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格生长发育与评价
案例导入
案例回放:
父母带12月龄的男婴到儿科保健门诊做体格检查,小儿体重10kg,身高76cm,头围46cm,前囟已闭合,有乳牙6个,刚会独走,会说“妈妈”。
思考问题:
1.该小儿体重、身高、乳牙数目在正常范围吗?
2.胸围应该是多少?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衡量儿童生长发育常用指标如下。
1.体重
体重是身体各系统、器官、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计算儿童用药剂量、补液总量的重要依据。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龄、性别、孕母营养状况有关系。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kg。有调查显示,男性出生平均体重(3.3±0.4)kg,女性出生平均体重(3.2±0.4)kg。出生后第一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排出粪便、蒸发水分,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生理性体重下降),减少原体重的3%~9%,常于7~10天内恢复到出生时体重,以后体重开始快速增长。生后及早喂哺可避免或减轻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
儿童生后第一年是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儿童年龄越小,体重增长越快。出生前半年(1~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600~800g,后半年(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长300~400g。因此,4~5个月儿童的体重为出生时体重的2倍(约6kg),1岁为出生时体重的3倍(约9kg),2岁时为出生时体重的4倍(约12kg)。2岁至青春期前体重每年约稳步增长2kg。为便于日常应用,可按以下公式粗略计算小儿体重:
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6×0.7(kg)+(月龄-6)×0.4(kg)
或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kg)
2~12岁:体重(kg)=年龄(岁)×2+8(kg)
12岁以后进入青春期,受内分泌影响,体重增长较快,是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平均每年增长4~5kg,男女差异较大,不能按上述公式推算。
正常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体重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差异范围在10%左右。连续定期监测儿童体重,可以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以便及时查找原因。
体重测量注意事项:应在晨起空腹排尿后或进食后2h测量最佳,称体重时应脱去衣裤、鞋袜。小婴儿用载重10~15kg盘式杆秤测量,婴儿卧于秤盘中央,准确读数至10g;幼儿用载重20~30kg坐式杆秤测量,可以坐位测量,准确读数至50g;3~7岁小儿用载重50kg杠秤测量,站立于站板中央,两手自然下垂测量。7岁以上用载重100kg站式杠秤测量,准确读数不超过100g。秤前必须校正秤至零点。测量时儿童不可接触其他物体或摇晃,计算体重时应尽量准确地减去衣物的重量。
★考点提示:衡量体格生长发育的最常用指标、2~12岁体重计算方法
2.身长(高)
身长(高)是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身长(高)的增长与体重的增长一样,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两个增长高峰。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cm,6个月时65cm,第1年约增长25cm,1周岁时75cm;第2年约增长10cm,2周岁时85cm。2岁以后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5~7cm。2~12岁身长(高)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身长(高)(cm)=年龄×7+75(cm)
12岁以后进入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不能按上式推算。
身长(高)包括头部、躯干(脊柱)和下肢的长度。这三部分的增长速度并不相同,婴儿期头部生长最快,躯干次之,青春期时下肢增长最快。它们的比例在各年龄期也有所不同。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和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的距离),上部量与脊柱的增长有关,下部量与下肢长骨的发育有关。新生儿上部量与下部量比例为60%:40%,中点在脐上;随着下肢骨的增长,中点下移,2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中点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此时上部量、下部量相等(图2-2)。某些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呆小病)等,可使身体的各部分比例失常。
图2-2 胎儿至成人身体各部分比例
★考点提示:身长(高)的计算方法
身长(高)的增长速度与遗传、内分泌因素、营养状况有关。生长激素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营养不良会影响身长(高)的增长。同年龄、同性别儿童也会有差别,一般有±10%~±15%差别。
身长(高)测量注意事项:3岁以下儿童用量板卧位测身长。脱帽、鞋、袜及外衣,仰卧于量板中线上,助手将其头扶正,使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一手按直小儿膝部,使两下肢伸直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使其贴于其足底,并与底板相互垂直,读刻度至0.1cm。3岁以上儿童可用身高计或固定于墙上的软尺测量身高。脱鞋、帽,直立,背靠身高计的立柱或墙壁,两眼正视前方,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60°,足跟、臀部和两肩都接触立柱或墙壁。测量者移动身高计头顶板与其头顶接触,板呈水平位时读立柱上数字(cm),记录至0.1cm。
3.坐高
坐高是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代表头颅与脊柱的发育。新生儿出生时坐高为身高的66%,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下肢增长速度比躯干快,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数也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6~7岁时小于60%。此百分数显示了上部量、下部量比例的改变,比坐高绝对值更有意义。
坐高测量:3岁以下儿童可以取卧位测量顶臀长,即坐高。儿童平卧于量板上,测量者一手提其小腿,使儿童膝关节屈曲,大腿与底板垂直而坐骨紧贴底板,一手移动足板紧压臀部,读刻度至0.1cm。3岁以上儿童用坐高计测量,让其坐于坐高计上,身体先前倾,使骶部紧靠量板,再挺身坐直,大腿靠拢,紧贴凳面,与躯干成直角,膝关节屈曲成直角,两脚平放,移下头板与头顶接触,记录读数至0.1cm。
4.头围
头围是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胎儿时期脑发育最快,故新生儿出生时头围相对较大,平均为34cm,3个月40cm,6个月42cm,1岁46cm。1岁以后头围增长明显减慢,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接近成人。头围测量在两岁前最有价值。头围过小见于脑发育不良及小头畸形,头围过大见于脑积水、佝偻病等。
头围测量:儿童取坐位或卧位,测量者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其头部一侧眉弓上缘,将软尺紧贴头皮绕枕骨结节及另一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记录读数至0.1cm。
