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
一、胎儿期保健
胎儿期保健以孕母的保健为重点。应重视产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孕母应保证充足营养,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情绪;高危产妇除定期产前检查外,应加强观察,必要时可终止妊娠。
二、新生儿期保健
(一)新生儿期特点
各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生活能力低下;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尤其是生后一周内的新生儿发病与死亡率极高,故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
(二)保健重点
1.访视次数
(1)正常足月新生儿 访视次数不少于3次。
①初访:应在新生儿出院后1~2天、第7天、第14天进行访视。在访视过程中,如发现异常,要及时诊断和处理,并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其他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
②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天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 包括出生体重低于2500g、胎龄未满37周的早产儿;曾有宫内缺氧、产时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腭裂等的新生儿;母亲孕期患有内科或其他疾病者的新生儿。高危新生儿除按正常新生儿常规管理外,要进行专案管理:①对出生体重<2500g,胎龄<37周者接到报告后立专案管理,当日访视,日后根据情况增加访视次数;②对出生体重<2000g的儿童,若体温不升,生活能力及吸吮能力弱者,每天访视一次,至体温上升,吸吮能力增强之后每周访视一次;若出生后情况较好者,每周访视1~2次,满月后至2个月每2周访视一次;③对出生体重<1500g者要增加访视次数,专案管理延长至3个月;④对出生体重过低,吸吮能力很差的儿童应送医院治疗;⑤对体重达到3000g,一般情况正常,可转婴儿保健系统管理。
满月访视结束后,应做出新生儿结案小结,其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儿体格及心理发育状况、喂养方式、每天吃奶量、代乳品名和量、吸吮能力、脐带脱落情况、昼夜睡眠次数和时数、新生儿疾病及治疗情况以及常规检査和访视记录、预防接种记录、今后保健措施和建议等。新生儿疾病病情变化快,在家庭访视中若发现患病,要早诊断、早治疗,遇有疑难病情及异常情况,应及时转送上级医疗单位进行诊治。
2.访视内容
(1)问诊
①孕期及出生情况:母亲妊娠期患病及药物使用情况,孕周、分娩方式,是否双(多)胎,有无窒息、产伤和畸形,出生体重、身长,是否已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等;
②新生儿一般情况:睡眠、有无呕吐、惊厥,大小便次数、性状及预防接种情况;
③喂养情况:喂养方式、吃奶次数、奶量及其他存在问题。
(2)测量 测量体重,新生儿需排空大小便,脱去外衣、袜子、尿布,仅穿单衣裤,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使用电子体重计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
(3)体格检查
①一般状况:测量体温、精神状态、面色、吸吮、哭声。
②皮肤黏膜:有无黄染、发绀或苍白、皮疹、出血点、糜烂、脓疱、硬肿、水肿。
③头颈部:前囟大小及张力,颅缝,有无血肿,头颈部有无包块。
④眼:外观有无异常,结膜有无充血和分泌物,巩膜有无黄染,检查光刺激反应。
⑤耳:外观有无畸形,外耳道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外耳郭是否有湿疹。
⑥鼻:外观有无畸形,呼吸是否通畅,有无鼻翼扇动。
⑦口腔:有无唇腭裂,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⑧胸部:外观有无畸形,有无呼吸困难和胸壁凹陷,计数1min呼吸次数和心率;心脏听诊有无杂音,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异常。
⑨腹部:腹部有无膨隆、包块,肝脾有无肿大。重点观察脐带是否脱落、脐部有无红肿、渗出。
⑩外生殖器及肛门:有无畸形,检查男孩睾丸的位置、大小,有无阴囊水肿、包块;女婴有无发育异常、阴道口有无异常分泌物等。
脊柱四肢:有无畸形,臀部、腹股沟和双下肢皮纹是否对称,双下肢是否等长等粗。
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度、对称性、肌张力和原始反射。
(4)健康指导
①居住环境: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内温度以22~26℃为宜,湿度适宜。
②日常护理:衣着宽松,质地柔软,保持皮肤清洁。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75%的乙醇擦拭脐部一次,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对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马牙”、“螳螂嘴”、乳房肿胀、假月经等现象无须特殊处理。早产儿应注意保暖,必要时可放入成人怀中,直接贴紧成人皮肤保暖。在换尿布时注意先将尿布加温。
③预防疾病:注意并保持家庭卫生,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视,家人患有呼吸道感染时要戴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生后数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每天口服400IU,早产儿每天口服800IU。对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的新生儿,提醒家长尽快补种。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有吸氧治疗史的早产儿,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转诊到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指定医院进行眼底病变筛查。
④预防意外伤害:注意喂养姿势、喂养后的体位,预防乳汁吸入和窒息。保暖时避免烫伤,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⑤促进母婴情感交流:母亲及家人多与新生儿说话、微笑和皮肤接触,促进新生儿感知觉发展。
三、婴儿期保健
(一)婴儿期特点
1.生长发育
1岁时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身长增长50%,头围由平均34cm增长至46cm。神经精神发育也很迅速。
2.营养需要
由于生长发育快,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特别高。若能量和蛋白质供给不足,就易发生营养不良和发育落后。消化和吸收功能都未发育完善,所以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紊乱。
3.免疫功能
从母体得到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而自身后天获得的免疫力很弱,因此易患感染性疾病。
(二)保健要点
1.合理喂养
