生。
首先,设计行业开始从传统手工制作中分离出来。在传统的劳动过程中,往往由人扮演基本工具的角色,能源、劳力和传送力基本上是由人来完成的。而工业革命则意味着技术带来的发展已经过渡到另一个新阶段,即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工具,从而变成了劳动的性质和社会、经济的关系。此时的设计风格被简化为适应机器制造的东西。
其次,新的能源和材料的诞生及运用为设计带来全新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设计的材料的构成和结构模式,最突出的变革出现在建筑行业,传统的砖、木、石结构逐渐被钢筋水泥玻璃构架所代替。
最后,设计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当标准化、批量化成为生产目的时,设计的内部评价标准就不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工业而工业”的生产。对于设计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的概念应运而生,消费者的需求,经济利益的追逐,成本的降低,竞争力的提高,设计的受众、要求和目的都发生了变化。
[案例] 设计之母——德国
在设计历史上,德国在技术上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德国素有“设计之母”称号,为催生现代设计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全世界先进国家中最致力于推动设计的国家。德国设计史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德国工作联盟(The DeutscheWerkbu)、包豪斯(Bauhaus 1919—1933)和乌姆设计学院(The Ulm Hoschschule)(见图1.1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工作联盟在1907年已开始发展设计,借由强大的工业基础,将工业生产的观念带进了设计的标准化理念,成功地将设计活动推向现代化。
图1.12 乌姆设计学院
到了包豪斯时期,更将工业设计的理念加以延续,并融入了艺术元素;而他们将美学的概念带入设计,除了改进标准化之外,更加强了功能性的需求。德国在1945年战后,努力复兴他们先前在设计上的成绩,在工程方面,机械形式加速标准化和系统化,是设计师和制造商的最爱。技术美学思想发展最力的是五十年代的乌姆设计学院(Ulm Instituteof Design,1955—1968),它确立了德国在战后出现“新机能主义”的基础。该校师生所设计的各种产品,都具备了高度形式化、几何化、标准化的特色,所传达的机械美学确实继承了包豪斯的精神,并带动功能美学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引入了人因工程和心理感知的因素,使设计出的产品更合乎人性化的原则,形成高质量的设计风格(见图1.13)。
图1.13 包豪斯设计学院
德国的设计教育理念,更影响到世界各地。由于受到包豪斯的影响,战后的德国设计活动复苏得很快,并秉持着现代主义的理性风格,以及系统化、科技性和美学的考虑。其产品形态多以几何造型为主,例如博朗公司(Braun)所生产的家电产品就是以几何形为设计风格。德国的设计对工业材料的使用相当谨慎,不断地研究新生产技术,以技术的优点来突破不可能的设计瓶颈,并以工业与科技的结合带领设计的发展与研究,此种风格也影响到后来日本的设计形式。而Ulm和电器制造商博朗(Braun)的设计关系密切,共同奠定了德国新理性主义的基础(见图1.14)。
图1.14 Braun公司标志
1956年博朗公司推出了著名的SK4唱机(被称为白雪公主的棺材),它的设计者便是我们熟知并且敬仰的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不久,迪特·拉姆斯便成为布朗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并且领导布朗的设计队伍近30年之久,很多他当时的设计作品现在早已经被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珍藏(见图1.15)。
图1.15 SK4唱机
其旗下的钟表部门于2014年初推出了“BN0111”新款运动手表。采用70年代的复古风格与鲜艳的配色,表盘秉承了德国简洁的设计美学,并具有160英尺(1英尺=0.3048米)深度的防水特性以及多功能小表盘设计(见图1.16)。
图1.16 “BN0111”新款运动概念腕表系列
由乌姆(Ulm)设计学院带来的理性设计理论,将数学、人因工程、心理学、语意学和价值工程等严谨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务设计方法中,这是现代设计理论最重要的改革发展,也深受欧美各国的赞赏及普遍采用。至今,德国所设计的汽车、光学仪器、家电用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爱好、使用,这都要归功于早期设计拓荒者对德国设计运动的贡献。
德国的工业企业一向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世界,德国产品代表优秀产品,如德国的汽车、机械、仪器、消费产品等,都具有非常高的品质。这种工业生产的水平,更加提高了德国设计的水平和影响。意大利汽车设计家乔治托·吉奥几亚罗为德国汽车公司设计汽车,德国生产的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汽车,却比同一个人在意大利设计的汽车要好得多,因而显示出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产品质量对于设计水平的促进作用。德国不少企业都有非常杰出的设计,同时有非常杰出的质量水平,比如克鲁博公司(Krups)、艾科公司、梅里塔公司(Melitta)、西门子公司、双立人公司等。德国的汽车公司的设计与质量则更是世界著名的。这些因素造成德国设计的坚实面貌: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特征(见图1.17~图1.20)。
图1.17 Krups B100 Beertender啤酒机
图1.18 Melitta咖啡机
图1.19 双立人TWIVIGL锅具
图1.20 保时捷汽车
1.4.2.2 非物质化
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开启了第五次科技革命之门,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球正处于半个世纪以来的又一次重大技术周期之中。在不久的将来,移动宽带会覆盖到所有人群,而现在正处于从导入期到拓展期的转折点。“手机就是当年的电灯泡,未来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就是几乎所有设备都会接入网络”,爱立信前总裁兼CEO卫翰思(Hans Vestberg)曾说道。
以微电子、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正把人们从物质社会引入非物质社会。所谓非物质社会,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或服务型社会。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向信息社会的非物质文明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将使设计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全方位调整(见图1.21)。
图1.21 数字化社会
[案例] 电子皮肤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保健行业也开始研发专属的可穿戴技术,包括对人体的血压、肌肉活动和其他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都将会成为医疗行业的前沿研究领域。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子皮肤”,这种厚度只有0.3毫米的可穿戴设备能够贴在人的皮肤上,然后对佩戴者的体征数据进行准确检测和记录;同时该设备还能将数据上传至电脑,甚至还能直接向人体输送药物(见图1.22)。
图1.22 电子皮肤
根据研究人员的介绍,他们在“电子皮肤”中内置了运动追踪和体温监测等传感器;同时自带的RAM能够完成数据存储和上传工作,并且药物可以通过该设备直接传输到人体体内。尽管目前市面上也存在有类似的“电子皮肤”设备,但是得克萨斯大学所研究的却是首个将病情监测与治疗结合在一起的“电子皮肤”设备。
“将存储功能整合到‘电子皮肤’中确实非常有创新性,”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史蒂芬妮·拉科说道,“至少目前市面的同类设备还都不具备数据存储功能。”
另外,该“电子皮肤”的功能还需要借助外接电源和数据传输器才能正常工作,距离真正的可穿戴设备还有一段距离;同时,锂离子电池以及RFID电子标签又没有足够大的弹性。日后如果电源和数据传输的问题能够被顺利解决的话,这款“电子皮肤”设备就有望被推向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