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统筹农家书屋发展的嘉兴探索

一 背景

农家书屋工程是中央提出的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之一,自2008年以来,嘉兴地区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要求,不断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2012年实现了地区全覆盖。全市共配备43万余册、3600多种图书,每个书屋配备规定的1000册以上图书、不少于100种的音像制品。农家书屋在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资源数量少、各村点种类基本相同、更新缓慢,且管理手段落后,很难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村起到引领农村居民阅读的作用。

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坚持以“城乡一体、普惠均等”为原则,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较为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2013年,嘉兴地区成功获得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资格,以此为契机,大力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和优势,全面开展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系统资源整合、统筹发展,依托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上的优势,集合应用移动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最新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融合共建,大大提升了农家书屋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了与公共图书馆系统的通借通还,从而为提高农家书屋服务效率、优化馆藏结构、降低建设运行成本、辅助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标志着嘉兴市农家书屋运行模式由以前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 做法

(一)建立农家书屋书目数据库

嘉兴市图书馆、各县(市)公共图书馆各购置两台服务器(一主一备),建立、运行本县(市)农家书屋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基础条件不成熟的县(市)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托嘉兴市图书馆搭建的农家书屋系统进行建设,待条件成熟后,可以自行迁移。将各县(市)农家书屋手工登录的图书通过外包加工形式,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图书著录标准》等国家标准统一分编加工,建立书目数据库。通过将各县(市)市民卡作为读者卡全部纳入,或通过行政村向每个住户免费发放一张公共图书馆借书证的形式,建立统一的读者数据库。

(二)实现农家书屋和公共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前台统一检索查询、通借通还

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相同目标都是为解决城乡群众读书难这一问题,通过增加城镇农村文化服务总量,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不同之处在于,两个系统分别由两个不同的主管部门负责建设运行,财产权相对独立,难以彻底融合。因此,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只能是既独立又联合地进行整合。即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套完全融合的系统,读者可在任何一个“农家书屋”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点进行通借通还,使两种不同财产属性的图书能够顺畅流通;在财产审计、管理和管理员操作层面上仍为两个系统。

1.农家书屋和公共图书馆系统整合建设的技术实现。嘉兴地区各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是既相对独立,又整合成一体,具备联合目录和通借通还的功能。各个公共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和财产权都归各自所有,但业务却紧密相连,以“联邦制”的形式整合在一起,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性。通过借鉴这种成熟的架构模式,把“农家书屋”作为一个整体,即一个市(县)公共图书馆整合进入现有公用图书馆系统共同建设。“农家书屋”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也通过“联邦制”的形式整合到现有公共图书馆系统平台上,这样两大系统平台既相对独立,又能实现相互间数据交换。

农家书屋与图书馆系统资源整合标识

2.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书目资源的整合。将各市、县农家书屋书目数据库与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书目数据库进行互操作整合,实现同一平台查询和套录,实现联合目录的功能。

(三)采用移动客户端APP进行农家书屋日常管理

政府出面统一向运营商购买或租用符合技术要求的智能移动终端,按要求集成“农家书屋”移动客户端APP,并租用移动运营商的3G网络,实现借书、还书、办证等操作。智能移动终端一次性投入只需800元左右,按500 M/30元每月包月计算,一年租用3 G网络费用为360元。

三 成效

(一)一卡通行,通借通还

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系统整合建设后,两个系统之间已不存在鸿沟,农家书屋和公共图书馆的任意一张借阅证,都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借还操作。农家书屋的图书可以通过借阅流转到公共图书馆,同样公共图书馆优秀的馆藏图书也能畅通无阻地流通到农家书屋,这对农家书屋现有藏书书目结构的调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数字阅读,全天候服务

农家书屋受制于场地、人员等条件的影响,不可能做到24小时不间断服务,而数字阅读就能很好地弥补其开放时间的不足。由于农家书屋和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整合建设,其持证读者就能便捷地使用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例如嘉兴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和市民学习中心等数字资源平台。广大农村居民能随时随地享受到移动阅读带来的便利,同时数字平台上的农业视频也能助其扩展视野,增加知识面。

秀洲区新塍镇洛西村图书分馆

(三)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嘉兴地区虽然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农村的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以传统方式新建村级图书流通点的基本硬件配置来计算,整合一个“农家书屋”需要添置一台计算机,若干网络设备,合计需要一次性投入约4000元,并且每年还要支付有线互联网宽带租赁费约800元。对于村级集体支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额外开支。这次“农家书屋”的整合建设采用移动客户端APP加智能移动终端的模式进行。智能移动终端一次性投入只需800元左右,一年租用3 G网络费用为360元(免前两年费用)。与传统计算机加有线网络模式相比,移动终端加3G网络模式使用更加便捷灵活,服务手段更趋多样化。这样,按嘉兴市本级200个“农家书屋”点来计算,采用智能移动终端模式整合建设初期投入可节省60万元左右,年运行费用可节省16万元左右。

(四)延伸和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末端

两个系统的整合,为农家书屋这一座座“文化孤岛”架设起了图书流通桥梁,实现了跨系统流转,双方都扩大了服务半径,促进了“农家书屋”科学化管理,使其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点评:怎样实现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统筹与融合发展?嘉兴的做法接地气、有创造、可复制。农家书屋书目管理的计算机化,是农家书屋资源进入共知共用体系的前提;农家书屋书目数据库和公共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后台相对独立、前台互联互通,是与现行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创造性的做法;农家书屋基层点日常管理的移动化,既降低了信息化改造成本,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嘉兴创造的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之路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