出生至6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4~6个月起开始添加辅食。在指导合理喂养过程中,提醒家长注意观察婴儿的粪便,特别是在婴儿开始逐步增添辅助食品后,帮助家长及时判断某种辅助食品的增加是否过量,婴儿的肠胃对该食品是否适应。若喂食过量或食品成分不适宜婴儿消化功能,很容易引起婴儿消化功能紊乱或腹泻。
2.促进感知觉发展
积极促进婴儿的感知觉发展,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婴儿视觉发展的大体趋势是:大约在生后第1个月末开始视线集中在某个物体上,4个月左右视线可追随物体移动180°。提高婴儿听觉定位、视觉、听觉等的分辨能力。
3.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能增强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婴儿身体素质。
4.预防接种
婴儿时期对各种传染病都有较高的易感性,为保护婴儿身体健康,必须切实地按照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规定的免疫程序,为1岁以内婴儿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5.预防常见病
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贫血、佝偻病等营养性疾病常发生于婴儿期,严重地威胁婴儿健康,必须积极预防。
四、幼儿期保健
(一)幼儿期特点
生后第2年~第3年为幼儿期。幼儿的体格生长速度较婴儿缓慢,神经精神发育较迅速,语言和动作能力明显发展,自己会跑、能跳,独立性增强。语言发育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学说单个字,到会说几个字组成的句子。幼儿正处在断乳之后,如果不注意膳食质量,供给充足的营养,则容易发生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营养不良。此期与成年人接触增多,在正确教育下可以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由于活动范围扩大,又没有安全感,易发生意外事故;又由于接触感染的机会较以前多,必须注意预防传染病。
(二)保健要点
1.合理安排膳食
幼儿的膳食必须要能供给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体格生长、神经精神发育和活动增多的需要,但幼儿在2岁半以前,乳牙尚未出齐,咀嚼和胃肠消化力较弱,因而食物宜细、软、烂。要为其安排平衡膳食,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3岁前是儿童各种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恰当的喂养行为不仅可以为婴幼儿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还可以对儿童期甚至一生的饮食习惯起到重要的作用。良好睡眠、排便习惯的培养和形成对儿童的健康也很重要。同时要进行卫生习惯的培养,如饭后漱口或刷牙、饭前洗手等。
3.促进动作和语言发展
幼儿12~18个月学会走路,2岁以后能跑、跳、爬高。与此同时,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1.5~2岁儿童逐渐学会拿各种玩具,并且不停地敲敲打打,会拿小匙把食物送到嘴里,端起杯子喝水,能用积木搭“高塔”。2.5岁以后,能拿笔“画画”,学会用小毛巾洗脸。1~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教会儿童说话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靠语言的帮助,记忆力也提高了。成人要积极地与儿童多交流,爱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预防接种
1岁以内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已基本完成,但每种菌苗或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免疫力只能持续一定的年限,故要根据每种菌苗或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持续时间,按期进行加强免疫。急性传染病在儿童疾病中占重要位置,威胁着儿童身体健康。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做到防治结合,就可以控制传染病流行。
5.预防意外事故
在全球范围内14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有一半死于意外伤害,已超过儿童肺炎、恶性肿瘤、先天性畸形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的死亡总和。因此,儿童期意外伤害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发生原因与儿童天生好动和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幼儿判断能力差,缺乏识别危险能力、安全意识和生活经验,无自我保护能力,因此积极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五、学龄前期保健
(一)学龄前期特点
1.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学龄期儿童脑发育接近成人,动作发育协调,语言、思维、想象力成熟,词汇量增加,急于用语言表达思想,遇到困难产生怀疑出现问题语言(自言自语)。情绪开始符合社会规范,社会情感发展,逐步产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随思维、语言和社会情感的发展和教育的作用,理性意志(自觉、坚持、自制力等)萌芽。个性形成,性格内、外向及情绪稳定性进一步分化,此期个性仍有一定可塑性。当主动行为失败会产生失望和内疚。成人的态度对发展学龄前期儿童自信心非常重要。注意力保持较幼儿时间长(约20min)。
2.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
每年体重增长2kg,身高增长5~7cm。学龄前期儿童体格生长发育主要受遗传、内分泌因素影响。眼功能发育基本完成,视深度逐渐发育成熟。但眼的结构、功能尚有一定可塑性,眼保健操是此期的重点内容之一。听觉发育完善。学龄前期儿童腋窝汗腺发育不成熟,在相同条件下躯干、胸部出汗较明显。
3.免疫活跃
学龄前期儿童淋巴系统发育很快,青春期前达到高峰,以后逐渐消退达成人水平。此阶段可出现免疫性疾病。
(二)学龄前期保健
学龄前期儿童智力发展快、独立活动范围扩大。学龄前期儿童良好的学习兴趣、习惯与学龄期的在校学习状况有关,此期应注意从日常生活活动中培养。
1.加强入学前期教育
加强入学前期教育较为重要,包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发展儿童想象与思维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游戏、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在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和与人交往。活动内容安排动静结合,游戏中学习的形式可增加儿童兴趣,时间以20~25min为宜。
2.预防感染与意外事故
集体机构儿童特别注意预防传染性疾病,如肝炎、麻疹、痢疾等疾病;预防儿童外伤、溺水、误服药物、食物中毒、触电等事故。
3.合理安排生活
合理安排生活不仅可保证儿童身体健康,还可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控制情绪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4.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每年1~2次,记录结果,了解生长速度;如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应寻找原因。教育儿童注意正确坐、走姿势,预防脊柱畸形。
