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
儿童身心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还是在心理特征等诸方面都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别。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护理措施及预防保健方面也有其特点,年龄越小与成人的差别越大,对护理的需求更有其特殊性。因此,儿科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儿童的这些特点,才能对护理对象的有关资料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估,采取更加适应其需求的护理措施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儿童身体功能特点
1.解剖特点
儿童身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变化之中,不同年龄阶段其身体各部分比例不同;内脏器官如脑、心、肝、肾等大小与功能随小儿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如新生儿、婴儿头部所占身长比例相对较大;新生儿心脏、肝相对较大;小婴儿呼吸道相对狭窄,有炎症时分泌物容易阻塞气道;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易出现溢乳;乳牙的萌出与换牙、囟门变化等。这些特点都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2.生理特点
儿童年龄越小器官发育越不成熟,生理功能也越不完善。如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代谢越旺盛,对能量及水需要相对较多,而胃肠消化功能较差,易发生消化紊乱;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完善,睡眠时间相对较长;年龄越小,心率、呼吸频率越快;不同年龄儿童外周血象、体液成分与成人也有区别。
3.免疫特点
儿童免疫功能未完善,皮肤、黏膜娇嫩,淋巴系统发育未成熟,免疫屏障功能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不健全,防御能力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胎儿出生时通过胎盘可以从母体获得IgG抗体,生后6个月内对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白喉)有一定免疫力。6个月后,来自母体的lgG浓度下降,自身合成IgG能力不足。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体内IgM含量很低,易患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婴幼儿时期IgA缺乏,呼吸道及消化道局部分泌型IgA(sIgA)不足,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机会较多。其他免疫成分如补体、调理素、趋化因子等也较低。一般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因此,做好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特别重要。
(二)儿科疾病特点
1.病理特点
由于儿童器官发育不成熟,相同的病因可引起与成人不同的病理变化。如维生素D缺乏引起婴幼儿患佝偻病,而成人则表现为骨质疏松;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儿童多为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则多为大叶性肺炎。
2.疾病特点
儿童患病种类与成人不同,不同年龄阶段也有较大差异。婴幼儿先天性、遗传性和急性感染性疾病较成人多见,且起病急、来势凶,常因缺乏局限能力而易并发败血症,伴有呼吸、循环衰竭、水电解质紊乱、中毒性脑病;病情易反复波动,变化多端,且许多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死亡率高。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这些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儿童组织的修复再生能力强,若诊断正确,治疗护理及时,多数疾病可以完全恢复,后遗症少。
3.健康评估特点
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多数情况是由他人代述病史,给诊断带来了困难。因此,需要详细询问健康史,全面进行身体评估,严密观察病情和综合分析,才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
4.预防特点
儿童许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做好儿科疾病的预防对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伤残率非常重要。随着我国疾病预防工作的加强以及儿童保健知识的不断普及,一些儿童常见病,如肺炎、腹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传染性疾病(如麻疹、白喉、伤寒)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出生后尽早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某些先天性、代谢性与遗传性疾病及早发现,早期干预,可防止发展为严重伤残。控制儿童肥胖症,可减少成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因此,加强宣传和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倡科学育儿、开展计划免疫是儿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儿童心理特点
儿童大脑结构和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心理发展也不成熟,其理解能力、思维方式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婴儿一出生就接受各种刺激,使其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情绪等基本心理活动得到发展,逐步发展思维、想象、意志、情感及社会性行为等。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家庭、环境、教育等的影响,环境中的任何刺激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都会造成儿童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而影响以后的行为。所以,对待儿童要多给予良性刺激,避免恶性刺激,特别是在住院期间,环境的不良刺激较多,特别需要心理关怀和照顾,减少不良刺激的影响。患儿住院时,对心理压力的应对能力较差。儿科护士要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评估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反应,采用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护理措施,如给予亲切的抚摸、表扬和鼓励,以消除紧张心理,增加安全感,尽可能减少对患儿心理的负面影响,促进患儿心理健康发展。
(四)儿科护理工作特点
儿童身体功能、疾病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特点
护理评估特点包括:①健康史采集较困难:婴幼儿表达能力差,大多由家长或其照顾者代述健康史,其可靠性与代述者跟患儿接触的时间、观察的经验及细致程度、表达能力等有关;学龄前期儿童时间概念尚未完全建立,陈述的健康史不一定可靠;有些年长儿因害怕打针、吃药、住院或逃避上学而隐瞒或夸大病情,使健康史的可靠性受到干扰;②体格检查不配合:患儿体检时多有哭闹、反抗行为,使护理体检结果受到干扰、不准确;③标本采集较困难:如婴幼儿留取尿液标本、粪便标本、血液标本等均较成人为难。
2.护理工作特点
护理工作特点包括:①护理工作繁多: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多数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护理内容多;儿童缺乏安全意识,好奇、好动,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如烫伤、摔伤、中毒等。因此,儿科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②由于儿童对治疗、护理操作不理解,在护理时多数不配合,增加了操作难度,儿童躯体解剖结构如周围静脉细小,静脉穿刺就比成人难度大;患儿多不配合吃药,喂服方法不当易引起呛咳、呕吐,甚至误吸或窒息;③儿童器官发育不成熟,对治疗护理的反应与成人有较大差别。这就要求儿科护士更有耐心,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
3.病情变化快
儿童不能及时准确地诉说自己的感受,病情变化快,又多数靠护理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因此,儿科护士不仅要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更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提高观察水平,增强对病情的识别能力。
4.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差,尤其是婴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性强;患儿能否接受诊疗和护理,家长的知情、理解、同意非常重要。因此,儿科护理工作必须及时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得到患儿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有利于患儿得到个体化整体护理。
★考点提示:儿科护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