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并不是航空母舰的专利,而是一种装设、配属在海军船舰上,用来侦测与摧毁逼近的反舰导弹或相关的威胁飞行物,只作为军舰近身防卫用途的武器系统。
在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发展初期,主要是以机炮为基础构成的,但是由于机炮的防御范围有限且无法识别来袭目标的危险程度,之后逐渐发展为有效防御范围更远、可同时追踪与攻击多重目标的导弹系统。传统的一套近程防御武器系统通常由以下的构件所组成:雷达、电脑、多管快速开火的中型口径机炮,且炮座基台可进行多角度旋转。
美国的密集阵系统,其顶端标志性的白色护罩内为雷达装置,下部为加特林机炮武器系统。
荷兰的“守门员”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俄罗斯的AK-630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是美国海军的密集阵系统(Phalanx)。密集阵系统于1967年开始构想规划,1977年在美国海军武器测试舰“比吉洛”号上测试。1978年开始量产,1980年正式服役。设计上,密集阵系统可进行全自动防御,即给定目标的资料后,就可以完全靠内建的雷达搜索、追踪、目标威胁评估、锁定、开火。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安装容易,载台只需提供电力,不需与船舰上的作战侦测系统进行整合也能运作,能够独立运行。安装的甲板位置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空间即可,几乎可以被安装在任何军舰上。
但相对的,密集阵系统“单打独斗”的特性也是个缺点,只倚赖自身的雷达火控系统进行作战,与舰上其他系统没有协同互助,即使舰载雷达已经精确捕捉并锁定目标,密集阵系统仍然需要重新以自身的雷达进行空域搜索,不仅多浪费时间,也增加了漏失目标的可能性。
不仅是美国的密集阵系统,其他国家传统的近程防御系统也都有这样的缺陷,因此目前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的潮流是使用导弹系统而不是机炮系统。
近程防御导弹不仅能用于近程防御,也可以充当短距离的防空武器,省去再额外设置短距防空的相关系统,等于一举两得。拦截导弹在刚发射时是使用惯性导引,之后在接近目标的终端导引阶段时,可采用红外线导引、被动雷达导引、半主动雷达导引等制导方式来主动寻找目标。此外,当拦截导弹发射后,在尚未结束惯性导引时,还可以向导弹下达变更飞行路线、拦截目标的命令。
航空母舰小知识
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的作用
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是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其目的不是击落所有导弹,而是攻击导弹的弹头,避免导弹对船舰造成严重损害。如果不能攻击弹头,则系统会射击导弹两端,在导弹上打洞,以试图使导弹偏离航道或是提早引爆。
美国海军用来直接替换密集阵系统的RIM-116拉姆导弹系统,可直接沿用密集阵的安装基座及感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