5.视力保健
每年每个学龄前期儿童接受一次视力检査(视力表)和眼的全面检查;培养良好用眼习惯;指导家长、幼儿园教师给儿童创造较好的采光条件;积极矫正屈光不正和功能训练;预防各种流行性眼病。
6.口腔保健
3岁儿童应学会自己刷牙,培养每天早晚刷牙的习惯,每次2~3min,预防龋齿;帮助儿童纠正不良口腔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唇或物,预防错颌畸形。每半年或一年检查口腔一次。
7.疾病普查
(1)缺铁性贫血 每年健康检查时应做1~2次血红蛋白(Hb)检查,Hb<110mg/L者应治疗。
(2)尿、大便检查 每年健康检查时做一次尿、大便常规检查,排除泌尿系感染、肾疾病、寄生虫感染。
(3)遗尿症 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大多发生在夜间熟睡时称夜间遗尿症。应进一步鉴别是原发性或继发性遗尿症,以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六、学龄期保健
(一)学龄期儿童特点
从6~7岁到青春期开始之前称学龄期,相当于小学学龄期。此期小儿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乳牙开始换生恒牙。脑的形态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是长知识、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
(二)学龄期儿童保健
1.合理营养
保证营养充分而均衡,加强营养卫生宣传。
2.体格锻炼
每天需要有户外活动、体格锻炼的机会,注意在活动中培养良好习惯。
3.疾病预防
继续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检查。加强安全教育,预防意外发生。这个时期发病率较前为低,但要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矫治慢性病灶。
4.入学教育
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应加强教育,使他们在学校、在家庭中打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端正坐、立、行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避免思想过度紧张。针对心理健康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多方面配合。
七、青春期保健
(一)青春期特点
1.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显加快,出现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体重、身高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趋向成熟,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发生遗精。
2.心理特点
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情绪表现强烈而不稳,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相对缓慢,表现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自满和自卑同时并存;性意识觉醒。
(二)青春期发育的常见问题
1.青春期月经病
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以及性激素靶器官发育成熟过程中发生障碍,可能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等常见月经病。青春期少女来月经时应注意经期卫生,增加营养,注意休息。月经过多应及时就医,不要滥用止血药和激素,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梦遗(遗精)
梦遗(遗精)指在睡眠中无意识地将精液排出。遗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每月遗精两三次均属正常。有些男孩把精液看得很神秘,遇有遗精就感到不安、苦恼、困惑、羞愧和恐惧,误把生理现象视为病理现象,这是不正确的,应给予正确的指导。
3.“青春痘”(痤疮)
青少年中有60%左右会长痤疮,饮食调节有助于防治痤疮,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性脂肪、辛辣油腻食品及甜食。保持皮肤清洁是防治痤疮的有效措施。不可抓、挤、捏,不吸烟、不饮酒,保持乐观情绪。有的孩子因为长痤疮而苦恼,觉得不好看,影响自己形象,采取一些不恰当做法,造成不必要的损害,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4.青春期自慰行为
青春期自慰行为一般有性幻想、性梦和手淫三种形式。手淫在青少年中较为普遍,一般手淫不会危害身体健康,但由于手淫而引起的心理冲突能干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情绪。应该通过性教育使青少年认识到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只要这些现象没有经常不断地发生,对健康和心理发育都不会构成影响,减轻恐惧、苦恼、自责的心理。
此外,青春期常见问题还有青春期甲状腺肿大、青春期高血压、经前期综合征、神经性畏食等,也应该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并予以恰当的处理,尤其是神经性畏食,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引导青春期女性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青春期保健
1.供给充足营养
要强调营养对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性,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还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健康指导
培养良好的个人生活及卫生习惯,重点加强少女的经期卫生指导,如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受凉、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注意会阴部卫生,避免坐浴等。保证充足睡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性教育。
3.法制和品德教育
给予系统的法制教育,提倡学习高尚道德风尚,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
4.预防疾病和意外
每年体检1次,积极防止急性传染病、沙眼、龋齿等;加强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5.防治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此期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为多种原因引起的出走、自杀及对自我形象不满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和社会应给予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