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安全标语作为传播先进安全文化、理念和安全知识的载体,是一种优质的安全文化读品,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安全文化,是一种极佳的安全教育和目视管理工具。它以成本低、针对性强、醒目等优点,凭借其强大的宣传、感染、动员和警示等功能,对于提高受众的安全意识、意愿、知识和技能,建设组织安全文化,提升组织安全管理水平,烘托全民、全社会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它的更深层次意义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助力,为社会平安发展保驾护航。
因此,安全标语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全天候安全管理者”、“安全员的代言人”等重要角色,社会需求很高,它是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宣传教育人员、领导、班组长等对工程技术人员、职工和司机朋友等用来安全警示教育的绝好素材,甚至是面向大众的一种安全科普和教育读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者和诸多安全宣传者、安全管理者、安全培训师等交流后发现,他们都面对如何提高安全标语创作质量和应用效果的难题,而且,还缺乏关于安全标语的资料。令人遗憾的是,经查询文献资料发现,以往我们对具有广大受众群体和巨大事故预防作用的安全标语缺乏深入研究,成果颇少,导致安全标语的创作质量良莠不齐,应用不规范且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一些对受众心理造成伤害等负面影响的安全标语。另外,安全标语作为安全文化的重要构件,由于其研究的不足和资料的缺乏,也间接阻碍了安全文化的建设和评估。
因此,为研究安全标语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丰富安全标语资料,优化安全宣传教育素材,进而提升安全标语的创作质量和应用效果,拓宽安全宣传、教育途径,作者撰写了本书。
结合安全标语应用领域广、涉及学科多的特点,作者从大安全视角,基于多学科理论和知识,追溯安全标语的起源,跟踪安全标语的发展变革,界定安全标语的概念,总结安全标语的类型、特征、功能,剖析安全标语的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认知,提炼安全标语鉴赏理论基础,研究安全标语鉴赏方法,分析安全标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经过一系列探讨和研究,形成了本书上篇安全标语鉴赏部分,包括6章,以期为安全标语鉴赏、创作和应用提供依据和方法。也希望借此机会呼吁更多的人投入安全标语研究,并引起人们对安全标语创作和应用的重视。
安全标语的生命力,即它的真正价值最终还是安全宣传与教育,也就是安全科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者整理和收集了6000余条安全标语,按“安全为了谁”、“安全有策略”、“安全靠知识”3个主题做了分类和整理,形成了本书中篇安全标语集粹。在此基础上,为增加本书的趣味性、感染力、可读性和实用性,作者又精选了200副安全对联、400句安全古文、100句安全“山寨”名言,形成了本书下篇安全文苑天地。书中的安全标语,对自己、亲人、朋友都会增进安全责任感,对工作和生活的安全都受益匪浅,甚至可以把其中一些句子作为人生的座右铭来警示您时时刻刻关注安全。
作者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思考、摸索、研究和资料收集与整理,历经多次修改和完善,才完成本书的初稿。以学术研究和安全科普为目的,从大安全视角,整理、撰写了全书内容,因此,本书内容兼有学术性和科普性,几乎涵盖安全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健康、生活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网络安全、防偷防骗、防溺水)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篇拓宽了传统的标语研究视角,即对安全标语做了定量化研究,融入了理工科研究的思维模式,而且,包含了作者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数篇关于安全标语研究的论文内容;中篇各章每节均采用“经典话语+主题”的方式命名,既突出了主题,又有文学色彩;下篇采用“语句类型+目的”的方式命名;中、下篇各条目均按拼音排序,字头不同时,首字用标出,以便使每个条目更加清晰明了,个别条目需要说明时在后面用[ ]注释;由于安全标语一般都简单易懂,因此,所收集条目不解释词语、也未注出处(除安全古文)。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书中收集的许多安全标语都是无数安全工作者和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和流传下来的,书中很难一一注明每一条目的出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作者在参考文献中列举了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一些网络资源。
本书算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关于安全标语研究的著作,虽然做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作者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导。如果本书能得到读者赏识,能给更多的人送去平安,那将是对作者的最大肯定和鼓励,也是作者编撰本书的初衷。
本书的上篇由王秉撰写,在上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姜威等老师和朋友的指导、帮助,特在此说明和表示感谢。本书的中篇和下篇由吴超和王秉共同编撰完成。全书内容由吴超定稿。
本书出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1534008)的资助,在此特别表示感谢。最后,衷心感谢本书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所有作者们。
王 秉 吴 超
2016年1月于长沙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