★考点提示:头围大小
5.胸围
沿乳头下缘水平绕一周的长度为胸围。胸围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新生儿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平均为32cm,1岁时胸围和头围大致相等,约46cm,1岁以后胸围逐渐大于头围,1岁至青春期前胸围与头围的差值(cm)约等于其岁数减1。
胸围测量:小儿取卧位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测量者将软尺零点固定于一侧乳头(乳腺已发育的女孩,固定于胸骨中线第4肋间),将软尺紧贴皮肤,经背部两侧肩胛骨下缘回至零点,取平静呼气、吸气时的平均数,记录读数至0.1cm。
6.腹围
平脐(小婴儿以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为腹围。2岁前腹围与胸围大约相等,2岁后腹围较胸围小。患腹部疾病如有腹水及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巨结肠)等时需测量腹围。
腹围测量:小婴儿取卧位,软尺零点固定于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经同一水平线绕腹一周,回至零点。儿童则为平脐绕腹一周,读数记录至0.1cm。
7.上臂围
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为上臂围。上臂围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水平。常用于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生后第1年内上臂围增长迅速,1~5岁增长缓慢。可测量上臂围以普查5岁内儿童的营养状况。评估标准为:上臂围>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8.骨骼发育
(1)囟门 新生儿出生时头顶部有两个骨性间隙,额骨与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称前囟门,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称后囟门(图2-3)。
图2-3 囟门
前囟出生时间隙1.5~2cm,出生后的前6个月随大脑、颅骨的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则逐渐缩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最迟于生后6~8周闭合。囟门闭合情况反映颅骨骨化过程。
前囟的测量方法为对边中点连线。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前囟晚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脑积水患儿;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而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者。
★考点提示:前囟闭合的时间
(2)牙齿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乳牙20颗,恒牙28~32颗。婴儿自出生后4~10个月开始萌出乳牙,多数在6~8个月开始萌出乳牙,12个月尚未出牙者视为出牙延迟。乳牙萌出速度平均为每月1颗,2~2.5岁乳牙出齐。2岁以内乳牙数目计算约为月龄减4~6。出牙顺序一般为从下到上、自前向后,左右、上下对称生长(图2-4)。
图2-4 儿童乳牙萌出顺序
6岁左右第一颗恒牙(第1恒磨牙,在第2乳磨牙之后,又称6龄齿)萌出,6~12岁乳牙按萌出顺序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12岁时第2恒磨牙萌出,17~18岁以后第3恒磨牙(智齿)萌出,但也有人终生未出此牙。恒牙一般20~30岁出齐。
乳牙萌出时个别儿童可出现低热、流涎、睡眠不安、烦躁等现象。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1-三体综合征等患儿出牙延迟,牙釉质变差。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儿童口腔保健,开展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
★考点提示:2岁内乳牙数目的计算公式
(3)脊柱 脊柱的增长反映脊椎骨的发育。生后1岁以内增长最快。出生时脊柱无弯曲,仅呈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随抬头动作的出现使颈椎前凸;6个月后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前凸,为脊柱的第3个弯曲。3个弯曲的形成有利于身体平衡。至6~7岁这些弯曲为韧带所固定。注意儿童坐、立、走姿势,对保证其脊柱正常形态很重要。
(4)骨化中心 骨化中心反映长骨的成熟程度。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形态的变化、数目多少及干骺端融合时间,可判断骨骼发育情况,测定骨龄。一般摄左手X线片,了解腕骨、掌骨、指骨的发育。
新生儿出生时腕部无骨化中心,出生后腕部骨化中心的出现顺序为:头状骨、钩骨(3个月);下桡骨骺(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3岁左右);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豆状骨(9~10岁)。10岁出全共10个。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约等于年龄加1。
骨龄测定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如中枢性性早熟的儿童骨龄超前,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骨龄落后。
9.生殖系统的发育
胚胎第10~12周生殖系统已经形成雏形,出生到学龄期生殖系统生长发育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到青春期开始通过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轴(HPGA)调节,性器官迅速发育,女孩的青春期为10~18岁,男孩一般12~20岁。女性的卵巢和男性的睾丸重量都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性乳房发育,出现阴毛、腋毛。性功能标志:月经来潮、排卵,体型改变、骨盆加宽。男性生殖器官睾丸、附睾、阴茎发育,第二性征:阴毛、腋毛、胡须、变声和喉结。性功能标志:遗精、产生精子。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直到成熟。
二、体格生长的评估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体格生长评估是早期发现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异常情况的重要环节,以便及早查找病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体格生长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
1.均值离差法
适用于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均值)为基值,以标准差(S)为离散值,之内的数据为正常生长范围,之内的数据为生长良好,之内的数据为生长差,若超过者为异常,应注意病理现象。
2.中位数百分位法
这是近年来常用的体格生长评价方法,适用于正态分布,也适用于偏态分布。常用百分位数等级有P3、P10、P25、P50、P75、P90、P97,其中P50相当于离差法中的均值,P3相当于离差法中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P97相当于离差法中的均值加2个标准差。P3~P97包括了全部样本的95%,属正常范围。百分位法数值分布较均值离差法精细,更能准确分级评价。
3.生长发育曲线
儿童生长监测图,是根据同性别、各年龄组儿童体重的数值(均值离差法或百分位法)标在坐标纸上而绘制的图,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各等级的生长发育数值(体重、身长等)为纵坐标制成曲线图。优点是它能直观地观察儿童生长发育水平、速度和趋势,可早期发现生长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